..续本文上一页由!所以称作“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今天若问,“我为什么要帮助他”,这是由于不知道事实真相,认为我跟他不是一体。我不是他,他不是我,为什么要帮助他?我跟他有什么关系?这是不明了事实真相。譬如,你的左手被蚊子叮了,右手会不会去把蚊子赶走?右手要问,我为什么要帮助左手,他又不是我,我为什么要帮助他?凡夫就做这些糊涂事,不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右手帮助左手,何必要问为什么!诸佛菩萨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同体,所以就无条件度一切众生,显示同体大悲。“体”就是真如本性。十法界依正现象,全是自己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境界,是一不是二。
众生迷失了事实真相(诸法实相),生起妄想执著,所以分自、分他,迷惑颠倒,不知道虚空法界原是一体。诸佛菩萨知道是一体,故度众生就是度自己;不度众生就是不度自己。那有不度自己的道理!众生跟自己是自他不二,确实是一体。佛度我们,佛晓得跟我们是一体的。我们却跟佛划界线,以为我们不是一体,你度我,我还不接受,这就没有法子。所以,不是佛不度众生,是众生不愿意接受佛度。
观世音菩萨在法华会上说得很好,“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此处也是这样的。如果像《法华经》上讲的三十二应身,“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就是应以佛身得度的。应以菩萨身得度的,他就现菩萨相。我们把这一些菩萨也都分别、执著,认为观音菩萨决定不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决定不是大势至菩萨,好像每一尊菩萨只管一桩事。其实在法界里,菩萨没有名号。西方极乐世界有名号吗?你们《无量寿经》念得很熟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名号,没有名字。没有名字才平等;有了名字就不平等。以为这是观音菩萨,那是大势至菩萨,怎么能平等。西方净土是平等法界,所以没有名号。不管是那一个人,你称他观世音菩萨也行,称他普贤菩萨也行,都可以。你希望那一位菩萨来度你学佛,他来的时候就是那位菩萨,准没错!所以一切菩萨的名号都是“通号”。也就是说,西方世界所有的那些人,一切名号都具足,你称他什么菩萨都行,称他什么样的佛也行。
如果我在过去跟诸位讲这些,你们听了一定很怀疑。现在你们把《无量寿经》已经念了几百遍、几千遍,我跟你讲,你不会怀疑,因为经上就是这么说的。因此,一切诸佛菩萨是我们众生心之所感,我心里喜欢观音菩萨,他就现观音菩萨相;我喜欢大势至菩萨,他就现大势至菩萨相。身相千变万化,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菩萨有没有相?无相。因为无相才能现一切相。现一切相不是自己愿意现的,是随众生心现的。像水,没有一定的相,装在一个圆的杯子上,你看是圆相;装在一个方的盆子里,它是方的相,随著不同器皿现不同的相。往生西方净土就得这样的大自在,不像我们现在执著有相,再变第二个相就变不出来了。他能变,能随众生心起变化。
这一句是总说,下面是细说。示现成佛就是经上常说的“八相成道”。
舍兜率。
这是八相成道的第一相,从兜率天“降生”。没有示现成佛时是菩萨的身分,称作补处菩萨,就是“后补佛”。像释迦牟尼佛的后补佛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在住兜率天。从前迦叶佛时(迦叶佛是贤劫第三尊佛),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他的补处菩萨(后补佛),也住在兜率天。凡是补处菩萨都住在兜率天,就像从前帝王时代,太子一定住在东宫,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后补佛就住在兜率天。天有二十八层,为什么一定要住在兜率天?住在别的天不可以吗?从前太子居住的地方,一定要住在皇宫的东面,住在南面行不行?住在西面行不行?
世出世间法都有表法的意思。东方是太阳刚刚出现的地方,代表升起。西边则是太阳落山,表示太子还没继位就快完了,这不可以的。所以一定要住东方,不能住西方。后补佛住在兜率天也是表法的意思,兜率是梵语,中文意思是“知足”,也是“喜足”,欢喜知足。这意思好!唯有知足才能成就一切德学,知足就没有贪心,于世出世间法,永断贪爱。因此,他一定要住在兜率天。待时节因缘成熟,也就是众生得度的机缘成熟时,即从兜率天下降,“舍兜率”,降生到人间来。
降王宫。
这是八相成道的第二相“投胎”;第三相“出生”。这一句经文就包括这两相:要来投胎;要在这个地方出生。佛出现在世间,一定是降生在王宫里,这是大福德自然的感应。以这种身分出家,教化众生具多方便,因为世间人所求的无非富贵。那一个人不求富贵?追求富贵,迷惑颠倒!佛示现这样的身分,他生来就具足了富贵,“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世间人所追求的,他都圆满得到。他能舍弃富贵,就是示现告诉人,富贵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人生第一大事,何必苦苦追求?何况追求未必能得到,得到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可是世间人迷惑颠倒,不知道醒悟。所以,菩萨示现成佛一定是取王子的身分,决定不能示现在一个贫穷人家。因为那会令人疑惑,说他在外面传教,搞许多信徒,还不是为了造成势力,还不是搞名闻利养—有种种讥讽误会。
弃位出家。
这是第四相“出家”。可以继承王位,然而他不要王位,把人间的富贵都舍弃,出家了!这就是告诉我们,出家才是第一殊胜,绝对不是世间富贵能相比的。一切放下,一切都舍弃,真正得大自在,真正得究竟圆满的幸福,这是真实的幸福。世间人没有福,福底下就有气,“福气”,你好福气,可有气受的!你的“福”愈大,受的“气”愈多,有副作用。出家有福,底下没有气,福底下有慧,有智慧,“福慧具足”。世间人有福气,没有智慧,所以没有出家的好。这是“弃位出家”的意义,可见所有一切示现都是为了教化众生,觉悟众生,给众生很大的启示。
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我们晓得,每一尊佛出现在世间,他们早就是法身大士,是来示现的。他不是普通人,可是为了教化众生,如果从天上降下来,教化众生就困难。人家一看,你是天神,我们怎能跟你相比!所以他必须也投胎,也出生,示现跟我们一样,然后告诉我们,“我修行能成就,你也能成佛”。我们想想很有道理,你是父母所生,我也是父母所生,你能成就,我为什么不能成就?把我们修学证果的勇气就提升起来。
因此,他示现出家,还要去修苦行,还要去学道,去求学。实在讲,他是古佛,大菩萨再来,还要从头学起吗?他在装模作样,不但跟善知识学,还要跟外道学,而且学得真是非常用功、非常认真。学这法门得不到结果,学那个法门也得不到结果,所有外道都没有结果,都不是究竟法。这些示现,启示我们必须“随顺世间”。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回到菩提树下,将一切放下,什么都不想,这时夜睹明星,才豁然大悟!这是教我们必须把世出世间一切的学问,包括所有的宗教、哲学都放下,能这样修学,我们的自性清净心就能现前,这是佛教给我们觉悟的方法。怎么样才能开悟,才能见性?要修禅定。学得再多也没用处,释迦牟尼佛还算不错,都能舍掉,都能放下,回头来修定,这才成就了。我们现在多少人去学,学了许多,一生都放不下,这个麻烦大,永远不能开悟。若不能得定,所学的都是邪知邪见。
释迦牟尼佛在没有讲经说法之前所示现的,就是教导从凡夫地,怎样修行、证果、成佛,表演给我们看。凡夫愚痴,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这才说法,为我们讲解。如果能从示现中真正看懂了,看明白了,何必还要他说法?不必说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经说法,绝对不是从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是从兜率天下降就开始,八相成道“第一相”就开始了。这是我们要明白,要在这里觉悟的。他是“作斯示现,顺世间故”。顺世间才可以教化世间。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这是第五相“降魔”。学佛为什么不开悟;念佛为什么不能得一心;参禅为什么不能见性?现在不要说见性,连禅定也得不到,原因就是有魔障。魔是什么?《八大人觉经》讲得很清楚,魔分四类:
第一、五阴魔。五阴就是我们的身心。四大是肉身,受、想、行、识是妄心,不是真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是魔境。几个人晓得自己的身心就是魔障,对于身心还关怀爱惜得不得了,天天想办法保养,妄想长生不老。必须觉悟!
第二、烦恼魔。烦恼是贪、嗔、痴、慢,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见思烦恼即是魔,所以魔不在外面,都在我们自身。谁是魔王?贪、嗔、痴就是魔王。天天跟魔王混在一起,永远不能脱离魔掌。我们的生命都在魔王掌握之中,没有办法超越。
第三、死魔。真正认真修行,功夫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无可奈何!修行不能成就,这是大障碍。四种魔中,前三种是属于本身的。
第四、天魔。是指外在的障道环境。
释迦牟尼佛在示现“降魔”的时候,经上讲,天人示现出来诱惑他。我们看经,真的以为是欲界天或是色界天之中的魔王。当然不会没有,到你真正想出三界的时候,这些天魔会来诱惑你。现在不用天魔,世间人天天想花样诱惑你,还用得著天魔吗?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那一样不在诱惑你!看一眼,还想再看一看,就被诱惑了。耳听音乐,还想多听一下,又被它诱惑了。“魔”到处都是,周围环境都是魔,你还想成就,太难了!所以学佛不管学那个法门,最后都不能成就。
实在说,内在的烦恼,不能克服。外面最大的诱惑,“财、色、名、利”,谁有能力远离此四大魔王?这四大魔王只要沾上一个就完了,念佛便不能往生。所以,同修们要提高警觉,要真正的觉悟。如果真的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四大魔王是决定不能亲近的,要远离。要“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定力降伏“内魔”,定功降伏五阴魔、烦恼魔…
《无量寿经讲记 德遵普贤 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