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见性就是成佛。菩萨用真心,跟佛没有两样的。真心就是本性,所以他的境界是真的,是实报庄严土。真心若没有现前,土就不是真实的。妄心变现的妄土,真心变现的真土。实报庄严土是真实的。我们今天居住的国土不真实,想去找一个真实的实报土,决定找不到的。心真实了,土就真实,依报随著正报转。所以成佛,烦恼断尽了、无明断尽了,证得的是圆满的净土。法身圆满,报土圆满。
(三)凡夫带业往生同居土,以亲闻佛训故,无退转故,寿命无量故,故必于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净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这一段文非常重要,与我们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往生西方世界的人很多,不仅仅是我们娑婆世界,乃至于十方刹土,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往生的人数都是不可思议。像我们业障、习气非常深重的凡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状况,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事。所以,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了很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最殊胜的机缘,就是天天跟佛见面,天天听佛说法。
世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最可贵的就是能闻佛法,可是在我们这个世间,因为佛不住世,佛法也不普及。何况许多讲佛法的人把佛法讲歪了,佛法就变质了。能闻到正法的机会不多,所以显得格外可贵。
西方极乐世界缘胜,每一个往生的人都不离开阿弥陀佛。我们在本经以及《观无量寿佛经》上看得很清楚,西方三圣有无量无边的分身,因此我们有缘分天天跟佛在一起,听佛说法,听佛开示。这是他方世界没有的。
第二个无比的殊胜就是“不退转”。十方世界修行,都是有进有退,像我们这个世界,进得少,退得多。为什么会退转?闻法的机缘中断了,于是就退转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实际上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跟著佛?就是不敢中断闻法。离开佛两、三天,烦恼就起现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情形就如此,何况佛灭度之后。五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之后,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金刚经》讲的“斗争坚固”。你看现在世界上,那个地方不斗争呢?佛说这是斗争坚固的时代。
我们离开佛法,必定退转。要怎样不离佛、不离法?我告诉诸位同修,每天不能不瞻仰佛像,佛像多看几遍,忆念在心就没离开佛!每天不可不读经,读经就是听佛教训。这样就可保住自己不退转。所以有时间,《无量寿经》每天最好念一遍,这是至少的。如果时间多的话,念两遍是最好的,早上念一遍,晚上念一遍。念得愈多愈好,没离开佛,才能不退转。念了之后要依教奉行,要依照佛的教诲去做。
第三个无比的殊胜就是“寿命无量故”。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寿命跟阿弥陀佛相同。一个念佛人,虽然还没有往生,只要真正发心念佛,寿命现前就是无量。不要等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就证“无量寿”,这也是其他法门里没有的。怎么说现在就证“无量寿”?现在有把握决定往生,这不就是“无量寿”了吗!无量寿现在就得到。我们因为有业障,现在还不能去。业障消除了,就随时可以去。用什么方法消业障?用信、愿、持名的方法消业障。
前清慈云灌顶法师说:“消除业障最有效、最有力量的,无过于念佛。”这是真话。他是再来人。种种法门,种种忏法都不如这一句阿弥陀佛。古大德,过来人明了,真正澈悟。念佛是接引上上根人。诵经、礼忏是接下根人。修禅定、止观是接中根人。我们往往把念佛看错了,认为我们比不上参禅的人,比不上拜忏的人。
有这三种殊胜,所以必定“于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在此地很重要。“圆”是什么?一断一切断。不是像我们这个世界先断见思,再破尘沙、无明。西方极乐世界是同时断的,见思、尘沙、无明同时都断。这不可思议。
“圆净四土”。生到那个地方,一生一切生,四土在一起,没有障碍、没有隔阂。所以,凡圣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也能跟实报土上上品往生的等觉菩萨天天在一起,正是《华严经》所讲的“四无碍法界”。“无碍”,用现代术语来说,是“无限度的空间”,在佛门里是“无障碍的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是无限次元的空间。我们今天在地球上生活的是三度空间,但不知道四度空间的事,当然更不知道五度、六度空间的事。但是科学家证实有四度、五度,现在已经证实有十一度空间的存在。但是我们无法理解。西方世界是无限度的空间,是一真法界,所以“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这是说明往生之殊胜。知道事实真相,不能不往生。不往生就大错特错了。十方诸佛世界修行很不容易,很难修成。说实话,我们在座的同修,那一个不是过去生中无量劫里,生生世世都在修行。修到今天,有什么样的成就?每一个人心里都明了,这是“难”!如果我们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早就成佛了,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所以,生生世世修行,错就错在轻视净土,不肯发愿往生。这是大错。这一生中,有幸又遇到净土法门,不要再犯错误,才能一生圆满成就。下面细说“无退转故”。
(四)极乐胜于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不退转。
“胜”是超胜。十方诸佛世界不能跟它相比,因为十方诸佛世界,带业凡夫没有一个不退转的,而且退到地狱去了。这多麻烦!所以我们生生世世修行都是在六道,从地狱到非想非非想天,这么轮转。二十八层天,我们都去过;地狱、饿鬼、畜生,我们也住过,而且绝对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从什么地方晓得?从我们平常思想、观念、习气上知道。我们贪、嗔、痴这样重。贪嗔痴是三恶道的习气。善的习气是伦理、道德,像天人十善、四无量心、禅定。我们这些习气少,这就说明了我们过去生中,在三恶道的时间太长了。所以,这些恶习常常现前,来生又到三恶道。这是非常可怕。
唯独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会退转,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没有地方退。不但没有六道,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声闻、缘觉,是纯一普贤菩萨法界。进进退退都是菩萨,不可能退到二乘,退到六道。何况西方世界的缘胜,保证你不会退转,只有往前进。进步快慢,各人不同,总归是进步,不会退转的。下面给我们说明不退转的境界:
不退有三:1、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夫。
不退有三种境界。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夫”。佛法里讲进退,退是有底限的,像我们带业凡夫的底限是阿鼻地狱,是退到底了。位不退的底限是小乘须陀洹果,不会再退下去了。在大乘圆教里就是初信位的菩萨,不管怎么退,不会退到初信位以下,这就叫“位不退”。这是证果的位次,他不会退到凡夫。凡夫就是六道众生。这就是“入圣流”,小乘初果,圆教初信。
由此可知,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的修行,从来没有证得须陀洹果,从来没有登上初信位菩萨的宝座,所以就会退到阿鼻地狱。由此可知,在我们这个世界修行多难,不要说高位,就是小乘初果的位子,我们都达不到。初果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见惑就是错误的见解。八十八品见惑,把它归纳成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
身见就是以为“身是我”。身见没有破,小乘初果没指望。换句话说,是凡夫,不是圣人。圣人决定不执著「身是我”;身外之物,他当然不会执著,不会计较了,他的心才真正得清净。我们今天修行,为什么不能得定,念佛,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因为第一个念头起来,就是“我”。这个事情麻烦!有“我”,附带的就有“我所”,我所有的。这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障碍修行证果。道理就在此。真正觉悟、真正明白了,应当放下,就证须陀洹果。像《无量寿经》是究竟一乘圆教,若能信受奉行,所证的就是初信位菩萨的果位,就证得位不退。纵然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会堕落在六道三途,因为它是底限,不会再退下去。这是“位不退”。
“我”、“我所”害得我们生生世世生死轮回,障碍我们道业的成就。古大德、真正觉悟的人,会把这个舍得干干净净。唐代庞居士那么富有,他为什么舍弃掉,每天生活靠编织几双草鞋,卖几文钱度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大慈大悲表演给我们看,教我们要舍得干干净净。心里清净,什么都没有,才能契入圣果。
我初出家受戒的时候,道源老和尚为大众讲故事,是他小时候亲眼看见的。他是河南人,但是他讲的是江苏的事情。在江北,有一个讨饭的乞丐,白天讨饭,晚上随便找个破庙去睡觉。可是他的儿子经商发大财,家里非常富有。那时伦理观念比我们现在要重视得多,有很多人就骂他儿子不孝:“你家这么有钱,你家的老太爷在外面讨饭!”这儿子被人家说得面子过不去,到处派人去把他老爸找回家。回家之后,给他做新衣服,来供养他。没过一个月,老先生趁家人没注意的时候,又跑出去,又去讨饭了。人家问他:“你有福为什么不享,为什么喜欢乞讨?”他说:“讨饭自在!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天天游山玩水,到处有得吃,有地方住,消遥自在,没有拘束。”回去被家里的儿子供养得很不自在,样样不自由。像这一位乞丐先生就真放下了,彻底放下了,所以他的乞讨生活,有他真实的乐趣。这是一般人无法体会到的。
我们想想,庞居士那么多财产肯丢掉,每天编几双草鞋,卖几文钱讨生活,这又何苦来?他的乐趣没有人知道,就跟那位乞丐一样,他有他的乐趣。换句话说,在他心目中,贫、富观念没有了,苦、乐也没有了。世人以为有钱是乐,穷得那个样子是苦。贵、贱没有了。贵是有地位,讨饭是没有社会地位,贱到极处了。他生活在清净平等中,他得大自在。这是圣人,不是凡夫。普通乞食的人,感觉苦。他不觉得苦,他完全平等了。这是本经经题上讲的“平等、觉”。他已经入了平等觉了。在…
《无量寿经玄义讲记 三 一经宗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