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十八卷▪P4

  ..续本文上一页五种?这个五种,从发心菩提到无上菩提,是说菩提心浅深层次有五种不同。所以,我们先求的是发心菩提,真正晓得生死事大;真正明了,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就能够了生死出三界,能够成佛作祖;这就是发心菩提。这个一念的心,就具足了起信三心,就具足了观经三心;千万不要等闲视之啊!所以,这个是持名法门最妙的一个修行方法,这是净土真正之因。那么,再看底下经文。

  下面这一段要讲临终往生,这是念佛殊胜的果报了。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这个地方,两句话很重要,“临命终时,现在其前。”这个“其人”就是指这个念佛的人;像前面所讲的这个方法,依照这个方法念佛的人,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现在其前,现在这个人的前面。那么这个圣众就是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乃至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那么,诸位想一想,这个就是跟你讲了,佛来接引了。前面所讲的是自力,是你自己的力量。这个地方所讲的佛力,自他二力法门。所以,往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是,必须要具备种种的条件。总总条件里面可以用两个部份,都包括了,一个是自力,一个是他力。自力就是自己要具备的;他力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此地所讲的这个一段。我们在注解里面跟诸位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持名妙行,大乘法里头,最微妙的修行方法,乃是净土真因,这个要记住。临终住生,这是念佛最殊胜的果报;在大乘修学里头,也是最殊胜的果报;这一段经文,说明感佛现前。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道交啊!所以,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修行,这叫有感;佛,临终必定有应。

  那么,这是附带跟诸位说明的一个事实;凡人命终时,指一般人;一般人在临终的时候,所有一切善恶境界到这个时候全部都现前,俱时顿现;换一句话说,临命终时,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我们必须要明了。这个,善业,就是临命终时,你完全都是善业,你现的也是善业,那么,你决定生天上,生人间之相。善业的时候,临终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这个心地很善,完全是善的。古人有一句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在他临终的时候,他一念是善念,他来生可以能够生到人天。假如,这善恶杂修的,里头有善,但是掺杂的有恶,虽然是善心,还有不平,还有贡高我慢的习气,那么,他就现修罗之相,在六道里头,阿修罗道里头去投胎去了。假如在临命终的时候,他恶,十恶五逆,他有恶念,那个人对不起他,那个人仇还没报,还有怨恨,他就现地狱相。贪悭嫉妒,这个临终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念头,那么,他所现的就是饿鬼相;的确,一般人讲,人死了以后做鬼,那么,诸位看看这个情形,人死了,那里会一定做鬼;但是,一般人讲这个人死了做鬼,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为什么呢?绝大多数的人,临终的时候,悭贪嫉妒,这个的确,没放下;他还有求、他还有吝啬、还有舍不得、还有放不下的。你想,从前这个作皇帝,无论是中国、外国,他临死的时候,他金银财宝放不下,他还要带到坟墓里头,供给他到鬼道里头去享受;可见得,他还没有到鬼道,他的心已经变成鬼了,他已经向往鬼道了。还要把他的皇后、妃子、宫娥都要陪他—殉葬。要跟他一起去;这个就是说财色名食睡,他一样都没放下,悭贪嫉妒之心太重了。这样的人,这就与恶鬼道相应啊!所以,佛法常教我们要放下。你只要有贪心,你与鬼道相应。那么再跟诸位说,试问我,我放下了,我也不吝啬,也不贪了;如果你在佛法里头有悭贪,还是与恶鬼道相应,这是必须要觉悟的。世出世间法都不吝啬、都没有贪爱,才能够不堕饿鬼道。我们今天在大乘佛法里面,弘法利生,我们有著作,现在还要有一个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你们想一想,这是什么心?这是悭贪心;这是学佛人应该做的吗?所以一本佛书,如果要是后头还有个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岂不把人大牙笑掉了,你佛法是要救度一切众生的,人家翻印得越多越好,欢迎翻印都来不及;人家翻印,你还要找律师来追究,那有这个道理?世间人,他贪心没断,他可以这样做;学佛的人,觉悟的人,怎么可以这样做法?所以我们这个录影带,我们的录音带,没有版权,欢迎大家去拷贝、流通,我们绝不追究,你翻印得越多越好。你翻印,我知道了,我给你顶礼;你是大菩萨,你是发的大悲心;前面讲了,辗转流通,普度众生,这是大悲心啦!这是回向发愿心啊!十方诸佛都赞叹你。我要是嫉妒、障碍,还要找你来打官司,那我的果报,准在阿鼻地狱。这一点,我们要晓得。经论上,祖师们常常教给我们看破放下,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这是一句真正利益我们的话;破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深重烦恼障碍啊!而我们一生当中,才真正能够圆满成就佛道,再不会堕落在饿鬼道。末后一条愚痴暗蔽,这是畜生道。为什么会堕落在畜生?畜生—愚痴。什么叫愚痴?简单的说,是非不辨;所谓是颠倒是非、邪正不分;什么叫邪?什么叫正?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什么叫利?什么叫害?他都搞不清楚,这种人叫愚痴之人。我们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认真研修佛法,这是善;尽心尽力,弘扬佛法,劝人念佛,这是善;愚痴之人,怎么样呢?障碍,自己不辨真妄,不辨是非,还要去妨碍别人,这是愚痴之人。障碍人行道、障碍人修道、障碍人弘道,你问他为什么障碍?愚痴呀!把神当作佛,真正的佛呢?他没有看在眼里,愚痴暗蔽;“暗”是无明,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糊涂、无知,“蔽”是障碍,把他的清净心障碍了,把他的智慧障碍了,没有智慧;糊里糊涂、愚痴,这个就入在畜生道里。所以,这个两道的机会是非常之多。贪悭、嫉妒、愚痴、暗蔽,这种相最多。那么,换句话说,在临终的时候,现这种境界的时候也最多,的确是占大多数。如果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不能够深入大乘佛法,把这个世出世间的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搞得清清楚楚;我们自己恐怕也免不了要堕落在饿鬼畜生里面。这是要特别注意的。那么,当然,学佛之人,这个六道我们要超出;不要说,这些我们不愿意堕落;天上人间,我们也不愿意再来;再来,要乘愿再来;不可说是以业报来投胎,咱们要乘愿再来。乘愿再来的,你是佛、是菩萨的身份,来干什么?来度六道众生的啊!

  再看,一生念佛,一心不乱,“佛”,阿弥陀佛,“圣”,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自然现前。这是要记住,经里面所讲的,佛是圣言,像金刚经里面所说,如来的言语,“是真语者、是实语者、是如语者、是不妄语者、是不诳语者。”这个话是佛说的,我们应当相信,不应当怀疑。佛在楞严经里面也有这么一段话;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楞严经上几句话。那么,楞严经上这几句话,这是自力。是说的自力法门;这个地方我们要信,这个地方我们要真正去做。“忆”是心里面有,念念不忘就叫忆。“念”是什么呢?你看看,它中国这个字,你们看看这个字。中国的文字,实实在在了不起,为什么呢?它有表法的意思在;这是会意;念,上面是今,底下是心;念佛就是什么?你现在这个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这才叫念啊!念是现在的心啊!所以讲,念头这个关系非常之大;你这个心是佛,就叫做念佛;所以,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假如说,你这个念,要是前面所讲的,你这个现前一念,念是什么?是善,我现在全心就是善,那么,你是人天;如果说你这个一念,善里面还有恶,不是纯善,那就是修罗;如果你这个一念是恶,那就是地狱;一念贪是饿鬼;这个念是愚痴,这是畜生;决定在这念上。今心啊!现在这个心,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到这一个意思。所以,我们中国文字,你果然是懂得的话,你看了这个字,就会开悟,不需要讲解啦!一看就开悟了。这是中国文字的好处,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造这些文字,处处都是教我们开悟、教我们不迷、教我们不执著。这是在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字所没有的,换一句话说,他们所达不到的,而在我们中国文字里统统都有。由此可知,我们不能够不佩服我们的古圣先贤。

  在大本,法藏比丘他在四十八愿里面给我们所讲的,他说我作佛的时候;这是法藏比丘所发的愿,也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上所发的愿,那么这一段也很重要。我在此地,把这一段介绍给诸位。说“我作佛的时候,十方无央数世界”这个无央就是无量,无量无边的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这一句太重要了。这现在多少念佛人不能往生,实在讲的时候,因为没有菩提心。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愿生我刹,临寿终时,我与大众,”这个大众,就是圣众,是观音势至。“现其人前。”那么,这个是佛力;前面讲的,那是自力;此地阿弥陀佛这个愿,这是佛力。那么我跟诸位提示的都是特别重要,所以从一切经,这个诸佛开示我们的来讲,菩提心是第一桩要紧的大事。

  那么,说到这个地方,也许有人会怀疑,那么这不学佛不晓得,学了佛之后才晓得,佛门里面有很多魔事,著魔了。那我们念佛的人,临命终的时候,会不会有魔变成佛,来欺骗我们呀?会不会有这种事情?你譬如说参禅的人,有很多魔变成佛菩萨的形相来骗他。学密的人,这个魔境大概比学禅的还要多。我们念佛的人,会不会著魔?给诸位说,这个问题,要是真正谈起来,念佛人著魔比参禅、比学密的要少得太多,不能说没有啊!但是,有一个原则我们要记住。凡是著魔,必有著魔的因素。如果没有著魔的因素,魔力量再大,对你也无可奈何。著魔因素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妄心没断;换一句话说,你对于世出世间法没放下,你才会著魔。假如,你把世出世间法一切统统放下,万缘放下了,魔对你有什么办法?没有办法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么,在此地,既然有一些人提出这一个问题,那么我们也必须来跟诸位解释一下。或者有人说,临终见佛,以为是魔境界,或者说自心业现,实无他佛来者,斯盖不知,生佛一体,感应道交,自障障他,为过非浅。

  东晋慧远大师,这是我们净土宗第一代的祖师,三睹圣像,这个可以给诸位作一个证明。那么学佛,修禅、修密,刚才跟诸位讲,是很可能著到魔的。但是,修净土不容易。念佛人如果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观音菩萨来接引你,大势至菩萨来接引你,决定不是魔,也不是你自己业力所现的,是真正西方极乐世界三圣来欢迎你、来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你放心就是了,不可以怀疑。如果你一生念阿弥跎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临命终时,药师佛来了!药师佛来接引你你,唉呀!你到我东方琉璃世界去吧!那必定是魔!为什么呢?与你本修行不相应。换一句话说,魔可以冒充别的佛来欺骗你,他不敢冒充本尊。那么也许你要问了,那到临命终时,我又不认识阿弥陀佛;那观世音菩萨来,我又不认识观音菩萨;我怎么晓得他是阿弥陀佛呢?这一点,你也放心;诸佛菩萨,他那个像没有一定的;他是随你的习惯。你比如说,你是个念佛人,你家里总会供养阿弥陀佛的像;总会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像;你所供养的那个像,是你常常看、常常印在你的脑海之中;在佛法讲,阿赖耶识里先有的印象。而佛所现的相,就跟你供养的那个像,一模一样;那就不会错了!不会变别的样子来,他要跟你八识田中的那个相完全一样;这个就错不了了。所以从这个地方也可以能够鉴别这个境界是真是妄?但是你要是纯一真心,魔不敢欺骗你;魔是骗什么人呢?骗那个没有定性、犹豫不决的人,魔就会骗他。为什么呢?那种人好骗,那种人骗了不犯法。如果那个人是诚恳到极点的人,魔不欺骗他,魔骗他犯了很大的罪过。所以骗人的时候,你骗那个常常骗别人的人,你骗他,人家听了,一笑置之。人是非常虔诚、诚恳、老实人,你骗他,没有一个人能原谅你;世间法亦如此啊!所以由此可知,魔不敢骗真诚的人、魔不敢骗一心不乱的人。这一句话诸位要记住。你要是三心二意,要是犹豫不决,那魔欺骗你,是有可能的。你要是这个心里头一点疑惑都没有,虔诚肯定,一心常念阿弥陀佛;什么样的魔也不敢欺骗你。魔不但不欺骗你,魔对你非常尊敬;魔还来拥护你、护持你,不敢破坏你。所以人家来破坏,有破坏的道理;换句话说,自己不尊重自己,别人才不尊重你;自己能够尊重自己,那一个人敢不尊重你呢?学佛,求生净土,亦复如是。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十八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