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唉啊!头脑就清醒了,心地就清凉了。许多的烦恼自然就烟消云散了。如果三天不闻佛法,烦恼完全恢复。因此,我们这边闻法的机缘,真正是所谓“一日曝之,十日寒之。”这就是我们退转的原因。那么,回过头来看,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而且是二六时中,简直是没有间断的。换一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会有烦恼的薰习。一天到晚,念念当中,无有间断,殊胜佛法的薰习;他怎么会退转呢?所以说,退转的缘没有了。第四讲那一边的善友,就是你的同伴,你所接触的人,都是纯诸菩萨。换一句话说,连个声闻缘觉都没有。前面所讲的声闻实在都是菩萨,纯与菩萨盛会。这个里头,没有恶人啊!我们这个社会,你容易退转,就是有很多恶友。所谓恶友就是,有很多好朋友,他不信佛的,他常常要拉你去玩。你在这个地方听经,他说,那个地方好玩,今天很难得嘛!我们一道去玩玩,把你拉回去了。你要往佛法上精进,这一些人把你拉到五欲六尘。有的时候,自己做不了主了;有的时候,为了情面,唉呀!找多少次不能不应付,他一应付,又退转了。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种情形,所以,那边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没有魔、没有外道、没有邪知邪见的人,外缘殊胜;内里面没有烦恼,念念生长智慧,这是不退转的原因。最后这一条说,到那一边去,寿命长久。寿命永劫,与阿弥陀佛一样。生到那个地方果报就是无量寿。寿命长,佛法虽然无量无边,你有足够的时间去修学。这个也是你不退转的原因之一。你一生当中,决定成就。
那么,又如起信论上所讲的,起信论上说:“生彼国者,常见佛故,终得不退。”这一点,我们也要记住。起信论是马鸣菩萨造的。马鸣菩萨,在大乘佛法里面,他有很崇高的地位。那么,这一位菩萨也是求生净土的。起信论里面说得清清楚楚;起信论这一部书,我在讲习当中,在大专讲座当中,特别为大家介绍。因为,在这一个时代,一般人所谓知识爆炸的时代,实际上,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邪思说法,如恒河沙。”的时代,众生求知识的欲望,愈来愈大,愈来愈迫切。大乘的经论,数量很大。古人形容所谓是“浩如烟海”,我们怎么能够读得尽呢?如果,要不涉猎,自己心理面,总免不了有遗憾的感觉。马鸣菩萨早晓得,末法众生人的心理,所以,他依据百部大乘经,就是重要的大经大论全都包含,像华严、法华、楞严、楞伽、般若,这些诸大乘经,叫百部大乘经。将经中的义理,把它浓缩成两卷的论文。换一句话说,我们读了这两卷的起信论,你就读了百部大乘经了。由此可知,这个两卷的起信论,对于一个研究佛教教义的人来说,它是如何的重要。起信论的注解很多,历代也有不少的人,在讲这一部论典。但是一般的讲演,总是受时间的限制,不能够细讲。那么,我们华藏图书馆,这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一个道场。所以,我们有许多重要的经论都可以细说。像六祖坛经,我们就讲九十四座,也就是九十四次,才把它讲完。我们每一次是一个半小时,讲了九十四次才圆满。这一次起信论,我们预定讲一百次,每一个星期讲一次,也就是两年圆满。所以,我们可以细细地来讨论这一部论典,作为我们将来深入大乘经藏的一个基础;将来,我们在这一个录影室里面,也要把这个部论典,当然,不能像在讲堂那么详细,可是,也得要好好地把它讲一遍。帮助供养诸位同修,修学大乘。那么,这是这一段讲的,往生皆登不退。
底下一段是讲西方极乐世界补处菩萨很多,显示出这个地方特别的庄严。请看经文。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
这个数字太大太大了!其中,就是指这个三种不退之中;就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个当中,多有一生补处菩萨。菩萨,称之为补处,换一句话说,菩萨的地位,它到了头了。这个意思就是候补佛,那个地方佛出缺了,他就到那里去成佛了。那么,由此可知,补处菩萨与佛,只是有在位,不在位的差别,除这个之外,没有差别。那么,换一句话说,他的修证已经圆满了。与佛实实在在没有两样,那么,这个称之为补处菩萨。像我们这个世界,候补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在住在兜率天的内院。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候补佛。释迦牟尼佛的法运过去之后,在五十六亿万年以后,他降生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这是为贤劫第五尊佛。同样地,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是候补佛,将来,阿弥陀佛入灭了,就是观世音菩萨在那里候补。那么,这是讲,这一生补处菩萨。
候补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在住在兜率天的内院;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候补佛。释迦牟尼佛法运过去之后,再五十六亿万年以后,他降生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这是为贤劫第五尊佛。同样的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是候补。将来,阿弥陀佛入灭了,就是观世音菩萨,在那里候补。那么,这是讲这一生补处菩萨。
这个,佛在无量寿经里面说过,他告诉弥勒菩萨说,他说,此世界中,就是指我们娑婆世界,是讲一个大千世界。佛说,这个世界当中,有七百二十亿菩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些菩萨,每一位都曾经供养无量无边佛,就像弥勒菩萨一样。那么,由此可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一些菩萨众无量无边。我们如果真正觉悟了,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怎么晓得,你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说菩萨数目当中之一呢?你也是啊!就看你几时觉悟。这个意思,到底下,我们要跟诸位来说明。
在华严经里面,有一段这个意思。我们读华严经的时候,再看这个西方净土,使我们深深感到一代时教。这个一代,我们就释迦牟尼佛来讲。释迦牟尼佛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连头带尾就是五十年,教化众生,这叫一代时教。唯有华严经这一部经,说明一生圆满成佛,这是讲得最究竟、最圆满的。那么,这个就是指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代表华严经这个法门。初参文殊菩萨,得根本智,这是个基础。没有根本智,就没有修行的本钱,也就没有成佛的本钱。所以这是非常非常地重要。然后,五十二位善知识,他得的是差别智,也就是后得智。根本智是无知,般若无知;差别智是无所不知。所以,我们在般若经里面讲,般若无知,是讲根本智;无所不知,是讲后得智;起作用的时候是无所不知。那么,这个就是他一生圆满之因。一圆满成佛,这是两种智会啊!根本智,破烦恼障;差别智,破所知障。两种智慧合起来,破无根本无明,所以一生圆满成佛了。但是,他一生真正圆满之因呢?是以,最后普贤菩萨,就是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才是真正圆满成佛的。这是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的。是以此净土,就是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劝进华严海会一切圣众。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跟到普贤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这个意思上来看,我们很容易看出,华严就是大弥陀经也。华严经就是大弥陀经嘛!而这个弥陀经呢?可以说,它是略华严经也,是个简略的华严经。诸位在一切经里面,那一个不是看中了华严呢?华严经太大了。我这个地方写的一段,希望诸位要多看几遍,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是这个意思,诸位要是体会到了,你就把这个小本弥陀经,当作真宝了。为什么呢?它是华严经的略本。换一句话说,它是华严经的精华之所在。八十卷,再加上四十卷,除掉重复的,九十九卷,那么长的经,真的,念一遍,都要花十几天的功夫。你一天念八个钟头,你要把一部华严经念完,恐怕得要半个月到二十天,你才能够把它念完。你要是一天念三卷,那这一部念完九十九卷,正好一个月,一个月才念一遍。念前面,不知道后面,前面都忘光了。如何来受持呢?这个小本弥陀经,太好了。只有一卷,文字不多,便于受持。这一点是佛真正大慈大悲啊!我们有这一部弥陀经,什么都够了。
或者,有人要问,这一个世界,候补佛只能有一位,如果这么多了,那怎么办?像从前帝王时代,这一个国王皇帝,他的储君,太子,就是候补他的位子的这个太子只能有一个啊!要是多了,那不是麻烦事情了吗?那么,诸位要晓得,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前面已经略说过了。候补阿弥陀佛的是观世音菩萨;而后补观世音菩萨的则是大势至菩萨;其余的没听说有那么多。诸位要晓得,西方极乐世界的候补佛所以多,并不是单单它那个世界的候补佛;而是十方世界的这些候补菩萨,几乎每一天都不离开阿弥陀佛,都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所以,它那个地方候补佛多了。你比如说,我们这一边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常常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弥勒是候补佛,但是,他不是西方世界的候补佛,他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候补佛。所以,有一些人,他大概过去世常常修弥勒的法门;对弥勒菩萨,有很深厚的感情;他不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发心求生弥勒净土。希望将来,就是五十六亿万年之后,弥勒菩萨,降生在这个世间,示现成佛,他也要参加一会,作弥勒菩萨的大弟子;像释迦牟尼佛会下的舍利弗、目犍连一样,帮助佛弘法利生。这个愿未尝不好。可是,往生弥勒净土并不简单,弥勒净土距离我们虽然近,但是,它的条件很高。弥勒菩萨,是唯识专家;所以,他的净土,条件是要具备唯心识定。那么换句话说,你要是没有这个条件,你虽然对弥勒菩萨有很深的感情,弥勒菩萨也没有法子帮助你。可是,你要真正想生弥勒内院,又没有这么深的定功,也没有这么大的智慧,去研究唯识。有一个办法,希望你多想一想;咱们可以往生西方净土,西方可以带业往生,只要你生到西方净土之后,你再转头过来,再到弥勒净土,那是易如反掌啊!为什么?弥勒菩萨常常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大学,他到那儿上课,在那里教唯识。你要遇到他了,“弥勒菩萨,我很想到你…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十六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