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正宗分 广陈依正以启信▪P16

  ..续本文上一页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此系由理论上说,西方人民为何有无量寿。禅家所讲明心见性,“见”是“证”义。佛在大乘经上说,圆教初住菩萨即见性,已证得心性,而未究竟圆满。以月为比,如月亮初见,称为月牙。菩萨见性是一分一分见的,不是一下圆满。阿弥陀佛是彻证,究竟圆满的证。实在说分证亦是无量寿,何况圆满。佛彻证无问题,凡夫与十恶众生往生,业未消,如何证心性之体?在净土三经中亦能明其状况,因西方世界环境殊胜,完全无障碍。天天与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觉菩萨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受其薰陶,纵然下下品带业往生即圆证三不退,此佛的无量功德加持,均为无量寿。法身是心性的本体,实在说不上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可以说每尊佛均是无量寿。今天所讲的阿弥陀佛是应身佛,应身佛的寿命是随愿,依其在因地中所发的愿,同时也随机,他度化众生之机缘,寿命长短不等。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的愿与其他诸佛不同,他发的愿是他将来成佛之后,他的国土人民均为无量寿。现在他成佛了,在果报上也实现了,此乃无比的大愿,一般人想不到。他在因地上参观考察了无量无边诸佛刹土,见到寿命有长短,修行有难易,他才发这个大愿,在一般修行过程中很不容易有这些念头,果地上真兑现了。

  “阿僧祇”、“无量”、“无边”,皆算数上的名词。在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自在主童子,他是一位大科学家,也是一位数学家。他向善财说了数字,由基本数字个十百千万算起,一共有一五六个单位,非用十进位法,而是倍倍相乘。阿僧祇是最后十个单位之第一位,阿僧祇乘阿僧祇是一个无量,无量乘无量是一个无边。最后一个是不可说不可说。既然有算的方法,当然可以算出数字,能算出来,仍然有量,此指应身而言,而非法身报身。阿弥陀佛最后化缘尽时,也入般涅槃,将来由观世音菩萨继续成佛以继其位,观音灭后由大势至继位,佛佛继承不断。在如此漫长寿命中没有一人不是圆满成佛,达到真正的无量寿。西方世界确实与其他世界不同。其他世界均有佛前佛后,时间很长,如释迦佛在世仅八十年,将来弥勒降生,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在此期间无佛住世。由此观察,西方世界就殊胜了。佛在大经中说成佛需三大阿僧祇劫,因为在此世界修行有退转,进进退退,进少退多,故难成就,西方人寿长又无退缘,进展就非常快速。经上说:“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诸上善人”皆是等觉菩萨,他们都是到西方后,在十劫之内修行成佛,佛在其他经典中无如此说。

  “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这几句话说的非常好,打破了我们在感情上的执著,他说的全是事实,亦如前面所说,我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在十劫之中往生者皆能证得等觉位,即真正的无量,而不是有量的无量,说明我们到西方是有量的无量,而不多久即证得真正的无量之无量。西方世界确是平等世界,等觉以下乃至下下品往生者一切受用均与阿弥陀佛相同。

  《解》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显深思之。

  下面三段的开示是大师的真知灼见,如果不是真有见地到这个境界,这几句话说不出来。光明寿命所有名相术语均为教化众生方便而建立的假名,虽是假名,而是恰合实际的情况。“生佛平等”,在此世界,理上平等,事上不平等,而在西方世界,事理均平等,故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我们现在还未到西方,一称名号,即与佛相应,念佛是造因,生西是果报。念佛人在这一句佛号中必须有真信切愿以持名才能相应。相应即可以接受佛的光寿感应。往生时是活著时候去的,不是死了才往生。见佛来接,随佛而去,这是一生成就的法门,我常说这是不死的法门。到西方后一生成佛,就是在此一生成佛。

  生到西方世界即等于生到十方一切诸佛刹土,见到阿弥陀佛即等于见到十方一切诸佛。这个事实,佛在其他经典未曾说过。“能自度,即普利一切”,“自度”即念佛往生。生到西方之后,具足无量智慧德能,能记得生生世世的家亲眷属,超度父母乃世间大孝,自己往生,过世父母无论在那一道,都能见到,亦是对父母尽孝的好机缘。

  菩萨最高的果位是一生补处,此法门是当生成就的法门,不需要第二生。其他法门成佛须三大阿僧祇劫,不知需要经过多少生死轮回。佛说小乘初果须天上人间七次往返才能证到阿罗汉。到达西方之后一生证得等觉与妙觉。许多古大德在家出家,宗门教下,当其明白此法门之后无不专修专弘。

  最后一段开示是结归到心性,叫我们多多想想阿弥陀佛彻证无量光寿的真心本性,起了个名字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真如本性无量光寿的名称,所以说离了真如本性,名号就不存在,无量寿佛、无量光佛、阿弥陀佛都是真如本性的名号,名必有实,有一个实体在,离了心性就没有名号,离了名号怎么能彻证无量光寿的真如本性?此说明名实是一体,名是心性之名,心性是名之心性,是一不是二,这才是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念佛。虽然他有无量光寿,我们得不到受用。念一声,真如本性无量光寿,如闪光一次,念一声就透出来一次,念两声就闪两次,不念,光就没有了。所以古大德叫我们“净念相继”,必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蕅益大师一再劝勉,叫我们深思之,深思之。

  《经》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解》此明极乐世界教主成就也。然法身无成无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应身为物示生名成。皆可论劫。又。法身因修德显。亦可论成论劫。报身别无新得。应身如月印川。亦无成不成。不应论劫。

  就西方世界言,十劫很短,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成就,依正庄严不必说,十方世界带业往生之人皆能证到等觉菩萨之果位,实在不可思议。法身是无始无终,什么都加不上,乃真如本性之本体,无成无不成。“报身因圆果满名成”,人我、法我两种执著皆尽,三种烦恼,见思尘沙无明,也断尽,圆教佛果亦满,故名成就,成就指成佛而言。“应身为物示生名成,皆可论劫”,“物”字指九法界一切众生,为九法界一切众生示现出生,应身的寿命是因众生之缘而建立,缘尽了佛就示现灭度,他的寿命可以用数量来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所谓圆是对于事实真相圆满的了解,所以他无论怎么说法,所说的都是事实真相。法身谁都有,如未修德,法身不能现前,大乘经说,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可以说成或说时间,前面是依性体而说,此处是从修成而说。报身也是本有的,报身是无量的智慧与德能,本性中具足的,无所谓成与不成。应身是水月道场梦中佛事,“如月印川”,即水中月,不是真实的。与前面所讲恰好相反,前面是从事上论三身,此处是由理上论三身。

  《解》但诸佛成道。各有本迹。本地并不可测。且约极乐示成之迹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论成也。又。佛寿无量。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同佛寿命。一生成办也。又。下文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十劫所成就。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依玄奘译本为十大劫,十方诸佛成道皆有本,皆有迹。“本”是他最初证果,“迹”是讲他度化众生示现出生为迹。例如释迦佛在三千年前降生在印度示现成佛为迹,那些夜睹明星悟道成佛是表演的,不是真的。法华经上说,他是久远劫前已经成佛。梵网经说,他到此世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故其本实不可思议,无法揣测。阿弥陀佛亦如此,在西方世界成佛也是示现出生。若论其本,佛在法华经说过,无量劫前,他与阿弥陀佛是同参道友,是兄弟。阿弥陀佛在西方示现成佛才十劫,此是阿弥陀佛的迹。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本焉有涅槃。在西方世界是应身,他的愿力宏深不可思议,能住世时间如此之长亦不可思议。我们到西方修行成佛是本,阿弥陀佛示现替我们作本。我们将来到他方世界作佛示现出生是迹。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成佛是其迹而非其本。成佛虽示现之迹亦是一而三,三而一。“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想想前面所说的就能体会,说三身一成一切成是从事上讲的,又说非成非不成是从理上讲的。

  “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未央”是“未完”义。不但未说完,还早得很,阿弥陀佛有无量寿,如今只有十劫,来日方长,我们今天如生到西方,将来都是元老阶级,所以大师在此地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同佛寿命,一生成办。同时大师亦代表十方一切诸佛异口同音劝导我们。我们现在已经种下了成佛的种子,将来一定会去,当无疑问,但须特别小心,不可大意,万一修不好,一失人身,将来何生何世再遇到佛法,难以逆料,纵然遇到,能否相信接受,亦无把握。

  佛三转法錀,示转、劝转、作证转。下段经文是作证,在十劫中,无数声闻菩萨及补处菩萨诸上善人无量无边,证明十方三世往生人数不计其数。

  《经》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乘。亦复如是。

  此段经文是说明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的学生,也就是十劫中往生到西方的人数与成就,西方纯属大乘,绝无声闻缘觉,不但大乘而且皆为普贤菩萨。佛在经中说,菩萨如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一切往生西方之人皆修普贤大士之德。依圆教菩萨的行为说,从初信位一直到等觉五十一个位子,皆是普贤菩萨。经上所说人天、阿罗汉、菩萨,皆是比照他方世界而言,如带业往生之人,生到西方世界等于他方世界人,烦恼未断,只可视同圆教六信位以下者,即用人天名称形容他们。见思烦恼断了,达到七信八信位,等于他方世界的阿罗汉,其实他们都是普贤菩萨。

  西方四土三辈九品与生西先后有关。早到西方可能已证得阿鞞跋致,即补处菩萨,后去的是法身大士,再后者,也证了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这全是在十劫之内成就的,由此可以断定,在西方修行,因无退缘,不要很长时间,最多十劫即可修到等觉菩萨,等觉亦等于成佛。

  《解》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习小行。临终回向菩提。发大誓愿者。生彼国已。佛顺机说法。令断见思。故名罗汉。如别教七住。断见思之类。非实声闻也。盖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今闻弥陀名号。信愿往生。总属别圆二教所摄机矣。

  西方世界声闻弟子是假说,如真正是小乘根性,他就不能生到极乐世界。小乘根性若能回小向大,亦可成就。以现代话说,他们都是佛门中之保守派。他们只承认释迦牟尼佛一人成佛,并不承认有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修行最高地位只到阿罗汉。泰国的佛像很多,都是释迦牟尼佛,无第二尊佛,而且排斥大乘,认为大乘非佛说。并不信西方有阿弥陀佛,如其能信,发大誓愿,念佛求生净土,亦可如愿生西,佛亦顺其过去所学应机说法,令其断见思,等于他方世界的阿罗汉。小乘人生到西方都是菩萨,而且皆是阿鞞跋致,圆证三不退菩萨。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今闻弥陀名号,信愿往生,总属别圆二教所摄。小乘一回头,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就不是藏通的根性,若不是圆教根性,至少也是别教根性。无量寿经赞叹西方世界的菩萨具足无量功德,曾经有二十三种比喻,如智慧深广如大海,三昧不动如须弥山。这些都不是藏通菩萨所有的。凡生到西方带业往生者亦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同时又得到大众同修伴侣的加持,西方世界每一位菩萨对新来的都爱护,就是加持。

  《经》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总结经文与前段相同,惟意义不同。前面指西方依报庄严,此段是说西方正报庄严。我们为什么下这样大的决心与坚强的愿望,即因此处所说的是主伴庄严成就,这实际成果展现在我们面前,其成绩即十方世界往生者在十劫中即能证得补处菩萨,此为他方世界所无。佛说在娑婆世界修行,从证得初果须陀洹开始,见思烦恼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由此日开始,修一个阿僧祇劫,可以证得三贤果位,修第二个阿僧祇劫可以证到七地果位,修第三个阿僧祇劫可证到法云地(十地)果位,再往上即等觉。修三个阿僧祇劫才能到达一这个地步,西方世界只要十劫。一生即可达到,不要等第二生。此即“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佛及声闻菩萨。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

  “佛”是阿弥陀佛本人,“声闻菩萨”是十方世界往生的人。皆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中所发四十八愿之所成就。世间人民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能信、能愿、肯念佛者,都接引他们到极乐世界,到达西方皆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得到不可思议的成就。所以在果上说,“一成一切成”,“一成”是说佛,“一切成”是说大众。

  “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以我们现在的智慧常识难以理解,明心见性的菩萨可以懂,等我们到西方后,可能发现这些话都是事实。一切诸佛一切众生,依正庄严,皆是自性变现之物。从自性上说即“非他”,从相上说即“非自”。从性相两边去观察,性是一体,我与阿弥陀佛是一,即非他。从相上讲,阿弥陀佛不是我,即非自,他的性德完全流露,我们的性德被烦恼盖覆。自他不二,性相一如。这个道理与事实,若真搞通了,可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所修的功德变成我们自己的功德,因为自他不二。我修行几天即与阿弥陀佛无量劫修行的功德相等。其方法即用信愿持名,信要真,愿要切。世尊在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能念是我们的心,所念是阿弥陀佛。理论与事实搞清楚,转变方法也知道,因缘具足,肯去作乃世出世间第一福德第一善根。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正宗分 广陈依正以启信》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