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讲记▪P16

  ..续本文上一页用不相同,都是从专、从精上得来的,这是我自己四十多年来修学的经验,可以提供诸位同修做参考。学多了不是好事情,现在佛学院请我去教书,我不干。为什么呢?我知道那个不会有成就的,那叫大杂烩。不专精很难成就,这就是真正觉悟之后,下定了决心,贪心断除了。自己知道在这个娑婆世界,在我们现实的社会,我这一个身叫最后身;为什么呢?下一次不来啦!超越三界轮回啦!“示一往还”,我这一次来了,以后再不来。下一次呢?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纵然下一次再来,那是菩萨身分乘愿再来,绝对不是凡夫业力来投胎的,这就正确了。所以要认识清楚,要坚定信愿,要依教奉行,把所有一切障碍统统摆脱掉,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

  4、邪魔混迹佛门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这是世尊指示出末法时期,魔子魔孙趁著佛法衰微的时候,混迹在僧团里面,破坏正法。这一桩事情,佛在经典里面曾经告诉过我们。

  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魔曾经跟佛说:“我要破坏佛法。”

  佛告诉他:“诸佛如来所说的正法是任何魔外,都不能够破坏的。”

  魔就说:“等到你末法时期,我叫我的魔子魔孙统统都出家,都披上袈娑来破坏佛法。”

  佛听了之后,一句话也没有说就流眼泪了;本段就是指这一桩事情。所以佛说:“譬如狮子虫,还食狮子肉。”这就是现代人所讲的,渗透到佛门里面来;他们不是佛弟子,是妖魔鬼怪渗透在僧团当中。因此真正佛弟子,不仅是在家,出家也不例外,四众同修都要有慧眼,都要能辨别;尤其是自己要时时检点反省,我们有没有被这些妖魔鬼怪污染了?有没有受他们的影响?有没有被他们把我们拖到火坑去了?这个是不可以不警惕的。

  “贼人”,就是指妖魔鬼怪;不仅是指此地的妖邪,连前面的魔鬼统统都包括了,也包括后面的妄语。“假我衣服”,他也出家了。以中国人来说,也穿了海青,披了袈裟。“裨贩如来”,“裨贩”是买卖。现在社会上常听到“开庙店”,把佛法当作生意买卖来做,那就是标准的“裨贩如来”;当然他造业多了。“造种种业”,欺骗众生,这都是佛法。拿造业当佛法,这还得了吗!造哪些业呢?我们这一段经文讲的,杀、盗、淫、妄都是佛法。这个不得了啊!还要宣说这是大乘法,这是上上乘法。甚至恶意的批评那些严持戒律、依教奉行、规规矩矩的佛弟子,说他们是“小乘道”、很执著、不圆融,认为自己讲的杀、盗、淫、妄很圆融啊!批评这些清净戒律的叫小乘道,这个罪业非常非常的重。“由是疑误众生”,令一切众生对于佛法生起怀疑。正法怀疑了,相信邪法,他将来的果报当然是三途。所谓是“以盲引盲”,妖魔鬼怪领著大众,以盲引盲相牵入火坑啊!将来统统堕入三途。这个事实真相,世尊在此地为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

  这是佛家修行方法的一种,这是舍身供养。大乘经里,佛常常如是的开导。但是真正照这样去做的,形式上中国有,外国的佛教很少,我们没有见过。在中国佛弟子出家受具足戒的时候,要在头顶上燃香;台湾因为气候炎热,所以只燃三炷,从前在大陆,多半是燃十二炷香。在家同修受菩萨戒,燃在手臂上;燃臂香通常也是燃三炷,也有燃六炷、九炷的,这是根据佛在经上所说的。国外或是边疆、西藏、蒙古,这些大德他们没有。我们要问世尊这个开示,他知不知道呢?他知道。知道为什么不燃呢?诸位要晓得,佛给我们讲的是表法的意思,不是叫你真的把它烧掉了。

  我们燃臂香、燃头顶香没有多大关系,这个意义在哪里呢?是叫我们时时刻刻记住:我曾经在佛菩萨面前立下誓愿——舍己为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这个意思,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时时刻刻要想起燃指、燃臂,取的意义是:我的手、我的臂要为一切众生服务。不是叫你真的把它烧掉了;真的烧掉了,你做事就不方便啦!观世音菩萨两只手不够用,还要千手千眼,我们两只手,都把它烧掉了,你用什么帮助众生呢?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意思。燃烧的时候,常常记住是以我们的智慧、体力、技能,尽心尽力为一切众生服务,为一切众生工作,千万不要会错了意思。你要真的回家把身也烧掉了,手也烧掉了,那佛看到了摇头——你把我的意思会错了。在中国佛门里面燃臂香、顶香的确是很好;为什么呢?一看就想到:我发愿要尽心尽力帮助别人,为社会、为大众服务;这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意思。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这是佛对于真正发道心修学三摩地的人印证赞叹:这个人在这一生当中,无始劫来的宿债都能够偿还清了……。虽然不是一桩一桩事上还清了,你这个利益众生、服务众生的心是真正的圆满。为众生服务,为众生做事,这就是还债的意义,所以他能够“长揖世间”,这是永别六道生死轮回。虽然他还没有修行证果,还没有证得无上菩提,但是他于正法确确实实已经有坚定修学的决心了。为什么呢?在事相上,他已经表现得很明白——为一切众生决定不辞辛劳。发这个愿要认真去做。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我们就这个经典大意来说,佛在此地明白的告诉我们:如果你发的心不圆满、不坚定、不究竟,修行是不会有成就的;有这个心还要真有这个行为,才能成就。如果心愿有了,可是做不到,这个不行!做要尽全力去做,那就圆满了。我有十分力量,但只做到九分,这不叫圆满;一定要把十分的力量统统用出来,叫你的心力、身力统统圆满了,这个债才还清。如果不圆满……,诸位要听清楚:我发心圆满了,但实际上做不圆满,那不行。为什么呢?你发圆满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圆满心一定有圆满行。换句话说,你有心无行,出不了轮回;再换句话说,还得要还债,这个世间的因缘果报,没有能幸免。

  释迦牟尼佛在此地,给我们说了一桩事情——“如我马麦正等无异”。这是一个公案,我们世间人讲,这里头有一段故事。佛在别的经上说得很详细,这个地方很简单,没有说这个故事的内容。释迦牟尼佛也是凡夫修成的,他不是生下来就成佛。久远劫以前,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接触到佛法,但是也是个修行人,是个外道,他也有五百个徒弟。那个时候在世间也有佛出世,这一群外道遇到佛和一些出家人,从皇宫里面应供回来。这是国王斋僧请出家人,佛带了弟子们去应供,这时精舍里面,有一个比丘生病不能去,所以大家吃完饭之后,就带了一份回去,给这个病比丘吃。这些饭菜很好,香味很浓,这些外道闻到香味生了嫉妒心,就骂这一群出家人说:这一群秃头啊!(出家人剃头的,秃头啊!)不配吃这么好的供养,那个喂马的麦,他们有得吃就算不错了。这个外道头骂出家的比丘,他的徒弟也跟著骂。就造这么一个口业,一直到这一世,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了,还遭受这个果报。事情是:当时有个国王,请释迦牟尼佛去应供,请到那边之后,过了五、六天他就被魔迷惑了,把世尊这一群人忘掉了,没有人送供养。刚好遇到饥荒托钵也讨不到食物,幸亏遇到一个养马的善心人,他说:“我没有东西供养,这个马吃的麦子……,世尊,你们如果可以吃,我分一半给你。”所以世尊有吃了三个月马麦之报。

  诸位,这个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一念嗔恨心骂了几句话,后来都要遭果报。这是说这一段的因缘,就是你造的业,后来一定要酬偿,连成佛了都不能够避免,何况你是六道凡夫!佛在这部经上跟我们讲的,跟在其他经论上不一样;这部经是对真正发愿,真正下定决心,要在这一生永脱轮回、圆成佛道的人讲的。所以佛讲的句句是真实话,一句委曲婉转都没有;因此,这个戒行、清净心要求得特别严格。这好处是我们自己得,与佛不相干,诸位一定要知道。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

  前面叫我们断淫、断杀,这第三一定要断偷盗。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这是一切诸佛如来,对六道凡夫决定的、清净明白的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音zhi:酒器,容量四升。)。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佛在此地举了一个比喻:如果偷心不断而修禅定的,就好像一个人用水去灌杯子(卮),这个杯子下面有漏洞,水灌下去就漏掉了,永远不会装满;这就是说用偷心修禅定决定不能成就。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佛陀当年在世,出家人的生活确实是如此,他的财物,所谓“滋生之具”;我们人身体生活在世间,维持生存必需要的衣食不能够缺少。印度那个地方是热带,所以衣服很少,三衣一钵便足够。钵是乞食的,“三衣”不单是遮体,晚上睡觉,大衣就当被子盖的。这个“具”,我们现在拜佛用来做拜垫,并不是本来的意思。“具”是什么呢?是铺在地上做被单用的(衣是盖在上面的),所以叫卧具。当时出家人的财物就三衣一钵,如果有多的统统都布施了,决定不积蓄。但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的气候跟印度不一样。我们中国是在温带,四季分明,冬天三衣不能保暖,一定要棉衣,一定要很厚的被子。因此,佛法到了中国,“三衣”就变成一个纪念的意义了。像我们现在穿的这个衣服,全是中国的服装,这个诸位要晓得。现在出家人穿的服装,是明朝一般老百姓穿的服装;我们穿的海青,是汉朝时候的服装。汉朝读书人是不劳力的,读书人穿的礼服是海青大袖子的,短袖的是工作服,从事出力的工作,所以我们的服装完全是中国服装。佛的服装就是披衣,五衣、七衣、大衣,这是三衣,现…

《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