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讲记▪P5

  ..续本文上一页;不但最殊胜,最快速,也是最稳当的。五十二个阶级,也要略微说说,这是属于佛学常识,特别用在历位所修,就是像我们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按部就班的来修学。可是各位要知道,净宗不是按部就班的。净宗法门不但是圆教,而且是顿教;“顿教”是顿超的,不是一个阶段,一个阶级,向上提升的,它是圆顿的法门。“十信”,在《楞严》教义里面说“全根力而植佛种”,“根”是五根,“力”是五力。也就是说圆满的五根、五力——大乘成佛的种子,这叫信位。“十信”,在《华严经》上没有地位的。为什么呢?十信位的菩萨道力还不够,进进退退不稳定,所以他没有地位。“十住”呢?这就有位置了,他有地方可住了;大乘佛法叫法身大士,是从“初住”菩萨说起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住如来家,真正称得上是佛子了;他跟诸佛如来,智慧、德能可以说完全相同,在唯识里面称为同生性。明心见性是同生性,没有见性之前是异生性。同、异简单的讲,诸佛如来用根不用识,初住以上的菩萨,也是用根不用识,这相同的;“十信”位的菩萨,是用第六意识,跟我们一样用意识心,也就是用妄心。初住以上用真心,佛用真心,他也用真心,这个心相同。我们用的是妄心,妄想心跟佛菩萨不一样,所以称为异生性,不能成为真正的佛子;真正佛子用心一定要跟诸佛相同。再往上提升就是“十行”,“行”是修行。心同佛,愿同佛,修行也要同佛。十行菩萨广修六度万行。修六度,我们凡夫眼睛里看,没有利益自己,只利益别人,所以往往对六度的修学,都不是很情愿,不是很认真的去修学,原因就是并没有真正了解六度的真实意义。其实广修六度利益一切众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为什么呢?一切众生跟自己有密切、不能分割的关系存在,这个诸佛与大菩萨知道,我们凡夫不知道。凡夫在迷,不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的,所以如来果地上讲“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我们凡夫只知道自己的儿女、儿孙跟自己是一体,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有情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见了性就知道了。为什么呢?虚空、法界,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确实体是一个,是相同的。所以佛菩萨的慈悲(世间人讲的爱心),他是平等的、没有分别的、清净的;他没有污染、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是菩萨。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这个里面的理很深,事非常之广。

  再往上,智慧就更高了,事、理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这个时候能将所修学一切功德利益,全部回向给一切众生。所谓“回向众生,回向菩提”,菩提是正觉;“回向实际”,“实际”是真如本性,把自己我、法二种执著全都突破了,也可以说二种执著都消除了。往上再提升,那就是圣位的菩萨了,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贤,十圣就登地了。地上菩萨的境界,跟如来果地上是非常接近,念念与真如本性相契;十地修满,实在讲就是成佛了。虽然成佛,并不在佛位,我们称他做后补佛,称他为等觉菩萨,哪个地方他的缘成熟了,他就到哪个地方示现成佛;所以这是菩萨最后的一个果位,破一分生相无明,成就究竟圆满的大觉,这就入了佛位。

  圆顿的根性,最重要的是在初发心,如果能保持初心不退,可以说他在菩提道上修行,确实一帆风顺。怎样保持初心不退呢?这实在是关键的问题,这里面有因、有缘,因是自己深厚的善根,这个善根确确实实成熟了,这是真因。“善根成熟”我们说得浅显明白一点,就是你这一生当中了脱生死、圆成佛道的机缘成熟了。诸位想想这多么可贵啊!无始劫来的修学,这一生当中成熟、成就。在这个时候,一切诸佛菩萨统统都来照顾你、帮助你,这是缘;缘殊胜啊!有胜因再加上殊胜的缘,你成就了——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往生不退成佛,一生当中成就。那么话说到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佛菩萨对我们的照顾,确实是没有怀疑的。诸佛菩萨对我们的照顾无微不至啊!这个问题关键的所在,就是我们这一生当中,“缘”是不是真的成熟了。

  什么叫真的成熟呢?真成熟的人是什么样子呢?

  我再告诉诸位,真正因缘成熟的样子是傻傻的、呆呆的。他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到底,问什么都不知道。

  问世间法……,不知道!

  问佛法……,也不知道!问其他事情,他也不知道!

  这就是因缘成熟的人。他这一句佛号老实念下去叫“老实念佛”。他能够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预知时至,这个人是真正因缘成熟了。

  什么人因缘没成熟呢?

  问世间事,都知道!

  问佛法,也都知道,无所不通,到临命终时还要生病,还有痛苦……,他往生不可靠啊!纵然有人助念,也未必真的往生,那就缘不成熟。所以诸位要记住,真正因缘成熟了,这个人老实了;也就是真正一心专念,因为他明了,这个法门得来不容易啊!得到之后,要不把它紧紧抓住,那一生当中不能往生,这多可惜!

  凭什么能往生呢?

  刚才讲过“净念相继”,就这四个字,你把它做到了,决定往生;要是不往生,那就是诸佛菩萨打妄语!哪有这个道理呢?再说得明了一点,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天到晚就是一句佛号。

  成佛之行——祖师的典范

  我们看古来的祖师大德们,年轻的时候很聪明,参禅、学教,样样都通达,学得很多,到晚年,他觉悟了,他知道生死事大,往生要紧啊!禅也不参了,教也丢下了,一部《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念到底,他成功了!那叫真正觉悟,真正回头啊!我们看晚近最著名的莲池大师,在他年轻的时候,学教、参禅,他样样都通,晚年一部《阿弥陀经》,一句佛号,他不再搞了;诸位看《竹窗随笔》,就能够看到他修学的经历。蕅益大师也是如此,年轻的时候,他在天台宗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律宗也有很深的造诣,在当时有人称他律师,他对戒律很有研究,到晚年统统丢掉了,也是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他成为一代祖师。近代的印光大师,他宗、教通不通呢?你们念念《印光大师文钞》就知道了。他早年在普陀山住在藏经楼三十年,平常看的经就多,所以这一部《文钞》里面引经据典,我们才知道印光法师,每一宗的教义他都通达了,晚年住在苏州灵岩山寺专修净土。诸位如果到大陆去观光旅游,你到苏州去看看,印祖他的关房(很小),他念佛的地方,还保持他老人家在世原来的样子,没有动;他的小佛堂里面,只供一尊阿弥陀佛的佛像,一个厢房,一本阿弥陀经,其他什么都没有。佛堂的陈设那么的简单,可见他心专,没有杂念了。这就是缘成熟的样子。无论是出家、在家,一生当中圆满成就的,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这是值得我们警惕、效法的;尤其是我们生在现代这个乱世。

  有很多同修来问我:我们台湾安不安定?大家很关心!

  这世界上,哪个地方安定呢?

  找不到啊!最安稳的地方还是西方极乐世界啊!而且西方极乐去还很容易,我们现在想移民到外国,不太容易,相当困难;到外国拿一个居留权,不容易啊!要到西方世界拿永久居留权,是很容易的一桩事情,刚才讲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拿到了,决定得生。所以是真正圆顿根性的人,他懂得这个道理。为什么呢?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这就叫圆满的智慧;一心一意专修,那是最大的福德。大善根、大智慧、大福德之人,就是老实念佛的人,我们决定不可以轻视。

  六、首楞严

  “首楞严”,是音译过来的,这是大定的总名。如来在果地上所证得的大定,不叫做奢摩他、三摩地、禅那,而是叫做“首楞严”。当然奢摩他、三摩地、禅那也是定,不过不是圆满的定,“楞严”是圆满的大定。

  那么我们要问:“首楞严”大定究竟是什么呢?

  《楞严经》上二十五位菩萨(就这二十五圆通章)所修的都是楞严大定。换句话说,这种定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定,许许多多的法门都能修得,并不是特定执著哪一个法门,才能够修成楞严大定。观音菩萨代表禅,可以修得楞严大定;大势至菩萨提倡念佛,念佛也能够修成圆满的楞严大定,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必须要明了的。要肯定认清楚念佛三昧就是真实圆满的楞严大定。

  “首楞严”这句梵语,释迦牟尼佛自己在经上,为我们解释叫“一切事究竟坚固”。古大德根据佛这个说法,为我们加以注解,说这是“穷澈诸法根底本源”,也是禅宗里面常常标榜的“彻法底源”。“彻”是彻底,究竟彻底的明了通达。“诸法”是一切万法。如果一切万法的根源,真的都明白了,都清楚了,这时候才见到法法无非实相啊!中国禅宗,在过去大彻大悟的人,确实是不少,代代几乎都有彻悟之人,我们在禅宗语录里面看到过,达到这个境界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真有。见到诸法实相了,他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跟我们大大的不一样了。我们凡夫是用生灭心、妄想心。生灭心就是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反覆的用这个。因此,我们观察宇宙人生是什么现象呢?生灭的现象。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无情的众生: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这都是生灭的现象。假如“彻法底源”了,他看法就不一样了;他看一切万法,跟我们恰恰相反,他看的是不生不灭,像《法华经》上所说的“世间相常住”。

  我们看是无常,怎么他看是常住呢?

  是真的。

  见到这个境界,也就是我们大小乘经上常讲的“入般涅槃”。般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也是大乘佛法里常讲的“入无生法忍”,“法”是一切万法,“无生”就是不生不灭,“忍”是同意、认可;佛说一切法不生不灭,他点头同意了。他为什么同意呢?他见到了,佛所讲的没错,确确实实是事实,这是证得“首楞严”的境界。我们自己有没有入这个境界,有没有证得,实在讲不要去问别人,自己反省一下就晓得了。我们看这个世间,是不是还是生灭相?如果看的现象是…

《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