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讲记▪P9

  ..续本文上一页一句阿弥陀佛把念头控制住了,有人比喻叫石头压草;其他法门斩草除根,那当然是很彻底;净宗不必斩草除根,用石头把草压住就行了,看不见了,它不起作用了,这样就能往生。所以净宗的成就,比其他法门真的来的容易。我们说老实话,这个净戒,我们一生当中不容易成就,五欲、六尘这个妄念要断是真难;但是这一句佛号,念得功夫得力把妄念伏住,我想每一个人都做得到,这是净宗法门无比殊胜之处,古德讲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我们明白事实的真相,努力在断除这些烦恼,你断得愈干净,当然愈殊胜。我们把烦恼伏住,带业往生是生凡圣同居土,如果我们能将烦恼断掉,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生到实报庄严土。这不一样,修学其他法门,将妄念断掉了,像经上讲的真正清净了,灭性亦无了,他的境界才是方便有余土的境界,我们净宗要有了这个境界就到实报庄严土的境界,这个不能相互为比的,这就显示出净宗修学是真的是叫“易行道”,比起一切法门来说——容易、稳当、快速,一生圆满成就。

  2、淫心不断·必堕魔类

  底下一段,佛给我们说明,你修行要是不断淫念,不但不能出三界,必堕魔类——妖魔鬼怪。这一段经文是: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智”从哪里得来的呢?

  不断淫念当然决定不是真实的智慧。

  我们晓得真实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是从真心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那是般若智慧。此地所讲的智慧,就是佛法中常说的“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智慧,他有。“禅定现前”,这个禅定是世间禅定,如果修学得非常的如法,那就是经上所讲的“四禅八定”,这一种禅定现前的时候,我们一般世间人要是看到了,也会非常赞叹。譬如他一入定,能够十天、半个月不出定;甚至于定功更深的,一入定可以二、三个月才出定,我们看到这种人,必然是五体投地,佩服得不得了!这真有功夫,这是得禅定的。

  得禅定能不能出三界呢?

  不见得。

  假如他有这个功夫,又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那决定成功,决定得生。如果他不求往生净土,将来一定往生色界天、无色界天,不能出三界。如果他这个淫念不断的话,他就堕到魔道去,那就非常非常可惜了。

  “魔”的特征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认识他?

  前面跟诸位报告过,魔不要怕,要紧的是你要认识他。你认识他,就不受他的害,他也障碍不了你。你要不认识他,你就上当了,你受他的害,他会障碍你。

  “魔”的特征就是“淫心不断”。这就是魔,这决定不是佛,纵然打著佛的招牌,他的淫念、淫行不断,我们就知道这是魔王出现了。

  上品魔王。

  “上品”是定功深的。魔他也有定功,也有智慧,甚至于讲经说法也头头是道,或许也有些神通(有定就有神通)。神通根据《楞严经》上所讲的二种来源,一种是从禅定里面生的,另外一种是魔附身。后一种神通不是这个人的,是魔附在他的身,于是乎这个人有神通了,魔要是离开了,他这个通的能力完全失掉了。“佛、菩萨决定不以神通做佛事”,换句话说,不用这个方法来接引大众。

  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这一些妖魔鬼怪,在我们现今这个社会里面,《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所谓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个时代,这些人很多很多,如果我们不认识他,学佛要是跟他学,是不会成就的;到最后纵然你学得很好,也变成了魔王、魔民、魔女,那就太可惜了!他们自己称说,他是成佛了,是成菩萨了,或者说他是佛菩萨再来的,但他的教诫当中,决定不禁止淫欲的念头,甚至于还赞叹,那麻烦就更大了。

  3、辨别佛魔

  底下这一段,科判是“预辨佛魔教仪”,就是佛教给我们,你预先能够辨别哪个是佛?哪个是魔?换句话说,佛、魔你都能认识清楚。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

  佛这个讲得清楚、明白。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末法时期,我们现在正是末法时期。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正法时期,是佛灭度后一千年,这个时候佛法非常纯正,没有变质。时间愈长,这个承传就生了变化,所以到第二个一千年,佛法渐渐变质了,没有那么纯了,叫像法;“像”是相似,还像个样子,“相似”,不完全正了。到了第三个一千年以后叫“末法”,佛法是愈传愈模糊,大幅度的变质了,这叫做末法时期。末法有一万年,一万年之后,佛法在这个世间完全消失、没有了,叫灭法。我们这世间没有佛法了,必须等另外一尊佛在我们这个世间又出世了,他讲经说法,这个世间才会再有佛法。

  下面一尊佛是谁呢?

  弥勒菩萨成佛。弥勒菩萨什么时候成佛呢?

  《弥勒下生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以我们这个世间年月来计算,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才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成佛。由此可知,这个世间有佛的时间很短,没有佛的时间很长。弥勒佛下来这个年代怎么个演算法?诸位读经就晓得,弥勒菩萨现在住在兜率天弥勒内院,就是菩萨修行的道场。兜率天人的寿命是四千岁,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这个世间的四百年,一年也照三百六十五天计算,四千年这个数字一乘,就是弥勒菩萨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的年代,这个计算不会差误的。

  现在是释迦牟尼佛末法时期,末法一万年,已经过了一千年,现在是第二个一千年的开端,换句话说,末法还有九千年。佛在《无量寿经》、《法灭尽经》里面,为我们说出将来佛法统统都灭尽了,最后灭的是《无量寿经》。

  那最先灭的一部经呢?

  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部《楞严经》。《楞严经》最先灭,《无量寿经》最后灭——佛法灭尽了,它住世还有一百年;由此可知,《无量寿经》的功德不可思议。

  本段是说佛灭度之后,“末法”就是指我们现代。现代这个社会是,“多此魔民炽盛世间”。“炽”是形容词,像火烧得非常地猛烈,这是比喻;“盛”是盛行。在这个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这在三、四十年之前,还少见,偶尔听到,不常听到,现在无论是在国内,或在国外则常常听到、时时听到,甚至于还有特别提倡双修的。那就是这部经上所讲的,他是真正的善知识吗?自命为善知识,佛不承认的。如果不幸跟他们学,佛在此地告诉我们:“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这个就是受他的害。受害之人多,我们也遇到了不少,有少数觉悟了、回头了,这是幸运的;还有一些执迷不悟,那就难讲了,这后果不堪设想,真的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学佛不能不辨别清楚。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在佛法里面常说的三摩地、奢摩他、禅那,这三种定的名称,古德在《楞严经》注解里面讲得很清楚,大多数古德有一个共同的说法:“三摩地”,我们以天台止观来讲偏重在止,“止”就是止息一切妄念;“奢摩他”偏重在观。诸位要晓得止里面也有观,观里面也有止,只是偏重不一样;“禅那”是止、观并重。修行首先是要把一切妄念息掉,所以说的是三摩地;我们通常讲断烦恼,“断”就是止的意思,因此,佛告诉我们,要真正修定。我们念佛人,要真正想修念佛三昧,也就是像《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那就一定要先断心淫;这个不但是讲事上,连念头都不能有,有念头,对于三昧都会产生障碍,你决定得不到。前面讲你纵然禅定现前,那是世间禅定。四禅八定是世间禅定;出世间的禅定,就是超越三界六道的,这一种定功你得不到。为什么得不到呢?被淫念障碍住了,这是必须要知道。这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这样教导我们,你看佛再说,“是名如来先佛世尊”;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以前,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没有第二个例子,统统是这个方法。下面的词句非常肯定;“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决定”是非常非常的肯定,清清净净、明明白白的教诲,必须要牢牢记住,要依教奉行。

  4、不断淫欲是魔教

  底下佛再说明,确定我们修行成功与失败关键到底在哪里。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

  这段佛先举一个比喻;比喻好懂,所以佛在大经里面,常常用这个方法来启发我们的智慧。

  为什么说不断淫欲,你的禅定就不能成就?

  这个比喻说“如煮沙石”。我们晓得煮饭要用米才能够煮成,你放一锅沙、一锅细石头,想把它煮成一锅饭,那是决定不可能的。所以佛讲了“纵经千劫”,这是说煮的时间很长;你煮得再长,还是热沙,还是热石头,它决定不会变成米饭。为什么呢?它不是米,米才是蒸成饭的根本,这个不是。同样的道理,大定是清净心的成就,心不清净怎么能成就大定?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

  这个就错了,求佛的妙果是要清净心;这个《无量寿经》的经题上,就明白的为我们显示修行的纲领——清净、平等、觉。这是讲真修的人,希望在这一生当中真正成就的人。换句话说,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修,都是善根深厚之人,就像佛在《无量寿经》上所说的,无量劫来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如果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你今天不可能遇到第一法门,纵然遇到了,你也不会生欢喜心,也不会信愿受持。由此可知,听到这个法门生欢喜心,一心想学,就是你无量劫的善根成熟。

  过去生中这样长的时间修学,为什么没有成就呢?

  现在读这一段经文,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这个淫欲的念头没断,被它障碍了,所以没有成就。这一生当中,把这个事实搞清楚了,搞明白了,我们一定要把这一个障碍去掉;去掉这个障碍,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决定得生净土。一旦生净土,就是一生当中圆成佛道,这不但是我们自己的愿望,也是十方一切诸佛对我们的期望,我们…

《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