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讲记▪P10

  ..续本文上一页真能做到,便不辜负诸佛如来的恩德,不辜负诸佛如来的教导。所以一定要深深体会佛对我们教导的苦心,一定要依教奉行。如果在因上错,底下说:

  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得妙悟,有没有?

  有,确确实实有。

  这妙悟从哪里来的呢?

  一个是他修定;刚才讲他不是没有定,他真的有定(世间禅定),他的智慧比一般人高。第二、是他多生多劫闻法的熏修,过去生生世世在佛法的熏修,这个善根成了妙悟。可惜的是:他烦恼的根没有能够断尽,他学佛最后学成魔了,关键在此地。所以佛说:

  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根本成淫”,就把佛法误导了。这个误导有二种:一种是有意的误导,另一种是无意的误导。无论是有意、无意,都要负因果的责任。自己耽误了一生,这不能怪人,这是自作自受;误导大众,这个罪过不得了。众生有缘遇到了正法,他这一生明明能成就,你把他拉回来,依照你的法门修学,最后还堕落三恶道,这个罪过就重了,所以说是“必不能出”。有道是:“以盲引盲,相牵入火坑。”“火坑”是比喻地狱,地狱很容易堕入,很难出头。前面曾经跟诸位提到过,佛在《楞严经》上,为我们说明世间法的真相,给我们讲七趣,而地狱这一道说得特别多、特别详细,佛的用意,就是给我们提出高度的警告,希望我们小心谨慎,决定不造地狱的罪业;上面这些是地狱罪业。“如来涅槃”,简单的说就是证成佛果。“何路修证”,根本成淫了,决定不能证果。这是诸佛如来第一清净明诲,我们怎能够不相信!怎么能够不牢牢记住,依教奉行!

  5、淫欲!身心俱断·断性亦无·才能成佛

  底下这段开示就更重要了,真正给我们提出严格的要求。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这五句话,诸位同修一定要多念几遍,牢牢地记住,这是佛对于这一生当中,想圆成佛道的人,提出他的要求。不但是“淫机”,“机”就是动机、念头。不但身要断,心也没有,身心俱断;如果真的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念佛“事一心”决定可以证得;如果达到下一句的境界——断性亦无——那就证得“理一心不乱”了。理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是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我们纵然不能做到“断性亦无”,一定要做到“身心俱断”。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困难。原因在哪里呢?原因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淫欲,我们学佛的人知道不好,很想把它断除,它偏偏断不了,偏偏有这种意念现前,这就是无始劫的烦恼习气在作祟,不是自己的能力能控制得住的;但是它危害有这样的深,怎么办呢?净宗,佛教我们念佛,佛号不夹杂、不间断,佛号有力量能够把这个烦恼伏住。何况大经里头常说:“我念弥陀,弥陀念我,我想弥陀,弥陀想我。”自自然然能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使我们无始劫的烦恼自然不生。这都是真心专念,必然得到的感应;感应的大小,感应的明显与否,是在自己信愿的坚定恳切。如果一心要离开娑婆世界,一心求愿往生净土,那这个感应的力量就大了,就显著了。能符合这个标准,那于佛菩提我们就有希望了。“斯可希冀”就是有希望、有指望;用在净宗里头,就是“决定得生”。至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的高下呢?那是你自己修持功夫的浅深。所谓“功夫的浅深”,实在说就是你清净心的纯度,心愈清净,功夫就愈深,品位就愈高,这个事实是如此。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波旬是魔王的名字。假如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他教导我们的跟佛在《楞严》上讲的一样,这是佛说的,这是佛教,这是佛门的善知识,我们可以亲近他;假如他说的跟佛讲的不一样,他不断淫欲也可以成无上道,那跟这个就不一样了。不断淫欲也可以修行,这决定是魔说的,这不是佛说的。所以这段未后是教我们辨别什么是佛?什么是魔?从这个地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魔的特征为我们说明了。

  三、断杀生

  1、杀生不能出三界——不杀生则无生死冤家

  第二“断杀”,“断杀”不但是灵性高的人不能杀,即使微细的小动物,蚊、虫、蚂蚁……,都不可以杀;不但不能亲手去杀,也不能劝别人杀。不但如此,看到别人杀生要是生欢喜心,都是很大的过失。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

  我们要把佛这句话看清楚,这不是我们这个世界,十方诸佛世界都不例外。

  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超越三界六道轮回,确实不简单,杀、盗、淫、妄这四条都要清净;三条清净了,一条不清净都出不去,都成了妨碍。这才真正明了:我们无始劫修行,为什么搞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换句话说,四条没有全断啊!断一条、断二条、断三条,还剩一条你都不能成功,必得四条断得干干净净。这四条排列的顺序,它的妨碍有轻重的差别;纵然是轻,像妄语是轻,也必定造成不能成就的决定因素,所以不可以把它看轻,佛讲这叫四重戒,真的一点都不错。这是讲杀生不能出三界,原因我们要多想想,细细的研究。佛给我们说的道理,这些事实:

  第一、淫心,是我们本身罪业的根源,诸位要晓得世间许许多多的罪业,都从这里生的。世间人常讲业障深重,这个是业障的根源。

  第二、杀生,杀生是冤亲债主的根源。我们修行,好多人障碍、好多事情阻挠,这是外面来的力量。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障碍呢?冤亲债主。冤亲债主怎么结下来的呢?杀生吃肉,从这个地方结下很深的怨恨,我们凡夫疏忽了,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杀心不除必堕鬼神道——冤鬼缠身·行者落入神道

  在现在社会里面,我们常常听到,也常常遇到,有冤鬼缠身。我在香港遇到,在台北、美国也遇到这种人。他为什么找你不找别人呢?他跟你有冤仇,他来报复的啊!倓虚老法师在香港佛七当中讲的开示,他这个录音带,现在我们还保留,高雄净宗学会就有。里面说了一个修禅的人,这个人是谛闲老法师的徒弟,倓虚法师也是谛闲老法师的法子;换句话说,就是倓老的师兄,参禅的,功夫很不错,当时因为谛闲老法师是学教的,他是清朝末年天台宗的祖师,徒弟要学禅,他也不障碍,就把他送到当时中国禅宗第一道场——镇江的江天寺(即金山寺。)白蛇传里的金山寺也叫江天寺。因为这个寺,是在长江里面的一个岛上,四面都是江水,所以叫江天寺,是民国初年禅宗最兴旺的一个道场。他在禅堂里面参学,住了十几年,功夫用得很得力,被方丈老和尚赏识,把他提升到首座和尚。寺庙里头,首座和尚地位仅次于方丈。一做了首座和尚,他的烦恼起现行了,换句话说,这个定力就不够了。因为归依的徒弟多了,供养也多了,名利心生起来了,架子也大了……,这个麻烦了!护法神跑掉了、走了。诸位要晓得,功夫得力的时候,有护法神保佑你。无论是出家、在家,只要真正如法修行,都有护法神保佑你。心不在道呢?护法神就走了。护法神一看你变心了、退转了,他就走了。这护法神一走,冤家债主就找来了,他就著魔了。

  他著魔怎么样呢?

  看到没有人在,他就投江自杀;被人看到了,把他救上来了。没过几天他又去投江,幸好又被人救回来。这方丈老和尚就慌了——首座和尚常常闹得要投江自杀,整个道场受了很大的影响,搞得人心惶惶,大家修定都产生了障碍,这就不像话。于是通知谛闲老和尚(他的师父)赶紧把他带回去。老和尚住在浙江温州天台山,这就到了镇江,把他这个徒弟带回来,一路平安无事,没有特别的症状。当时不晓得,事后我们才能体会到老和尚的威德护持他、保护他,使他那个冤鬼不敢贴身,所以一路上平平安安的回到天台。因为他曾经做过首座和尚,在佛门相当有地位的,所以寺庙特别给他一间寮房,对他很礼遇、很优待,早殿他上不上都没有关系,算是老修行了嘛!如此过了几天,有一天早晨吃早饭的时候,没有看到他来,老和尚说:“睡懒觉,睡到这个地步就不像话了!”

  就叫庙里的查房:“去看看,怎么还没起来?”

  查房去敲他的门,没有人应,没有声音:“这就奇怪!怎么敲也没有人答应呢?”

  把门打开,房间里没有人,他房间后面的窗户打开了。

  一想:“大概从窗户跳出去了。”

  回去报告老和尚。

  老和尚一听:“不好啊!恐怕又出事了!”

  因为天台山旁边,也有一条小河,虽然没有长江那么大,也能够淹死人哪!他这一定出事情,赶紧顺著河边去找,分头去找。走了半里多路,找到了,他已经死了,尸首浮上来了。结果他还是跳水死了。

  老和尚把他尸首捞起来,叫几个人抬到庙里面去给他办后事,念念经给他超度。已经死了,没法子啦!

  正在这个时候,他有一个女儿来了。这才知道,他在没有出家之前结过婚的,他学了佛执意要出家,太太不答应、不同意,他还是出家了,因此太太跳河自杀,所以那个鬼就是他太太。原先他自己修行有功夫,有护法神保佑,这个冤鬼没有办法贴身,到他名利心一起,道心失掉了,护法神走开了,他太太就找到他了;所以他三次跳江,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是被鬼附身,逼不得已,他糊里糊涂的;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他的女儿那个时候很小,父亲出家了,母亲自杀了,她亲戚抚养她长大,也嫁人了。这个时候,哭哭啼啼的到庙里来了。谛闲法师看到她来了:“很好!正要找你,你的父亲出了事情啦!”他的女儿哭哭啼啼的讲:“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爸爸妈妈今天去上任。”

  老和尚一听:“上什么任啊?”

  她说:“他们去做土地公去了;爸爸做土地公,妈妈做土地婆。”

  谛闲法师一想,恍然大悟!他那个庙门口没有多远,刚刚有座土地庙,里面塑了新的土地公在那里安位,原来是他们两个!

  老和尚常讲:“你看,学佛一辈子,参禅几十年,到最后落到一个土地公啊!”

  土地公是鬼道里的鬼神,就是…

《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