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学们讲,我又加了一句,「不容毫分不净夹杂」。如果我们的心向这个方向、这个目标纯净纯善,那你转变你自己的业报,世间人讲,你改造你自己的命运,你就会有很快速明显的改变。你那个改变,人人都看得见,自己也很清楚,纯净纯善。
现在这个社会,五欲六尘的染污到了最严重的程度,在最严重的程度里面,我们还能够超越不染,难得!你怎样做到真正不染?贪瞋痴断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了,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在面前不动心,不会起心动念了,魔王再厉害,他对你也无可奈何,对你无可奈何他就投降了。魔尊敬你、佩服你、护持你,魔变成护法,我没有要求他,自动来护法。什么原因?我走我纯净纯善的路,我知道世出世间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跟大众往来随缘而不攀缘。随缘里面有没有享受?诸位知道,稍稍有享受,你就被污染,这一点你要很细心的去观察、去揣摩,古德所讲「受而无受,无受而受」,这是真实智慧。欢乐的场面跟大家在一起,总不能说我一点表情都没有,像个木头人一样,那也把人吓坏了,人不敢学佛,「学佛都成这个样子?」菩萨能跟大众一同欢乐,别人有欢乐的心,菩萨是清净心,不一样!这就是这一段文表法的义趣,花开得很美,这就是表十法界依正庄严,体非常清净,世出世间法都不染,这样才能教化众生。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日常应酬当中,会做得非常圆满,会令一切大众对你羡慕、对你尊敬。你那个真正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教人尊敬你,教天地鬼神都尊敬你,教诸佛赞叹你,教菩萨赞叹你,你凭什么?给诸位说,就是纯净纯善。纯净纯善是什么?真心、自性,真如本性是纯善纯净。纯净不染,纯善现相。因为心地纯净,所现的一切现象都是纯净的,体是纯净的,相才是纯善。我们从这个地方学习就好了。
讲到依正,「全是所修,亦能依故」,依跟正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很深。一般人把依跟正总是分开,认为身是正报,生活环境是依报,依报里面有人事的环境、有物质的环境。诸位一定要知道,物质环境是依报,人事环境也是依报。所以佛家讲依正,正是自身,这是我的正报,你是我的依报。如果在你说,你的身是正报,我这个身是你的依报,依正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可是你再想想看,我这个身体还是依报,为什么?这个身跟所有一切众生身同样是剎那生灭,同样是唯识所变。所以在一真法界里头,身土不二。讲四法界,常寂光净土跟实报庄严净土是一不是二,常寂光是理,实报庄严是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
如果你要参透了,我们今天是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我这个身跟土要问是不是常寂光净土?是,理是常寂光,事是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的人不知道理,方便有余土他也不知道,不知道但是不是没有;实报庄严土他知道,所以说实报跟寂光是一不是二。其实寂光是能现,三土都是所现,哪一法离开常寂光?常寂光是法性,三土是法相,法相怎么能离开法性?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我们一定要懂这个道理,然后你才真正能够修到纯净纯善。你不懂这些事实真相、不明白这个道理,迷在其中,你的心怎么能清净?你的行怎么能纯善?我们在讲席里头也不少次的提到,心要跟虚空法界融成一片,身要跟剎土众生合而为一,我们的身心就是宇宙、就是万有,纯净纯善自然就流露出来了。
诸位同学,前面我们讲到「现华表义」这一段经文,它所表的义理非常的深广。末后总结到「于一念中示现无边诸佛神变」,诸佛的神变确实是无量无边,变些什么?他变虚空法界,他变无量无边的剎土众生,这是诸佛的神变。「普能发起一切音声」,现相能随众生心化现种种相,都是属于诸佛神变。首先我们要认清楚,诸佛到底是什么?我们在大经,虽然我们读的分量还不多,但是已经能够很清楚的体会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这个意思我们已经能够体会得。虽体会得而不能证明,如果要证明了,那你就成菩萨、成佛了。菩萨证到局部,诸佛证得圆满,我们今天是听说,没有能够亲证。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诸佛也是自己,对!诸佛是自己;三途恶道也是自己,没错,也是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诸佛是自己的本觉,三途恶道是自己的不觉。
我在前面举比喻,我们的身是个法身,就是宇宙的全体。三途恶道是我们身上麻木不仁的局部,它有病,它失去知觉,麻木了;诸佛如来,那是圆满的觉悟,也就是这个身体里头最健康的一部分,这是真的。所以诸佛如来不是别人,净宗里头常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你们想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哪里来的?自性变现的。西方净土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自性弥陀是「唯识所变」,性识都是自己,这是事实真相。所以对于九法界众生,特别是九法界里面的六道众生,这是严重麻木的一个部位,当然现佛身去教化。「于音声中,普能演说一切菩萨所修行愿」,帮助这个局部麻木恢复正常。所以一定要肯定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常常去想、常常去念,「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念个几千遍、念个几万遍,让这个印象非常深刻,能帮助你看破放下。今天我们不能看破、不能放下,原因就是正确的观念没有,所有的念头都是错误的。
今天我看到桌上有一个传真,不知道是哪里传来的,也没有地址。我想这个同修大概常常在听网路,他说他专修净土,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他现在又喜欢听《金刚经》,也喜欢听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没问题,喜欢听《无量寿经》,问我怎么办?学习就跟世间上学一样,有主科有副科,我们今天以《无量寿经》为主科可以,用其他经论法门来帮助,做为选修、做为副科,佛经常讲正助双修。《金刚经》要不要天天读?不必要,懂得教义就好,记住经典里头几句最重要的话,目的帮助你放下,帮助你看破,一心专向净土,你不就成功了吗?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有相当的难度,难在哪里?障碍。什么障碍?放不下、看不破,这是障碍。《金刚经》帮助你看破放下,所以你要真正在《金刚经》上学个几句,首先学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要是能够破四相,破四相是不再执着这四种相,不再分别这个相,只要你离分别执着,你的净宗修学必然一帆风顺。古大德给我们讲净宗是欣厌二门,厌是舍弃、厌离,厌离娑婆五浊恶世,这个世间没有值得留恋的;欣是爱好,欣喜,希望早一天生到极乐世界,早一天亲近弥陀如来。
为什么我们求生这么困难?对这个世间有留恋,放不下,贪着,这就错了。《金刚经》上佛讲得多干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什么?佛法。我只取一部《无量寿经》,或者只取一部《阿弥陀经》,其他所有一切经论我统统舍掉。法都要舍,何况世间别的?这才叫真正「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要说修行人,你把握这个原则你这一生成就了,恭喜你成佛了,弘法利生的人也要遵守这个原则。怎么遵守?我们还要读很多经,还要去讲很多经论,不是为自己,为别人。我读这个经论、我讲这个经论,是为他的,与我不相干,讲完之后我还是搞我自己的,这就对了,这是利益众生。受持《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这是利益自己。我在自己修行的时候、念佛的时候,所有一切经教在自己心里头一念不生。宾主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普能演说一切菩萨所修行愿」,演是表演,做给别人看的。「菩萨行愿」,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就是文殊菩萨行愿,文殊菩萨跟普贤菩萨是同一个行愿,都是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行愿相同。文殊表智,自性本具般若智慧,智行;普贤表悲,大慈大悲,悲愿。菩萨所表的是一体,不能够分开的,我们怎么学?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要具足智慧,文殊、普贤所说的纲领我们要学、要相应。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布施波罗蜜相不相应?与持戒波罗蜜相不相应?与忍辱波罗蜜相不相应?哪些事情?我们喝一口水,我们吃一口饭,我们穿一件衣,小事!每一桩小事能不能与文殊菩萨十波罗蜜相应、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相应?不要作意,自然相应,你是真的学到了。《华严》里面讲修行的方法你真学到了,一抬头一举足,圆满相应,真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与这十个纲领相应,就是与一切佛法相应。我们的心住在大方广佛华严,我们的行行在大方广佛华严。这个事情,不要说你行不到,你觉都没有觉察得到,是什么原因?你没有看破、没有放下,原因在这里。
为什么没有看破、没有放下?你心量太小了,起心动念只有自己,起心动念你只有一个小圈圈,你不能超越。文殊、普贤,我们看看《华严经》上这些诸菩萨们,前面说过,所有的异生众都是菩萨,每位菩萨他们的心量都是跟虚空法界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各个如此。念念想的是虚空法界一切诸佛一切众生,真诚的慈悲,一丝毫的虚伪都没有,为九法界众生展示,这就是佛在一切经里头常常嘱咐的「为人演说」。心地纯净,「心净则国土净」,往生西方真正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心清净,以清净心修六度万行。清净心决定没有染污,决定没有好恶,「我喜欢这个、我讨厌那个」,那你就被污染了。这个高、那个低,你心就不平等了。平等一味!修行在哪里修?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法不是修行。只要把那个过失改过来,什么过失?妄想分别执着这是过失,以为这些法是真有,这是过失。果然能知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觉悟了,你就离开过失了。
大乘经读多了,最重要的句子抓住,但是有些话不是对初学人讲的,这不是不慈悲,这不是吝法,初学人听了疑惑,很难给他解释,他要是把意思想错,往往他就退心了。释迦牟尼佛这一生教学当中,与下根人不说上法,他不能理解;与上根…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八八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