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教员,靠一点微薄的薪水钟点费过日子。那个时候台湾《卍字续藏》出版,我把这个讯息告诉他,他非常欢喜,想买这套书都没有钱。他的因地我们学佛的人知道,过去生中修法布施,没有修财布施,所以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没有财布施这一生物质生活困难。什么样的因,他有什么样的果报,凡夫之人,很少能够脱离命中的定数,很难!这桩事情《了凡四训》讲得很清楚、很明白,那里面所说的句句都是真话,我们要想知道自己的命运,要想改造自己的命运,《了凡四训》是一部非常好的参考书。这是佛说法教化众生,先得观机,你是什么样的根机,你有什么样的爱好,这个爱好与前世有关系,佛能观机。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你的生活状况,你阿赖耶里面含藏的习气,佛能够随顺你,恒顺众生,教学就收到良好的效果。『普雨三世一切诸佛妙*轮云,显示如来波罗蜜海』,「妙*轮云」就是「波罗蜜海」,我们前面念过十波罗蜜。尘中现佛,佛再示现圆满的波罗蜜,这叫*轮云。
【又雨无量诸出离云。】
『雨』是比喻,从上降下来,这当动词讲。诸佛垂教,教化众生,佛在上众生在下教导你,用这个字来形容、来比喻。『无量出离云』,「出离云」是什么?底下说得很清楚:
【令诸众生永度生死。】
帮助众生永远离开生死。世间有许许多多的宗教都说有永生,永生在哪里?在天堂,人生到天堂就得永生。这句话并没有说错,但是许许多多人误会了,得问是哪一个天堂?天堂等级很多,佛法里面讲欲界天堂、色界天堂、无色界天堂,这统统不究竟,没有能够得永生。无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是多长的时间?佛在经上说,一个大劫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成住坏空这四个叫四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世界成住坏空八万四千次,没有法子计算。但是时间再长总有到头的一天,八万四千大劫到了怎么办?到了还是要轮回,还是要堕落,这个事情麻烦了,没有脱离三界六道。所以真正想脱离三界六道,还要用功夫,再往上升一级就出了三界,出了三界在佛法里称他作阿罗汉、辟支佛。
他们那个天堂行,三界六道的生死没有了,出离了,「出离云」。这是不是真的出离?不是。为什么?他没有出离十法界。六道生死没有了,十法界还有生死,什么生死?变易生死。六道里头有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到四圣法界,分段生死没有了,变易生死还有。可见得这些东西要不讲清楚,含糊笼统说天堂就永生,很容易误事,我们不能不搞清楚。要到什么时候才圆满?到一真法界如来究竟圆满的果地那才圆满。为什么?到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换句话说,他还剩下最后一次的变易生死。这些名词我在此地不加以解释,前后经文都会说到。
【复雨诸佛大愿之云,显示十方诸世界中普贤菩萨道场众会。】
诸位要知道,『普贤菩萨道场众会』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怎么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所以西方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清凉大师在此地说这是「示说法主」,意思就是讲「将说普法,令知法主大愿,普周剎尘内故」,他注得好。说法主是谁?名字我们看到:普贤菩萨,《大方广佛华严经》说法主是普贤菩萨。为什么不是如来?我过去曾经问过李老师,佛为什么不说法,菩萨来说法?李老师告诉我,佛表性体,真如本性的理体,理体没有话说,「本来无一物」,说什么?理体没得说的。所以说法一定要菩萨,菩萨代表性体起用,起作用那就当然有说、有现相;理体只有现相,没有说法。从体起用,这又说了。
所以佛门里面供养佛像,一定是一佛二菩萨,佛像是代表真如自性、代表理体,菩萨代表从体起用。从体起用,这个作用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德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解,一类是行,所以不需要三个菩萨,两个菩萨就够了。毗卢遮那佛,这两位菩萨,一位是普贤,一位是文殊。文殊代表解门,普贤代表行门,把普贤摆在第一,把文殊摆在第二,你就晓得这个经典里面所说的是重视行门,解来辅助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代表本体、代表自性,观音、势至代表从体起用,就是阿弥陀佛的大用。观音代表行,大势至代表解,解行两门就全部都包括了。诸位将来给人家介绍大殿里面供养的佛像,你就懂得这个意思,佛只现相不说法,说法是菩萨说。
『大愿之云』,大愿不就很明显吗?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最后导归极乐,『显示十方诸世界中』,给诸位说,普贤菩萨第一。这意思是什么?诸位一定要记住,行第一,你学佛你能解不能行,什么成就都没有。怎么行法?我解一句我就行一句,我能解两句我就行两句,这样就对了。
诸位同学,前面我们讲到随机说法,经文列举三法,这都是下面我们会看到的。第一个是讲「*轮云」,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说的是「示其所行」。第二句讲「出离云」,「示其所度」。第三句讲「大愿云」,「示说法主」。虽然这是法身菩萨的事业,我们在初学也能够得受用。第一个我们要效法菩萨,要向菩萨学习。菩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口里头说的是什么?身体做的是什么?我们学佛无非就学这三桩事。菩萨的心真正觉悟,换句话说,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真的明了,这个明了就叫做智慧。佛家回向偈里面常常念,「愿得智慧真明了」,明了的事理、性相、因果无量无边,如果从事相上把它归纳不外乎三大类,一个是真正明了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个是真正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个真正明了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搞清楚、搞明白,真正能做到平等对待,或者我们说平等的尊重、平等的尊敬,和睦相处,整个宇宙是融洽的,这就是《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障碍的法界。
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的障碍都是不了解事实状况,不了解它的真相,随着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产生无量无边的障碍,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我们如何真正达到全方位的了解?一定要效法佛菩萨。佛菩萨的心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这叫大定,了了分明一念不生。不像我们凡夫,念头一个接一个,前念灭,后念生,这个念头灭不掉。佛告诉我们,这个念头是妄念,不是真的,既然是妄,当然可以断掉,你今天断不掉是你没功夫;你要有功夫,你当然可以断掉,为什么?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的。如何把这个妄念断掉?方法太多了,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我们今天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采取哪个法门?我们采取「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方便。方便在哪里?我们用一个念对治所有妄念,这一念是六字洪名。所以念佛你得会念,你念佛干什么?把妄念给念掉。有人说,我不念佛,念一二三四五行不行?行,那也是个法门,你喜欢用哪个法门就用哪个法门,总而言之是把你的妄念念掉,你就成功了。
那要问,你为什么选阿弥陀佛?我们要问,你为什么要选一二三四五?这不是抬杠吗?它有什么意思?所以经上讲要随顺众生的根欲,你喜欢什么法门你用什么法门,门门都通大道,门门都明心见性。只要你一门深入,你把你的妄想杂念给打掉,你就成了。所以不必强迫别人跟我一样,你这个念头就坏了,这个念头就变成你修行一个大障碍,佛都不勉强人,你为什么勉强人?我们要学佛恒顺众生,绝不勉强任何一个人。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只要你真诚一门深入,你会把妄念断掉,妄念断掉就成佛了,这就叫从根本修。所以我们取的是持名念佛,要懂得持名念佛的目的何在,为什么用它?用它有大好处,那就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念一二三四五,阿弥陀佛加不上你,帮不上忙。不但阿弥陀佛加持,十方一切诸佛都加持,这个便宜占大了。为什么?一切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一切诸佛都帮助阿弥陀佛,所以做弥陀弟子,那是无上的光荣。可是你要做弥陀真弟子,你不能做冒充弟子,冒充的弥陀弟子,那你的罪过就无量无边。
真念佛、会念佛的人,什么时候念佛?妄念起来了,阿弥陀佛,这个念头马上就换过来了。绝对不要去想这个念头是好的念头、是不好的念头,统统不要想,只要念头一起来,马上就换成阿弥陀佛。我们这个身体在世间,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人群,与一切大众相处,学菩萨行。菩萨是怎么行法?大乘经上讲的六度四摄,这是菩萨行。《华严经》上讲的四摄、十波罗蜜,把六度展开为十度,我们学这个,勤修四摄法。四摄法我跟大家讲过很多遍,这是佛教给我们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交际的方法。现在讲交际,我们一般讲接触的方法,你跟人接触,跟事、跟物接触,你都要遵守这四个方法。这四个方法,如来常用的方法。方法有了,实际内容就是六度、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十个纲领。
布施是什么意思?舍己为人,要有心,常常有舍己为人。我每天早晨为什么三点钟起床?为什么这么辛苦?为人,做出精进的样子给别人看。你在这个道场里面能这样做,你是道场同学、伴侣里头的好榜样,不是为自己,我为大家。我这样做大家看到了,他会跟进,他要不做,他会生惭愧心。我天天这样做,带头做,菩萨大众里头的带头人,舍己为人。持戒波罗蜜是守法,决定遵守如来的教诲,也就是经上教导我们的一定要依教奉行,守法。忍辱是耐心,没有耐心怎么能成就?精进是改进,天天改自己的毛病,改就有进步,天天求进步。禅定是自己有主宰,心有主宰,心绝对不会被外境所动摇。般若是智慧,对于一切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方便,后面这四种是善巧方便,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会处理得恰到好处。佛教给我们的,佛处事待人接物就是这样的,我们要学习,这是「*轮云」。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八七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