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五七卷▪P3

  ..续本文上一页般世间人耳里,是非常不吉利的名词,世间人对这两个字,产生很深很严重的误会。如果明理、懂得的人,「佛」这个字怎么讲法?「事」怎么讲法?他要真正懂得,就不会产生误会。佛是觉悟的意思,「佛」跟「事」连起来,是觉悟的事,凡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事业,就叫做「佛事」。由此可知,给死人念经与佛事的本意毫不相关,这个误会太严重了。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佛事?佛事是教学、上课,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个事叫佛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那叫做佛事。所以我们要明白,佛事是教学。佛的教学,我们可以说,是真实智慧的教学。

  

  经上略举十种诸佛加持,令一切众生去做觉悟大众的事业,哪十种?经上给我们说的,第一种,「一切诸佛示现色身,为众生作佛事」。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这句话是第一条:以身作则。什么是一个觉悟的形象?做出来。自私自利是迷惑的形象,是三途六道的形象,佛要示现一个觉悟的形象,恰恰跟它相反,一百八十度的相反,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大功无私。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出生富贵家庭,贵族出身,他要不出家,他可以继承王位,他能够舍弃。舍弃之后,干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工作,他干这个。这个工作是为一切大众服务,最圆满、最究竟的,一生所作所为、所说的,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干这个事情,这是佛事,一定先要自己做到。众生贪图富贵,想尽方法攀缘,在这个社会上怎样取得高的地位,怎样得到大的财富,如何享受五欲六尘,他搞这些,这些佛知道,这是三途六道之业,他错了。佛示现的是究竟圆满的觉悟,你们这个错误的,佛是统统都得到,舍掉了,不是没有得到,没有得到,你天天来劝的时候,人家会说,你根本没有能力得到,你说得好听。这个话从佛口里说出来,大家没话讲了,为什么?他全得到了,社会地位他得到,财富他得到了,种种享受他都得到,比别人得到的多,比别人得到的圆满,他能放弃,他去过沿门托钵的生活,每天托个钵到外面化一钵饭,「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还有什么话讲?

  

  佛说这是觉悟。我相信初听的人一头雾水:这是觉悟?对,那是觉悟。上根利智的人,一看明白了。中下根人不觉悟,为什么?贪心放不下,这个生活太苦了,你不晓得世尊过这个生活,是大自在的生活,最快乐的生活。我们也是搞了好多年,真的搞了十几二十年才明了,才知道世间人生活在这个世间,求得一点名利,求得一点五欲六尘的享受,他付出了多少代价,所得到的利益真是古人讲的「蝇头小利」。苍蝇头,苍蝇头不大,你只得到蝇头那一点小利,你所付出的代价是迷失了本性,迷失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那个损失不得了!等于说,拿一万两黄金买一块糖吃,值得吗?但是世间人,各个确实就干这个事情。我们在佛法里,天天在经藏上学习用功,累积十几二十年才发现,才明白过来,世间人种种这些享受得不偿失,不成比例,才知道世尊那种示现的伟大,真正体会到大恩大德,无与伦比。

  

  如何报答佛的恩德?唯有学习佛陀一样的示现,这才能报佛恩。如果我们不能这样作法,就不能够报佛恩。所以我常常讲,我们的形象很重要,一切时一切处,要注意我们的形象。你们在讲堂听经,或者在讲堂看经,坐要有个坐相,站要有个站相。这个道场是开放的,常常有人走进来看看,如果看到你站不像站相,坐不像坐相,你就把形象破坏了,人家瞧不起你。瞧不起你,小事,无所谓。因为你穿的是出家人衣服,你代表佛,瞧不起你,就瞧不起诸佛如来,瞧不起菩萨罗汉。人为什么瞧不起佛菩萨?是因为你,你的罪就重了。没人看见,鬼神看见,鬼神也瞧不起佛法,都是你引起的。所以,出家人为什么会堕地狱?你仔细观察就明白,有意无意之间随顺烦恼习气,自己不知不觉把佛法形象破坏了。佛法的形象,我们讲最低的,不讲太高的,最低的《沙弥律仪》,你要能把《沙弥律仪》做到,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你都能够遵守,都能够不违犯,天地鬼神、一切众生敬重你,那真的讲,值得尊敬。尊敬你就是尊敬诸佛菩萨,你替诸佛菩萨争光!你示现的色相好,让众生尊敬佛菩萨,让众生尊敬佛教,让众生欢喜学习佛教。这是所有的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不可以不懂得,你能这样做就得佛力加持。

  

  你自己按规矩做,佛力加持从哪里显现?第一个,你身体好,你没有病痛;第二个,你的色相好,我们一般人讲气色好,让大众跟你接触生欢喜心。这是佛力明显的加持,为什么?你业障消除了,把自己业力的身转变成愿力身,重要!我们要会转变。业力身不自在,是过去今生所造的业,被业力牵着走,自己做不了主。愿力超过业力,就是乘愿再来,那你就得佛菩萨神力加持,为什么?跟诸佛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自自然然感得,不需要去求。不要天天跪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去祷告,那个没有用的,要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言同佛言,行同佛行。诸位要晓得,佛的言行就是戒律,我把它落实在《沙弥律仪》,落实在最低的,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得到。要是落实太高的,说的是好听,我们做不到,做不到不管用,一定要考虑我们现前的能力,现前能力能做得到,这个重要。十大愿王我很少说,为什么?做不到。《沙弥律仪》是起步,出家人必定要学,在家人也可以学习,在家人能够把它做到,你是在家的圣人,你就不是凡夫。这是第一个加持,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好的形象。

  

  第二种,「出妙音声」。特别是在讲经说法,在讲堂我们的音声不好,这个要求佛加持。这桩事情,从前李老师对我们学讲经的学生常常提示。《内典讲座之研究》里面,老师都提到,音声要求三宝加持。现在科技发达,有很好的扩音设备,方便多了。我们初学讲经的时候没有这些设备,讲堂不太大,挤一挤大概可以容纳三百人,你的音声要能贯注整个讲堂。我们学讲经,听众大概一百多人,有的时候几十个人,学生上台学习讲经,老师来听,老师会坐在最后一排,坐在角落上,就是说那个地方音声能够达到,全场都达到了。他坐在那个地方如果听不到,他就告诉你:「你的声量太小。」你说:「我没有法子,我就这么大的声量。」求佛菩萨加持。

  

  我在早年,我的声量不大,早期的同学都知道。我在佛学院上课,佛学院学生不多,我一出家在三藏学院教书,学生四十几个人,坐在后一半,常常写个条子给我:法师,请您声音大一点,我们后面听不见。我已经用尽力气,没有像现在这样,现在声音宏亮,而且讲的时间很长很久不累。初学讲经的时候不行,讲两个小时会累,需要休息,需要润喉,要用什么东西保养,现在什么都不需要了,什么原因?佛力加持。所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前面与会这些菩萨、天神、大众,每一位代表出来赞颂,都是说得佛的加持,这个意思很深很深。

  

  我们现代人,特别是现代,没有念过书,没有文化,很可怜,言语文字显得狂妄,意思是好意,表达不行。刚才同学送了个贺年卡给我看,我一看,狂妄无知。他们要寄给纽约净宗学会的,上面只写个「纽约净宗学会会鉴」。纽约净宗学会,那是个会,它没有人,你叫谁会鉴?你去看,那个会是一栋房子。不知道加几个字:「纽约净宗学会会长及全体同学菩萨大众」,那你不都说到了?都不会加。后面写个「澳洲净宗学院」,没有了。现代人真正可怜!澳洲净宗学会,也要具名「院长某某人」,「率」或者是「及」,「全体同学敬贺」。这几个字要不加上去,你那个贺年卡寄出去等于零,人家一看,这是什么东西?丢到字纸篓去了。我们刚才讲形象,你把形象完全破坏了,破坏整个净宗学院的形象。别人一看,净宗学院可怜,没有人才,连个写贺年卡的人才都没有。佛法里面讲贫穷,这就是文化的贫穷,贫穷到这种程度。

  

  在从前,写这些东西是在什么时候学习?小学,小学生学写作文、学写信。换句话说,你们连小学生的程度都没有,对人一点礼貌都没有,狂妄自大,无知到极处。怎么办?我们曾经在台湾买《应用文》,精装本很厚,我们买了几十册,每一个道场里面都有不少本,你们去看,看人家怎么写法,再看看别人寄的贺年卡,寄给我们的打开来看看,看他们是怎么写法,我们好学习。这就是说,学习的意愿没有,学习的方法不懂。有很多人问我,学院什么时候招生?我看看这个样子,看看这张贺年卡,我们学院招生遥遥无期,很悲哀!什么时候你们学习得差不多,可以教了,我们才能招生,否则的话,你们想想,我们如果招生,还得要聘请老师。你们不能教,我们来安排课程,到全世界去聘请老师,这才能够招生开学。所以,不发愤、不用功怎么行?

  

  第三种,「有所受」,得佛力加持。第四种,「无所受」,也得佛力加持。有所受,应当接受的;无所受,是应当远离的,都要如法。法的标准是什么?性德,也就是与性德相应的。受,佛经里面常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接受佛陀的教诲,佛力加持。到无所受,这个境界高了一层,完全会归到空性,像《金刚经》上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无所受,得佛力加持。这个时候契入法身菩萨的境界,从有入空,空有不二,形相上有,体性上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不碍有,有不碍空,得大自在。你不得佛力加持,你怎么能够入得了这个境界?第五种,「以地水火风」,这是佛以神力变现形相加持。地水火风,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物质。佛以神力变现物质来加持你、来帮助你,成就你教化众生的事业。第六种,「神力自在示现一切所缘境界」。这个范围非常广大,佛所缘的境界,我们如何能跟佛同所缘,那就得佛力加持。佛所缘的境界是什么?佛经上有一首偈子讲得很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句话,「诸佛」不是哪一尊佛,一切诸佛示现在九法界就为这桩事情,没有别的事情,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

  

  要想把这桩事情做好,第一个基础的工程是要叫一切众生深信因果,因果的教育重要。印光大师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为什么用《了凡四训》?他那样大力的来宣扬,没有别的,用这个课程让大家认识因果,深信因果,把基础打好。然后再进一步,教你认识什么叫善,什么叫恶。那用什么做标准?他选的是《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选《安士全书》。《感应篇》跟《安士全书》,说实在话是善恶的标准,我们要认识,然后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依照这个标准,这个标准上是恶的,我们要断掉,这个标准上是善的,那我们要好好学习。断恶修善依这个做标准,印光大师是普度社会广大的群众。出家人的标准,要加上《沙弥律仪》,出家人的善恶标准。出家人如果把《安士全书》、《太上感应篇》都做到,不错,你是个善人,你不是个出家人。你要是在家,你是上善,你是出家人,你是下善,为什么?因为你的形象是出家,你不像是出家人,你像是个在家人,所以你穿上这个衣服你就变成下善,衣服脱掉你是上善,形象不一样。这个形象要比世间人好很多倍才行,你代表佛的。这是讲佛所缘境界。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五七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