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境界。尽虚空遍法界是诸佛住的境界,我们要找佛,还是没地方找,一定要问他在哪里。佛所住的是剎海,这个名词要记住,不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是佛的教化区,可以说佛在。释迦牟尼佛在哪里?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他现在在娑婆世界作教主、作导师。他住哪里?尽虚空遍法界。第三个是「所起业用」,也是诸佛境界,他的业用太大太大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是他的业用。第四个「所应摄化」,这是讲他教学的对象,摄受众生、教化众生的对象,这都是佛境界。换句话说,深广无际,克实而论,无有一境非佛境界。所以,佛证得的才真正叫究竟圆满,不同于菩萨、声闻、缘觉,他们的境界是有限量的,佛的境界没有限量。
「出现品」,本经第五十二卷有一段经文,我们念一念,如果要解释,费的时间太长,以后到后面会讲到,但是要隔相当长的时间。经上说:「复次菩萨以无障无碍智慧,知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知一切三世境界是如来境界,一切剎境界是如来境界,一切法境界是如来境界,一切众生境界是如来境界。真如无差别境界,法界无障碍境界,实际无边际境界,虚空无分量境界,无境界境界,是如来境界。佛子,如一切世间境界无量,如来境界亦无量,如一切三世境界无量,如来境界亦无量。」
我们细细在这个地方观察思惟,才知道如来境界不可思议。但是这里头有个很深的意义,不能不知道。如来境界是自己的境界,是自己心性本来具足的境界,我们现在可怜,迷失了自性,把这样深广无际的境界失掉了,佛在经上讲「可怜悯者」,我们真正是可怜悯者。为什么失掉?无端起这些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久了,心思暗冥,顽固不灵。李老师常讲,四方木头脑子,转不动,死的,不开窍。看,眼不明,你看不清楚,听,耳闭塞,听不懂,怎么个教法?教的人辛苦,学的人不得利益。佛慈悲,对这样的学生,只要他还想学,佛都不舍弃,除佛之外,没有人能做得到。声闻、缘觉不会教你,为什么?他嫌你麻烦。世间圣人也不教你,你看孔老夫子教学,他选学生什么条件?《论语》上讲得很好,「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者」,孔老夫子不愿意教你,为什么?你太笨了,你已经麻木,没有反应了,夫子不教你;佛教你,这就是佛彻底悲心,不舍弃你。像周利盘陀伽这样的根性,孔老夫子一定不教他。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我相信都不愿意教他,佛教他。佛有耐心,佛有善巧方便,了不起,我们不能不感激。我们在这个地方,只有学习佛陀的那种耐心,佛陀那样的慈悲,不舍众生。学生学不好,不能怪他,怪我自己教不好,一切反求诸己,我自己教学的方法不善;我们自己才会有进步,不能把这个责任推到学生。学生业障重,阐提根性,不能教,这不是菩萨所说的,这不是菩萨所思的。我们看看如来,看看释迦牟尼佛,他是怎样待学生?摄受教化,我们知道唯一的法门:以身作则。
所以,我昨天跟行师、庄师几个人讲,希望我们这边修改重新建的房子赶快建起来。六十一号那个房子建起来之后,我会住到这个地方来,我的生活跟大家完全一起,晚上十点钟睡觉,早上三点钟起来,我一样到念佛堂来念佛。这个房子一盖好,我马上就搬过来住,我们生活作息完全在一起。讲经是为了录像,不能不在录像室。你们同学们听课的情形,我昨天想了,装几个闭路电视,我在摄影棚里面完全看得见大家。你规规矩矩,很认真来学习很好,你不来也好,我绝不过问。如来正法道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你要不是认真在这里修行,护法神会迁你的单,我不会,护法神不留你。
但是大家不能好好的学,是我没有带头来做。我不带头来做,你们今天也明白,我退居了,佛门里面所有一切事情我不闻不问。这个「退居」,就是退休。我不休,我每天还是在读诵《华严》,因为现在讲《华严》。我也求三宝加持,希望自己能入华严境界,这是我初学佛的时候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什么?入华严境界。老师教我的,我要落实,我不辜负老师,我感谢老师。如果没有遇到这些真善知识,哪有今天?我要没有遇到这些老师,给诸位说,我早就不在这个世间了,到哪里去?很可能是三恶道。过去生中的行业我不知道,我没有宿命通,我这一生当中所造的业,我知道,要照佛经的标准来看,我所造的是鬼道跟畜生道,地狱那个罪业我没有,我没有造那么重的罪业,确确实实是畜生、饿鬼,早就不在人间了。得善知识的指引,这一生当中福慧双修,我知道怎么个修法。
今年二00二年,我讲经四十四年了,四十四年没有休息,没有间断,每天至少是一个半小时,最多是一天讲九个小时,所以平均起来这四十四年每天两个小时,那是肯定有的。纵然不能说契入华严境界,总得沾一点边,我们能对得起老师。如果边都沾不到,那真的是对不起老师。诸佛境界,我简单跟诸位报告到此地。如果以清凉大师开示来讲,再一个小时也讲不完,我们说到这个地方大致上就可以了。诸位如果读《华严经疏钞》,李长者《合论》,你有这个基础,我相信都不会困难。
第三句:
【云何是诸佛加持。】
清凉大师注解,「佛加持者,谓佛胜力任持,令有所作。」这是说诸佛殊胜的智力,像前面我们读过的十种智力,简单的称「佛十力」,佛这十种力量任运的加持,就是帮助你。「任运」是自自然然,不需要作意。「我来帮助你」,那你就有意思在里头。没有这个意思,自自然然得到佛力的加持,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感应道交。譬如我们击鼓,这个鼓槌击下去之后,鼓就有声音出来。声音是任运的,不是说鼓听到你击了,赶快来回应你,不是的。众生求佛的加持,就像击鼓一样,那样的自然,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佛用智慧帮助你,佛用能力帮助你,佛用神通帮助你。最明显的,是讲经的同学,不论在家出家,你发心上讲台代表佛讲经说法,就很奇怪,只要你诚心诚意,决不是为名闻利养,你讲经决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夹杂在其中,就会有感应。你利益众生的心愈纯愈真,感应的力量就愈大,这个经文展开,不知道哪里来的智慧。平常不上讲台不讲经,这个经文你看不懂。上台讲经,怎么忽然智慧开了,讲得头头是道。讲完之后下台,人家问你,你自己也不晓得。讲经的法师,常常有这种境界,这是什么?这是佛力加持。因为佛在九法界,现种种身,他来做什么?就是弘法利生。你也很热忱来帮助佛弘法利生,跟佛自然就起感应道交了。
所以我常常给我们发心讲经的同学们说,现在这个世间说法的人愈来愈少,求人不如求己,求别人发心来讲经,别人不答应你就生烦恼,或者别人讲经,他别有企图,心不清净,意志不纯,会让我们失望,那怎么办?求自己,自己发心。「自己发心,我智慧也不行,我能力也不行,什么都不行」,不要紧,只要你肯发心,佛菩萨会加持你,我看到了。当年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开班教学,培养讲经弘法人才,我到台中是去听经的,哪里敢发心去讲经?没有这个胆子,从来没有起过这个念头。李师师找我,叫我到这个经学班,「经学班上课,你来听听。」老师要我去听听,好,我就跟他老人家一道去了。他在台上讲,我坐在最后一排听,教室也不大,没有我们摄影棚这么大,大概只有我们摄影棚的三分之二,同学也不多,二十几个人,两个人共用一张桌子,像学校课桌一样,只有十几张桌子。这一堂课听完之后,我的心就动了,为什么?我看看那些经学班同学,他们的程度,他们学习的能力,我可以比得上。我这一听,我就跟老师说:「我也可以学。」老师说:「你来,叫你来听就是叫你来学的。」我就参加这个经学班。过了没多久,经学班就选我作班长,我们二十几个同学在一块学经。
我看到佛菩萨神力加持。我们经学班的学生,差不多有一半是小学毕业,一般讲文化水平很低。还有一位,那是我们的模范,对我影响最大的林看治居士,我们有在一起学经,她那个时候六十岁,小学毕业,对我是很大鼓励。六十岁,小学毕业,经文里头好多字都不认识,她有勇气学讲经,常常拿着经本,她真的好学,肯问,遇到哪一个同学她都问:「这个字怎么念法?你教我。」「这一句怎么讲法?」到处问,问的她记下来。学出来之后,她讲得很好,而且法缘殊胜,我们同学当中,法缘哪一个人都比不上她,大家喜欢听她讲经,佛菩萨加持。你不肯发心,佛菩萨想加持你,加不上。
你看我讲经这么多年,四十多年常常讲,我哪里会讲经?我不过有一个胆量,敢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我上台所说的,不是我说的,佛菩萨加持的。我哪有智慧?我怎么会说?我肯把身体借给佛菩萨用。你们吝啬,不肯把身体借给佛菩萨用,你就得不到感应,就得不到加持。这个话,这四十多年来我讲过多少遍,有几个人听懂?有几个人跟着做?也有许有,我没有见到。我们对佛法最重要的是要相信,「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要相信佛力,要相信佛的智慧德能,对于佛的境界,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一切众生都蒙佛加持,而是自己业障在那里抗拒着,佛的力量加持不上。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力量一样大。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你的业力抗拒了佛力,佛力还是加持,但是你自己不得受用。就好象阳光普照大地,你偏偏打一把伞不让它照,那就没有法子,那一把伞就是你的业障。
清凉大师注解,「广亦无量,略有十种」。《华严》用十表法,细说说不尽,略说。略说还是有依据,依据本经第四十六卷佛不思议法品,「十种为众生作佛事」。什么叫佛事,我们也必须搞清楚。现在人一般产生了错误观念,听说佛事都是超度死人的,所以佛事在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五七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