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学生有人有成就,有人没有成就,我们希望能做一个成就的学生,那要具备事师之道,也就是说做学生良好的态度。这些事情,古时候的环境比现在好,古时候在家里头,父母教你,从小教;你一出生下来,你的父母天天就在影响你,时时刻刻都在教你,耳濡目染,自自然然就养成很好的基础,懂得怎样与人相处,懂得做学生的道理。到上学的时候,六、七岁上学了,老师是最好的榜样,私塾里头的老师真的是给学生做模范。他教导学生的,他自己统统要做到,学生服他,学生听他的。老师的话,甚至于比父母的话还有效力,所以在古代父母教儿女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这个人是这样教成功的,缘殊胜!
现在缘没有了,所以非常非常困难,我们到中年以上才闻到佛法,这补习教育,不是从小学的。补习教育虽然不是根本的教育,好处也很多。善根深厚的人,往往在中年接受这个补习教育,他也能成就,为什么?他能够回头,能够对治自己的毛病。学了以后,确实气质改变了,跟没有学佛之前真的不一样了,自己得利益,肯定他影响他家庭、他周边的一些人。特别是恶习气很重的人、毛病很多的人,学佛一、二年变了,这个人功德就很大,大在哪里?因为他这个形象被他所熟悉的人肯定,「学佛是不错,佛法是好,改变一个人,恶人改变成善人,坏人改变成好人。」一般人不管他有意无意,他对佛法产生好印象。这是给大众种了善根,种了佛的种子,这就是弘法利生。
弘法利生不要用口讲,你这个形象受人家赞叹,那就是弘法利生。所以自利就是利他,自行确实就是化他,大乘教里头讲得没错,自他是一体。所以天天想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己不能把佛陀教诲完全落实到生活当中,你那个愿是空的,你这个愿永远都不能兑现。所以古人常讲「以行践愿」,用实际的行为来实现你的弘愿。身教重于言教,要接引众生没有别的,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首先是身教,让人家看到你真的变了,他才发起仰慕的心。善根深厚的,他就想学;善根薄弱的人,如果遭遇一些挫折,那些挫折、那些逆境恶缘,往往促成他学佛的因缘。这些事情自古至今很多,我们佛法里面称为「逆增上缘」,懂得怎么样修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不好的习惯。
「乃至成于一切智」,「一切智」是如来的究竟果地。这两句连起来,我们的修行要精进,不能退转,要有长远心,有恒心、有毅力。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没有毛病,这是自己最大的毛病!连等觉菩萨都不敢说自己没有毛病,为什么?如果说自己没有毛病,那你就成佛了。清凉大师说得好:「没有过失,唯佛一人」,只有如来一个人。世间圣人,中国人所赞叹的尧舜禹汤,特别是尧舜,不敢说自己没有毛病。地上菩萨、等觉菩萨,我们在经典上看看,他们修的是什么?科目依旧是三学六度,在《华严经》上讲十度、十波罗蜜,还是修这个科目。由此可知,这个科目还是没有搞干净。布施,我们常讲布施度悭贪,见思烦恼里头的悭贪断掉了,他证阿罗汉果。我们要再问,尘沙烦恼里的悭贪,他有没有断?尘沙烦恼里面,贪瞋痴慢都断了,无明烦恼里面贪瞋痴慢、疑、恶见,他断了没有?佛家讲「八万四千尘劳」,头数繁多,无明里面这些烦恼头数统统断尽了,才证到究竟的佛果。由此可知,极其微细生相无明里面,贪瞋痴慢、疑、恶见,等觉菩萨还在那里天天断,还在那里修,还在那里对治,我们怎么可以说自己没过失了?那不是大笑话吗?
所以自己认为自己没过失,他就永远停止在这个境界里头。说老实话,停得住停不住呢?停不住,必定往下堕落,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世出世间修行最可贵的,知道自己有过失,所以我们一看,佛经里面所讲的,自己对自己肯定了。根本烦恼,其他的不谈了,就谈根本烦恼这六条:贪、瞋、痴、慢、疑、恶见,有属于见思的,有属于尘沙的,有属于无明的;或者我们从另一方面说,有属于人道的,人道的我们断掉了;有属于欲界天的,有属于色界天的,你断了没有?三界之内的!三界见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这些事情只有佛法说得那么详细、那么透彻。经典不读,含糊笼统,以为自己没有过失了,大病!
『今放光明遍法界,于中显现悉明了』,佛放光「遍法界」,遍一切时、遍一切处,尽虚空遍法界,为一切众生来示现的。我们是初学,佛菩萨给我们示现初学;我们是老修行,佛菩萨给我们示现老修;如果我们证到阿罗汉,佛菩萨就示现阿罗汉;我们证到菩萨,佛菩萨就示现菩萨,时时刻刻在帮助我们,永远没有舍弃我们。清凉大师说「为物永存」,这也是经论里面常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佛的恩德无量无边。
第九首:
【佛以本愿现神通,一切十方无不照,如佛往昔修治行,光明网中皆演说。】
清凉大师在前面告诉我们,这一段是讲「同佛往修」。前面一首是显示学佛的始终,初学一直到成就;这一首偈是勉励我们、教导我们要向佛学习,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模范,这个意思很重要。一个好的老师教学生,一定会教学生取法一个榜样,他的修学一定能够更踏实、更顺利。我在早年的时候,亲近李炳南老居士,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他告诉我,「古人不学苏东坡,今人不学梁启超」;我们晓得,苏东坡跟梁启超都是佛教里面的大居士,我们提起来都非常仰慕,他们的道德文章是我们年轻人的表率,提起这两个人,对他们那个恭敬心真是油然而生!老师为什么提出这个警告?我们不能不向老师请教。
老师为我们说明,这两个人学佛,实际上这两个人都是在搞佛学,现在人所讲的佛学家,他们是佛学家。为什么不能学?因为他们没有学佛,换句话说,他们有信有解,没有行证。老师这样一提示,我们这就明白了。所以我们要选择的榜样必须具足信解行证,不但他行,他要能证果,那这个样子太好了。这真正值得我们模仿,等于我们找一个模子,希望我们学得很像他。所以李老师为我选择,教我学什么人?学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是他的老师,他教我学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早已经往生了,怎么学法?印祖的《文钞》在。尤其现在最近这几年,全集出来了,精装七册,印刷也都相当精美,有些地方印的字都很大,非常醒目。我们每天读诵,记住他老人家的教训,依教奉行;看到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他的修行、他的处事待人接物,这样的风范,我们不仅说仰慕,要认真学。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才是印祖的好学生、印祖的真弟子。
人虽然不在世了,这就是古人讲的,我们做他的私淑弟子。中国私淑古人,开始是孟子。孟子学孔子,孔子那个时候已经过世了,孔子的著作在。孟子专门学孔子,以孔子做榜样,读孔子的著作。有不明了的地方,向孔老夫子的学生请教,他学成功了,他学得很像!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大众尊崇孔老夫子为至圣先师,尊孟夫子为亚圣,亚圣是比大圣次一等。儒家提起来「孔孟学说」,提到孔子,一定会联想到孟子,他是私淑前人学成功的。这个例子一开,在中国历代都有不少有大成就的人以古人为老师,这个好!现前找不到真正好老师,找古人!
李老师是劝我学印光法师,我劝许许多多同修,学无量寿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就是无量寿佛,依教奉行是阿弥陀佛的真弟子、好学生,这还能错得了吗?怎么学法?先要把经典读熟,每天读诵,尤其中年以上的同学们,不必去强记。年轻人可以,二十岁之前可以强记;二十岁之后,不必了!每天读诵,读久了,自然就会背了。往年我在美国,休士顿有一个同修开餐馆,他每天念《无量寿经》,念了半年,他就能背。他自己也觉得很奇怪,没有刻意想背诵,居然背得一个字不漏。然后统计一下,这半年当中他念了多少遍?大概五百遍。每天工作那么忙碌,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经,半年,不到两百天,大概每天要念三遍,半年就能背诵,这是根比较利的。还有一位同修根性比较笨的,钝根,他告诉我,他念了好几年,念了六千多遍,能背了。所以不重视刻意去背诵经典,天天要念,一天至少要念两遍,把这部经当作早晚课来做。早晨从头到尾念一遍,晚上念一遍,不能中断!
一面去读诵,一面听讲,听讲是求解。这个经黄念祖老居士讲过一遍,保留着有录音带。他还为这部经写了一本《注解》,是对我们求解很好的参考资料。这部经我讲过十遍,去年在新加坡讲第十一遍,这第十一遍没有讲完,讲得很详细。虽没有讲完,也值得诸位同学做参考。我把它停下来了,把时间专讲《华严》,我希望《华严经》讲圆满,再讲一部《法华》,讲一部《楞严》,然后我会再把《无量寿经》详细讲一遍。现在我们讲经都在摄影棚,录像的效果比往年跟大众在一起讲演这个录像效果,要好得太多!所以现在跟大众在一起讲经我停止了,培训班上课我也停止了,我让学生去现场讲经,学生来教学,把他们带起来。
第五届我做了试验,成绩很好,现在第六届的教学确实上轨道了。任何一个行业,我们要看成绩,考核成绩,最重要的是后继有人。如果自己做得再好,后继无人,你死了,一切都完了,你的成绩等于零。对不起佛法,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对不起历代传法的这些祖师大德们,要后继有人。所以我们今天是全心全力培养底下一代弘护人才,今天我做这个工作。自己还有这一点体力,这个时间也不能浪费,所以每天用四个小时在摄影棚里面来录像。录的这些,将来都可以提供给培训班同学们做参考,帮助你们提升境界,希望大家认真修福修慧,把弘护的工作做好。我们看这一首偈,要向佛学习。
『佛以本愿现神通,一切十方无不照』,「一切十方」,是说的尽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一八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