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0四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同生众,普贤菩萨偈颂第三首:
【显示菩萨所修行,无量趣地诸方便,及说难思真实理,令诸佛子入法界。】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安立菩萨六种功德,在长行文里面说了一个「地位」,说了一个「愿」,说了两种,其余四种就在偈颂里面。偈颂里面我们看到的这四句,第一句是修行,第二句是方便,第三句是所证,第四句是契入法界。前面长行文里面我们将菩萨的地位介绍过,地位是总说,其他五个都是别说。因为地位是同,但是菩萨所修的法门不见得是相同。譬如我们讲初地,初地菩萨很多,每一位菩萨所修的法门不一定相同;所以地位是总,其余五条是别。
愿是行之先导,如同世间人所谓的立志,这一个安立是非常非常重要,为什么?一个人生在这个世间,说实在的话,时日不多,就算你活一百岁,一百岁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天,你想想这个日子就并不长,非常短暂。在这样短暂的期间,何况人的寿命,古人讲得很好,「人生七十古来稀」,能够活到七十岁的人确实不多,所以时间很短促,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一个人在这个世间,如果这一生当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像一条船在海里面,茫茫大海,无所适从,这一生肯定空过。世出世法,凡是有成就的人,没有别的,他先有个方向、有个目标,他一生知道怎样去努力,不离开这个方向,一定可以达到他的目标。佛家讲发愿,跟世法里面讲立志是相同的。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已经过了不少时日,想一想,我们的方向目标有没有确定?如果没有方向目标,这很可怕。我们修净土的同修,总算不错,非常幸运,我们的方向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目标是弥陀净土,我们要去亲近阿弥陀佛;于是我这一生当中就知道怎样去努力,如何寻着这个方向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这是愿!
有了愿之后,要以行践愿;否则的话,这个愿是空愿,永远不能实现的,世间人称为虚愿,虚伪的,不是真实的。因此,第三个安立是修行,『显示菩萨所修行』。菩萨所修,佛在一切经论里面,不断的在教诲,无论世尊讲哪一部经,意思都是圆满的。会看得出的人,他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看不出的人,觉得这当中有差别。看得出的人,知道差别没有离开圆融,差别里头有圆融,圆融里头有差别,你才能入不二法门。对我们来说,修行非常重要,行包括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这些行为当中,我们犯了错误,什么错误?与自性不相应,没有能够随顺自性。
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能随顺自性,所以是正行;我们迷失了自性,随顺烦恼、随顺习气,我们叫邪行。我们的思想叫邪思,我们的见解叫邪见,我们的言语是邪说,我们的造作是邪行,如何改邪归正,这叫修行。从哪里下手?这就不能不依经教。经教是什么?经教是诸佛如来之正行,我们在经教里面看到,诸佛如来所想的是什么,跟我们确实不一样。诸佛如来所想的,念念帮助众生改邪归正,念念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转凡成圣,得究竟佛果,我们确实未曾起过这个念头。诸佛的见解,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都是心现识变,都是如来化身、菩萨神变,这他见到的,跟我们所见,正是完全不相同。所以我们的言语错了,我们的行为也错了,自己并不知道自己错;自己要是知道自己错,那就不错了,这就叫觉悟。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称你为善男子善女人,为什么?你能改过,你能知过,你能改过。这是我们自度度他的下手处,我们修行要从这里修。
行门无量无边,我们先把纲领抓住。经论里面,佛讲了八条,八正道。但是这八条全是纲领,全都讲的是原理原则,这是总。别说,那就在一切经论法门当中。我们今天选择的是净宗法门,净宗法门的正见是什么?肯定西方极乐真有,肯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虚,这个见解是正见。什么叫正思惟?二六时中,常常思惟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常常思惟阿弥陀佛本愿德行。什么是正念?二六时中佛号不断。所以八正道在哪个法门有哪个法门不同的说法,我们修净宗要懂得净宗怎么说法。修行首先从日常生活当中落实,而世尊教导我们修行第一步是净业三福。所以首先要把这一桩事情落实,我们只要真修,就是孝顺父母,就是奉事师长,要拿出成绩出来。成绩最低的是功夫成片,这是一心不乱最起码的功夫。
也许有人要问,功夫成片是什么样子?真正功夫成片,二六时中,这个意思就是昼夜不间断,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只有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忆佛念佛,其他的东西都不放在心上。诸位要知道,不是说事放下,事每天照常工作照常做,绝对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头一片清净,只有阿弥陀佛,只有西方世界依正庄严,除这个之外,心里头什么东西都没有,这叫成片,一片!念佛念到这个功夫,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肯定得生!生什么净土?凡圣同居土。为什么?因为你见思烦恼没有断,只是念佛的功夫好,把你烦恼习气压住,烦恼习气不起作用、不现行,不是断了。烦恼习气如果断了,见思烦断了,断了是什么样子?经上告诉我们,六种神通现前,你的能力本能恢复。为什么?障碍去掉了,你得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我们念佛有这样的功夫,那就晓得往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
神通不是心里头想,不是的,也不是想得神通,绝没有求神通那个念头,自然的。因为你把执着放下了,执着就是见思烦恼,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永远没有执着了,这样的人在我们念佛法门叫事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乱的初阶,伏烦恼,没断;念到这个时候,烦恼断了,这不是伏,这是断,所以本能恢复。再往上提升是理一心不乱,就是智慧开了,跟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同等的地位;他尘沙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一品,往生西方世界生实报庄严土。这样的功夫,如果我们通达《华严》的境界,是可以做得到的。《华严》对任何一个法门、任何一个宗派,都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帮助我们修行。这个偈颂里面,普贤菩萨示现菩萨所修行,教导我们。普贤菩萨在哪里?如果你留意,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时时示世人,世人常不识」。为什么?粗心大意,不认识!如果是细心,很冷静,心常在寂静的境界里面,你就看到普贤菩萨确确实实常常来示现,从来没有中断过;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如来如是,普贤菩萨亦复如是。
『无量趣地诸方便』,我们《华严经》到最后会给诸位介绍「十方便、十胜行」,现在只跟诸位介绍方便。「无量趣地」,地是地位;趣,譬如经论上常讲的五趣,这是讲六道,趣是趣向,你到哪里去?六道里头第一个是天道,第二个是人道,第三是畜生,第四是饿鬼,第五是地狱,这叫五趣。五趣就是六道,还有一道阿修罗在哪里?阿修罗如果在天上,我们就称为天阿修罗。通常六道就是加上天阿修罗,所以五趣跟六道是一个意思。《楞严经》上佛讲,阿修罗除了地狱道里头没有,其他四道都有。但是六道里面,单讲天阿修罗;人间阿修罗,我们就说人道,包括他;畜生道有阿修罗,饿鬼道有阿修罗,不再另说,所以五趣就是六道。这是讲的总分、大分,细分无量趣,这是说实话。
在佛法里面,那是讲地位,我们通常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大分;细分每一个位次都是无量趣地。这里头所修一切的法门,修行的方法,都称之为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合起来说就是最适合的方法,叫做方便。最适合的方法无量无边,哪一个方法最适合我,我的方便;那个方法最适合你,你的方便。我的方便对你未必方便,你的方便给他也未必方便,然后你才晓得,众生无量无边,那个方便也就无量无边,「无量趣地诸方便」。
『及说难思真实理』,清凉大师对于这一句注解「所证十如」。方便法以及解释,方便法里面包括身语意三轮。「及说难思真实理」,这是言说,为人解说;真实理就是宇宙人生真相,难思是不可思议。不可思,不可议,你要叫他思惟,你要给他讲解,这就叫方便。所以一切诸佛对于众生种种示现言说,无一不是方便。真实法是不思议解脱境界,那是真实法。如何契入真实?那就离不开方便。所以佛门当中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以方便契入真实。我们看看在中国,大小乘十个宗派,小乘不说,为什么?小乘没有入真实理,大乘入真实理。「真实理」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禅宗用观心的方法、用参话头的方法,方法很多。如果这个方法适合那一个人的根机,这个人很容易就大彻大悟,那就是对他是方便法;如果这个方法不契机,不但没有办法契入,反而增加困难,起障碍。这个障碍最明显、最常见的是着魔,这是我们在许许多多地方见过很多。
往年我在美国,几乎在每一个城市都遇到一些同修来告诉我,他的朋友或者是他的同参道友着魔,来问我有没有方法帮助他?难,太难了!这些人在没有学佛的时候,都很正常,在美国书念得很好,工作也都不错,有不少拿到硕士、拿到博士,在外国公司里面做工程师。学了佛之后,不到一年两年,得了精神分裂症,我们一般讲精神病,佛法里叫着魔。工作也没有办法做了,最后送到哪里?精神病院,非常可怜!这是什么原因?法不契机,他所修学的那个法门,不应该是他修的,他搞错了。这些事情,传法的老师要负责任,好好的一个人跟你学,你把他变成这个样子,怎么对得起人?
也许老师说,「我传他的法没错,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也不晓得。」这个说法不负责任,就好象大夫一样,给人家治病,开错了药方,这个人一吃,吃死了;虽然不是他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0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