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十卷)
净空法师主讲
新加坡净宗学会录影室
请掀开经本。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第四品。从品题上我们很清楚的看到,经里面所说的这些事,都是属于我们这个世界,佛经里面称为南阎浮提洲,就是指我们这个地球。佛告诉我们,佛法的修学以经为主,这是四依里面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这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因为我们看到古德有一些注解,注得似乎与现代科学里面所观察到的不相应,这种情形我们存疑可以。不可以说现代科学所讲是正确,把佛经所说是迷信,如果我们用这个方法来观察,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许许多多的境界是我们肉眼见不到,我们相信佛在经上讲的话。祖师大德没入这个境界,所说的不一定完全相应,我们可以拿来作参考,也不必去否定它,反正有此一说就好。诸位如果看注解里面,譬如他讲《长阿含》里面,月亮为什么有影子?这个影子是阎浮提的树影。现在接受科学教育的人是绝对会否认,像这些地方我们不必争论。如果不能够彻底明了,存疑就可以了。请看经文: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
佛菩萨度众生,所谓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这是圆满智慧,高度的技巧,所表现出来的。有许许多多设施,不是我们凡夫心思、观念所能够达到,所能够理解。凡事决定不能看眼前,眼前是手段,一定要看目的。如果目的是纯正,手段非法也是纯正,这个高明;如果目的是邪恶,手段再善都是邪恶。如同过去父母、老师教导子弟一样,有时候骂他、有时候打他、有时候痛责备他,但是意思是善的,都是望他向好处去学,后来的结果是好的。如果天天溺爱,一切都随顺著子弟的心,娇生惯养,到长大的时候作奸犯科,那父母、师长是错误的。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手段、手腕那就更高明、更特别。我们在《华严经》上所看到,像胜热婆罗门、甘露火王、伐苏蜜多女,用贪嗔痴这个手段,好像完全是背道而驰,可是到最后看他的结果,都得清凉自在,都能够远离贪嗔痴,证得自性的圆满功德,所以他是属于善巧方便。
在《地藏经》上我们也看到这个现象,比《华严经》这三位菩萨表演的还要殊胜,都是用地狱,恶毒的这些鬼王,鬼王都是菩萨化身,不是真的鬼王。真的鬼王怎么能够参加,忉利天宫释迦牟尼佛的法会?我们人道比鬼道还要高一层,高多了,人都不能参加世尊的法会,怎么鬼、畜生能参加?这个里面鬼王里头有示现畜生身,都是大菩萨,都是地藏菩萨一类人物;换句话说,统统都是地藏菩萨。我们今天能够理解佛的教导,真正能够发心,依照本经的理论方法修学,也发大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们自己也就入了地藏菩萨的俱乐部,也是地藏菩萨一流人物。地狱是表什么?苦难。世间所有苦难众生,他们还没有脱苦,还没有能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菩萨愿意留在世间永远教化众生,不成佛道。其实不成佛道是形式,不是真的;真的,地藏菩萨久远劫早就成佛,他的学生成佛的都那么多,老师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不居佛位。佛好像是校长,他不当校长,永远当教员;学生已经作校长,老师还在这个学校当教员,就是这么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懂得。
地藏菩萨对佛这是表演给我们看,虽然是佛的老师,佛是他的学生,但是今天老师是菩萨地位,学生是佛的地位,一定要表示尊师重道,这一点我们要学习。任何场合当中,我们常常记住,给众生做一个好榜样,现在社会大众,几个人知道孝顺父母?几个人知道尊重师长?师是老师,长是长辈。我们要提倡,我们不做,等谁去做?我们在这个地方,有一些老法师到这边来访问,或者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拜访其他的老法师。我们要明了,他的年龄比我们大,他出家的时间比我们久,戒腊比我们高,在座席上一定要请他坐上座。我们虽然是客人,是他的上宾,我们也要把上位让给他。为什么这么做?尊师重道。千万不要人家一让你,你就端端正正坐在这上面;是可以,不是不可以,为什么?你今天是客人,你今天是主客,是应当的。但是我们请他上座的时候,对于教化众生更为有利,要明白这个道理。念念为佛法,念念为众生想,这个就对了。现在一切众生,举世之人大多数贪嗔痴慢与日俱增,三毒增上就带来举世的灾难。灾难从哪里化解起?从人心,地藏菩萨在此地不就是给我们作示范。今天忉利天宫这一会,忉利天主是主人,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都是佳宾,佛称赞菩萨,菩萨恭敬世尊,彼此恭敬。为什么?为一切众生,这个意思我们要懂,精神、形象我们都要学习。
“菩萨白佛言”,白是下对上,敬辞;说话多谦虚、多恭敬。“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不说他自己有能力。我今天有这个能力,在无量无边世界里面,分身度化一切众生,仰仗佛力加持。其实他不仗佛力加持,他自己也办得到,谦虚的话、恭敬的话,给我们后学作榜样;我们有能力做到,也深深感激大众力量的加持。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一个法会,无论法会大小,要靠大众力量,台前、台后,道场里面跟道场外面,社会大众他们出钱出力,善意的赞扬都是神力加持。菩萨明了,所以有一个真诚感恩之心,凡夫迷惑不知道。佛虽然教导我们,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不觉悟。从早到晚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回向“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两句话念得口熟了,意思懂不懂?真的不懂。你要真懂了,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德。护持的人有恩德,赞叹的人有恩德,供养的人有恩德,再跟诸位说,毁谤的人有恩德,破坏的人有恩德,陷害的人还是有恩德。
这些倒行逆施,他的功德在哪里?他的功德教我们反省、教我们警觉。菩萨教化众生,一个从正面,一个从负面,正面劝善,负面帮助你警觉、帮助你断恶。让你看到恶的这一面,你想到这个不好,我应该要把恶的因断掉,示现种种恶的果报来提醒你,让你觉悟。没有这些逆缘、逆增上缘,人就迷惑在顺境当中,不知道觉悟。所以往往一个逆境来了,人一下觉悟、一下就回头,哪里不是恩德?《地藏经》里面,这一类的事情非常非常之多,我们要细心去体会。
“救拔一切业报众生”,造业受报这一些苦难的众生,特别是指地狱,地狱里头造作的罪业极重,受的苦极深。地藏菩萨以大愿力来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方法教化,他就用什么方法,极其善巧方便。末后说如果不是如来大慈力的加持,即不能作如是变化。这些用意作法,在我们佛家里面讲行法,修行的方法,都是提醒我们,都是在此地苦口婆心示现教导我们。请看下面经文,底下这句经文非常非常重要。
【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
佛在前面把入灭之后,这一段时间很长,我们在前面读过;度化苦难众生的事情,付托给地藏菩萨,以及与会的一切诸大菩萨,以地藏菩萨为主。这个地方几句话是菩萨承当世尊的嘱咐,他依教奉行,他承当。换句话说,佛不在世谁代理佛?地藏菩萨代理佛,一直等底下一尊佛出世。由此可知,我们在这部经上看到,就能够在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所见到,地藏菩萨的化身是尽虚空、遍法界,哪个世界要没有佛出世,代表佛的都是地藏菩萨。不仅仅他是世尊灭度,弥勒佛没有出现之前他代理,所有一切诸佛刹土,前一尊佛灭度,后一尊佛还没有出世这个当中,代理佛度化众生统统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值得人尊敬,地藏的弘愿,诸佛如来不能不赞叹、不能不佩服。为什么?他度的众生是最难度的,佛所度的众生,众生差不多都根熟了,佛出现来度。根性没熟,依旧在造作一切罪业,极难度的众生,地藏菩萨去度。所以这一部经我们要细读、要深思,深解义趣,然后才知道这个经在一切经典里面,也是属于根本*轮。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世界,阎浮提众生来讲,这是我们修学的基本法。明白这个道理,确实能灭一切罪,能修一切善,为什么?你真正明了,真妄邪正、是非善恶,你真正通达明了,这个不容易,没有高度的智慧做不到。后面这一句更好了,
【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安慰世尊,请您老人家不要顾虑。末法灭法这么长时间之内,罪苦的众生,菩萨一肩承当,把教化众生的任务使命,他担负起来。请看经文: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
这是世尊告诉地藏菩萨,我们一般习惯上说为地藏菩萨开示。实在说,菩萨在此地代表我们大众,世尊为菩萨开示,实际上就是为我们开示。我们现前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之下,佛在此地都给我们说出来了。我们自己说不出来,自己迷惑颠倒,佛清楚、佛明了,点醒我们。
“一切众生未解脱者”,解脱两个字我们要懂得,解是对烦恼讲的,烦恼没有解除,现在的术语叫解放,烦恼没解放;脱是对生死讲的,六道轮回讲的,你没有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这八个字就是指六道里面的众生,单说一切众生,六道之外的四圣法界也是众生,也属于有情众生;但是加一个未解脱者,专指六道众生。六道众生是什么个状况?“性识无定”,性是心性,识是分别、执著;不定,变化太大,前念才灭,后念又生,不一定相续,常常会改变主意,这叫性识无定。不要说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事,我们的主意拿不定,对自己也拿不定。早晨想的事情,晚上就要改变、就变卦,这是事实。所有一切意念当中,佛给我们归纳三大类:善、恶、无记,这三大类。善、恶造业,无记是无明,也不是好事情,我们懂得是无记也造业。无记造的是什么业?糊涂业。无明糊涂,没有智慧。
“恶习结业”,造的恶业,将来要受…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十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