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释▪P12

  ..续本文上一页令其顿生悔愧之心,转其邪执,令得灭恶益故,即对治悉檀;为策进修习小法者,使其回小向大,求生净土,究竟成佛,令得入理益故,即第一义谛悉檀。”

  从是西方:标示现处也。从者由也,是者指此土娑婆世界,西方是因极乐在西故说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是标远近。过是经过,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亿,或云千万为亿,现在由娑婆向西而去,非经过一亿百亿千亿万亿的佛土,乃是经过十个万亿之三千大千世界的佛土。故说:过十万亿佛土。佛土:佛所教化之国土(土读去声,同度字同音),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之教化土。问:何谓三千大千世界,答:当知!于大海之中,有一须弥山(此云妙高,纯是四宝所成,高八万四千由旬),外有七金山,七香水海,次第相间,围绕须弥,如七重城堑,次第围旋,第七山之外,即大碱水海,弥涟四方于须弥,四面碱水海中,浮四大洲,在东曰:东胜身洲(梵语:弗婆提,此云身胜,其人身形殊胜,从人立名,身高八肘,寿二百五十岁),在南曰:南瞻部洲(此云胜金,是树名,洲有此树,树汁入水,沙石成金,超胜余金,从树立名,人高三肘,寿百岁以下,现在我等所居,即南瞻部洲也。以世界现在的五大洲推之,乃南瞻部洲中,百千小洲中之一小洲而已,以近代地理学会通,即北冰洋之北,为金山外山根,是北地轴所依,南冰洋之南,为铁围山内山根,是南地轴所依),在西曰:西牛货洲(梵语瞿耶毗,此云牛货,以牛为货,从物立名,人高十六肘,寿五百岁),在北曰:北俱卢洲(又名郁单越,此云胜处,胜三洲故,人高三十二肘,寿一千岁,无中夭者),一洲中复有无数小洲,无数国土,碱水海外有铁围山环绕如外城,同一日月所照,上至六欲天,此为一小世界,为初禅天所覆,合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为二禅天所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为三禅天所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为四禅天所覆,共有十亿须弥、十亿日月、十亿四天下,一大铁围山总环绕之,谓之大千世界,因三次言千,故说:三千大千世界,约竖言则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约横言则谓大千,此为一佛之化土也。

  有世界名曰极乐:标依报也(依报指国土,众生共同所居故名为依,随所作业,依有胜劣,故名为报),此句乃为下文正宗分中,广示依报庄严之张本,世尊自唱极乐国土殊胜以为发起,是告诸大众,以依报之实有,使一切众生深生确信之心,令其羡慕欣求往生。世界:世是世代,以迁流为义,有现在、过去、未来三际之时分也(约竖言),界是界限,约方位而言,有四方、四维、上下、十方之国土(约横说),时处合一名谓世界。

  极乐:梵语须摩提,译为极乐,又云安乐、安养、清泰,虽名异其义则同,乃西方世界之一,以彼国依正二报殊胜庄严,永离众苦,第一安乐,一切人天之乐,无有可比,故曰极乐。又以十方佛刹,皆具四土(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土),各分净秽,唯极乐四土俱净,此皆弥陀如来不思议行愿称性功德的所感,乃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唯一无二故以极乐称之。

  问:“经过十万亿佛土,方到极乐,岂不是太远?”

  答:1约事:虽有十万亿土之遥,若以法华所明,东方世界之多,而以抹土点尘计之,则十万亿者,极为至近,又按华严所明,二十重华藏世界,每重则有无数微尘世界佛刹土,吾今所住娑婆世界,是在华藏世界中,第十三重,乃微尘刹土佛世界中之一尘,极乐与娑婆同在第十三重,以无数微尘刹土之多,现在所说:极乐仅是过娑婆十万亿,则亦未足为远。2约理:则不离咫尺,以吾人一念心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是我一念心中所现,而法界唯心则自心本具极乐,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如是更何有疑极乐远近之虑哉!然吾人因颠倒执著妄想遮蔽,故不能证得,若能发一念真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实相现前,亲证本心,即生自心净土,见自性弥陀,则极乐本不离自心,所谓全事即理,全妄即真,性修不二,自他圆融,何可以远近计之!

  当知!十万亿者,若对凡夫肉眼来说,即有很远之感,若净业成就,临终在定之心,则目前便是极乐,古德云:“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愿学者细味之!

  复次:善根不具深厚者,对于“过十万亿佛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一段文,未免生疑,谓如何能知离此土十万亿外有一极乐世界,现在可以举事实来证明:即如现在的五大洲,昔时海陆空行的交通未发达时,未能知道,而现在则知之!例此则可知道离此十万亿世界外实有极乐。再以理论上来证明:佛说有无量世界,但我们看不到,则如近世天文学发达,知道空中每星球都是一个世界,照此事实来证明,这是我们看得见的事实。以此例来说:常人的眼看不见的若以显微镜照之则能见到(经云:“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昔时未有显微镜,何能得信,现在科学昌明,愈证明佛说之不谬),又如极远之物,亦非常人的眼可能见到,若以望远镜则能见到,照以上理论推之,可断定佛说无量世界中,必有一个极乐世界,这非凡夫俗眼所能见到,唯佛眼则能彻见清楚,凡世间一切事物均不可以不曾亲见者谓之不实,例如未曾见过孙国父,或未曾到过杭州,乃至不曾见过自己之曾祖父祖母,岂可谓之说无有孙国父、杭州,乃至无有曾祖父祖母之谈!若确以不亲见为无实有者,则世间诸历史均成无效矣!愿智者三思之!

  当知佛具一切种智,亲证宇宙万象真理,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所不知,又以佛眼能照见十方无尽世界,如掌中物,故其能知离此娑婆十万亿土外,有一极乐世界,是以佛智圆知,佛眼遍见十方微尘世界悉能洞察无遗,况离此十万亿而不知不见乎?祈大家深信之!至速发愿实行念佛求生,则无论何人均可往生彼国得享安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标正报也(正报是指身言,众生各别正受之身曰正,随所作业,因而身有胜劣曰报,极乐正报庄严乃弥陀不思议的愿行所感),此句乃为下文正宗分中,广示正报庄严的张本,世尊自唱弥陀名号为发起,是告以正报实有,以起众生确信之心,令其专诚念佛,其土指极乐世界,有一世界必有一佛教化,故曰有佛。其佛是谁?号曰阿弥陀,依德受称曰号,即极乐教主之万德洪名也(释义及翻译请见经题中之说明)。

  今现在说法:此标度生之仪也。今者此时也,即指释迦如来说此经之时。言现在者,拣别过去、未来,以释迦如来宣说此经时,而弥陀如来亦正在彼土为众说法,故曰今现在说法。

  又复当知现在说法,非独指世尊说此经时谓现在,即释迦如来未出世前(十劫前),亦可称现在,以弥陀如来成佛已经十劫推测,则释迦如来未出世时,弥陀如来早已日日在极乐为大众说法久矣。虽释迦灭后时至今日乃至未来亦可称为现在,以弥陀无量寿故。盖佛佛度生心切,故知弥陀无日不在彼土为众说法,所以现在二字贯通于前后也。又非唯弥陀独自说法而已,即水鸟风树等,亦莫不正在演说微妙法(如正文中所明),如大本云(无量寿经名大阿弥陀经):“彼国莲华出无量光,光中出无量佛,一一诸佛皆说妙法。”

  复次:娑婆世界,国土有成住坏空之劫,众生有生住异灭之相,极乐世界依报则国土不坏,正报则寿命无量,阿弥陀佛无时不为其众生说法,而现在娑婆众生何福薄于至极,释迦世尊入灭已久,弥勒如来尚未下生,何日能得亲睹佛身,亲闻说法呢?古德云:“佛在世时我沉沦,我得人身佛灭度,懊恼自身多业障,不见如来真色身。”此真可为一叹!今弥陀正在彼土大说而特说,胜缘难遇,良机罕有,正应发愿求生,速证菩提之时,不然则非独自误,大有辜负二慈尊之老婆心极矣!

  本经以信愿行三为宗旨,故经中处处指陈,即此别序文中,亦有劝信、劝愿、劝行之意以作发起,正宗亦说三资粮(信愿行三为往生净土三资粮),现在先为提示:“有世界名曰极乐,有佛号阿弥陀。”是佛亲口所指示,当深信之—劝信。“极乐世界”,此示胜妙净土,欲令闻者发愿求生—劝愿。“阿弥陀”,此示万德洪名,欲令闻者发心称念—劝行。如来澈底悲心,殷勤劝告,谆谆善诱,真不愧三界的大慈父。

  【显理】“尔时”表体用冥契,“佛告舍利弗”表从体起用,“从是”表五蕴身(“是”即指娑婆,娑婆有五浊,即同五蕴色身),“西方”表坚固清净心(西属金其体坚固,则清净义),“过十万亿佛土”表断十万亿烦恼(国土是隔碍义,极乐有十万亿土之隔,正如众生为十万亿烦恼所蔽,过十万亿土即到极乐,喻断十万亿烦恼,即成佛道),“有世界”表自性竖穷横遍(“世”是三际竖穷义,“界”是十方即横遍义),“名极乐”表究竟涅槃(离生死苦得解脱乐即涅槃也),言由此五蕴之身,能发一念坚固清净心,来念佛修行,念到一心不乱,功夫则到手,可能断除一切烦恼障碍,自然证到自性不生不灭之理,此即究竟涅槃的大安乐。“其土有佛”表色身中,有一主人翁(真性),其土表色身,佛表其性。“号阿弥陀”表是名法身。“今现在说法”表法身随缘妙用,时时显现,未尝须臾离也。所谓见色闻声大用现前,穿衣吃饭,承渠恩力,我们日常作为知寒知饥,乃至一切事中,此法身,真性无不处处亲切叮咛,而我们不认识它—法身真性,殊为可惜!

  正宗是正明一经的宗要,从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起,至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止,共七百九十一字为正宗分的文。

  讲入正宗分,须先分科:

  ┌丙初─详陈依正庄严以启信分二──┬丁初总释极乐名义分二┐

  乙二正宗分分三┼丙二─特劝应求往生以发愿 └丁二别示依正庄严 │

  └丙三─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 │

  ┌───────────────────────────┘

  ├戊初—约众生正报

  └戊二—约国土依报

  今戊初…

《佛说阿弥陀经要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涅槃是什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