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释▪P3

  ..续本文上一页)信佛土。(4)信法门。(5)信自心。(6)信事理。(7)信因果。

  (1)信佛言:信此念佛法门,非是一切邪魔外道所能得知,更不是鬼神等无稽之谈,这是释迦如来金口所亲说的。佛陀是大圣人,三界的大导师,四生的大慈父,可信之!决无妄语欺人,如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不异语。”以现代之有道君子,尚不妄语,况佛是出世之大圣人,岂有妄语之为!故当深信,受佛真实教诲,勿生疑惑为善,古德云:“佛言不信,谁言可信。”可惜!有一班未深达佛法者,尝疑此经是佛寓言,认为佛陀欲引诱众生入道,假设方便之谈,既如此则弥陀极乐终成想像,佛口金言亦属虚妄了。更有教宗门下之辈,自恃聪明,藐视此经,甚至排斥,例如日本僧日莲,毁谤此经是伪造,真是罪过也!似此,实令人可惊可叹!

  当知佛为一大事因缘,所以才出现于世,如法华云:“欲令众生,开佛之知见,示佛之知见,悟佛之知见,入佛之知见。”总而言之,是欲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的妙道。奈何!众生业重垢深,迷昧不觉,一时不能深入大法,成佛之道,直下不敢承当,故使如来四十九年不休息的说法,或权、或实、或渐、或顿、或偏、或圆,无不是对病与药,鉴机施教的。唯此弥陀一经来说,这岂不是如来慈悲至极之谈,特为怜愍末法的众生,根性钝劣,智慧浅薄,寿命短促,其余的法门难能深入,唯此持名念佛一法,最易得度,极为投机,故如来无问而自说。

  复次当知,世尊说此最简便、最直捷、最妥当、最要妙的念佛法门,这是三根普被,万法圆收,诚如来一代普度众生之绝上无比的胜妙法门,同时又不是阿含权渐之说可能比拟!在当时说阿含,这即是权巧方便的法门,故法华有化城之喻,及至方等般若会上,佛陀则开始种种的弹斥,使令一切有情弃小向大,废权就实,及至法华会上,根机已纯熟,世尊就直接开示入佛之知见,凡有缘者,皆同成佛,咸能得著印可的授记别。所谓阿含权渐之教,终是必受弃斥的,唯此念佛殊胜的法门,不见他经余典,佛陀有所弹斥之语,这可证明此经非是权渐、引诱、假设之说!

  盖佛说此经时,曾感动六方诸佛,异口同音,称扬赞叹。更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的专门倡导此法的奥妙,至于妙冠群经,世称经王的法华,亦倡往生之说,彼云:“诵斯经者,命终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更说是王于三藏,世称经母的华严,末后的普贤菩萨也以十大愿王,导引善财及华藏海众诸大菩萨,同归净土。胜于诸部,世称经宝的楞严,在势至念佛章,亦极致提倡念佛法门;彼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又鼓音王经云:“若有四众受持阿弥陀名号,临命终时,佛与圣众接引往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门而得度脱生死。”般舟三昧经云:“菩萨入是三昧,即见阿弥陀佛国。”目连所问经云:“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生,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六种外道,我说是人无眼无耳。”大云经云:“西方世界,有国名安养,佛号无量寿,现在说法。”其余如悲华经、观佛三昧经、十住断结经、文殊般若经、宝积经、坐禅三昧经等也都提倡念佛法门。至于诸大乘论部,如龙树菩萨所造的大智度论说:“念佛能除种种烦恼及灭先世罪业,乃至念佛有大福德,能度众生……诸三昧中无如念佛三昧福德。”又婆娑论、示念佛为易行道,速出生死,彼云:“佛有无量法门,如世间行路有难有易,徒步则难,乘船则易,欲易生,疾当念阿弥陀佛。”至于马鸣,会宗百部的大乘经,而造大乘起信论,末后也示人专念弥陀,即可往生西方,彼云:“生彼国者,常见佛故,终得不退。”乃至天亲菩萨所造的“往生净土论”,亦极力发挥净土庄严的利益,天台智者大师之“十疑论”更专志西方。摄大乘论、念佛三昧宝王论等,都是极力提倡念佛法门,其他劝修念佛法门的经论甚多,散见大藏,现在不便一一引证。又如诸菩萨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他也向往西方,求生极乐,曾谓:“诸修行门,无过念佛”,其求生偈说:“愿我命终时,尽除诸烦恼,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又云:“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亲前授我记。”普贤菩萨发愿求生偈云:“愿我临命欲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又云:“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出华严行愿品)其余如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亦莫不发大愿求生西方,亲近弥陀。至于西天东土历代的祖师,如龙树、马鸣,已如上说。其他,如庐山远公大师创立莲社专志弘扬净土。禅宗著名的百丈禅师,谓:修行以念佛为最稳当。宋永明禅师,著四料简,终身念佛。慈恩宗的窥基大师、贤首之清凉国师、律宗之灵芝律师、紫柏老人(见紫柏老人集)、憨山大师(见示念佛切要),他们都是弘扬本宗之列,极力赞扬净土。至于幽溪大师著圆中钞,智旭大师著要解,莲池大师著疏钞,这也不出是为专志弘扬净土。

  再来谈谈近代禅宗的高僧,虚云和尚、台宗泰斗的谛闲法师(见开示念佛紧要)、唯识宗的太虚大师(见净土法门集)、律宗的弘一律师(人生最后)、毕生专弘净土的印光大师等,除印老外,他们虽各有专宗,然皆极力劝修念佛,赞颂弥陀的功德,称扬净土的胜妙。并且古今的贤哲,依之修持而得往生极乐的明验者,亦不可胜计(见往生净土圣贤录),由是观之,大藏经论中既处处称颂指归,又得历代贤圣,相继弘扬而修证,这怎能可以妄拟弥陀是理想?极乐是想像?释迦是寓言?这岂不自获罪戾,误人误己的一大不利!当知大觉世尊的妙言,句句是从慈悲心的底奥流出来的,无非为利益人天,使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祈敬重之!深信之!切勿轻生疑惑,而失去不可思议的利益!愿诸行者学者们,慎之思之!

  (2)信佛愿:佛,是指西方教主的阿弥陀佛,愿,即愿力,这是说弥陀如来的愿力,称实无虚,我们可以信,他的依正庄严的极乐世界,是其大愿力用所造成就的。祂在过去久远世中为法藏比丘时,曾于世自在王佛前发大菩提心,誓立四十八种宏愿(四十八愿参看弥陀略历文),造成殊胜无比的极乐净土,为广度一切众生。经无量劫如一日的行菩萨道,世世依愿修行,不退初心,愿愿庄严净土,现在既是功行圆满成佛,号称阿弥陀,本经云:“彼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当知!佛是万德之尊,决无虚誓。凡是世间一切事,无论大小,悉皆由愿誓力所能成。古云:“有志竟成,有愿必酬。”斯言真不谬哉!况佛是大圣人,绝对无有其愿而不成其事之理。又弥陀所发四十八大愿,乃超绝十方诸佛(如鼓音王经明),故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愿大家当深信之!

  (3)信佛土:谓信极乐国土殊胜庄严,超绝十方一切净土,无论是依报、正报,一一胜妙无比,这无他,是弥陀愿力的大作用,故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如本经中明(广载在无量寿经)。

  (4)信法门:谓信这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上至等觉,如观音、势至等;中而西域东土历代祖师,如马鸣、龙树、远公、智者、蕅益、莲池等;下至愚夫、愚妇,乃至五逆十恶、鹦鹉、八哥等;如是肯发大心念佛求生,也能够可以带业往生,蒙佛的慈悲能受接引的。虽是等觉菩萨,也不能越其阃,故信此法门是万法圆修,一句洪名则万德具备,众行齐赅,疏钞云:“举其名兮众德而具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由斯可知这法门,最为方便,不论僧俗男女,无分贤愚老少,至于动静闲忙,均可修持,单念一句弥陀,则能往生极乐世界。信此法门,最为圆顿,不历三祇,不经次第,只是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中,能得一心不乱,或临终十念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信此法门,最为了义,能得到往生,即得不退转,直至成佛,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信此法门,最为要妙,不必再用力修持另余的法门,可以永远度脱生死,究竟成佛,虽是说见思烦恼未断,亦可带业往生,横超三界的殊胜。

  总而言之:信此念佛一法,是最殊胜无比的妙法门,扼要的说:它有三种殊胜,一、单持一佛号便可永了生死;二、可能带业往生,横超三界;三、一生极乐,即得不退转的大利益。

  (5)信自心:这是说信自己现前一念灵觉不昧的本性,常住不变的真心,与弥陀是无二无别的,但自无始以来深被烦恼所蔽,所以枉受的生死不休。一念发心念佛,以万德之洪名的弥陀,可消亿劫深重的业障,同时惑尽自然会成正觉,亲见自心的弥陀,华严经所谓:“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皆得现前。”当知此真心,人人本具,唯心净土,大家都有份,请勿说我是凡夫身,业重垢深,没有极乐的缘分,不肯诚实发心念佛修行,自愿永处生死,长受轮回,如来说:“最为可怜愍者。”我们虽是凡夫,迷昧倒惑,而此妙心不失,苟能一念回光返照,坚持佛号,这决定会往生的,切不可自卑自弃,而让能于诸佛菩萨才是。如儒书云:“舜亦人也,我亦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换言之:“佛亦人也,我亦人也,肯发心者亦若是。”总之,认得自心即是佛性,祈愿大家深信无疑吧!复次当知:吾人的心性,原本是不可思议,弥陀的愿力亦不可思议,弥陀六字的洪名更不可思议,以不思议心持不思议名号,往生到不思议佛力所成的极乐,最为当然,愿深信之!

  (6)信事理:即信事理圆融。信事—这是信由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的西边,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外,确实有一个极乐世界,国内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为阿弥陀佛所化的清净国土,观音、势至,二大菩萨,暨清净海众,无量圣贤僧,时常共聚围绕,恭听佛陀说法,我们如果能够一生其中,即得清净莲花化…

《佛说阿弥陀经要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涅槃是什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