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五九卷▪P3

  ..续本文上一页《弟子规》,你们同学拟了个题目,「弟子规与净土宗的修学」,「与净土宗的往生」,这个题目范围太小了。「弟子规与学佛」,这个题目好,为什么?不管你学哪一宗,不管你学哪个法门,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不能离开《弟子规》,离开《弟子规》,你就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这个好,整个佛法。我说得很清楚,它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是提了个纲,十个纲领,这十个纲领如何落实?那《弟子规》是目,详详细细给你落实。所以它跟《十善业道》是一不是二。我们如果用一个题目「弟子规与十善业道经」,这个好;或者「十善业道与弟子规」,都好,真的把它讲清楚、讲明白了。

  

  所以没有这种志气志愿的,这个世间的凡情还是放不下的,我们就要教他断恶修善。为什么?恶不断,你三恶道的缘就不断。你要知道阿赖耶识里头恶的因多,那个因要遇到缘就起现行,这个事情太麻烦。现前还不断恶业,恶缘天天在增长,所以恶是一定要断,善不能不修。世间人想求发财,生财有大道!懂吗?求功名、求富贵都有确实的业因。心正,行正,果就正。

  

  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问一个算命先生,你给我算算我能不能做宰相?算命先生笑笑,这小孩这么大的口气。他马上就改,那你再给我算算我能不能做医生?这个算命就奇怪了,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范仲淹说,唯有良相跟良医能救人。他存的什么心?存的救人的心!这个职位可以救很多很多人,不是荣耀自己,不是富贵自己。这个算命先生很佩服他,「真宰相也」,送他这一句话,真宰相也。救人,这就是善心善行,你看他遇到善缘,以后真的做了宰相。做真宰相之后,他真的兑现了,全心全力做好事,一生过着平民的生活;不是说富贵的时候家里面生活都能改善,不是的。

  

  他把他的俸禄,古时候作官的俸禄都是讲米多少石、多少石,宰相差不多二千石,这是一年的俸禄,他拿去养三百多家。你们看看钱先生给他写的「义田记」,这《古文观止》里头都有。养三百多家,办学校,都做现在所讲的社会福利事业。死的时候棺材买不起,你就知道他节俭到什么程度。他五个儿子都了不起。五个儿子里头有两个做宰相,有一个做御史大夫,还有一个是地方官员,相当于现在省市长一样。家教好,儿孙都懂得做好事,所以范家一直到今天将近一千年,家道不衰,我们印祖最佩服的。印祖最佩服的,我们在《文钞》里面看到三个人,第一个是孔子,二千五百年家道不衰;第二个就是范仲淹,将近一千年家道不衰。那个根太厚了!这样的存心,那就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你存的是什么心?你要贪图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你的福报很有限。福报现前,不懂得再修,几十年就报尽。就像我们在新闻里面看到的世界上豪富四百多个,这是世界上的首富、豪富,其中百分之八十恐怕过不了二十年。那是什么?享福,这个福报前生修的,尽情的挥霍,不知道修福,再大的福报很快就消尽。我们看看孔子,看看范仲淹,他们修的福生生世世永远报不尽,什么原因?一个是自己的根厚,第二个是子子孙孙接着干,都知道布施。这佛法讲的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都懂得财布施,都懂得布施,修因!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世世代代都懂得,他怎么会衰?

  

  所以这是对还没有意思要想出离三界的,我们要这样教他。但是在劝导当中,也要时时刻刻提醒这个不究竟。应当把你所修积的这些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善行、善愿、善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无论我们的修学有没有成就,只要见到阿弥陀佛,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就得佛力加持,你就能够实现你的悲愿。你要救度一切众生,你得到佛力加持,你有智慧,你有德行,你有能力,你可以在遍法界虚空界,哪个地方众生有缘,这有缘他就有感,你就有应,感应道交,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能现什么身,你得大自在!好事,你愿不愿意?真的讲清楚、讲明白,他动了心,这个好,应当学,回去努力就去学。

  

  无论现前往后只有一颗心,救度一切苦难众生,就这么一个心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学本事,我现在想救度苦难众生,我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我度不了!所以要真正做到普度,落实普度,那就非跟佛陀学不可。诸佛如来,唯有弥陀的悲愿最大。这是《无量寿经》都念过,不可思议。我们要把世缘彻底放下,一心专求西方,那你这个梦才是醒来,真正醒过来,对世法没有丝毫贪恋的念头,真放下。现在身体还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不着急。我赶快要走,那个错了,那就不叫做随缘;或者我还想再过几年走,或者想现在就想走,这个心都不正常,一切随缘。活一天,把我这一天的事情做好。

  

  我们的心,我们的念头,我们的行为,念念在西方这个路上。帮助别人就是看机会,我们讲缘分。有缘,全心全力做;没缘,不去找事。古大德告诉我们,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净业要紧!可是缘分摆在面前,这现成的,这一定要做,这个不做对不起人。佛门里头有很多同修想做一点好事不知道怎么做法,来拜托你帮忙,请你帮他做,或者请你教他做,那你义不容辞,这一定要做的。我们自己跟他配合,缘成熟,这当中没有障碍,那做得也很快乐、也很自在。

  

  所以不失清净心,这是个原则。我们在没有开悟、没有证果之前,随缘,随喜功德,做一切好事不失清净心。如果看到钱财多了,对钱财起贪心,错了,你的心被染污了。接触到世间许多贵人,世间的国王,现在的总统,国家的领导人,跟这些接触,感觉得我很光荣、荣耀了,错了,为什么?你被染污,你的清净心失掉了。这是我常讲的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要放下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常常记住,统统放下。然后你可以随缘,什么场合你都可以去,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宗门里面所谓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我们有这个智慧能看破,有这个功夫、有这个定力不沾染。

  

  这个名闻利养是给我,我们自己要省察需不需要?没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辞谢不接受。有时候可以需要的话,能接受。需要不需要不是自己,是对于弘法利生有便利,这个行,这个可以,可以接受;于弘法利生上没有影响,不必要,绝对不是为个人,这要懂得。我们这二、三年来,在澳洲对于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我们做了一些事情,这些是法布施、是无畏布施。缘是从学校开始的,这都是想不到的。格里菲斯大学校长,我们见过几次面,谈得很投机,他要送一个学位给我,我当时给他说没有这个必要,没有用处,我们出家人要这个学位有什么用处?他告诉我,他说有用处。我说什么用处?他说你可以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一些国际上的和平会议。国际上和平会议一般邀请的都是教授、专家、学者,没有邀请出家人。他说你可以代表我们学校参加,帮助化解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我想这个可以,我才接受。接受之后,联合国与这些周边的和平会议邀请格里菲斯大学,所以学校就派教授参加,大概都是派两个,两个当中就有我一个。所以是这么一个缘分。

  

  我们要考虑,如果是为世界和平能帮得上一点忙的,好事情。今天我们知道这个社会动乱不安,这一代的人很可怜,不论贫富贵贱没有安全感,你说这多痛苦?这是历史上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现在天灾人祸这么频繁,我也是从事于这个工作,才在这一方面深思,找动乱的根源。所以这几年我们特别提倡《弟子规》,提倡《十善业道》,提倡《沙弥律仪》,这是什么?从头来起。我不讲大经大论,大经大论讲了几十年,有没有用处?没有用,为什么没有用?那高高在上,浮在空中,下头没有地基。大经大论,就现在我们举比喻说,好比一架大飞机,太空梭,下面什么?下面没有跑道,没有机场,下不来,悬在空中,高不可攀,只有心向往之,得不到实际利益。所以这么一个原因,那我们要找根。找根,我就从中国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的教诲,我讲过这么一个题目「中国的远祖,四千五百年前怎样教导他的后裔」,这就根找到了,伦常大道的根!

  

  年轻的时候,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李老师教我们读《五种遗规》,他老人家没有讲,叫我们自己读,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买这个书。这一门课作为我们修身读本,老师很强调,没有开过这个课,我们自己修,所以我对于这部书的内容知道得很清楚。我们自己实在讲也常常读,但是没有认真去做,所以我们的根不够扎实。现在看看目前这个状况,这个根就愈来愈需要,如果不从这个地方扎根,不从头来起,没救!尤其我跟许多学者专家在一块讨论化解冲突的问题,找不出办法。想到最后,还是中国祖先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讲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是人跟人怎么样能够和睦相处。你们想想伦常大道,伦常大道最后的目标是什么?真的就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我们把平等改一改,诚敬对待,和睦相处。真诚恭敬,彼此都是真诚恭敬,和睦相处。伦常大道的教育,终极的目标就是这个。那我们想想这个目标,小在家庭,大在国家、在世界,行得通!这个道要是能够推行,冲突自然没有了,安定和平自然落实了。儒家讲的「主敬存诚」,诚敬对待,和睦相处,这叫圣学,这叫实学,这是真正学问的基础、根本,所以我们特别强调。

  

  这一次我们学院三月六号到十三号八天,我们办一个讲座,我请蔡礼旭老师来讲这个课程。这八天我不讲,我来听,我陪着大家听,一起从头学起。蔡老师讲的录相带,我听的是在香港讲的四十个小时,我已经听了十遍,讲得不错,很难得。他为什么在短期间能讲得这么好?没有别的,他有心,有习圣习贤之心,有心把圣人的教诲发扬光大,普度众生,这在佛教里面讲叫菩提心。他有这个心!不怕苦,不怕难,所以他能成就。中国谚语所谓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有这个心,有这个愿望,他就能克服一切困难,真正做到「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这个志向很伟大,值得赞叹。古人这两句话对他来讲不是空话,他真做。所以我请他到我们学院来上课,目的是希望我们学院这一些出家同修认真来学习这门课程。

  

  这一门课程给诸位说跟戒律是一样的。十善业道、三皈、五戒,是一样的东西,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不能舍弃。章嘉大师从前跟我讲,他用个比喻说,三皈五戒好象什么?好象火车票一样。从前我们住在台北,我们台北要到高雄去,你要坐火车,你买这张火车票,三皈五戒就像这张票一样。这个票拿到手之后,你可以上车,一直要保存到达到终点站,这张票不能遗失,车上还要查几次,出站的时候还要收回。这就是说明《弟子规》,十善,三皈,五戒,从初发心开始受了、学了,一直要到成佛的时候还是这样,没有失掉。成佛之后?成佛之后还是这样,为什么?要给众生做榜样。没有成佛之前是自利,成佛之后是利他,做出样子来给众生看!

  

  诸佛如来、释迦牟尼佛应化到我们世间,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他一生的行谊。诸菩萨在我们中国历代的示现,或者示现出家,或者示现在家,都是现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不但是研教,要紧的是身教,以身作则。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叫别人做,自己不做,谁相信?谁能服?谁愿意去做?所以我们真正教人的人,诸佛菩萨都是自己做,并不要求别人做,我就做给你看。你看我修因,你看我得的这个果报,你冷眼在旁边仔细看,看清楚了,你要想得到这个殊胜的果报,你自自然然就发心来学习。这个信是真信,所以是要拿成绩出来给人看,不为自己!

  

  我常说,连世间法也讲「相随心转」,看相算命的人都会说,相随心转。那我们学佛的人对这个道理懂得更深、更多。体质,身体的健康,体质、相貌都是随你的念头转,现在这个事情科学家证明了。所以江本胜博士那个水结晶的实验,我得到这个讯息非常欢喜,我就很想跟他见面。他也很难得,我邀请他,他真来了。来的时候,正好我没有在澳洲,我到别的地方去讲经去了。但是也很难得,他在这里住了几天,做了几次讲演。我到东京去开会的时候,我两次去访问他,我们也一见如故。

  

  科学实验证明佛经上所讲的,物质跟念头(有情众生念头)的关系,他把这个证明出来了。所以我们的心善、言善、行善,身体健康,不会生病。小小的毛病自己可以调整,怎么调整?调成善念。我这念头不善,有烦恼、有习气上来的时候,生理上就出毛病了。就像那一瓶水一样,你恶的念头起,那个水的结晶它就变成很难看的样子,怎么办?赶快换念头,换善念。换善念的时候,那你看还是那个水结晶,它马上就变成很好的图案、很好的结晶。所以我们懂得这个原理,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自己可以调整。这个调整就是佛家讲的忏悔!你出了毛病是业障现前,纵然不是现在的业障,还有过去生中的业障遇缘它就起现行,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忏除业障,我们就恢复正常。合乎科学!不但是我们佛家讲如法,现在还合乎科学,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所以自己可以调养自己的身心,身心健康,这个相貌很好,这就是度众生,果报!

  

  那你们现在一定要吃肉食,不吃肉食好象营养不够。我从二十六岁接触佛法就吃素,五十四年!我身体不比你差,我营养不缺乏。这是什么?证明!佛家讲三转*轮,最后一个是作证转。我们这个身体就是证据,就是素食健康的证据,心地善良的证据。清净善良,百病不生!这一次我在北京回来感受一点风寒,我也没有去找医生,自己调养。调养这一段恢复了,用佛法理论来调养。这不是为自己,是为正法久住,是为让一些大众对佛法生起信心。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五九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