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三八卷▪P2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今天打开电脑,或者打开电视机,看到这个色相,缘起,同时你要想到性空,没有自性,没有自体,所以它并不妨碍心性是一,心性是一也不妨碍缘起,种种缘起不妨碍,反而相辅相成。我们从这个现相里头来观察、来体会,比古人讲的比喻好懂多了。现相里面是不是这样?是的,但是你要很细心,你才能观察到。

  

  性是空寂的,什么都没有,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楞严经》,世尊有个比喻非常有趣味,他用虚空来比喻真性。我们一个物体,譬如这个杯子是个物体,杯子在此地,这一块的虚空没有了;虚空要是实体的话,现在它占的这个地方,虚空要被排挤出去了。现在我把杯子拿到这边来,这个地方的虚空是不是又补进去了!如果虚空是个物体的话,一定有这个现象。虚空不是物质,精神、物质都不是,这叫真如,这叫自性;大乘经里面也叫做本无,也叫做法性,也叫做性空,也叫第一义。佛讲的名相讲得很多,都是讲这桩事情。讲这么多名相,叫我们不要执著名相,执著名相就错了,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名相、言说是因缘所生法,不可以执着,不可以分别,从这个里面去体会,你能够悟入真实。佛用这个做工具,帮助我们悟入,就是明了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法性、就是自性、就是真心,契入,这个人就是法身菩萨,就是诸佛如来。所以「性非事外」,我们从电视萤光幕上看得出来,很明显,这个现相、形相没有在萤光幕之外。「曾何乖乎种种」,萤幕不断在现相,不冲突!一丝毫妨碍都没有。「种种性空」,萤幕里现的这些相,这些相性空,没有自性,所以它也不障碍萤幕,丝毫没有染着萤幕,这就是「曾何乖乎一性」?

  

  下面说,「由无方有」,无就是一性,有就是种种,所以「一性能成种种」。这桩事情现在科学家也发现了,科学家发现「有」,有物质,物质现象,除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也是的;但是精神不是物质,它也有现象,精神的现象、物质的现象都是有。有从哪里来的?有从无来的,本无!本无是什么?本无是心性,是法性、是自性、是真心,这个东西叫本无。大乘经也叫无住,无住真心就是本无,无中生有,在相宗里面讲的「无明不觉生三细」,无中生有。

  

  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是动,这就是前面讲的「真如不守自性」,自性是静的,现在动了。它真的动了吗?不是,真如要是真的动了,就不叫真如了。所以那个动叫妄动,不是真的动,佛法里也叫迷,一念不觉,迷了。一念不觉,不觉就是无明,无明就是动相。从无明生业相,业相就生「转相」,转相就是精神;由转相又生「境界相」,那就是物质。所以,精神跟物质同源,同是无中生有,「由无方有」这句话就是无中生有,一性是无,种种是有,「一性能成种种」。

  

  「缘生故空」,现在我们说精神也好,阿赖耶的见分是精神,相分是物质,精神跟物质都是缘生的。缘生没有自体、没有自性,叫空,缘生故空,当体即空,这大乘教常讲,了不可得。物质当体即空,现在科学家证实出来,科学家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到最后确实没有东西存在。精神也是当体即空,这比较难懂,可是你要看看禅宗里面的那些故事,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知道慧可二祖参访达摩祖师,很难得!冬天下雪站在门外,祖师打坐,不理他,站得很久,积雪到膝盖。在这个时候,他把他的戒刀拿出来,手臂自己把它砍断,拿着这个手臂去供养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看到这个样子:你何苦来?你怎么会这样子?你有什么事情来找我?慧可说,我心不安。心是精神,不是物质。我心不安,求你老人家帮我安心。达摩祖师听到这个就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他这一个回光返照,心在哪里?最后说了一句「我觅心了不可得」,心是念头、妄念,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与汝安心竟」,我把你的心安好了。他在这一句话里头觉悟过来,你说他悟的是什么?缘生故空。

  

  所以森罗万象,精神的现象也好,物质的现象也好,不碍心性,这里讲是能成一性,它没有破坏一性。心性确实还是一,从一切现象里头,精神的现象、物质的现象依旧显示出一性。所以想叫妄想,心叫妄心,前面不是说得很清楚吗?妄分别故。什么妄?妄心分别,妄想分别,诸识熏习还是妄想;我们今天讲或者见色闻声、见闻觉知、印象深刻,还是妄想。你能把印象找出来吗?像达摩祖师一样,你把印象拿来;你能不能像慧可一样?我找印象找不到,了不可得。你在你的身体,五官百骸,内外所有器官里面去找,印象在哪里?找不到!无自性,精神跟物质都没有自性,都没有自体,缘生的。所以《般若经》上讲得好,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个可以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一法都不漏。

  

  你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你的心不就定了吗?不再打妄想,没有妄想好打。这个定不是修来的,自性本定,《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自性本来是这样的。湛寂灵明,湛寂就是本定,湛然寂静,本来就是这样的。虽然沦落在六道三途,无量劫来我们的真性有没有动?没动,真性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的萤光幕一样,一丝毫没有沾染。我们今天亏吃在哪里?我们今天的亏是把萤光幕忘掉了,执着萤光幕里面的妄相,把妄相当作真的。不知道萤幕是真的,萤幕显的相是幻相、是妄相,我们错误就错在这里。不晓得我们现在六根对的六尘境界,幻相!就像在萤光幕看到的现相是一个样子。六根、六尘、六识,六根、六尘是色法,六识是心法,就是精神,六根六尘是色法,物质;物质跟精神都不存在,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真正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这是真有,所以你迷了,在这里头起心动念,打妄想。什么妄想?想控制,想占有。好象控制到、占有到了,生悭贪;没有得到,没有占有住的时候,生怨恨。喜怒哀乐、七情五欲统统是虚妄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这是造业,虚妄的业。业感果报,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惑业苦全是空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在大乘教里头才把事实真相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你能不能体会得到?你读了这些经教,听了这些话,你有没有觉悟?如果一觉悟,那就一了百了,你解脱了,你超越了。那你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无二无别,你立刻就解脱了。

  

  如果根尘相接触的时候,依旧起妄想分别执着,你没觉悟。你听了怎么样?没听懂,半信半疑,还是眼前这是真的。就好象我们在看萤光幕上,还是萤光幕里头色相是真的,至于萤幕,完全不知道,哪来的萤幕?这个干干净净萤幕里头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必须等按钮关起来,才发现这是萤幕;按钮打开的时候,你只知道里面的色相,萤幕忘掉了。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清凉大师下面的开示,「是以缘起之法,总有四义,一缘生故有,即妄心分别有,及诸识熏习是也」,这一句是从事上讲的。佛法常说「诸法因缘生」,也常常讲「缘生」,凡是众缘所成的,决定没有自性,就是没有自体。我们看真是所有的有为法,刚才说过不但是物质,包括精神,精神也是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性。因为没有自性,所以各各不相知,正因为各各不相知,所以才形成缘生。这个地方讲得也很好,「妄心分别有」。诸法从哪里来的?物质是妄心分别变现出来的。诸识的熏习,八识五十一心所皆有四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相分,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诸识熏习而来的,熏习还是属于缘生。精神、物质,总而言之,都是缘生之法,缘生故有。

  

  第二个意思是「缘生故空」,缘生故有,有是有相,有形相、现象,精神的现象、物质的现象,有相,没有性体,无自性。所以前面经文里头讲过,「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叫故空。清凉大师在此地说的这些,实在讲,我们用电视画面,用电脑网路的画面,比清凉大师讲的更容易体会。为什么?这个就在眼前,色相我们能见到,音声我们能听到。音声、色相有没有?有,缘生故有。可是你要晓得这个色相、音声当体皆空,真的是了不可得,缘生故空。缘生所现的相,剎那生灭。整个画面,我们讲萤幕的画面,整个画面,无论这里面是精神的,或者是物质的,能现、所现,能变、所变,岂不是前面所讲的并皆速灭,哪有相知?各各不相知。没有自体,真的是当体即空,《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包括精神的现象,物质的、心理的,统统包括在其中。这是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无性故有,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即上随缘是也」。无性故有,我们对这一句不太好懂,但是讲随缘又觉得很好懂,无性故有就是随缘。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缘有性无」,这个意思不难懂,任何一法无不皆是,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尽了。清凉大师举经论里面来作证,说明「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跟经上所讲的「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是一个意思。这是什么?前面说过,无中生有。有不能生有,如果有,它就有自体,有体性,有体性就不能随缘。万事万物没有体性,所以它能随缘。随缘随什么缘?妄想!

  

  最近我们从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可以看出无性故有,缘生故有,你能看得出来,这个缘起四义都能在水实验当中看出。我们一个善念、一个恶念都是妄念,正念是没有念头,没有念头是正念。我们现在无念头的时候是不是正念?不是的,我们今天什么念头都没有是无明,不是正念。彻底觉悟的人,大彻大悟,他才有正念;正念是觉,不觉的人没有正念。为什么?不觉就落在无明,无明则妄动,心不清净!没有念头,什么念头都没有,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这叫无想。…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三八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