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专修禅定的时候,不要说世间的事情,就算出世间方面的讲经、说法、磕头等任何其他事情,都会变成禅定的违缘,所以都不能做,而必须专心专意修持。
可以设想,如果法布施变成了修行的违缘,第一个条件就不具备了;假使听法的人中虽然有人在听,却没有一个真正对佛法有兴趣或者是希求解脱的人,就算讲了法对他们也没有多大利益,第二个条件也不具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绝不能做法布施。
4、虽然讲经说法对自己的禅定没有影响,但是第二个条件却不具备,也就是听者虽然在听,却不但对佛法没有兴致,没有信心,反而会在听法以后制造各种各样的违缘,甚至故意无中生有地找寻这个法或者某个论典的缺点,以达到观过诽谤的动机,虽然佛法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缺陷与漏洞,但此时我们也应选择不做法布施。
更重要的,是虽然自己不懂佛法,却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懂装懂地讲法,这非但不是法布施,对自他没有利益,反而有非常严重的过失;假如自己有能力讲法,却因为对法有吝啬心,不希望别人了解修法的窍诀而不愿意讲,也有很大的过失;或尽管没有如此罪恶的动机,却因为懒惰而随随便便不讲,错过了许多讲法机会,也有很大过失。
如果在自他两方面条件都具备,且杜绝了上述过失的情况下做法布施,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4、无畏布施
无畏布施范围比较广,不仅仅是放生。大乘修行人如果有能力做无畏布施,应该毫不犹豫、尽己所能。
首先,如果无畏布施对自己和其他众生没有造成伤害,即使自己能力很小,仍然要尽力去作可怜众生的怙主!
如果作无畏布施,自己会受到伤害,虽然原则上可以选择不做,但也要观察利害轻重:虽然自己有能力做无畏布施,但对众生没有太大的利益,而对自己却有很大伤害,也可以不做;如果对众生有很大利益,即使自己受到一些伤害,也一定要做;如果自己的伤害和众生的利益轻重同等,大乘修行人还是要义不容辞地去做。
(八)第八个观察,是观察众生的根机。
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不可思议,但归纳起来,有八种不同的根机:第一种,对下一世的解脱或者人天福报没有任何兴趣。如今社会上有许多这种人,他们只管眼前的现实生活,除此之外从不希求解脱,也不希求下世的人天福报,小乘佛教称这种人为断根人,大乘佛教不认为其为彻底断根的人,而只是临时断根的人——临时阻断了解脱的种子,临时断绝了慧根与福根;第二种,虽然不希求解脱,但是希求人天福报;第三种,希求声闻的自我解脱果位;第四种,希求缘觉的自我解脱果位;第五种,希求菩萨道;第六种,希求大乘密宗法门;第七种,希求无上大圆满诀窍或类似于无上大圆满的教言;第八种,无定根机。就是根机不确定,遇到大乘的善知识,就可能成为大乘修行人;遇到小乘善知识,也可能趋向小乘的人。
其中除了第一个断根人和第八个不定根机的人以外,对其他的人,都应因材施教,对大乘根机人传授大乘佛法,对小乘根机人传讲小乘佛法,千万不能混乱、不能强迫。
比如说,我们不能勉强那些对大乘佛法没有兴趣,一心一意修小乘佛法的人去学大乘佛法,如果很勉强、很无可奈何地被迫学习,最终还是有可能会退转,因此佛认为,众生属于哪一种根机,就修哪一种法,不合适的法不能强加于人。
从原则上来讲,只允许向上引导,不允许往下引导。换句话说,在自愿不勉强的情况下,如果其他条件都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向小乘根机的众生介绍大乘佛法的特点,诸如菩提心的功德等等,令其趣入大乘,但绝对不允许劝导修大乘佛法的人转趣小乘;对于不定根机的人,一定要讲大乘佛法,因为对方可能会因此转变,进而修学大乘佛法。一般而言,对断根人讲经说法暂时没有用处,大乘显宗所采用的办法,就是为他们发愿、回向——愿我将来有机会度化他们、利益他们,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九)第九个观察,是观察自己闻思修的增长或减少。这是九观察中最重要的一条,可分为三个选择。
1、不管是直接或间接饶益众生之事,虽然当下对众生有一定利益,但如果对自己的闻思修会带来很大违缘,则任何事情都可以暂时不做。
我前面讲过的几个观察,基本上都强调过初学者要保护自己,原因就是,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其所有的闻思修,都是为了度化众生,如果闻思修三方面不受到任何违缘,自己能如理如法地修行,则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利益更多的众生。如今自己不仅不具备饶益众生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自己还会受到一些伤害,虽然饶益众生的发心纯正,但一遇到挫折,闻思修就会受到影响,那样损失就相当大了。
在面临上述抉择的时候,虽然暂时选择逃避,会对众生带来一些损失,但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自己的精进修行,自己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当中就会成就,就会具有相当大的饶益众生的能力,到那时,以成熟的因缘,可以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虽然时间上晚了一点,但也是值得的。如果现在就急于去利益众生,不仅当下不会成功,即便将来也难以成办饶益众生的大利,因此,观察轻重十分关键。
2、如果某件事对众生有一定利益,同时对自己的闻思修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则任何事情都要尽心尽力去做。
当然,普通凡夫利益众生,肯定不会像佛陀传法一般,当下会让成百上千的人受益——有人发心了,有人登地了,有人证悟阿罗汉果位了等等,但如果仍有很多众生受到不同层次的利益,就一定要去做。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观察二者的轻重:如果对自己的闻思修有一些影响,但是却能让众生得到较大的利益,还是应该选择去做;如果自己的闻思修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而众生的利益并不大,则可以选择暂时放弃,暂时回避,但并不是彻底放弃,而应发愿:当自己各方面条件成熟之时,一定要饶益众生!
3、如果某件事对自己的闻思修行所造成的伤害,与对众生的利益是同等的,就应该牺牲自己的闻思修,去做饶益众生之事。
到此,九个观察全部讲完了。
《慧灯之光五 饶益有情九观察》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