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灯之光五 显密异同

   过去所讲的内容,大多数是显宗方面的,只有少量与密宗相关的知识,今天我简单地说一下显宗和密宗的差别。

   虽然我曾经也讲过显宗和密宗的异同,但今天的内容有所不同,是根据宁玛派的成就者——荣森班智达的观点来讲的。他讲的不是很多,但都是很关键的问题。

   这虽然不是一个修法,但也是修行人必须懂得的常识。我以前也讲过,不一定所有的修行人都要学五部大论、密宗续部等很多东西,因为有些知识对我们的修行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只是多了一些知识而已,但作为一个修行人,最少也要懂得与自己修法相关的知识。

   其实,显宗和密宗的基、道、果,或者是见解、修法、行为三个方面都有差别,只是最后的果位——成佛,没有什么差别。虽然印度和藏地的有些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认为:显宗的佛还没有到达佛的真正境界,只是十地菩萨的一部分。不过,这些说法都是方便之说,实际上,显宗与密宗在果位上完全没有差别,都是一样的,只是过程有所差别而已。

  一、相同点

   (一)在胜义谛或空性方面,显宗和密宗的见解没有太多的区别。也就是说,龙树菩萨、月称菩萨在《中论》、《入中论》等显宗中观论著里面所讲的诸法空性、远离一切戏论等观点,与密宗所讲的空性是完全一致的。

   此处所谓的戏论,是指众生的执著,也即分别念范围中的所有概念,包括好坏、长短、高低等一切对立与不对立的东西。

   ( 二)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显宗与密宗所提到的诸法如幻如梦,比较简单地说,也是没有差别的。当然,在荣森班智达的《黑蛇总义》中可以了知,真正能非常透彻地证悟、通达如梦如幻的,只有大圆满。

   (三)密宗的世俗谛观点与唯识宗的比较接近。唯识宗认为,所有的外境都是以心造作的,除了众生的心以外,没有物质,密宗也基本上这样认为。当然,这与唯心主义者所讲的没有物质,只有心或意识的见解是不同的。唯识宗与密宗都承认有物质,但这个物质是意识创造出来的,物质的创造者不是上帝、造物主,而是众生的意识。在众生的意识里,能储存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佛教称之为习气。当习气的能量释放出来的时候,就可以显现外面的世界、众生等景象,所以,外在一切事物的起源,就是我们的内心。

   (四)就是显宗和密宗的成佛没有任何差别,这个刚刚我也提到过。

   以上讲的,都是从见解的角度而言的。

   (五)从修行的角度来说,显、密都强调出离心、菩提心以及其他加行的修法,这些没有任何差别。

  二、不同点

   (一)世俗谛和胜义谛的一异

   一般显宗的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得泾渭分明、一清二楚,胜义谛不是世俗谛,世俗谛不是胜义谛。显宗认为,我们所看到的如幻如梦的山河大地叫世俗谛;胜义谛就是这一切的空性本性。空性是物质的本体,除了这个本体以外,山河大地等等都是虚假的幻觉。胜义谛是真的,世俗谛是假的。世俗谛与胜义谛有真假的截然差别,成佛的时候,就只有胜义谛而没有世俗谛,胜义谛是佛的境界。

   密宗认为,世俗谛和胜义谛是无二无别的,胜义谛即是世俗谛,世俗谛也就是胜义谛。密宗的世俗谛,是指我们所感知到的外在与内在的现象;而胜义谛,则是指如来藏光明。

   现象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另外一种,就是佛的坛城。也即类似于极乐世界、东方琉璃光佛的刹土等清净的现象。

   在两种现象当中,众生所感知的现象是幻觉,是与胜义谛迥然有别的;而清净的现象却是与空性一般无别的。空性永远也不会离开清净的现象,清净的现象也永远不会离开空性。当成佛的时候,并不是没有任何东西,而是有这些清净的现象,这叫做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无二无别。

   (二)诸法是佛的坛城

   显宗认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幻觉,本身就是不清净的现象,但是密宗却认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现象本身,实际上就是清净的现象——佛的坛城。

   上次我们提到过,虽然显宗已经默认了这一点,却不是很强调。显宗认为,在获得八地的时候,八地菩萨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清净的,但这并不是一直都清净,而是过去不清净,后来通过修行,将不清净的东西转化为清净的东西了。

   密宗告诉我们:八地菩萨所看到的清净现象,并不是把过去不清净的现象转化为清净,而是自来就清净,始终都清净的,只是因为我们以前有烦恼障、所知障等障碍,有无明,所以不能感知到清净的佛的坛城,但实际上佛的坛城始终存在,永远清净。到了八地的时候,因为心里的无明差不多清净了,所以就能开始接触到世界的真相,在此之前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不是真相而是假相。

   密宗修法不是像魔术师一样,通过一些技巧,把有的东西变成没有,没有的东西变成有等等,也不是外在物体本身的一种变化。

   烦恼也一样。显宗,特别是唯识宗经典都承认有八识。在获得八地果位时,除了阿赖耶识没有转换以外,其他的七识都已经转换了。过去不清净的烦恼,基本上已经通过修行而转化成了清净的现象——佛的智慧。

   密宗告诉我们:通过修行,最后我们的意识可以变成清净的佛智,这一点没有争论,是肯定的,但实际上,在我们有烦恼、有无明的时候,烦恼本身就是清净的,那时就已经是佛的智慧、如来藏了,但那个时候因为我们有烦恼、有无明,修行不到位,所以我们感觉不到。

   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当人患胆病的时候,会将周边白色的东西,比如纸、白色的墙壁等等,全都看成是黄色的。假如所有的人都得了这种病,则所有人所看到的墙壁都是黄色的,任何一个人都看不出是白色的墙壁。但实际上墙壁是不是黄色的呢?肯定不是。只是因为大家的眼睛有病,所以才将白色的墙壁看成是黄色的。在通过服药慢慢治疗使病好转以后,大家就会慢慢看到墙壁的真相,当大家的眼病完全康复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知道,墙壁是白色的,在墙壁上面根本没有黄色的成分。

   显宗就是这样,意识不到修行者自身的变化,而认为是外在事物的变化。也即像比喻中所说的,认为是墙壁在变——墙壁原来是黄色的,后来慢慢地变成了白色。

   密宗认为,不是外在事物的变化,外在事物本身就是原本清净的。就像比喻中所说的一样,是我们的眼睛发生了变化。

   从这个比喻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显宗的见解本身,是不够究竟的。显宗的证据,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心里有烦恼,通过修行以后,就变得清净而没有烦恼了,所以仅仅依靠这一点来证明,事物本身是不清净的,后来才变成清净的,这个说法没有什么说服力。

   而密宗的说法却很有说服力,认为一切万法本来就是清净的。

   其实,在显宗极少数的经典里面也提过,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我们的世界本身就是清净的,只是你们没有看见而已。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任何一个显宗经典和论典里面,都根本没有讲到,应该如何修行,使一切显现为清净,而只是教了菩提心与空性的修法。通过长期而艰难地修习,当修到八地的时候,清净的现象自然而然会显现出来。

   类似的情况在佛教里面还有很多,比如,大乘修法里面的忍辱、布施、菩提心还有佛的一些不共境界,在小乘的经典里面也讲了,但小乘经典里面没有提及具体的修法,只是像讲故事一样描述了一下: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成佛的时候,怎么样发菩提心,怎么样修持六度而已。同样,虽然在显宗经典里面,也描述了世界的本性清净,但也没有宣讲具体的修法。当菩萨修到第八地的时候,虽然出现了清净的现象,但却不是以专门针对转不净为清净的某个修法而修成的,而是通过菩提心和空性的修法,在减少无明以后,清净现象水到渠成地显现出来的。

   其实,八地菩萨事先也没有修这些清净现象的修法,因为显宗经典里没有这样的修法,只是后来无意间便功到自然成了。

   密宗却与此不同,密宗经典告诉我们,这一切本来清净,万事万物原来就是这样。密宗学得比较好的人,在刚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他的眼、耳、鼻、舌还是能感觉到不清净的现象,但在他的意识中,却并没有不清净的观念,因为他知道一切都是本来清净的。

   密宗生起次第的修法,就是专门针对这一目的而修的。借助于生起次第的修法,首先不需要等那么久,其次凡夫也可以修成,当修到最高境界以后,就能看到周围全都是佛的现象,没有任何不清净的现象。即使是没有证悟一地的凡夫,都可以达到这种境界,所以,在净化现象方面,密宗有一些特有的快捷法门。

   既有信心,在修法上也很规范的上等根机,如果专心专意地努力修持生起次第,最快六个月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境界。不仅如此,光是生起次第,也有很多种修法可以选择,这些修法最后都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当然,修生起次第的前提,是一定要把加行修得很标准,如果没有修加行,不要说六个月,永远都修不好。

   怎么知道自己是什么根机呢?从密宗的角度来说,就是根据对法的信心来界定。比如说,大圆满的上等根机,就是对大圆满法有上等信心的人;对大圆满有中等信心的人,就是大圆满的中等根机;没有信心的人,就是没有根机。

   虽然释迦牟尼佛自己,不会去分什么上等和下等的弟子,但人的根机就是这样,这是不能回避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不同根机的人提供的修法也不一样,观点也有差异。

   尽管生起次第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修法,但其中也有一些弯路。我们也知道,生起次第修法也无法直接进入佛的坛城,而是…

《慧灯之光五 显密异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