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灯之光五 显密异同▪P3

  ..续本文上一页度来说,显宗也是如此。比如说,显宗的空性,很多人也难以理解,如果不能理解,就会生起抵触情绪,同时也会造罪,所以,为了众生着想,空性见解也不能随意张扬。即使要弘扬,也不能简单地说“诸法是空性”就完结了,而是要把后面一大堆的解释说清楚,包括为什么是空性,怎么样修空性等等。

   什么内容可以不保密呢?就是前世、后世、轮回、因果这些很简单的道理可以不保密,一般来说,公开宣讲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任何深奥的理论,在刚刚出来的时候,绝对会有一大堆的人群起而攻之,不可能一下子就顺理成章地被公众所接受,因为人们没有这样的智慧,要接受超前的东西,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世间的事情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一个静止的物体时,不能不加解释,就单纯地给别人说:“它不是静止的,它正在运动,静止即运动。”如果这样说,别人就无法接受,静止怎么会是运动呢?矛盾的事物不可能位于一体,但是,假如我们进一步解释说,我不是说这个物体表面上也在运动,而是说,虽然它看起来是静止的,但如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它实际上不是静止的,在每一个瞬间当中,它都在运动。那样说大家都不会反驳,并会进一步随着你的思路而懂得“静止就是运动,运动就是静止”的道理。

   密宗在西藏的传播也是这样,当初莲花生大师刚刚来西藏的时候,除了少数人以外,根本没有给其他人传大圆满,后来布玛莫扎等上师们入藏以后,大圆满又进一步公开一些,之后逐渐随着西藏人对藏密的了解和适应,大圆满才基本上公开了。但汉地过去一直没有内密的传承,所以密法也很难获得汉地高僧大德的支持。虽然禅宗和密宗的部分修法比较接近,但说实在的,由于个别显宗法师对密法的了解不是很透彻,所以会有一些误解。

   显宗和密宗同样讲空性、光明、如来藏。但什么叫做光明、如来藏,显宗讲得不是很清楚,密宗讲得不仅非常清楚,还有很多配套的修法。

  (五)第四个不同点,是从第二和第四个不同点综合的整体方面来讲的——诸法本来就是佛。

   在这个“诸法”里面,既包含了外界,也包含了众生的意识。“佛”就是指如来藏光明。

   在第四个要点当中,基本上包含了密宗的所有观点。密宗每一个字的解释,都可以分为很多层次,虽然密宗修行人都是密宗根机,但根机的成熟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针对不同的根机,也会揭示出同一词汇的不同内涵。

   比如说,“诸法是佛的坛城”这句话,最起码都可以解释为四种不同的层次,从低层到高层的解释方法都没有错,只是涵义越来越深,因为众生的根机不一,所以需要这样不同的解释。最表面、最低层、最不了义的坛城,是像唐卡里面画的具有五方佛的宫殿,里面坐满了各个本尊;最究竟的坛城,就是如来藏与光明。

   这是因为,古印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方,很多教派聚集在一起,当时人们的思想也是很开放、很活跃、很自由的。曾经有几千个信仰印度教的婆罗门,表面上舍弃了原来的宗教信仰,然后进入佛门,但实际上他们是为了破坏佛教,把婆罗门教的东西混杂在佛教理论中。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很秘密地进行。不过,佛教有办法预防这些问题。佛早就知道会有这些问题出现,所以故意不让对方知道很多佛教名词的真正含义。包括时轮金刚的天文星算都是这样,有很多保密而不能公开的内容,尤其是密宗的有些名词,虽然外道也有同样的名词,但真正的内涵却是迥然有异的,所以密宗非常强调传承,一定要有金刚上师的口传,否则就不可能证悟密宗,因为连理论都不可能完整地理解。

   而显宗的道理一般比较简单,无常、痛苦、无我等等,没有什么很深奥的东西。比如,与无常相反的东西就是常有、常住,凡是学佛的都不承认诸法是常住不灭的,所以也不可能掺杂什么别的东西。如果其他观点要想混入这个观点当中,也会非常明显。

   诸法是佛的坛城,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世界,并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无明、烦恼的产物,就像唯物主义者认为“精神是大脑的产物”一样。

   上面讲过,当人患了一种胆病的时候,会将所有的白色东西,看成是黄色的。如果一个人先天就有这个病,在刚生下来的时候,就看到所有白的东西都是黄色的,从来没有看到过白色,那这个人肯定会认为,所有白色的东西肯定是黄色的,而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当他后来吃了药,胆病逐渐开始好转以后,他看到的东西也逐渐变成了白色,那个时候,那个人也不会感觉到这是他自身的变化,而只会认为是外界物质发生了的变化——从黄色慢慢变成了白色。

   同样,在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有烦恼、有无明,所以看到的世界,就是一种颠倒的幻觉,后来通过修法以后,就会慢慢体悟到诸法是佛的坛城。

   《定解宝灯论》第六品讲得非常清楚,所有的藏密也认为,诸法是佛的坛城。在具体推理的时候,宁玛巴更是有一些独到的特点,不仅理论简单,也很有说服力。荣森班智达也始终强调,每一个众生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这不是指世界的真相,而只是表面的感觉或现象。

   在这一点上,经验唯心主义说对了。贝克来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除了人的感知以外,没有别的存在。但他后面的逻辑推理却错了,尽管如此,唯物主义者们也推翻不了这个理论,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1784)就曾经对此说道:“这种体系虽然荒谬之至,可是最难驳倒,说起来真是人类智慧的耻辱,哲学的耻辱!”

   其实,正是由于人类公认的智慧已经违背了事物的真相,所以,不能推翻贝克莱不但不是人类智慧的耻辱,而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因为世界的本质就是这样的。

   佛教认为,如果在六道中各选一个代表,再加上一个八地菩萨和一个佛陀,总共有八种不同境界的代表,到同一个地方看同一杯水,这八个代表所看到的,会是不同的现象:地狱众生会把水看成是沸腾的铜汁、铁汁等等;饿鬼道众生会看成是血、脓等等;一些旁生看成是住处;人看到这就是水;而天人所看到的却是甘露;八地菩萨有两种境界,一种会看成跟天人差不多的甘露,另外一种,会把水看成五方佛的空行母;最后,在佛的境界当中,没有什么有颜色、有形状的东西,佛看到的,是法身、光明、如来藏。这八种现象不可能都是准确的,其中只有一个真理,那就是佛的境界,只有佛的境界,才是最终极、最究竟的。

   为什么呢?因为其他代表所看到的现象,都是无明执著的产物,只不过因为无明有大小,所以产物也有所不同而已,尽管这些现象离真理越来越近,但也只是越来越近而已,除了佛陀以外,没有一个代表能看到真正的真相。

   假如你们想详细地了解,就要看《定解宝灯论》的第六品,以及麦彭仁波切的《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里面说得比较清楚。

   简单地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是佛的境界,不是物质的绝对真相,而只能说是相对的真相,即使我们的眼睛视力很好,没有什么障碍,也只能看到比较粗大的东西,所以也可以说这个结论是准确的,但要超过这个境界。比如说,原子、电子、核子等等,我们就看不见了,所以这些都是相对的,只有佛陀,才掌握了绝对的真理。

   从这个推理可以得知,我们看到的一切,最终既不是心,也不是物质,而是如来藏。显宗的最高境界认为,外境虽然不是实有的,但无常、如幻如梦的外境却是存在的;密宗却认为,当我们心里的无明断除了以后,外境就会随之而改变,心就有这样的力量,不需要去管外境,它自己会变得越来越清净,最后是佛的坛城。

   我们都知道,佛有三种——法身、报身、化身。密宗很多愤怒、寂静的本尊,比如五方佛等等,基本上都是报身佛。我们现在说的坛城,可以临时性地称之为是这种佛,但这只是八地菩萨的境界,还不是佛的境界。

   真正最究竟的佛,是佛的法身如来藏。《金刚经》等很多显宗经典里面都讲过:有颜色、有形状、有头、有手的佛像,还不是最了义的佛。显宗也有宣讲如来藏的经典,麦彭仁波切等很多大德认为,这些经典属于显密结合的经典,其见解,是介于显密之间的。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得出结论,虽然显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真正最后解决问题的,应该还是密宗。因为现代人没有那么多时间,人的烦恼又非常粗大,不像在释迦牟尼佛时代,相对来说,当时的人都很单纯,没有很多事情可做,烦恼也比较有限,不像现在的人那么复杂,所以,释迦牟尼佛在那个时候首先推广的是显宗。释迦牟尼佛知道,以后人的烦恼会越来越粗大,仅仅利用显宗法门,就很难解决问题。佛陀认为,针对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广弘密宗法门。

   在二千五百年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现状的确是这样。在汉传佛教里面,我比较了解的,就是净土宗和禅宗,可以说,这两个宗派都是非常好的。其他宗派我没有去详细了解,所以也不敢妄加评论。

   在目前的显宗修法当中,我认为比较有希望的,就是净土宗。净土宗非常好,如果既没有太多的智慧,也没有时间修一系列的法,那最好是选择净土宗。净土宗非常踏实,不会有什么弯路,也不需要证悟,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问题,我想,对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实在没有其他希望的人来说,念佛是最好的希望。密宗也有净土修法,但是它多了一些阿弥陀佛的灌顶和观想等密宗特有的东西,除此以外,基本上是一样的。

   我个人认为,虽然禅宗非常好,但只适合于根机比较高的人。在今天这样的时代,禅宗能起到什么…

《慧灯之光五 显密异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