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洗涤邪见染尘的法甘露——评析韦其瑗先生的两篇辩解文▪P5

  ..续本文上一页自己灌顶、说续、传授密诀的“三事上师”的称谓。并不是任意观想的乌有先生。既然未做三事,哪有根本上师?在佛教中修本尊才有本尊,供护法才有护法。所谓相应,也指经修持仪轨所产生的身意向善的变化。“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是佛教的因果相应论。不修本尊,不供护法,却有“本尊”、“护法”的“相应”,不依止亲师灌顶、授续、传密诀,却有“上师相应”,这犹如说没有播种,吃上了天空落下的大米一样,纯属自欺欺人之谈。还说“写书反而觉得神智越来越清醒,可以说与本尊、护法、根本上师的相应就从这儿得来”,把“神智变得清醒”,看做是“与本尊、护法、根本上师的相应”,更是与理不通。“神智清醒”是一般健康人的特征,并不是修持佛法的结果。原先不清醒,后来变得清醒,也不一定是修持佛法的结果。吃药、锻炼、饮食保养都能促进心脑健康,把“头脑清醒”说成修法的结果,说成是与本尊、护法,上师的“相应”成就。这种对“神智清醒”的自许,不能不叫人打上个问号。

  文章中说:“佛法重在实践,许多人对实践的认识偏重于怎样为人处事,另一方面积德、行善、敬神,长期以来曾被人斥为封建迷信而让人抬不起头来。佛教忽略了修持时近二十年来全国各大门派气功师常常标榜自己的功法已将佛道儒医武溶为一体,可见他们对佛家修持实践的重视高于正信佛教徒。”这段文字充分暴露了文章作者对佛教宗旨和佛教实践方面认识上的严重错误。许多学佛的人在实践方面重视为人处世,轻视烧香敬佛,这不是什么“偏重”和“认识错误”,而是许多人真正认识到了佛教根本宗旨的表现。大乘佛教的宗旨只有三句话:即“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句话归在一起,就是“为人处人”四个字。佛教的“为人”,就是以佛菩萨精神做人;“处世”,就是行善戒恶。在这种为人处世中就包括积德、行善和净化心性的终极修持行为。一切佛法的实践,都是为人处世的智慧道德修养实践,没有别的意义上的实践。学佛的人如果真正能重视“为人处世”的美德善行修养,就不负佛望,比那些单纯追求神通和为避祸求福烧香敬佛的世俗佛教徒的层次高得不可同日而语。本末倒置,看轻“为人处世”,看重“敬神敬鬼”装神弄鬼。甚至把不懂佛道儒医武的精神实质,只凭一知半解,东拼西凑的拙劣杂交变态现象视为对佛教修持实践的重视,虽不被别人斥为封建迷信,也是货真价实的封建迷信。“迷信”是无知的同义词,有智者价值观念岂能倒错?

  文章的作者极力为违背佛教的行为进行狡辩,说什么:“通过修持可以印证到,决非修持者与根本上师现有肉身的人体器官、神经系统、情感等产生效应,产生某种沟通或共鸣,而是两者阿赖耶识,修持者与根本上师,金刚阿阇黎修持成就罗汉或菩萨果位后之间神识的相应,即应根本上师修持成就后而产生的一种相应和神通。”佛教讲究实学实证,反对虚幻不实的作法。因此,佛经中规定,传戒、传法的上师必须是具肉身的真人。人死后没有戒脉法脉可言。这道理很简单,学校的教师必须是活人,死人的灵魂无法传播知识,自古以来的邪教、气功骗子都是以佛菩萨显灵传法的谎言来欺骗头脑简单的群众。现在伪造传承,假造佛法,自吹有神通有成就者多如草原上的牛粪。从这一事实反证出佛教传法授戒必须具肉体活人规定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虽然师徒之间的教学效果,不是靠人体器官、神经系统和感情,但没有人体器官,没有神经系统,没有感情,不能张口说话的虚构的人或神,肯定是传不了法的。“阿赖耶识”是什么意思?“阿赖耶识”是唯识宗独有的法相概念。但既使是唯识宗也不承认罗汉和菩萨果位有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只存在于世俗意识,而罗汉菩萨果位只有阿赖耶转化的净识——佛智。还应当知晓,“阿赖耶识”指含识生命的藏识,在自己虚构的偶像上并不存在“阿赖耶识”。因此,用阿赖耶识进行狡辩是枉费心计。还要提醒作者,密法金刚师的修证果位中没有罗汉果位,因为罗汉是显教小乘果位。别忘记佛法是严密的科学体系,需要分清概念。

  文章中说:“大多吉觉拔大喇嘛所传黄教一百零八部仪轨中……章嘉呼图克图所传《威德怖畏金刚仪轨》”均有请五方佛为自己灌顶的内容和灌顶的修持方法,“祈请上师章嘉活佛,自生本尊,加持宝瓶,灌顶修。”

  不仅是本文作者所提到的这几种仪轨,而且所有本尊修持仪轨中都有种性佛灌顶的内容。而在无上密中还有观想上师本尊为一体的上师瑜伽和三摩地灌顶,但这类观想灌顶代替不了“培器”、“授权”、“授戒”的“入门灌顶”。这在密续部和《密宗次第》中有明文规定。对这两种灌顶怎能混为一谈?说“这种自我灌顶比上师灌顶更殊胜”,均属外行之言,懂得密宗教理的人听了定会笑掉牙齿。

  本文的作者把“密咒”和“密法”混为一谈也是错误的。“密法”是指不同于显法的一种特殊修学系统,有不同的基础和道果理论。密法中有密咒,但密咒不等于密法。密咒在显教经典《华严》《般若》《律部》中都可以找到。散见于显教经典的密咒当然不需要灌顶,但需要传承。自己乱读会发生发音和断句上的错误,因为咒语的读音非常重要。文章中列举了《首楞严经》《大幻化网总光明藏经》《千手观音大悲心陀罗尼》《咒藏》等,还把《般若心经》也列入其中说:“这些经论中均找不到“未经灌顶不得修持、念诵”的相关戒律,相反,告诫众生,诵持大悲心咒”等。不分显密,见咒语就认为是密法,这本来就是错误。既使是密法,在字面上没有注明需要灌顶,就断定不需要灌顶也是错误的。就像中学、大学数学课本不讲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规则,是否就此可以断定,中学、大学的数学运算不需要遵守“四则运算规则”?又如国家政府颁布的法令文件中,不一定注明“公民必须遵守宪法”,但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公民不需要遵守宪法呢?灌顶之法是密宗的根本大法,犹如国家宪法,虽然处处不讲,不能就此断定处处不用。灌顶是密法的入门大法,不入此门,便不能登堂入室,就像不皈依入不了佛门,不发菩提心入不了菩萨门一样。辩护者提出的《绿度母修持仪轨》、《积光佛母修习法》等,未注明必须灌顶,也是上面所说的那种情况,在证明“学密不需要灌顶”方面起不了任何作用。

  文章中说:“慈诚罗珠开示,金刚萨埵略修法是一般的修法,所以任何人都可以修,也不用灌顶”。慈诚罗珠说过或者没有说过这种话无关重要,慈诚罗珠加上邱陵,以及和他们持同一观点的一千个、一万个人都起不了任何作用。因为,我们讲“佛法”,不是讲“人法”。因此,必须以“佛言为准”,不是以“人言为准”。佛亲自制定了分辨佛法和非佛法的标准。那就是“行为合于《律》,修持合于《经》,言论合乎《论》者是佛法,否则便不是佛法”。只要是真佛教徒,就要遵守这个原则。

  文章中说什么,“诺那活佛开示“受法诸居士可传法”,旁证“修密法不需要灌顶”并非谬论”。从“受法居士可传法”,推出“修密法不需要灌顶”的结论是奇怪的逻辑。首先“受法居士”一词怎能证明“受法居士”没有灌顶呢?难道说“此人健康”一词可以证明“此人从来没有害过病”吗?说“兔无角”,也可以证明“牛无角”吗?其次,说“人人可以当科学家”这话并没有错,因为人人都有当科学家的权利。但是不是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科学家不需要任何条件呢?同样,受法的人都可以传法,这话没有错。但不等于说传法不需要具备任何基本条件。如果是不需要条件的话,接受过佛法的文盲、聋哑人、精神病患者都可以传法了。因为,诺那活佛说过“受法的居士都可以传法”。又诺那所传“绿度母”和慈诚所传“金刚萨埵”。既便是有不灌顶可修的开许,也属个别情况,特称判断。从特称判断怎能推出“学密法不需要灌顶”这样的全称判断的结论呢?在一筐苹果中看到一只烂苹果,是否就可以断定全筐苹果都是烂的呢?说什么“藏传佛教在形式上,还有灌顶这样一个特点”。把“灌顶”看成“形式”是对密法教理认识极为浮浅的表现。灌顶有因位灌顶、道位灌顶和果位灌顶,包括学法修法的全过程,包括教证二法。如果这也是“形式”的话,什么是内容呢?

  说什么“邱陵老先生在提出修密法不需要灌顶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来完成,而是通过实修印证后得出的”。说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说提出修密必须灌顶的佛祖只有空洞理论,没有修证实践呢?是不是说,佛祖提出灌顶的理论后,二千多年来除了邱陵先生没有一个实修过的人呢?是不是说邱陵的实修成就超过了佛祖和历代学密的大成就士呢?否则,有什么理由竟然敢于否定佛教理论呢?文章的作者还引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为自己的观点作辩护,但却没有很好地想一想检验真理的实践,该是怎样的实践?我倒请问:这实践是指一个人的实践呢?还是指无数人的实践?是指一次实践呢?还是指无数次反反复复的实践呢?如果检验真理的实践不是指一个人的实践,一次实践的话,为什么把邱陵一人的一次实践,可以看做是检验佛教真理的“唯一标准”呢?检验真理的实践并不是指一个人的实践,而是指无数人的实践,不是指一次实践,而是反反复复无数次的实践,一切科学的实践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怎能无视几千年来无数佛教徒的学修实践呢?难道用“实践”一词就可以把非法的行为变成合法行为吗?同时,就“实践”而论有正确的实践和错误的实践,有真实的实践和虚伪的实践,合理的实践和不合理的实践。有价值的实践是真确的、真实的、合乎理性的实践,而不是错误的、非真实的、不合理的实践。

  辩护文的作者做为他们的王牌,打出来所谓“实证”实践,又是什么样的实证实践呢?让我们来开开眼界:

  文中说:“邱陵老先生通过自己…

《洗涤邪见染尘的法甘露——评析韦其瑗先生的两篇辩解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