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告诉大师:在飞龙世界的一期工程中,他已兴建了不少尊老爱幼、旨在光大中华传统文化的项目,除了雷峰塔、白蛇庙和总共28个景点的“白蛇传”系列景区外,绕山腰已建成92栋、每套58平方米的寿星园,专供海内外华裔百岁寿星分批前来疗养,凡来疗养的老人,吃、住、行全部由飞龙承担,每6名老人配一名服务员,一个营养师和一个保健医生,还可带一名家属前来负责起居,月工资880元。此外向全国每一位百岁老人每月赠送150元生活费,156元成本的营养保健品,一年共3680元,由当地老龄委、居委会、派出所确认后发放。公司为此已多次在全国展开了“寻龙”行动,据初步了解,第一批全国百岁以上的老人(包括港澳台)共7000名,加上1000名华裔寿星,总共8000位。“寿星园”旁边是“爱幼园”,与众不同的是,公司为每位前来游玩的儿童赠送一本集道德与知识教育于一体的小画册,和一袋公司生产的以蛇骨粉为原料的淘淘营养粉……
贡唐仓大师,作为深受国内外佛教徒敬仰的高僧大德,有一颗赤诚的爱国、爱教、爱民之心,其慈悲佛心,虽遭遇21年的冤狱,也不曾有丝毫减损。近10多年来,大师不顾年届古稀,仍常年奔波于草原牧区、国内海外,宣扬佛法,传播友谊,替政府调解草山纠纷,捐资四五十万元兴办民族教育……累累功德,不一而足。如今面对一代“蛇王”的宏大善举,大师禁不住感动而言:“钱总赚钱大手笔,花钱大气魄,富贵不忘国家,发财惠及老幼,真是仁风义举,我一定要支持你的事业!”
当晚,李玉玲小姐特意选择丰泽园,为第二天就要离京的贡唐仓大师饯行,同时为远道而来的“蛇王”洗尘。席间,大师一边品尝着鲁菜,一边谈笑风生,回忆他五十年代在四川藏区捐资30万银元兴办奶粉厂的往事。临别时,大师握着“蛇王”的手说:“我和你虽是第一次见面,但我感觉我们好象认识很久了,这是缘份!”
面对各路记者,贡唐仓大师侃侃而谈:“两千年前,南方的僧人为西藏传去了第一部佛经。今天,我带着12卷经书来到南国。中国各民族同是龙的传人,我愿为广东人民祈祷发愿。”
贡唐仓大活佛来到飞龙世界,亲自为雷峰塔、白蛇庙主持开光。这消息通过钱龙飞先生在《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广东广播电台、香港《文汇报》等各类媒体的郑重公布,迅速传遍粤、港、澳地区。
从12月6日开始到12月11日,每天都有万名左右的游客从各地来到飞龙世界。尽情游览之后,人们无不希望能一睹贡唐仓大师的风采。为满足广大游客的愿望,钱先生按照藏族人民的习俗,特意在保健中心门口为贡唐仓大师布置了法座。每天上午和下午,大师都要出来二三次,为早早排队等候的游客摩顶祈福。那场面壮观而肃穆:金黄色的圆形伞帐下,大师端坐雕龙饰金的法坐,20多名弟子站在身后朗声诵经。从长长的台阶次第走上来的游客,一个紧跟一个来到大师坐前,虔诚地合掌、低首。大师无论男女老幼,一概面带慈笑,用他那厚实的大手轻轻一触。大师风趣地告诉人们:“佛、法、僧为佛教三宝。既然是个宝,让僧摸摸头以示爱护、祝福之意。”
活佛与“蛇王”相会,这引起了新闻媒介的浓厚兴趣。在钱龙飞先生在飞龙大酒楼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贡唐仓大师面对中央、粤、港、澳各路、各“兵种”的记者,侃侃而谈。大师睿智、风趣的谈吐,泰然而亲切的风采,倾倒了见多识广的记者们……
大师说:“今天与这么多的新闻界朋友见面,我感到很高兴。我为什么到广州来呢?有这么几个缘由:一是我是个藏族,据西藏古书记载,两千年前,广州这里的和尚给西藏传去了第一部佛教经典,今天我带着12部经典来到广州,这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二是我与钱总以前从未见过面,他听到我的情况介绍后,一定请我来,从我个人的性格和脾气来说,一般的什么开光、剪彩我都不参加,比如我每年要到北京开全国政协常委会,凡看到摄像什么的,就避开了。但我和钱总在北京相见后,一见如故,好像认识很久了。我认为他是个爱国者,他那么有钱财,不去享受,也不去国外投资,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大陆投资,令人感动。凡是爱国家、爱民族、爱祖宗的,我都要全力支持。三是广州原是佛教非常兴旺的地方,以后似乎慢慢淡化了,现在在这个地方修起了白蛇庙、雷峰塔,很有意义,既是对传说中在人间做了许多善事的白蛇娘娘的纪念,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
“我看了飞龙世界,感到建得很有意义。在老百姓的看法中,蛇是龙的舅舅,蛇时间长了就会变成龙。飞龙,飞龙,飞上天空的一条龙,很活跃的一条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是很吉祥的。11月12日我到的那个晚上,就在各位记者坐的这张桌子旁、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座前,从二楼天花板上渗下像珠帘一样的水来,在我们藏族人民的看法中,这是很吉祥的。因为龙离不开水啊!(酒楼的服务小姐事后告诉作者说,二楼的一根水管破了几天,一直未渗下水来,就在贡唐仓大师当晚走进酒楼大厅的那一刻,天花板上突然滴滴嗒嗒渗下水来,如水帘一般,一直到大师离开。)
“马克思主义认为佛教是客观唯心主义,为什么呢?因为佛教认为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世人自身的努力,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讲的也是客观存在。佛教讲究缘,有缘就有机会。我们藏族有一句话:纸上写的字,风吹雨淋就抹掉了;刻在心里的字,永远抹不掉。这次我们有缘份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广东、特别是在这个展示了中国龙文化的飞龙世界相会,十分难得。每一个人,虽然职业不同,贫富有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国家、爱民族,作为佛教徒,还要加上爱教。我近10年来或代表国家、或以个人身份出访了一些国家,虽然不少国家比我们国家发达、富裕,生活条件很好,也有一些国家希望我留在他们国家,但我始终想着我是个中国人,我离不开藏族人民,离不开草原。我在国内,不管到哪里,都要以我的宗教方式为当地人民祈祷。11月28日,在钱先生的安排下,我带着弟子去看莲花山的望海观音时,专门让20名藏族喇嘛诵了经。在爱国家、爱民族这一点上,我们的心愿是共同的,中国各民族同是龙的传人。这一点人人都要铭刻在心。我愿为广东人民祈祷发愿,祝大家扎西德勒(藏语意为吉祥如意)!”
大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讲话,赢得了在场记者们格外热烈的掌声!为大师的风采所征服,人人争相而上与大师合影留念。记者们纷纷评说,贡唐大师“真是一位高僧大德”、“不仅是佛教大师,还是一位哲学家”。
从1994年11月12日至12月12日,贡唐仓大师在飞龙世界度过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其间他应广州军区海军的盛情邀请,与钱龙飞先生一起到海军基地参观,并乘坐军舰渡海到著名的虎门炮台,凭吊了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之后又到深圳特区小住了几日,他的虔诚信徒、一位藏族女企业家专门为大师准备了一幢完全按藏族习惯布置的花园别墅。
12月12日,大师要启程返回兰州了。钱龙飞先生以隆重的仪式欢送大师:专门请来的陆海空三军军乐队吹奏着威武、雄壮的乐曲;飞龙的1000多名职工自发聚集在游乐城高轩的大门两侧,恋恋不舍地目送大师;高挂在旗杆上的鞭炮足足响了10多分钟。令人称奇的是,这天一早便开始下雨,但在大师走出他住了将近一个月的保健中心时,霏霏细雨却突然停住了,大师在人们的欢送中乘车驶出飞龙世界时,天空又骤然大雨倾盆。在前往白云机场的路上,一直是大雨瓢泼。然而当大师抵达机场时,雨又一次奇妙地停了。大师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同志事先订好的贵宾休息室等候飞机起飞的一个多小时里,尽管天空阴沉,却滴雨未下。到登上飞机时,白云机场上空已是阳光灿烂、晴朗无云。送别的人们目睹在短短两小时中天气的这一变化,无不为之称奇。
银鹰载着贡唐仓大师和他的20多名弟子,飞上蓝天,直向西北而去。钱龙飞先生特意派他的女儿钱林萍送大师到兰州,其心之诚,令大师为之感动。
历世贡唐仓大师简历
第一世贡唐仓大师根敦彭措
第一世贡唐喇嘛根敦彭措于藏历第十一饶迥土鼠年(公元1648年,清顺治五年)正月初八日出生在黄河首曲甲考达日则嘉山麓原董氏十八支之一的则卫香秀部落(原四川省阿坝州)。父名本秀,母名道吉堪召。15岁时随其叔格桑扎西赴藏,入哲蚌寺敦莽扎仓学经。先后从第五世达赖喇嘛、赤·洛智嘉措等大师座前聆受了多种深奥经教的传授,尤其奉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为上师喇嘛,竭诚奉侍。大师学完五部大论,洞悉五般若精义,出类拔萃,被称誉为“哲蚌格西”。在获拉让巴格西学位后,准备随其叔返里,遵从嘉木样的劝告,留藏继续深造。入下密院习学甚深密宗金刚乘教理,成为显密兼长的大密宗师。恰扎巴·根敦彭措之名如雷声震空。
土兔年(1699年),任西藏下密院翁则喇嘛(即领经师)。铁蛇年主持传授续部经教,达到很高的学术成就,章嘉·阿旺乔丹等拜他为师。其间,主持扩建密宗经堂,向第六世达赖喇嘛呈献三千五百两白银作为代金,获准将郎日溪卡划作下密院胜乐修供仪轨的基金,并主持修订、新镌拉萨版“四家合注”。火狗年(1706年)任下密院堪布,第二年就任降则法王,在职班禅大师座前聆受密集等教敕。土牛年(1709年),嘉木样回原籍建寺前,师徒曾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共同发愿。铁虎年(1710年),任白噶增巴的经师,住锡布达拉宫。
木羊年(1715年),继佛陀第二宗喀巴的法位,任甘丹寺第50赛赤。火鸡年(1717年)七月,准喝尔蒙古的铁骑至达木,班禅罗桑益西和大师率三大寺喇…
《金席大师贡唐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