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席大师贡唐仓▪P9

  ..续本文上一页神的经都要念。对普通群众来说十分难得的时轮大灌顶,就需要四天时间,每天都是从早上讲到下午,中间吃顿饭。如最简单的观世音灌顶,我所学的就有10多个,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灌顶:两只手的,四臂的,11个头的,千手千眼的,等等”。

  1945年,贡唐仓·丹贝旺旭活佛19岁。在此之前,德高望重的三世安曲活佛圆寂,享年96岁。为了主持查理寺教务,贡唐仓大师向嘉木样呈上报告。之后带着他的管家,一路念经,前往他的本寺查理寺,开始了他19岁基本学成之后一边继续修行,一边弘扬佛法的青年时代。

  贡唐仓大师住锡川西查理寺修行传法,善行大德开始远播四方

  位于四川西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查理寺,是贡唐仓大师的众多属寺之一。寺院座落在一条苍翠的峡谷谷坡上,环境十分幽静,谷底清水潺潺,阳山坡上覆盖厚密的绿草,阴山坡布满茂密的松林,气候温湿可人。由于原寺主安曲活佛学识、威望很高,查理寺过去就闻名川西一带。自从安曲活佛把宝寺送给贡唐仓大师后,寺院的地位就更加不同一般了。

  这座寺院,藏语又叫“华丹玛桑林”,意即“骑狮子的文殊菩萨的寺院”。相传二世安曲活佛建这座寺院时,从地基下挖出一尊石质的文殊菩萨骑狮子的像,因而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查理寺被视为文殊菩萨降生的地方。

  年轻的贡唐仓活佛和他的随员骑马南行,穿过辽阔的草原,翻越连绵的山岗,直奔查理寺而来。寺中数百名喇嘛早已在谷口列队迎候。看见大师的骑乘在前方出现,虔诚的喇嘛们鸣奏法器,念诵吉祥祝词,纷纷向年轻的大活佛行跪拜礼。为庆祝贡唐仓·丹贝旺旭活佛的到来,寺院专门举行了盛大的法会,全寺喇嘛念经三天。远近各部落的群众闻讯后也纷纷赶来,烧香顶礼,一睹出生在他们故乡的大活佛的风采。之后,大师回到故乡辖美,认定了洪拉大师的转世。

  结束了在拉卜楞寺的苦学,来到查理寺主持教务,贡唐仓活佛开始了他一生中另一个重要阶段。一方面,他到川西的大寺院独立执掌教务,把查理寺这座主要以显宗为主的寺院完善提高,确立了考取“多仁巴”学位的制度。在原来“格贵”的基础上设置了“协敖”(即维护法会秩序的铁棒喇嘛),使寺院管理得以健全,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活佛告别了过去基本是单一的青灯黄卷的学经阶段,真正开始面对社会。还是在从甘肃拉卜楞寺到川西查理寺的旅途中,受到各地土司一路恭敬迎候的活佛,就目睹了贫苦百姓的饥寒状况。到查理寺后,每当看到前来朝拜他的信民中那些袍子破旧、生计艰难的牧民,他的慈悲之心就难以安宁。他无法安坐寺院,便经常到甘、青、川各省的草原上去,深入部落,走进牧民帐篷,察看群众的生活,亲自为他们念经祈福,让他的善良的信民们得到精神安慰。很多的情况下,牧民是在他走后才知道来的是贡唐仓大活佛。

  1946年,贡唐仓活佛20岁。这年6月15日,大师接受青海省河南蒙旗卡松地方的请求,为僧俗大众传授时轮大灌顶。这是贡唐仓活佛在他功德无量的弘法生涯中首次举行的规模较大的法会。法会主讲台设在卡松一个叫泽曲噶玛滩的草山坡上。大师端坐庄严的法座,纵目望去,上万名信民匍匐在地,不停地跪拜,不停地抛献哈达。这些虔诚的人们,来自甘、青、川交界地区不同的部落,为了聆听大师讲经传法,早早地骑马奔驰,甚至徒步跋涉而来。几天的路程虽使他们疲惫不堪,但他们渴望的心灵却是万分幸福的。贡唐仓活佛深深理解他的善良的信民们祈求幸福的愿望,不畏辛苦,在高原的烈日下整整讲了三天。他用深沉、浑厚的讲经声,为世间大众祈求幸福和安宁。

  首次大讲经获得圆满成功,贡恬{只罘鸸2 律詈竦涿烂D栚草原磧!ィ鞯E请求传穘椖活动觡τ不暇』1947年艝篾4月14,32岁昣五世嘉

  傃⒛闔窦牛

  执笫>即返回r1卜楞寺瘠举行盛{敼┘馈

   天,大8#又应四rZ玛尔康5壸靠嘶鶗炈筛诘葂劼渫了

  A请求前圔传法。XT其是掩

  斯甲传惼时出现“观 鬱勇丁钡膐o兆,传D€川西份 健

  q 卓斯甲蟲今四`ē湴又萋阥v康境内 绷诮鼦

  彙T谡

   地方一

  地势呂n险要、表跨过群 称之| 鐙观音桥Kl的木桥箎能到觫x#山上,鋾一座 厶C菩萨驑

  庙中最t涔蟮臇荙妥鹱詏 w成的四臂观世音菩萨像。关于这尊观音菩萨像,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有一天(不知是什么年代)当地一位老汉赶着牛耕地时,突然听到地下有个声音说:“擦疼了!擦疼了!”老汉循声挖下去,发现土里理着一尊自然天成的四臂观世音像,细细看去,像上果然隐隐有犁铧擦过的印迹。当地群众自然对这尊佛像十分崇拜,专门修庙供奉。此后阿坝州的藏民朝拜西藏前,一定要先朝拜这尊观音像,以祈求保佑平安、如愿。

  1947年10月,贡唐仓大师来到山上朝拜,他在观音庙中念经三天。之后,大师接受信众的请求,在佛像前传授观音灌顶。在传授时,突然从观音菩萨像上流出清香的甘露。聆听大师传法的僧众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奇兆,无不感到激动、幸福,对贡唐仓大师更是无比崇信。

  大师奔波在苍茫的草原上,他不仅通过讲经宣扬佛理,劝导世人友好相处,而且以他的威望和影响,做了许多有益国计民生的事。他到一些部落去,看到土司和百姓之间有不少表示身份等级的不平等礼节,就开导土司们:“人有上下长幼之别,却无高低贵践之分,应当废除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礼节,人人平等相待。”听了大师的规劝,土司们诺诺称是,很快付诸行动。

  当时甘、青、川交界的一些农牧区,蔓延着私种鸦片的恶习。有关资料记载:甘南藏族自治州一些地方,以广种大烟出名,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竟形成了以卓尼、夏河农业区种生烟,临潭县旧城和夏河县城加工、贩卖鸦片的一条龙式生产销售网。加之解放前后,这里流窜着大小20余股国民党残部及土匪,他们为了满足自身吸食毒品的需要和筹集活动资金,在其盘踞的地盘和据点大肆种、贩鸦片外,还教唆、诱骗、胁迫部分藏族群众私种大烟,使烟灾更加泛滥成灾。据调查,到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时,仅甘南就发现有3个县的450个自然村“以种大烟为生”的农牧民1.1万户、6万余人,每年种大烟3.8万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在临潭旧城和拉卜楞镇,专门从事毒品加工的个体专业户100多家,烟贩200余人,每年有成千上万斤鸦片被商贩从这里贩往临夏、兰州、西安等地。川西一带也不例外,松岗、卓斯甲等地也是很有名的鸦片产地,不但销到成都、兰州、西宁,还被贩运到南京、上海、广州等南方大城市,人称“川西膏子”和“川土”。

  甘、青、川三省交界的藏区之所以烟毒弥漫,一是这里均属地域偏僻的深山老林,交通闭塞,处地隐蔽,不易发觉。而且全是二阴山地,降雨充沛,土气湿润、肥沃,日照强烈,树叶腐烂后变成的有机肥料充足,具有亚热带林区的特征,十分适宜罂粟的生长。二是国民党政府虽然口头上高喊禁烟,实际上是“明禁暗不禁”、“禁人不禁己”,结果当局禁种的告示年年贴,山上的鸦片却年年种,而且越种越多,及至种植、加工、贩卖、吸食鸦片的活动愈来愈猖獗,并逐渐趋于公开化。

  贡唐仓活佛第一次看到鸦片,还是他到查理寺以后。

  有年夏天,他到今四川省阿坝州的松岗农区,看到草山坡上一片片被开垦过的地块里,开满了看起来十分绚丽的白色或粉红的花朵,似乎有点像拉卜楞寺院花圃里的芍药花。随从告诉他,这看起来艳丽迷人的花儿,就是害人不浅的罂粟花。

  大师惊讶地“哦”了一声。关于鸦片的故事,他多年前就听老师毛尔盖特卜丹讲过。老师说,距离中国很远很远地方的英国人,用兵舰和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把看起来象黑牛粪一样的鸦片运到中国,不仅换走了中国无数白花花的银子,而且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吸食成瘾,变成了面黄肌瘦,干不成活,当不成兵的烟鬼。现在这种开得十分灿烂,却祸害无穷、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鸦片花,竟然出现在草原上,活佛的心情顿时变得沉重。他召来当地的土司,神情严峻地讲说种鸦片的害处:“从眼前看,鸦片很值钱,每年能卖很多很多钱。从长远看,越来越多的人吸上鸦片,人就要变成鬼,会使很多人家破人亡。钱要挣,可不要挣害人的钱。长此下去,罪过可是不小,草原上不能种这种有罪的东西”,土司们听后诚慌诚恐,诺诺而退。

  1948年3月15日开始,贡唐仓大师应松岗土司的请求,在松岗曲波闹吾林寺第二次传授时轮大灌顶时,对参加法会的大小土司等3000多名信众再次宣讲种鸦片的坏处。土司们回去后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告诫那些种鸦片的人:“贡唐仓活佛教导了,种鸦片有罪过,你们赶快把鸦片铲掉!”各部落的群众怀着对贡唐仓大师的信服,很快拿上棍棒,成群结队地上山下沟,把正在开花的鸦片全部打掉了。没有多长时间,这里的牧民就把“害人的魔鬼赶出了草原”。

  贡唐仓大师在川西禁烟的故事,不久传到了成都、重庆、兰州,甚至到了南京。人们说川西不再种鸦片了,是一位叫贡唐仓·丹贝旺旭的活佛亲自到各部落劝说的结果。国民党甘肃省、四川省于是专门致函,赞扬活佛的“功德”,南京政府还特意邀请活佛到南京去,准备给予嘉奖。大师一笑置之:“劝说人们不要做不好的事,这是佛门中人应作的事。”他没有离开川西去南京。

  从1945年开始,贡唐仓·丹贝旺旭大师在查理寺度过了约十年岁月。冬日里,他端坐在自己囊欠(即活佛的佛邸)的经房或寺院的经堂里,心神完全沉浸在佛经典籍之中。在雪山环抱、静谧得如同与世隔绝般的查理寺,大师的诵经声伴随着法器的奏鸣声,昼夜不息,格外激荡人心…

《金席大师贡唐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