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神的經都要念。對普通群衆來說十分難得的時輪大灌頂,就需要四天時間,每天都是從早上講到下午,中間吃頓飯。如最簡單的觀世音灌頂,我所學的就有10多個,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灌頂:兩只手的,四臂的,11個頭的,千手千眼的,等等”。
1945年,貢唐倉·丹貝旺旭活佛19歲。在此之前,德高望重的叁世安曲活佛圓寂,享年96歲。爲了主持查理寺教務,貢唐倉大師向嘉木樣呈上報告。之後帶著他的管家,一路念經,前往他的本寺查理寺,開始了他19歲基本學成之後一邊繼續修行,一邊弘揚佛法的青年時代。
貢唐倉大師住錫川西查理寺修行傳法,善行大德開始遠播四方
位于四川西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查理寺,是貢唐倉大師的衆多屬寺之一。寺院座落在一條蒼翠的峽谷谷坡上,環境十分幽靜,谷底清水潺潺,陽山坡上覆蓋厚密的綠草,陰山坡布滿茂密的松林,氣候溫濕可人。由于原寺主安曲活佛學識、威望很高,查理寺過去就聞名川西一帶。自從安曲活佛把寶寺送給貢唐倉大師後,寺院的地位就更加不同一般了。
這座寺院,藏語又叫“華丹瑪桑林”,意即“騎獅子的文殊菩薩的寺院”。相傳二世安曲活佛建這座寺院時,從地基下挖出一尊石質的文殊菩薩騎獅子的像,因而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查理寺被視爲文殊菩薩降生的地方。
年輕的貢唐倉活佛和他的隨員騎馬南行,穿過遼闊的草原,翻越連綿的山崗,直奔查理寺而來。寺中數百名喇嘛早已在谷口列隊迎候。看見大師的騎乘在前方出現,虔誠的喇嘛們鳴奏法器,念誦吉祥祝詞,紛紛向年輕的大活佛行跪拜禮。爲慶祝貢唐倉·丹貝旺旭活佛的到來,寺院專門舉行了盛大的法會,全寺喇嘛念經叁天。遠近各部落的群衆聞訊後也紛紛趕來,燒香頂禮,一睹出生在他們故鄉的大活佛的風采。之後,大師回到故鄉轄美,認定了洪拉大師的轉世。
結束了在拉蔔楞寺的苦學,來到查理寺主持教務,貢唐倉活佛開始了他一生中另一個重要階段。一方面,他到川西的大寺院獨立執掌教務,把查理寺這座主要以顯宗爲主的寺院完善提高,確立了考取“多仁巴”學位的製度。在原來“格貴”的基礎上設置了“協敖”(即維護法會秩序的鐵棒喇嘛),使寺院管理得以健全,教學質量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活佛告別了過去基本是單一的青燈黃卷的學經階段,真正開始面對社會。還是在從甘肅拉蔔楞寺到川西查理寺的旅途中,受到各地土司一路恭敬迎候的活佛,就目睹了貧苦百姓的饑寒狀況。到查理寺後,每當看到前來朝拜他的信民中那些袍子破舊、生計艱難的牧民,他的慈悲之心就難以安甯。他無法安坐寺院,便經常到甘、青、川各省的草原上去,深入部落,走進牧民帳篷,察看群衆的生活,親自爲他們念經祈福,讓他的善良的信民們得到精神安慰。很多的情況下,牧民是在他走後才知道來的是貢唐倉大活佛。
1946年,貢唐倉活佛20歲。這年6月15日,大師接受青海省河南蒙旗卡松地方的請求,爲僧俗大衆傳授時輪大灌頂。這是貢唐倉活佛在他功德無量的弘法生涯中首次舉行的規模較大的法會。法會主講臺設在卡松一個叫澤曲噶瑪灘的草山坡上。大師端坐莊嚴的法座,縱目望去,上萬名信民匍匐在地,不停地跪拜,不停地抛獻哈達。這些虔誠的人們,來自甘、青、川交界地區不同的部落,爲了聆聽大師講經傳法,早早地騎馬奔馳,甚至徒步跋涉而來。幾天的路程雖使他們疲憊不堪,但他們渴望的心靈卻是萬分幸福的。貢唐倉活佛深深理解他的善良的信民們祈求幸福的願望,不畏辛苦,在高原的烈日下整整講了叁天。他用深沈、渾厚的講經聲,爲世間大衆祈求幸福和安甯。
首次大講經獲得圓滿成功,貢恬{只罘鸸2 律詈竦涿爛D栚草原磧!ィ鞯E請求傳穘椖活動觡τ不暇』1947年艝篾4月14,32歲昣五世嘉
傃⒛闔窦牛
執笫>即返回r1蔔楞寺瘠舉行盛{敼┘饋
天,大8#又應四rZ瑪爾康5壸靠嘶鶗炈篩诘葂劼渫了
A請求前圔傳法。XT其是掩
斯甲傳惼時出現“觀 鬱勇丁鋇膐o兆,傳D€川西份 健
q 卓斯甲蟲今四`ē湴又萋阥v康境內 繃诮鼦
彙T谡
地方一
地勢呂n險要、表跨過群 稱之| 鐙觀音橋Kl的木橋箎能到觫x#山上,鋾一座 厶C菩薩驑
廟中最t涔蟮臇荙妥鹱詏 w成的四臂觀世音菩薩像。關于這尊觀音菩薩像,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有一天(不知是什麼年代)當地一位老漢趕著牛耕地時,突然聽到地下有個聲音說:“擦疼了!擦疼了!”老漢循聲挖下去,發現土裏理著一尊自然天成的四臂觀世音像,細細看去,像上果然隱隱有犁铧擦過的印迹。當地群衆自然對這尊佛像十分崇拜,專門修廟供奉。此後阿壩州的藏民朝拜西藏前,一定要先朝拜這尊觀音像,以祈求保佑平安、如願。
1947年10月,貢唐倉大師來到山上朝拜,他在觀音廟中念經叁天。之後,大師接受信衆的請求,在佛像前傳授觀音灌頂。在傳授時,突然從觀音菩薩像上流出清香的甘露。聆聽大師傳法的僧衆們,親眼目睹了這一奇兆,無不感到激動、幸福,對貢唐倉大師更是無比崇信。
大師奔波在蒼茫的草原上,他不僅通過講經宣揚佛理,勸導世人友好相處,而且以他的威望和影響,做了許多有益國計民生的事。他到一些部落去,看到土司和百姓之間有不少表示身份等級的不平等禮節,就開導土司們:“人有上下長幼之別,卻無高低貴踐之分,應當廢除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禮節,人人平等相待。”聽了大師的規勸,土司們諾諾稱是,很快付諸行動。
當時甘、青、川交界的一些農牧區,蔓延著私種鴉片的惡習。有關資料記載:甘南藏族自治州一些地方,以廣種大煙出名,以後隨著商業貿易的發展,竟形成了以卓尼、夏河農業區種生煙,臨潭縣舊城和夏河縣城加工、販賣鴉片的一條龍式生産銷售網。加之解放前後,這裏流竄著大小20余股國民黨殘部及土匪,他們爲了滿足自身吸食毒品的需要和籌集活動資金,在其盤踞的地盤和據點大肆種、販鴉片外,還教唆、誘騙、脅迫部分藏族群衆私種大煙,使煙災更加泛濫成災。據調查,到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時,僅甘南就發現有3個縣的450個自然村“以種大煙爲生”的農牧民1.1萬戶、6萬余人,每年種大煙3.8萬多畝,占總耕地面積的17%。在臨潭舊城和拉蔔楞鎮,專門從事毒品加工的個體專業戶100多家,煙販200余人,每年有成千上萬斤鴉片被商販從這裏販往臨夏、蘭州、西安等地。川西一帶也不例外,松崗、卓斯甲等地也是很有名的鴉片産地,不但銷到成都、蘭州、西甯,還被販運到南京、上海、廣州等南方大城市,人稱“川西膏子”和“川土”。
甘、青、川叁省交界的藏區之所以煙毒彌漫,一是這裏均屬地域偏僻的深山老林,交通閉塞,處地隱蔽,不易發覺。而且全是二陰山地,降雨充沛,土氣濕潤、肥沃,日照強烈,樹葉腐爛後變成的有機肥料充足,具有亞熱帶林區的特征,十分適宜罂粟的生長。二是國民黨政府雖然口頭上高喊禁煙,實際上是“明禁暗不禁”、“禁人不禁己”,結果當局禁種的告示年年貼,山上的鴉片卻年年種,而且越種越多,及至種植、加工、販賣、吸食鴉片的活動愈來愈猖獗,並逐漸趨于公開化。
貢唐倉活佛第一次看到鴉片,還是他到查理寺以後。
有年夏天,他到今四川省阿壩州的松崗農區,看到草山坡上一片片被開墾過的地塊裏,開滿了看起來十分絢麗的白色或粉紅的花朵,似乎有點像拉蔔楞寺院花圃裏的芍藥花。隨從告訴他,這看起來豔麗迷人的花兒,就是害人不淺的罂粟花。
大師驚訝地“哦”了一聲。關于鴉片的故事,他多年前就聽老師毛爾蓋特蔔丹講過。老師說,距離中國很遠很遠地方的英國人,用兵艦和大炮打開中國的大門,把看起來象黑牛糞一樣的鴉片運到中國,不僅換走了中國無數白花花的銀子,而且讓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吸食成瘾,變成了面黃肌瘦,幹不成活,當不成兵的煙鬼。現在這種開得十分燦爛,卻禍害無窮、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的鴉片花,竟然出現在草原上,活佛的心情頓時變得沈重。他召來當地的土司,神情嚴峻地講說種鴉片的害處:“從眼前看,鴉片很值錢,每年能賣很多很多錢。從長遠看,越來越多的人吸上鴉片,人就要變成鬼,會使很多人家破人亡。錢要掙,可不要掙害人的錢。長此下去,罪過可是不小,草原上不能種這種有罪的東西”,土司們聽後誠慌誠恐,諾諾而退。
1948年3月15日開始,貢唐倉大師應松崗土司的請求,在松崗曲波鬧吾林寺第二次傳授時輪大灌頂時,對參加法會的大小土司等3000多名信衆再次宣講種鴉片的壞處。土司們回去後紛紛行動起來,他們告誡那些種鴉片的人:“貢唐倉活佛教導了,種鴉片有罪過,你們趕快把鴉片鏟掉!”各部落的群衆懷著對貢唐倉大師的信服,很快拿上棍棒,成群結隊地上山下溝,把正在開花的鴉片全部打掉了。沒有多長時間,這裏的牧民就把“害人的魔鬼趕出了草原”。
貢唐倉大師在川西禁煙的故事,不久傳到了成都、重慶、蘭州,甚至到了南京。人們說川西不再種鴉片了,是一位叫貢唐倉·丹貝旺旭的活佛親自到各部落勸說的結果。國民黨甘肅省、四川省于是專門致函,贊揚活佛的“功德”,南京政府還特意邀請活佛到南京去,准備給予嘉獎。大師一笑置之:“勸說人們不要做不好的事,這是佛門中人應作的事。”他沒有離開川西去南京。
從1945年開始,貢唐倉·丹貝旺旭大師在查理寺度過了約十年歲月。冬日裏,他端坐在自己囊欠(即活佛的佛邸)的經房或寺院的經堂裏,心神完全沈浸在佛經典籍之中。在雪山環抱、靜谧得如同與世隔絕般的查理寺,大師的誦經聲伴隨著法器的奏鳴聲,晝夜不息,格外激蕩人心…
《金席大師貢唐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