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得的究竟的证悟,与大圆满上等根器即生解脱,中等根器临终解脱与下等根器中阴解脱者所获得之殊胜证悟无一例外,没有区别。以上所有教法,均以证悟万法本净离戏之大平等性而获解脱。应以此而予以确断。
第三节 讲述真实之果与作者之名
修持自心光明所得之果,即是当其上之分别及其习气障碍自然清净之时,二智将无勤圆满,而定能获得原始之位,三身任运成就!
如上所述,所谓修持“自心之光明”是指:首先上师将“见”介绍给自己,并且自己也对其获得了彻底的确断,然后恒常地安住于此本觉状态之上即为“修”。并且护持所生自解之“行”,这样的话,三身任运成就之“果”将得以现前。如亚科夏扎仁波切所说:
确认自性即为见,
除此无他当确断,
安住其上即为修,
何显自解即为行,
三身任运即为果,
不离此即三昧耶。
又如麦彭仁波切所说
见为无执自清明,
修为无基离根本,
行为无偏心安然,
果为三身任运成。
米拉日巴尊者也曾说:
见为空性原始智,
修为无执自清明,
行为无间恒安住,
果为无垢赤裸裸。
因此,如此《具证长老直指心性》当中的窍诀所言:“专心致志勤勉师教言”等以及“住于如同虚空平等性”等,以此来宣说“见”;“在护持之时,如不动之水而清澈,将心识安住于自地的话,则其法性自然明朗之着重修持之窍诀”等,以此来宣说“修”;“应能于无明蛋壳中剥离”与“于生死迷网之牢笼中获得解脱”,而“以所生自解之方式而行”与“以梦定量”以及如“所谓以行为确定道相”一般,“是否具备信心、悲心与智慧等自然生起之道相,观察身、语之行为则能了知”等,以此来宣说“行”;现在宣说的真实之“果”即修持自心光明所得之果。
总的来说,就真实之本性而言,自性本觉是远离得与失的,但是即便如此,还有偈诵说:
一切众生本为佛,
但为客尘所障碍,
客尘清除即真佛。
如同此偈文所说,一切众生从自性本净与本性清净分来说,皆是佛,但为烦恼、所知二客尘所障。因此所谓的“当其上的客尘分别与其习之障碍自然清净之时”,是指如果习气之客尘得以清除的话,即是本净直断究竟之果与妙用。
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此“二智无勤圆满”的话,即是任运顿超之殊胜与妙用。如是定能永恒获得原始法身普贤如来之佛果。
如云:“三身任运即为果。”此偈文是说,此即是三身任运之成就!
甚深,格嘿,萨玛雅。
此为极其甚深之法,所以称作甚深。
格嘿是说此为极其殊胜之密法,因此,应对具器者宣说,而对不具器者应当保密!
所谓萨玛雅是指于此加上三昧耶誓言之印。
此文著于第十五胜生周,火马年(公元1906年),特为不能精进广泛闻思,而又欲修持自心本性之在家咒士等,将诸具证长老所体证之直指窍诀,以简明易行之要诀的方式而予以宣说。麦彭文殊金刚著。善哉!芒嘎朗。
第四节 后记
此文是以上师多丹罗珠江措以及大成就者哲嘎的口传为根据,其他尽可能多的窍诀为旁饰,以自他二利之心,由德合隆寺毫无闻思等功德,名为丹宝者撰写为文。虽然自己倍感愧对诸大智者之心,但在自己外甥如意宝慈诚桑波以及具缘弟子阿吾嘎尔罗,外甥南真以及堪布特曲,法伴罗珠等的敦请下,盛情难却而写,惭愧之至而呈。善哉!
三句击要
华智仁波切著
顶礼上师
见者广大浩瀚也
修者智悲光明也
行者佛之苗芽也
若能如是修持故
即生成佛具可能
非也心安了不得
见为广大浩瀚者
三句义之直击要
首先自心松坦住
不纵不擒无分别
平等松坦自然住
骤然惊心呼出帕
猛烈短促奇妙哉
非为一切空朗朗
空空朗朗赤无碍
赤裸通透不可说
法身本觉当认清
直指自性本觉第一要
而后无论散与住
瞋怒贪执苦与乐
以至一切时与处
旧识法身当认清
前熟母子光明会
离言觉分中安住
乐明散住再再除
骤施方便智慧字
等引后得无有异
入座离座亦无别
恒常住于无别性
然于未获稳固间
远离喧嚣修为重
入座修持平等住
无论一切时与处
唯护法身种种相
除此无他当决断
获得唯一确断第二要
此时贪瞋苦与乐
骤生无尽分别念
识其自性了无踪
若识解分之法身
则如绘图于水面
自生自解无间断
生皆觉空赤裸食
驰皆法身王妙力
无迹自净了不得
生式于前无有异
解规殊胜最妙要
无此所修皆谬道
具则无修法身性
此为决定解脱第三要
具足三要以为见
智悲结合以为修
佛子诸行为助伴
虽较三世佛共议
亦无胜此之窍决
觉力法身伏藏师
智慧界中所取藏
非同土石如意宝
极喜金刚之遗教
三种传承之心髓
赋予心子秘密印
此乃深义之心语
即为心语义要诀
切勿不惜舍此要
勿今遗失此窍决
圣贤室利王之殊胜法
三句击要
丹贝旺旭仁波切释
顶礼上师如意宝!
顶礼菩提心胜宝!(译礼)
第一节 顶 礼
在此将圣者室利王之殊胜教法,三句击要之句意尽力统摄为一,而分为前善初义,中善正行义,后善终结义三个部分。
首先,讲述第一部分——
顶礼上师!
要认识大圆满觉性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为“闻恩之见规”,第二种为“窍诀修持规”,第三种为“加持转移规”。在这里大圆满自宗所用的方法,就是第三种“加持转移规”。我们应该知道上师为一切三世诸佛总集之自性,并应以猛烈的信心、恭敬受持四灌顶,而后将上师之心与自心相融。依于此种方便而使上师意相续之成就转移到自相续之中的方法,就是我们应该精勤修持的方法。此外,无论三世诸佛之悲心与加持有多么迅猛,如果不依靠上师善知识的话,也是不可能获得大圆满甚深窍诀当中所开显的,证悟之方便的。
“能表比喻上师”指的是具足色身、头手等,以体相而显现的,并给予灌顶、讲法、开示窍诀的上师。特别是指,指授本来住于自身的原始胜义菩提心之本智,及其无作赤裸之自性的上师,这样的上师被称作三恩上师,应对其进行顶礼。如是,“所表胜义上师”则为住于肉团心中央之法性光明原始智,应依上师之窍诀而得以证之,此即无生胜义之上师。若能现前此所表胜义上师而做行持的话,即所谓“具持甚深究竟见之顶礼”。
第二节 正文
一、概述
1、概述之正体
见者广大浩瀚也。
修者智悲光明也。
行者佛之苗芽也。
总的来说,依靠捷径光明大圆满者,若欲以即身、即生成佛之方便是什么呢
其为同时不离“见”、“修”、“行”三者,然后才能于此基础之上现前究竟之果。
因此,若结合近传之三种传承上师名字之含义而讲述“见”、“修”、“行”三者的话——
所谓的“见”,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切轮回涅槃万法都收归于唯一的觉空明点界之中,且其包纳太虚! “见”为如此之广大。于如是广大之见的妙力中所生起的一切轮回涅槃浩瀚无边之显相,皆为无碍、清明、无有混杂而生起的,虽然有轮回涅槃之显相生起,但无论是轮回还是涅槃都于本觉法身大平等界中未曾动摇!所应修持之见正是如此。
所谓的“修”是怎样的呢
无碍通达一切万法之实相、胜义菩提心、广大法身等真实义的如所有智,与无有造作,任运自生的,对一切于此未悟众生的大慈悲心,二者双运,缺一不可。那么,像这样如同太阳一般的如所有智——了然观见自性本觉之胜观;与如同太阳光芒一般的——对尽所有众生之无缘大悲,此二种相应法双运而修,即是所谓的“修为智悲之光明”。
那么,“见”、“修”、“行”三不可分当中的“行”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的“行者佛之苗芽也”,就像于苗芽中可以广泛地生出茎干、枝叶、以及果实等等一样,以此将佛子比作苗芽;修习菩萨六度之道比作茎干;如同枝叶和果实的菩提分证之果法以及四身五智等则能自然无作任运而生。总的来说,等引之自性本觉种种资粮本来圆满,故而六度之一切功德,也就自然圆满:何也不执为布施,何也不贪为持戒,何也无惧为忍辱,不勤为精进,安住原始本觉禅定,觉性自生之智慧,此六者本自圆满。以此觉性之力,在后得行道之时六度自然而生起,则佛之苗芽——菩萨之万行均为本觉智慧之助伴。
如果将“见”、“修”、“行”三者与三种传承上师的名字结合而宣说的话——诸佛心印意传为隆钦冉坚尊者,持明标传为晋美朗巴尊者,补特伽罗耳传为佛苗芽尊者c)。此种理解方式阐明于亚科夏扎仁波切的笔记中。
其他,依上师丹巴的教言,则是将“见”、“修”、“行”三者与三位上师之特点相结合而宣讲的。例如:“见”,如同印度的极喜金刚与藏地的隆钦冉坚二位尊者之见一般,为…
《金刚密乘大圆满—突破轮回之道(丹贝旺旭仁波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