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二、十因二因相摄▪P4

  ..续本文上一页

  

  [48] 「于」字,《金藏》有,余无。

  

  [49] 《枢要》卷下文︰

  

  「虽二因内有非能生因﹝而因缘﹞种胜显」者,此二名牵引、生起。润、未润别,得果显故,相续无断。

  

  [50] 即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

  

  [51] 即随说、观待、摄受、相违。

  

  [52] 「因」字,《金藏》无。

  

  [53] 胜友解《瑜伽》卷五亦作「言说」。藏文作「mvon par brjod pa/」。

  

  [54] 「显,故」二字,《金藏》作「故显」。

  

  [55] 「中名言种子」五字,《金藏》有,余无。

  

  [56] 「因。以」,《金藏》作「以因」。

  

  [57] 《瑜伽》卷三十八云:

  

  此中牵引种子、生起种子﹝藏文作「”phen pa dav mvon par ”grub par byed pa”i sa bon/」﹞名能生因。所余诸因,名方便因。

  

  [58] 「由」字,《金藏》有,余无。

  

  [59] 「彼第五卷」四字,《金藏》有,余无。

  

  [60] 「是能生因」四字,《金藏》有,余无。

  

  [61] 随说、观待、摄受、相违。

  

  [62] 牵引、引发、定别、同事、不相违。

  

  [63] 「唯一」等七字,《金藏》有,余无。

  

  [64] 「立」字,《金藏》有,余无。

  

  [65] 「明」字,《金藏》无。

  

  [66] 《瑜伽》卷五原文为:

  

  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依无间灭缘依处,施设等无间缘;依境界缘依处,施设所缘缘;依所余缘依处,施设增上缘。

  

  [67] 唯「施设」作「建立」。「建立」,藏文作「”dogs pa/」。

  

  [68] 「此中亦有二师别解」八字,《金藏》有,余无。

  

  [69] 《金藏》作「初解云」三字,余作「释之」二字。

  

  [70] 文分为二,第一解本文讫。

  

  [71] 即随顺、差别功能、和合、不障碍。

  

  [72] 「解」,《金藏》作「释」。

  

  [73] 「余」字,《金藏》有,余无。

  

  [74] 如本论卷八云︰

  

  如说现行谷麦等种。

  

  [75] 「依」,《金藏》有,余无。

  

  [76] 如本论卷八云︰

  

  虽二因内有非能生因,而因缘种胜,显故偏说。

  

  [77] 「解」字,《金藏》作「释」。

  

  [78] 「依」字,《金藏》有,余无。

  

  [79] 「待」字下,《金藏》有「境」字。

  

  [80] 即境依处。

  

  [81] 《金藏》作「方」,余作「等」。

  

  [82] 「即以」等十一字,《金藏》、灵泰《抄》牒文有,余无。

  

  灵泰《抄》云︰

  

  但解领受、和合、不障碍三依处无间缘也。若境界依处、领受、和合、不障碍,此四依处,皆有所缘也。

  

  论中合言中二缘,非别显也。

  

  [83] 《枢要》卷下云︰

  

  无间灭及境界,疏中或三﹝依处﹞,或四依处,何故真见、随顺二﹝依处﹞中,无无间灭﹝即等无间缘﹞?

  

  答︰具摄受六﹝依处﹞办无漏法。若尔,有二等无间真见!取前无漏引后生故,不取等无间灭。随顺,下引中﹝中引上﹞故。

  

  [84] 即领受、和合、不障碍。

  

  [85] 「二」字,《金藏》作「三」。

  

  [86] 「说二」二字,《金藏》作「偏说」二字。

  

  [87] 「即以此文为不尽理。依所余立增上易故,略不说之」,《疏翼》原

  

  无,今依《大正藏》增。

  

  [88] 「理」字,《金藏》有,余无。

  

  [89] 谓领受、和合、不障碍。

  

  [90] 「此〈菩萨地〉」四字,《金藏》有,余无。

  

  [91] 《瑜伽》卷三十八原作「当知此中若能生因,是名因缘」。

  

  [92] 《瑜伽》卷三十八原作「若方便因,即增上缘」。

  

  [93] 《瑜伽》卷三十八原作:

  

  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法说。由一切心及心法前生开导所摄受﹝藏文作「sva ma skyes pa rnams skabs byed pas yovs su zin pa/」﹞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是故当知等无间缘及所缘缘摄受因摄。

  

  [94] 灵泰《抄》云︰

  

  「疏」,牒也。

  

  [95] 余有「上」字,《金藏》无。

  

  [96] 「成」字下,《金藏》有「故」字。

  

  [97] 「摄受」即属方便因内。

  

  [98] 「等」,取十三依处。

  

  [99] 谓方便因所摄。

  

  [100] 谓观待、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

  

  [101] 道邑《义蕴》云︰

  

  以三因中,有等无间所缘缘,故除少分,余皆增上。即显随说,相违因,令入增上也。

  

  [102] 《金藏》作「释」,余作「解」。

  

  [103] 约不杂乱体。

  

  [104] 「即」字,《金藏》作「释」。

  

  [105] 「内」字,《金藏》无。

  

  [106] 「摄」字,《金藏》无。

  

  [107] 本论卷八云︰

  

  彼六因中,诸因缘种,皆摄在此二位中故。

  

  「别抄」卷三云︰

  

  问︰牵引、生起、更无别体,如何得有六因不同?

  

  解云︰未润之时,牵引全,余四少分,除生起因。被润之时,生起全,余四少分,除牵引因。无别体故,以余四因通亲疏故。今唯取亲,故言一分也。

  

  问︰余定异等三容有疏因,引发唯亲,何言一分?解云︰引发通种现,今但取种,故言一分也。

  

  [108] 《瑜伽》卷三十八云︰

  

  一切种子望后自果,名牵引因。……即诸种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

  

  [109] 「进」字下,《金藏》有「者」字。

  

  [110] 如《显扬》卷十八云︰

  

  是故依净不净业习气依处,施设牵引因。依有润种子因依处,施设生起因。

  

  [111] 如本论卷八云︰

  

  〈菩萨地〉说︰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名能生因;所余诸因,方便因摄。

  

  又本论卷八云︰

  

  〈有寻等地〉说生起因是能生因,余方便因。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二、十因二因相摄》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