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六、诤答有无出世末那▪P2

  ..续本文上一页无学位第八,必有现行俱有依。是识性故。如余七识[37]。彼师许第七以第八为依故。

  

  

  

  【论文】

  五‧四五 又如未证补特伽罗无我者,彼我执恒行;亦应未证法无我者,法我执恒行;此识若无,彼依何识?

  

  【疏翼】

  第二护法等唯染义无中,第八二执不均失。于中分三︰一、法执失依,二、第八无慧,三、二乘未断。此即初文。

  

  

  

  【述记‧卷二十九】

  

  又难︰如凡夫等未证人空,人执恒行。二乘人等未证法空,法执亦应恒现前有!为例均故。若此识无,法执恒行,依于何识?二乘定有故。

  

  

  

  【论文】

  五‧四六 非依第八,彼无慧故。

  

  

  

  【疏翼】

  第八二执不均失中,第二第八识无慧。

  

  

  

  【述记‧卷二十九】

  

  彼说八识皆有执故,不可说执依第八识!第八识俱无慧执,故非八俱也。

  

  

  

  【论文】

  五‧四七 由此应信二乘圣道、灭定、无学,此识恒行,彼未证得法无我故。

  

  

  

  【疏翼】

  第八二执不均失中,第三二乘未断。

  

  【述记‧卷二十九】

  

  二乘圣道及灭定位,法执有故,此第七识,恒行不绝,未证法空故。意显回心、顿悟人等,入初地已,分证法空,有此净智[38]。

  

  

  

  【疏翼】

  

  以上第二护法等唯染义无中,第八二执不均失讫。

  

  

  

  【论文】

  五‧四八 又诸论中,以五同法,证有第七,为第六依。

  

  

  

  【疏翼】

  第二护法等唯染义无中,第九五六不同失。于中分三︰一、二论以五证六,二、无七则宗因两失,三、或五亦无依失。此即初文。

  

  

  

  【述记‧卷二十九】

  

  《瑜伽》第五十一[39]、《摄论》第一[40]证七识中,以五识为同法,证有第七,为第六依。

  

  

  

  【论文】

  

  五‧四九 圣道起时,及无学位,若无第七为第六依,所立宗、因,便俱有失。

  

  

  

  【疏翼】

  

  第九、五六不同失中,第二、无七则宗因两失。

  

  

  

  【述记‧卷二十九】

  

  若圣道起,在有学及无学,无第七为六依,彼二论所立之宗、因,应俱有过。

  

  谓若总言第六意识必有俱生、不共、增上别依,即违自宗一分宗过。自许圣道及无学,意无所依故。若言除圣道及无学意识,余意识必有此依,即有比量相违之过。此一分意识无依,与余令有依者为比量故。

  

  若以「六识摄故」为因,成前总宗,此因即有自不定过,为如五识,「六识摄故」,意识有依?为如汝圣道无学意识「六识摄故」,意识无依?若以「六识摄故」之因成后宗者[41],便有[42]法自相相违、决定相违过失。谓彼一分意定无依。六识摄故。如汝圣道无学意识[43],故无第七。《摄论》[44]、《大论》[45]比量,宗、因,皆有此失。善因明者,应乃知之[46]。

  

  

  

  【论文】

  

  五‧五○ 或应五识,亦有无依;五恒有依,六亦应尔。

  

  

  

  【疏翼】

  

  第九、五六不同失中,第三、或五亦无依失。

  

  

  

  

  

  【述记‧卷二十九】

  

  义虽不然,汝之五识亦应有无依之时,六识摄故。如汝意识。

  

  此有自宗相违过失。以就他宗,然成返难︰五识恒有依,意识应亦尔!结成前难。

  

  

  

  【疏翼】

  

  以上第二护法等唯染义无中,第九五六不同失讫。

  

  

  

  【论文】

  

  五‧五一 是故定有无染污意,于上三位恒起现前。言彼无者,依染意说,如说四位无阿赖耶,非无第八,此亦应尔。

  

  

  

  【疏翼】

  

  第二护法等唯染义无中,第十、总结会。

  

  

  

  【述记‧卷二十九】

  

  故「无染意于上三位亦恒现前」,二乘三位,法执无染;菩萨三位,或净无漏无染心起,是随所应,思之差别。回心向大,其理皆然。

  

  论说三位无末那者,随何乘说染污意无,非无第七识体。如说四位不退菩萨等[47],无阿赖耶,非无第八体,舍染名故[48],故人执俱,定有法执。

  

  下、自更解。无漏亦有净第七识,一一皆如《佛地论》[49]及《枢要》[50]说。诸门[51]分别,如第十[52]解。

  

  下、唯正义。

  

  上来依颂第十门中,已略分别伏断位讫。

  

  

  

  【疏翼】

  

  以上第八段依第十门起灭或隐显分位有二,第二答中第一正解本文伏断分位讫。

  

  

  

  【论文】

  

  五‧五二 此意差别,略有三种:

  

  

  

  【疏翼】

  

  第八段依第十门起灭或隐显分位有二,第二答中,第二傍乘义解行相分位。

  

  

  

  

  

  【述记‧卷二十九】

  

  自下第二、因乘义解分位行相。于中有三︰初、标分位行相差别之数,次、列其名,后、随别解。此即初也。

  

  

  

  【论文】

  

  五‧五三 一、补特伽罗我见相应;二、法我见相应;三、平等性智相应。

  

  

  

  【疏翼】

  

  第二傍乘﹝或因乘﹞义解行相分位中,第二列其名。

  

  

  

  【述记‧卷二十九】

  

  即列名也。

  

  以相应法显识行相,由此三种短长不同,故成位别[53]。

  

  【论文】

  

  五‧五四 初,通一切异生相续、二乘有学、七地以前一类菩萨有漏心位,彼缘阿赖耶识,起补特伽罗我见。

  

  

  

  【疏翼】

  

  第二傍乘﹝或因乘﹞义解行相分位中,第三随别解。于中有二,第一别解三位中,分三︰一、解人我见相应位,二、解法我见相应位,三、解平等性智相应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二十九】

  

  自下、别释,有二︰初、别解三位,后、重料简。此是第一、与人我见相应。

  

  正云「补特伽罗」,通五趣摄,非唯人故,如前已解[54]。即一切异生全、二乘有学有漏心位,起此见故。除八地以去,彼永不起此人我见。

  

  「七地以前,一类菩萨有漏心位」:「一类」之言,谓即简取顿悟菩萨、初地至七地渐悟菩萨、二乘有学从初发心初二阿僧祇劫,除二乘无学、回心菩萨者,故言「一类」。彼已永无故。

  

  此「菩萨」及二乘有学,起「有漏心」时者,但起无漏,人执必无故。

  

  此识缘阿赖耶识起数取趣见也,第八未舍「阿赖耶」名故也,第七非不与法见俱。法见位长,人我位短;又人我粗,法我细故;故偏说之,此为初无,此即舍名[55]。

  

  问︰能缘人我七地以前有漏时,方言有者,此意是入无漏时舍,如下亦然[56],舍此相应。何故第八舍「阿赖耶」名,不言七地以前起无漏心时舍?

  

  答︰八,据永舍,以性未能离他执故;七,据暂舍,以染污体少时无故。不相违也。不可说彼得互舍也[57],以二乘有学未名舍故。若许暂舍,二乘有学入无漏心,亦应名舍,染污末那违无漏故。

  

  

  

  【论文】

  

  五‧五五 次,通一切异生、声闻、独觉相续、一切菩萨法空智果不现前位,彼缘异熟识,起法我见。

  

  

  

  【疏翼】

  

  第一别解三位中,第二解法我见相应位。

  

  

  

  【述记‧卷二十九】

  

  即是第二、法见相应。

  

  此若初位,必有此位;有此位时,未必有初,此位长也。即诸异生、一切二乘──不问有学、无学──身全、一切菩萨──即兼顿悟,及学无学渐悟菩萨──十地之中,法智及果不现前位。

  

  「法空智」者,谓无分别智入法空观时;「果」者,即是此正智果;谓法空后得智,及依法空后得智入灭定位,无分别智所引起故,名「法空智果」。此时第七识必起平等智,第六法空心细,第七法执障彼法空智;法空智起,故平等智生。等流亦尔,体类同故[58]。

  

  然此中言,简取人空无分别智,及人空后得智,并此人空所引灭定。此位之时,虽灭人执,法执仍在。人空观粗,法执行细,不障彼智。唯第七人执,可障彼智,故入人观位,人执不行。如来地时,此识无漏,故不说也。

  

  此法执心,缘异熟识起法我见。法我见位既长,异熟之心亦尔。见、相相当,故说,「缘」也,非人执心不缘异熟,异熟位长,故不说彼;非法执心不缘赖耶,赖耶短故,不说之也。

  

  

  

  【论文】

  

  五‧五六 后,通一切如来相续、菩萨见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现在前位,彼缘无垢异熟识等,起平等性智。

  

  

  

  【疏翼】

  

  第一别解三位中,第三解平等性智相应位。

  

  【述记‧卷二十九】

  

  即平等智相应心也。从胜全论,即一切如来全,无有漏故。一切「菩萨见道」全──通顿、渐悟一切菩萨──必法空观入见道故,此非三心,真见道义[59],及一切菩萨修道位中法空智及果现在前位,皆起平等智故。人观不然,如前已说。

  

  然果中有远果,有近果。如何等者…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六、诤答有无出世末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