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二十五、离阿赖耶生死不成

  【论文】

  

  三‧三七八 又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故。

  

  

  

  【疏翼】

  

  第二引经申其理证或依经附理十证中,第六生死时心证。于中有三︰一、引经,二、遮余非,三、归本识。此即初文。

  

  

  

  【述记‧卷二十二】

  

  自下、第六。

  

  此、初引经,使证识有。

  

  谓此大乘及通小部,受生、命终必住散位,及与有心,方得受生及命终理。此中合[1]文「必住散心」,非住无心及非住定位,而得命终受生者也。

  

  下破经部等,所以者何?《瑜伽》第八十云:诸无学者,要先入灭定,后方入无余,亦无心命终。彼无六识,非无第八[2]。由斯即显若以六识为命终识,彼如何成?

  

  若说意识受生命终,彼由无学愿力致然。既有第八,亦非无心,又说诸异生、有学,不相违也[3]。

  

  

  

  【论文】

  

  三‧三七九 谓生、死时,身心惛昧,如睡无梦、极闷绝时,明了转识必不现起。

  

  

  

  【疏翼】

  

  第六生死时心证中,第二遮余非。于中分五。第一破六识非,又分为三︰一、举无转识,二、立六量非,三、有必可知。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二十二】

  

  下文有五︰一、破六识非,二、显第八是,三、破大乘异说,四、破上座部义,五、难死时渐舍之识。初中有三,如文自显。此即第一、举无转识。

  

  此位「身心」俱太「惛昧」──「身惛昧」,硬强性;「心惛昧」,暗劣性。「如睡无梦」,即五位中无心睡眠。「极闷绝时」,因鬼、药等有此事起。如〈决择分〉[4]、〈无心地〉[5]说。

  

  然瑜伽师,生、死二位既无,六心无心地中不别说者,即闷绝摄。今言「闷绝」,离死、生外,为鬼药等所闷绝故[6]。今此二位,非是住定,住散心位。有此无心,故引为证。

  

  量云︰即生、死位,明了转识必不现起。身心惛昧故。如睡无梦等。此二位中身心惛昧,大小二乘悉皆共许,故极成因。转识,生、死位无,唯大乘义,故得为宗。对萨婆多,此喻不成,彼但三位[7]说无心故。

  

  然先释有二︰

  

  一、谓唯有第八,无余六转,此文可然,宗[8]无余故。即以《瑜伽》第一为证,谓入母胎说有本识,不说意故[9]。又以《对法论》文为证,唯以无记心命终故[10]。

  

  二、说亦有意识。岂以《瑜伽》不说意识即便无者?第七应然。以不说故,此位应无。若无记心命终、受生,便唯第八,第八恒有,何须说也?即以此文证有第六。简异性故,说唯无记。若不然者,说无心位,何不别说受生命终,唯言五位?

  

  前师解云︰亦即闷绝,俱是惛昧位中摄故。然今此中文势,本意唯取有本识义为正所宗,言无意识受生命终,唯有本识;若无本识,以谁为受生命终之心也?今助释云︰是破他故,且言无意,非唯一说,此兼两师。然下既无别说,即以前师为正[11]。

  

  

  

  【论文】

  

  三‧三八○ 又此位中,六种转识,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如无心位,必不现行。

  

  

  

  【疏翼】

  

  第一破六识非中,第二立六量非。

  

  

  

  【述记‧卷二十二】

  

  子段第二、立六量非。

  

  此二位中,必无转识。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如无心位。正破萨婆多,引三位无心为喻。若兼破经部等,即前二散,及与二定、无想、五位。

  

  然彼二部等说五识无,执有意识。然今此中,正破彼意识,及设遮五,通言六识,非正遮计。此即难全无。

  

  

  

  【论文】

  

  三‧三八一 六种转识,行相、所缘,有必可知,如余时故。

  

  

  

  【疏翼】

  

  第一破六识非中,第三有必可知。

  

  

  

  【述记‧卷二十二】

  

  第三段、设纵有六识。

  

  难令行相、所缘,不可得知。

  

  汝之生死,许有转识,行相、所缘应可了知。转识摄故。如余散有心位[12]。

  

  今随文便,先言其因,谓「六种转识」。次言其宗,宗中,先言有法「行相、所缘」。次复言「有」,此言「有」者,谓有转识,行相、所缘必应可知。「可知」,即是法。「如余时」,是喻。以因「故」字,安置喻中,非直文势便能,亦复义生巧逐。上下诸文,多分如此,准此可知。

  

  

  

  【疏翼】

  

  以上第二遮余非中,第一破六识非讫。

  

  【论文】

  

  三‧三八二 真异熟识,极微细故,行相、所缘俱不可了;是引业果,一期相续,恒无转变,是散,有心,名生死心;不违正理。

  

  

  

  【疏翼】

  

  第二遮余非中,第二显第八是。或依《枢要》、第三显真异熟。

  

  

  

  【述记‧卷二十二】

  

  既有此难,外返伏难︰说有转识,遂令行相等可知;既有赖耶,应行相等可说!

  

  第二、显第八是。

  

  「极微细故,行相、所缘俱不可知[13]」,简第六意,体非微细,非真异熟。是引业果、总报摄故;「一期相续」中,无断故;「恒无转变」,其性定故;「是散」心位,非定位故;是「有心」时,非同五位无心时故;「名生死心,不违正理」。我今此识,既非转识,体「极微细」;生死虽有,「行相、所缘俱不可知[14]」,非同粗识可知之识;故六转识,违于正理。

  

  此中所以惛昧为因,解生死时无转识义,诸贤共禀,众教同说。

  

  次难陀论师等无量论师、正法藏胜军师等,特以为佳,恒用阐扬,殊增智虑,名光月氏[15],誉美方今,无识之俦同遵南指。唯我大师至生遍破,及其披此,更益前非。如次论下,及〈制恶见〉中正陈其义。今诸释既备,胜义云集,群贤叙之,盛当所指。

  

  

  

  【论文】

  

  三‧三八三 有说:五识此位定无。意识取境,或因五识,或因他教,或定为因。生位诸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识亦无。

  

  

  

  【疏翼】

  

  第二遮余非中,第三破大乘异说。

  

  

  

  【述记‧卷二十二】

  

  下第三、破大乘异说,有六︰一、叙宗,二、正破,三、救义,四、破救,五、更救,六、复难。此叙宗也。

  

  五种转识,生死定无,大小教同。然诸贤等,于此无诤,唯第六识,今应分别。

  

  意识取境,凡有三因︰或因五识,随缘五尘;或因他教,别生解故;或定为因,境界殊妙。死位既同以惛昧为因,故无异说。

  

  唯于生位,更增此释︰生位,前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识亦无。言死位中,或因五识、他教等故,意识可有;唯正得以惛昧为因。初受生位,诸因不成,故独为证。然虽更有独起意识不缘于教、不缘五尘、不缘定境,取增人、法[16],此何不说?

  

  无心别起,不托五尘、他教、定力,别生计度,本但三因,如见闻等,无别因起,必应尔故。

  

  

  

  【论文】

  

  三‧三八四 若尔,有情生无色界,后时意识应永不生。定心必由散意识引;五识、他教,彼界必无;引定散心,无由起故。

  

  

  

  【疏翼】

  

  第三破大乘异说中,第二正破。

  

  

  

  【述记‧卷二十二】

  

  破上异师别生解者。

  

  谓生无色初剎那后,彼时意识应永不生。初无意识,彼此同故。若彼伏言受生已,次入定,无散意者,理亦不然。定心必由散意识引,或加行为因,如闻思等,或生得善,引生方起。此通三界[17]。五识、他教此之二因,彼界无有;能引起定散心意识,在彼界中无由起故,定如何生?非初受生即可得定,故彼三因,彼初无有,彼界散意,何缘得生?

  

  

  

  【论文】

  

  三‧三八五 若谓彼定,由串习力,后时率尔,能现在前。

  

  

  

  【疏翼】

  

  第二破大乘异说中,第三救意。

  

  

  

  【述记‧卷二十二】

  

  彼复救解︰若生下界非串习定,可籍[18]散意引生彼定,下串习力后生彼时,定心率尔能现在前,故无过失。

  

  

  

  【论文】

  

  三‧三八六 彼初生时,宁不现起?

  

  

  

  【疏翼】

  

  第三破大乘异说中,第四破救。于中分二︰一、难定心,二、难散心。此即初文。

  

  

  

  【述记‧卷二十二】

  

  论主难云︰彼界定心即初生位一剎那中,宁不现起?亦由下界串习力故,犹如后时。

  

  

  

  【论文】

  

  三‧三八七 又,欲、色界初受生时,串习意识,亦应现起。

  

  

  

  【疏翼】

  

  第四破救中,第二难散心。

  

  

  

  【述记‧卷二十二】

  

  下、初受生一剎那位,前生曾习第六意识,亦应现起!即生得善,或勤烦恼、久习工巧等。

  

  

  

  【疏翼】

  

  以上第三破大乘异说中,第四破救讫。

  

  

  

  【论文】

  

  三‧三八八 若由惛昧,初未现前,此即前因,何劳别说?

  

  

  

  【疏翼】

  

  第三破大乘异说中,第五更救及…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二十五、离阿赖耶生死不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