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二‧二二○ 有义:种子皆熏故生。
【疏翼】
第七新熏本有分别中,第二唯新熏。
【述记‧卷十三】
自下第二、唯新熏,即胜军祖师[1]难陀尊者义。于中有四︰一、立宗,二、释难,三、引证,四、解违。此第一也。
一切有漏无漏种子法尔新生。此第一,立宗也。
【论文】
二‧二二一 所熏、能熏,俱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
【疏翼】
第二唯新熏中,第二释难。文分为二︰一、会前引说,二、正释所以。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三】
自下第二、释难。
非无漏能熏,亦无始有,故有漏种子,无始成就。即是难陀会前所引[2]一切无始有漏种文。
【论文】
二‧二二二 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如麻香气,华熏故生。
【疏翼】
第二释难中,第二正释所以。
【述记‧卷十三】
此「种子」者,习气异名。习气之法,为由熏有,如胡麻中所有香气,华熏故生。西方欲作涂身香油,以香华和于苣胜[3]聚之一处,令使[4]极烂,后以押油,油遂香馥,故《摄论》[5]第二说华熏苣胜[6]。非华习气不熏苣胜,苣胜之气而是本有,故诸习气必由熏生,此即理也。
【疏翼】
以上第二唯新熏中,第二释难讫。
【论文】
二‧二二三 如契经说:诸有情心,染、净诸法所熏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
【疏翼】
第二唯新熏中,第三引证。文分为二︰一有漏种证,二、无漏种证。初中又三︰一、引《多界经》,二、引《摄论》,三、约教申理。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十三】
次第三、引经证也。
由此经中,不言不由染、净熏习诸种积集,故知诸种,皆是新熏。此引,即是《多界经》也。
【论文】
二‧二二四 论说:内种定有熏习,外种熏习,或有或无。
【疏翼】
第三引证中,第二引《摄论》。
【述记‧卷十三】
《摄论》[7]第二,无着云:外或无熏习,非内种应知;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故无内种,不由熏有;外种之中,华熏苣胜,香气是有[8],从炭、牛粪、毛等,随其次第,生彼苣胜、青莲华根,及蒲。非彼俱生俱灭,互相熏习,苣胜等生,名为外种或无熏习[9]。
【论文】
二‧二二五 又名言等三种熏习,总摄一切有漏法种,彼三既由熏习而有,故有漏种必藉熏生。
【疏翼】
第三引证中,第三约教申理。
【述记‧卷十三】
此中、即是约教申理。
其名言等[10]熏习,总摄一切有漏种尽[11]。彼既由熏,其种方有,故有漏种必藉熏生。不尔,名言等应摄种不尽,以法尔种非此摄故。上来所引,有漏种证。
【疏翼】
以上第三引证中,第一有漏种证讫。
【论文】
二‧二二六 无漏种生,亦由熏习。
【疏翼】
第三引证中,第二无漏种证。文又分二︰一、立宗,二、立理。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三】
次第二、说无漏种证。此即立宗。
【论文】
二‧二二七 说闻熏习──闻净法界等流正法,而熏习故。
【疏翼】
第二说无漏种证中,第二立理。文分为二︰一、缘净法界出,二、由出世心熏。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三】
何以知者?
「等流正法」,从法界平等而流出,从正智等说[12],次第生故。《摄论》第三卷[13]〈出世净章〉[14]中说:闻熏习,闻净法界等流正法而熏起故[15];又《瑜伽》五十二说︰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16];与此文同[17]。
【论文】
二‧二二八 是出世心种子性故。
【疏翼】
第二立理中,第二由出世心熏。
【述记‧卷十三】
又《摄论》[18]说:闻熏,地前既是有漏,为出世法之种子性。故知无有法尔无漏种,唯以有漏为见道故。
【疏翼】
以上第二唯新熏中,第三引证讫。
【论文】
二‧二二九 有情本来种姓差别,不由无漏种子有无,但依有障、无障建立。
【疏翼】
第二唯新熏中,第四解违。文分为二︰一、会前五种姓文,二、会地狱有情有无漏种文。初中又三︰一、种姓差别由障有无,二、引《瑜伽》五十二为证,三、以文证理。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十三】
若唯新熏,如何五种种姓差别?本未熏故,如何说有五种姓别?即是约烦恼及所知障品有无建立。
【论文】
二‧二三○ 如《瑜伽》说:于真如境,若有毕竟二障种者,立为不般涅槃法姓;若有毕竟所知障种,非烦恼者,一分立为声闻种姓,一分立为独觉种姓;若无毕竟二障种者,即立彼为如来种姓。
【疏翼】
第一会前五种姓文中,第二引《瑜伽》五十二为证。
【述记‧卷十三】
何以知者?五十二说于真如境二障毕竟不可断者,立为不般涅槃法姓。唯不可断所知障者,一分立为声闻种姓,一分立为独觉种姓。
此如何别?
障虽齐等,解有利钝,于烦恼断中,修习差别故。烦恼、所知二障,皆非不定[19]可断,即立此为如来种姓。
【论文】
二‧二三一 故知本来种姓差别,依障建立,非无漏种。
【疏翼】
第一会前五种姓文中,第三以文证理。
【述记‧卷十三】
以文证理,故依障立,非依无漏种子有无。
上来即会前种姓文[20]。
【论文】
二‧二三二 所说成就无漏种言,依当可生,非已有体。
【疏翼】
第四会违中,第二会地狱有情有无漏种文。
【述记‧卷十三】
若尔[21],「成就三无漏根,是种、非现」,《瑜伽》文等,如何通?
约烦恼等可断之义,说后无漏种子可生,名为「成就」,非无漏种未熏之时即有体性。
【疏翼】
以上第七新熏本有分别中,第二唯新熏师说讫。
--------------------------------------------------------------------------------
[1] 「胜军」,梵文为「pryasena」,音译为「波斯匿」。
[2] 「前所引」三字,《金藏》作「诸经论」。
[3] 「苣胜」,即胡麻,梵文为「tila」;藏文为「til」。
[4] 「使」字,金陵本作「便」。
[5] 见《摄论》本卷一,及世亲、无性两《释》卷二。
[6] 《摄论》卷一原文:
熏习能诠,何为所诠?谓依彼法俱生俱灭,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谓所诠。如苣胜中有华熏习,苣胜与华俱生俱灭,是诸苣胜带能生彼香因而生。又如所立贪等行者,贪等熏习,依彼贪等俱生俱灭,此心带彼生因而生。或多闻者多闻熏习,依闻作意俱生俱灭,此心带彼记﹝藏文作「brjod pa」﹞因而生。
[7] 见《摄论》本卷一,及世亲、无性两《释》卷二。
[8] 《摄论‧无性释》卷二释此颂原文:
如苣胜等与华鬘等俱生俱灭,由熏习故,生香气等﹝此段藏文作「由种植稻谷等种子,生稻芽等」,乃举外种﹞。
[9] 《摄论‧无性释》卷二原文:
非苣胜等与彼炭等俱生俱灭,互相熏习而从彼生,如是外种或无熏习。
[10] 「等」,取我见、有支熏习。
[11] 见《摄论》卷一末。
[12] 「说」字,《金藏》有,余无。
[13] 见《摄论》本卷一,及世亲、无性两《释》卷三。
[14] 原作〈出世间净章〉。真谛译《摄论‧世亲释》卷三〈释引证品〉
第三分为六章中,第五章之名。
[15] 《摄论‧世亲释》卷三云︰
为显法界异声闻等,言「最清净」,由佛世尊所证法界﹝真谛译作「如理、如量、通三无性以为其体」﹞,永断烦恼、所…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四、种子新熏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