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九、别破小乘──异计▪P3

  ..续本文上一页异,如《枢要》说[109]。

  

  问︰何故种分为二,现唯立一?

  

  答︰以种隐而难知,离之为二;现行显而易了,合而为一;又影显故[110]。

  

  【疏翼】 

  

  以上第四申正义中,第一明得讫。

  

  

  

  【论文】

  

  一‧三七三 翻此,假立不成就名。

  

  

  

  【疏翼】

  

  第四申成正义中,第二申明非得。于中有二︰一、翻得假立,二、立异生性。此即初文。

  

  

  

  【述记‧卷九】

  

  此显非得翻得而立,非别有体。断体[111]、断善不成等,皆此中摄[112]。

  

  然今辨得聊以义门[113]︰一、辨依处:今者通说他[114]、非情。自心变似,皆自种子之所生起,通成他身及非情法。不同小乘心外[115]取法故。

  

  二、辨差别:直申正义,恐理不明,聊相对辨。萨婆多得依三种别[116]:一、属所得:谓有为得[117]。二、属能得道:谓择灭得;通有、无漏[118]。三、属所依:谓非择得。属所依众同分也[119]。

  

  今者大乘有为法得,定属所得。择灭之得,亦定属道,然唯无漏。非择灭得,略有三种︰一、属道:谓六行伏惑所得无为,非是择灭。不断种故,不属所依世道得故[120]。二、属所依:所依谓第八识,如毕竟得非择灭法及佛身中邪理不生等[121]。三、属种子:暂缘缺法,有种子在,不属所依故[122]。或即属所依,种子即本识故。非心缘、证,亦不属道[123],故但属种。然通有漏及无漏法、三性别等,如《对法》说[124]。

  

   所非得法,亦通一切。即前一切种子缘缺不生,名非得故。非得唯有属于所依,通有无漏。或属种子,暂非得故,种犹有故。

  

  亦有义门,与小乘别,如余记[125]说,不能繁述。

  

  所成就有三,所不成就,亦尔。前说不成、即三非得[126]。

  

  

  

  【论文】

  

  一‧三七四 此类虽多,而于三界见所断种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异生性。

  

  

  

  【疏翼】

  

  第二申明非得中,第二立异生性。文分为二︰一、假立分位,二、释其所以。此即初文。

  

  

  

  【述记‧卷九】

  

  五十二说「三界见所断种子,唯未永害量[127],名异生性」。即通二障不善、无记二法之上,假施设之。「异生性」者,或五、四蕴[128],成有情法,性唯染污。异生之性,名异生性故。

  

  「异」有二[129]义︰一、别异名「异」:谓圣唯生人天趣,此通五趣故。又变异名「异」:此转变为邪见等故。「生」谓生类,异圣人[130]之生类,名为「异生」。「生」者,是总,「性」者,是别,异生之性,并依主释,以变异名异,圣非异生。又如《婆沙》广解名字[131]。

  

  

  

  【论文】

  

  一‧三七五 于诸圣法未成就故。

  

  

  

  【疏翼】

  

  第二立异生性中,第二释其所以。

  

  

  

  【述记‧卷九】

  

  释其所以。唯依见断种子上立。此有四种︰一、无种姓[132],乃至[133]第四、如来种姓之所随逐。随所有姓,二障种子即建立之,不唯约能障上立,无种姓人无[134]别障故,应言未得见道二障上立。二乘断一分,名一分圣,俱句摄故[135]。此等诸门及释难,如下第九「十障中」解[136]。

  

  

  

  【疏翼】

  

  以上破本萨婆多十四不相应行中,第一破得、非得讫。

  

  

  

  

  

  

  

  

  --------------------------------------------------------------------------------

  

  [1] 谓本论卷一云:

  

  且彼如何知得、非得异色、心等有实体用?

  

  卷二「诸余佛土亦依光明妙香味等,假立三故」处,为破本萨婆多等。

  

  [2] 谓本论卷二云︰

  

  有执随眠异心、心所,是不相应行蕴所摄。彼亦非理。名贪等故。如现贪等,非不相应。

  

  [3] 「师」字,《金藏》作「师」,余作「等」。

  

  [4] 谓本论卷二云︰

  

  执别有余不相应行,准前理趣,皆应遮止。

  

  [5] 「理教」,下文作「教理」。

  

  [6] 谓《杂心论》卷十二,及《阿毗昙心论》卷六。

  

  [7] 《杂心论》只说为「不得圣法」。《心论》则说「未到正决定聚,远

  

  离圣士夫」。

  

  [8] 《俱舍论》卷四云︰

  

  云何异生性?谓不获圣法。不获,即是「非得」异名。

  

  又云︰

  

  经部所说,其义云何?谓曾未生圣法相续分位差别。名异生性。

  

  [9] 「不」字,《金藏》作「别」。

  

  [10] 「补特伽罗」,梵文为「pudgala」。

  

  [11] 如《对法》卷十云︰

  

  又十无学法当知依止无学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即五分法身﹞说。何以故?无学正语、正业、正命,是无学戒蕴;无学正念、正定,是无学定蕴;无学正见、正思维、正精进,是无学慧蕴;无学正解脱,是无学解脱蕴;无学正智,是无学解脱智见蕴。

  

  《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云︰

  

  十无学法中,五分法身如常分别。唯慧蕴及智见蕴何异?义曰︰慧蕴谓观于事智;智见蕴,谓观理慧﹝卷二十二云「此正见通缘理事故」﹞。此不见文。又释︰慧蕴,谓缘如理解脱;智见,谓缘佛身一切无漏解脱法﹝卷二十二云「智见身缘解脱身中解脱法者是」﹞。

  

  [12] 「此」字下,《金藏》有「中」字。

  

  [13] 「成」字,《金藏》有,余无。

  

  [14] 「为」字,《金藏》无。

  

  [15] 如理《义演》云︰

  

  第一、以教齐责难,第二、假宝不成难,第三、例宝唯现难,第四、无种得不生难。

  

  [16] 「教」字下,除《金藏》,余有「为」字。

  

  [17] 「玉」字,《金藏》有,余无。

  

  [18] 《略纂》卷三云︰

  

  七宝中五情,二非情︰谓轮宝、珠宝。此二,天帝所有,下应轮王。象宝即前非天胁中善住龙王五百子之中一子。马宝,亦是天帝龙马。女、臣、兵,三亦皆天帝之臣妾也。后之五宝,下生阎浮,以应轮帝。轮帝化息,还死归天。余二,俱从天中应下。轮宝,即腾空摧敌,千辐金成,众宝雕饰。象宝,七支櫡地,轮王乘之,腾空自在。马宝,朱鬘、髦尾,亦能腾空,王乘骏远。珠宝,能放光明,所求皆雨。女宝,柔软无骨、端严美丽、不生子息,生知后宫。主藏臣宝,敦信无二,能知伏藏。主兵臣宝经纬之才,止戈之用,动身奋怒四兵﹝象、马、车、步﹞云集,所向无前,御寇警卫。如《华严经》﹝卷七十五〈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具陈其事。余三轮王,虽皆轮应,银、铜、铁别,亦无余宝。

  

  [19] 「宝」字,《金藏》无。

  

  [20] 「诸」字,《金藏》误作「说」。

  

  [21] 「则」字,《金藏》作「即」。

  

  [22] 「之」字,《金藏》作「实」。

  

  [23] 「在」字,《金藏》有,余无。

  

  [24] 即总征。

  

  [25] 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三〈学支纳息〉第一之一。

  

  [26] 《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三〈学支纳息〉原文:

  

  问︰此中何者是成就义?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不断义,是成就义。问︰若尔,具缚补特伽罗于一切法皆名不断,应皆成就!答︰非皆成就,有未得故。复作是说︰已得义,是成就义。问︰若尔,无学已得学法,应成就彼!答︰非成就彼。已舍彼故。复作是说︰不弃舍义,是成就义。问︰若尔,学位不弃舍无学法,应成就彼!答︰非成就彼,未得彼故﹝以上三说属能起义﹞。复作是说︰已得未舍义,是成就义﹝即已得不失义﹞。此言应理。若法已得而未舍时,必成就故。

  

  [27] 「二难」,谓难能起、难不失。

  

  [28] 「初、难能起」四字,《金藏》无。

  

  [29] 「下,能起因有三」六字,依《金藏》补入,《演秘》牒文、《义演》

  

  亦说有疏本有此六字。

  

  智周《演秘》云︰

  

  外以三因明得能起,即下论中外救等是。

  

  [30] 「六」字,《金藏》无。

  

  [31] 「外具」,如轮王七宝。

  

  [32] 《金藏》作「应不更生」,余作「更不应生」。

  

  [33] 「易」字,《金藏》作「异」。

  

  [34] 道邑《义蕴》云︰

  

  问︰未生之法,可有更得之义,难令不生,此即无妨。已失之法如入见、地狱等身毕竟不生,今难此等亦令不生,便有相符之失;如何难他?答︰论文略也。应言未得,及已失可更生之法,应永不生为宗,便无妨也。

  

  论文即专指可更生之已失法,不尔,便无容说「应永不生」。

  

  [35] 《金藏》作「能为」,余作「为能」。

  

  [36] 《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五十八云︰

  

  然得总有四种︰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后,三、与彼法俱,四、非彼法前后及俱。

  

  [37] 「云」字,《金藏》无。

  

  [38] 《俱舍论》卷五云︰

  

  生生等者,谓四随相︰生生、住住、异异、灭灭。诸行有为,由四本相。本相有为,由四随…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九、别破小乘──异计》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