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八宗概要 第五章 禅宗▪P3

  ..续本文上一页空出没。”歌中又说:“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但是批评“豁达空,拨因果”和“舍妄心取真理”的错误。以为“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顿人无生智见力”。又说修行不可落断常之坑。“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

  第四-I-五节 荷泽宗

  荷泽神会年十四为沙弥,参六祖慧能。一日能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会乃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能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会礼拜而退。慧能寂后遍寻名迹。开元八年(710)敕住南阳龙兴寺。慧能灭后二十年间,曹溪顿旨广于荆楚,嵩岳渐门盛于秦洛。天宝四年(745),会撰《显宗记》,盛唱南宗,于是南顿北渐二宗对立。肃宗时诏居于洛阳荷泽寺。会寂后,贞元十二年(796)皇太子集诸禅师楷定禅行宗旨,以会为禅宗第七祖。会传惟如,如传惟宗,宗传道圆,圆传宗密,五叶相承,号荷泽宗。宗密嗣贤首为第五祖,荷泽之道渐衰。

  宗密《禅门师资承袭图》明荷泽宗旨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是前达磨所传空寂心也。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借缘生,不因境起。迷。时烦恼亦知,知非烦恼;悟时神变亦知,知非神变。然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迷此知,即起我相;计我我所,爱恶自生;随爱恶心,即为善恶;善恶之报,受六道形,世世生生,循环不绝。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

  觉诸相空,真心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之心,则爱恶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精进。于解则见诸相非相,于行则名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又云:“荷泽必先顿悟,依悟而修。”《圆觉经大疏钞》卷六云:“南宗第七祖荷泽大师所传,谓万法既空,心体本寂,寂即法身。即寂而知,知即真智,亦名菩提涅槃》,(中略)此是一切众生本源清净心也。具自然本有之法、言无念为宗者,即悟此法本寂本知,理须称本用心,不可还起妄念。但无妄念,即是修行。故此一门宗于无念。”又云:“若一向拣却缘虑妄心、色相尘境、顽凝虚空等法,偏空寂知而为究竟者,互未圆通。圆通见者必须会前差别取舍等法,同一寂知之性。寂知之性举体随缘作种种法门,方为真见。寂知如镜之明净,诸缘如能观影象。”《显宗记》大旨云:“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妙有即摩诃般若,真空即清净涅檠。般若无见,能见涅槃;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故能动寂常妙,理事皆如,心境双亡,体用不异。不被善恶所拘,不被静乱所摄,不厌生死,不乐涅檠,无不能无,有不能有,行住坐卧,心不动摇,一切行中获无所得,三世诸佛教旨如斯。”

  第四十六节 青原系

  自六祖以后,一变淳朴家风而棒喝机用大行,从平实语句变为幽险机锋。于是慧能之棒、青原竖拂、慧忠圆相、马祖大喝,应机接物,纵横自在。由青原行思衍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由南岳怀让衍为临济宗、沩仰宗,所谓一花开五叶也。当时称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为二甘露门。青原行思传石头希迁,门风峻峭,所以有石头路滑之评。南岳怀让传马祖道一,门风平实,所以有马驹踏杀天下人之说。

  行思(

  一740)参慧能,得法后居吉州青原山(今江西庐陵县)静居寺。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思曰:“庐陵米作么价

  ”希迁幼从慧能出家。慧能寂后,往依行思。思问:“汝什么处来

  ”曰:“曹溪。”思乃举拂子曰:“曹溪还有这个么

  ”曰:“非但曹溪,西天亦无。”思曰:“子莫曾到西天否

  ”曰:“若到即有也。”思曰:“未到,更道。”曰:“和尚也须道取一半,莫全靠学人。”思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无人承当。”

  希迁(700--790)于天宝初居南岳,于大石台上结庐以居,世称石头和尚。著有《草庵歌》、《参同契》。邓隐峰在马祖处,一日往辞。道一云:“什么处去

  ”对曰:“石头去。”道一云:“石头路滑。”对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才到石头,即绕禅座一匝,振锡一声,问曰:“是何宗旨

  ”希迁曰:“苍天苍天。”隐峰无语。却回举似于道一。道一曰:“汝更去,见他道苍天,汝便嘘嘘。”隐峰又去石头,一依前问,是何宗旨

  希迁乃嘘嘘。隐峰又无语。归来,道一日:“向汝道,石头路滑。”

  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之后,其弟子中杰出者有药山惟俨与天皇道悟。俨传云岩昙晟,晟传洞山良价而建立曹洞宗。道悟传龙潭崇信,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存传云门文偃为云门宗。义存传玄沙师备,备传罗汉桂琛,琛传清凉文益为法眼宗。

  惟俨(745--828)谒石头希迁,密会玄旨。一日俨坐次,迁见之问曰:“汝在这里作么

  ”曰:“一切不为。”迁曰:“恁么即闲坐也。”曰:“若闲坐即为也。”迁曰:“汝道不为,且不为个什么

  ”曰:“千佛亦不识。”迁以偈赞曰:“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迁有垂语曰:“言语功用勿交涉。”俨曰:“不言语功用亦无交涉。”迁曰:“这里针扎不入。”俨曰:“这里如石上栽华。”迁然之。俨看经,有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

  ”俨曰:“我只图遮眼。”曰:“某甲学和尚还得也无

  ”俨曰:“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

  昙晟(782--841)初参百丈怀海,二十年未悟玄旨,后谒药山,言下契悟。道悟问:“大悲千手眼,那个是真眼

  ”晟曰:“如无灯时把得枕子,怎么生

  ”道悟曰;“我会也。”晟曰:“怎么生会

  ”道悟曰:“通身是眼。”晟扫地次。沩山云:“太区区生。”晟曰:“须知有不区区者。”山云:“恁么即有第二月也。”晟竖起扫帚曰:“是第儿月

  ”山低头而去。

  道悟(748--807)初参径山道钦(牛头宗),次谒马祖,后谒石头,心相契合。居荆州天皇寺,世称天皇门风。其旨云:垢净共住,水波同体。触境迷着,浩然忘归。三世平等,本来清净。一念不起,即见佛心。

  

  崇信从道悟出家,服勤左右。一日问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悟曰:“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心要。”信曰:“何处指示

  ”悟曰:“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

  ”信低头良久。悟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信当下开解。乃复问:“如何保住

  ”悟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宣鉴(780--865)姓周氏,出家后于性相诸经,贯通旨趣,常讲《金刚经》,时称周金刚。后访寻禅宗,谒龙潭崇信。一夕侍立久,信曰:“更深何不下去

  ”鉴便出,却回云:“前面黑。”信点纸烛度与之。鉴拟接,信便吹灭之。鉴当下大悟礼拜。后住朗州德山。雪峰义存在德山作饭头,一日饭迟,宣鉴托钵至法堂。义存晒饭巾次,见宣鉴曰;“这老汉,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什么处去

  ”宣鉴便归方丈。义存举似岩头全豁(宣鉴弟子),豁曰:“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宣鉴闻,使侍者呼全豁来,问曰:“汝不肯老僧耶

  ”全豁密启其意。宣鉴至来日上堂,果与寻常不同。全豁至僧堂前打掌大笑曰:“且喜老汉得会末后之句,他后天下人不奈伊何。”(到彻悟极处,吐至极语,更无语句过之者,是为末后之句。)

  义存(822--908)十七岁出家,历参诸方,三上投子,九至洞山,后居福州雪峰。义存住庵时,有两僧来礼拜。义存见来,以手托庵门,放身出云:“是什么

  ”僧亦云:“是什么

  ”义存低头归庵。僧后到岩头谒全豁,豁曰:“什么处来

  ”僧曰:“岭南来。”豁曰:“曾到雪峰否

  ”僧曰:“曾到。”豁曰:“有何言句

  ”僧举前话。豁曰;“他道什么

  ”僧曰:“他无语低头归庵。”豁曰:“噫,我当初悔不向他道末后句。若向伊道,天下人不奈雪老何。”僧至夏末,一再举前话请益。豁曰:“何不早问

  ”僧曰,“未敢容易。”豁曰:“雪峰虽与我同条生,不与我同条死,要识末后句,只这是。”

  师备(831—904)与义存为法门昆仲而敬若师资。因阅《楞严》,发明心地。存住雪峰,备助营禅院。后迁福州玄沙院。示众云:“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且问汝,只如盲聋哑三种病人,妆作么生接

  若拈槌竖拂,他眼且不见;共他说话,耳又不闻,口又哑。若接不得,佛法尽无灵验。”

  桂琛(867--928)初谒云居、雪峰,参问勤恪,后访师备,一言启发,廓然无惑。后居漳州罗汉院。

  第四十七节 南岳系

  怀让(677--744)初参嵩山慧安,后参慧能,从八年,有省。能曰:“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生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后人南岳般若寺观音台。让传道一,姓马氏,初从资州唐和尚(处寂)出家,后从怀让受禅法,密传心印。后居洪州南康龚公山(今江西赣县),世称马祖,有《语录》一卷。南岳怀让之道,经马祖道一而大弘。马祖居洪州,当时亦称为洪州宗。其宗旨以分别动作即是佛性,念念皆真为悟,信任性情,随心为修。宗密《禅门师资承袭图》云:“(道一)后于洪州开元寺弘传让之宗旨,故时人号为洪州宗。”又云:“洪州意者,起心动念弹指动目,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别用。全体贪嗔痴,造善造恶,受乐受苦,此皆是佛性。如面作种种饮食,一一皆面。以意推求,此身四大骨肉喉舌牙齿眼耳手足并不能自语言见闻动作。如一念命终,全身都未变坏,即便口不能语,眼不能见,耳不能闻…

《八宗概要 第五章 禅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