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略疏▪P6

  ..续本文上一页弥勒菩萨以本性寂故得一生记者,一切众生皆变应得记。若一切众生于本性寂中不妨修学凡夫事者,弥勒菩萨亦应修学凡夫事。而今作差别想,岂非戏论耶

  若人奢字门时,则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常无所动而无所不为。故云解脱之中多所容受,大般涅槃能建大义,皆以此也。”

  八、叉字义。

  八者叉字,诸法皆空不生不灭。何以故

  悟解诸法来来空寂自性涅槃人义。

  不空译《出生无旁门陀罗尼仪轨》云:“乞叉者一切法刹那无尽无坏,无身本寂故随人一切法涅槃。”《金刚经经释字母品》云:“乞洒字门,一切法尽不可得故。”梵云阿乞洒耶,此翻无尽,此为五十字门最终之字。诸法无复可说,故为究竟无言说声。离文字言说者乃涅槃本寂之境,止息生死业系之般若海藏,是为一切法穷尽不可得也。

  三、结劝。

  是八字义如是受持。

  世间文字语言不异真言实义,是故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声字,以种种声字作无相法身。行者于此八字真言实义应善受持也。

  二、正供养。

  随何方所有是经卷者,应当尊重恭敬供养。

  凡此经卷所在之处,应如佛塔庙而供养之也。

  三、正读诵。

  半月半月读诵演说。

  读诵者,自生爱乐。演说者,使人信解也。

  四、正劝化。

  若见诵习此经典者称扬劝进。

  见他诵习心生随喜,口常赞叹也。

  四、结。

  舍利弗!若有菩萨修此四法,得是陀罗尼。

  如文。

  二、重颂。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八字常忆念,书持是经典,

  半月半月说,劝化诸众生。

  由斯近佛位,智慧弥深广,

  当于十方刹,亲亲诸如来。

  即于诸佛所,学佛所行法,

  坚固护持教,诸恶悉断除。

  初一偈明四总持行,如次各有一句。后二偈明利益,一者速得菩提;二者智慧广大;三者见十方佛;四者学佛行法;五者护持正教;六者诸恶断除。

  二、明法利,有二,初、长行。

  复次舍利弗!若有菩萨修学如是陀罗尼者,当得四种善根法利。何等为四

  一者十方诸佛摄护是人;二者究竟无有诸魔娆乱;三者诸恶业障速得清净;四者疾获微妙无断辩才。舍利弗!若有菩萨受持如是陀罗尼故,得此法利。

  所谓法利者,恶灭善生也。外缘之中得佛护念,魔不能娆;内行之中,业障清净,得妙辩才也。

  二、重颂。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受持是经故,十方佛护念,

  一切诸魔军,无能为娆乱。

  重苦诸业障,速尽无有余,

  于此陀罗尼,当疾得开解。

  闻赞持此经,读诵及书写,

  如说而修行,速证菩提果。

  初二句明诸佛护念,次有二句明魔不能娆,三有二句明业障速尽,四有二句明得妙辩才也,后有一偈总显此经为菩提本。故听闻、赞叹、受持、披读、讽诵、书写、修习皆能速证菩提也。于十法行中略无供养、施他、开演、思惟者,以此四即前四总持行故。

  大文第三流通分有三,初举证劝持有二,初长行有三,初约阿弥陀佛有三,初标时劫。

  佛告舍利弗,乃往古世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是时有佛,号日宝胜威宿劫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世。

  宝胜威宿劫王者,此佛别称。宿者,星耀光明之义。如来以下,诸佛通号,如常释也。

  二、示行相。

  舍利弗!宝胜威宿劫王如来临涅槃时,有转轮圣王名曰星持,七宝具足,王四天下。其王有子,名不思议功德最胜。时此王子年始十六,于宝胜劫王佛所最初得闻此陀罗尼,精勤修习,其后经于七万岁中,舍身命财及以王位。复于七万岁中独处闲静,结跏趺坐,胁不著地。于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诸如来所闻说是经,悉皆受持,是时王子即便出家。经九千岁,以此无边门陀罗尼广为众生开演其义,而王子比丘于后生中教化八十亿那由他百千众生,皆悉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或有证于不退转地。时彼众中有一长者名为月幢,闻说此无边门陀罗尼已,随喜善根功德力故,得值九亿诸佛世尊恭敬供养,得此最上陀罗尼法,于诸言论最为殊胜,又获第一无断辩才,于三劫中供养诸佛。过三劫已,得成无上正等菩提,号曰燃灯。

  转轮圣王有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王四天下者,金轮圣王王领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拘卢洲也。那由他此云千万。安住阿耨多罗三菩提道者,三贤之始入于初住也。证于不退转地者,修道之初,登于初地也。燃灯一作锭光,《智度论》卷九云:“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往昔过去一大阿僧只劫时,然灯如来出现于世,释迦如来尔时为摩纳仙人,买五莲华以供养佛,布发掩泥令佛踏,蒙彼如来授菩提记。

  三、会古今。

  舍利弗!彼时不思议功德最胜王子比丘者,今无量寿佛是也。

  无量寿,梵云阿弥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彼佛于中现在说法也。

  二、约贤劫菩萨。

  舍利弗!我与贤劫诸菩萨等行菩萨道时,悉皆得闻此陀罗尼,深心随喜。由此随喜善根因缘,超越世间四十百千劫生死流转。又于九亿诸如来所供养恭敬,然后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贤劫诸菩萨者,即此娑婆世界现在住劫中有千佛出兴于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释迦如来为贤劫中第四佛,次有弥勒佛等九十六佛。今居因位,故称菩萨也。前举阿弥陀佛往迹,明持经功德;今举千佛因行,明随喜功德。频伽在壳声胜众鸟,是故初心随喜,即能超越生死,亲睹如来,终成菩提也。

  三、劝受持随喜。

  舍利弗!若欲速得大菩提者,宜应受持此陀罗尼。若复不能受持之者,但生随喜。所以者何

  由此善根,必定当得不退转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受持、读诵、书写,广为他人分别演说,其所获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一切众生无能测度。

  随喜善根,定能证见圆成。达遍计空,了依他幻,得人初地乃至菩提,何况如法修行也。

  二、重颂有三,初、显益。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若有闻此经,书写生随喜,

  读诵及受持,广为他人说。

  其所获功德,众生莫能测,

  于无量劫中,受福无穷尽。

  菩萨所生处,常得见诸佛,

  获不思议信,善解深经义。

  于经有疑滞,便自能开悟,

  从是疾当成,无上菩提果。

  总持神通定,此等皆无尽,

  了达深法忍,常近诸如来。

  初偈明法行,次有一偈明福广,后有三偈显利益:一者常见佛;二者生深信;三者解经义,四者除疑滞;五者速得佛;六者得总持;七者得深定;八者悟法忍。

  二、举证。

  我念过去世,闻说如是经,

  奉观恒沙佛,速成无上道。

  彼月幢长者,得佛号然灯,

  功德胜比丘,成无量寿佛。

  我与贤劫中,无量诸菩萨,

  俱得闻此经,深心共随喜。

  以随喜功德,销灭诸尘垢,

  罪障殄无余,速成无上觉。

  初有二偈颂持经功德,后有二偈颂随喜功德。

  三、结劝。

  若乐近菩提,降魔及严相,

  勤修此总持,所欲非难获。

  若以恒沙刹,满中珍宝施,

  菩萨持是经,其福逾于彼。

  初偈正明,后偈格量。

  二、约护示修有二,初、八药叉拥护有二,初、列药叉名。

  佛告舍利弗,若菩萨专心念此陀罗尼者,有八药叉常当拥护。何等为八

  一名戍架,二名侄茶,三名钵部羝,四名那罗延跋,五名遮喇咀,六名突达产,七名俱末,八名苏博呼。此八药叉住在雪山,护念是人,资助道业,为除衰患,益其精气。

  药叉,此云能啖鬼,谓食啖人也。八药叉名,不空译本云:“初名戊啰(唐言勇猛),次名哩哩荼(唐言坚固),三名钵啰部(唐言主宰),四名那罗延末罗(唐言那罗延力),五名左哩怛罗末底(唐言行慧),六名讷达沙(唐言难摧),七名迦拿啰(唐言喔喋),八名苏摩呼(唐言妙臂)。”雪山在北天竺,山顶积雪,终年不消,故名。

  二、示持经轨。

  持是经者,应当沐浴,著净衣服,经行诵习此陀罗尼,于诸众生其心平等,观察经义如法供养。

  八大药叉拥护行者,是为能应,要须行者如法修行方为能感。外浴其身,著净衣服,以示纯洁。内净其心。怨亲平等,以示悲智。于威仪则经行诵习,于心行则观察经义。经行者,往来旋绕也。

  二、八菩萨营卫有二,初、列菩萨名。

  复有八菩萨在欲界天,亦常拥护持是经者。何等为八

  一名噜遮,二名鞞唠战,三名般娘钵鞞,四名宰耶揭鞞,五名萨低,六名阿鞞钵耶钵末,七名诺叉恒啰阁,八名遮利恒磨。是八菩萨亦当营卫资助业令得此法。

  八大菩萨者,唐不空译本云:“遍照菩萨,照明菩萨,慧光菩萨,日光菩萨,警觉菩萨,满一切意菩萨,星宿王菩萨,行慧菩萨。”欲界天者,下自四天王天上至他化自在天,如是六天称欲界天也。

  。

  二、示持经轨。

  持是陀罗尼者,应当尊重信受奉行,慈愍众生舍其过恶,虽受少恩心常念报,于甚深法专求开解,以善方便恒利众生,于来乞者患施无倍。

  八大菩萨拥护行者,是为能应,要须行者如法修行,方为能感。尊重信受奉行者,自利行。慈愍众生常念报恩者,利他行也。于甚深法专求开解者,自利胜进行。方便利生惠施无倍,利他胜进行也。

  三、结名显益,有四,初、会众获益。

  如来说是法时,有三十二恒河沙等菩萨得此陀罗尼,于无上菩提皆不退转,后有六十频拔罗菩萨得无生忍。复有三万二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不退有三:一、信不退,谓人住,无复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二、行不退,谓人初地,成就真唯识观,于利他行不复退失;三、念不退,谓八地已去,得无功用智,念念流人真如性海。今此中言得不退转者,谓八地已去,于正念不退转也。得无生忍,谓人初地,谓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证忍此法名得无生忍也。发无上菩提心者,十信位也,频拔啰者数名,此云十兆也。

  二、天地现瑞。

  尔时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种震动,诸天雨花,百千乐器不鼓自鸣。

  大地震动,敬心柔软,心清净故。诸天雨花者,三业妙好故。乐器自鸣者,辩才无尽故。

  三、结示经名。

  时长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经何名

  云何奉持

  佛告舍利弗:此经名为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亦名能达菩提陀罗尼,亦名得一切智降伏众魔陀罗尼。如是受持。

  名者所以显法,经名既定,经义自明,所以结示经名,以为受持之本也。此经能获无碍辩,故名出生无边门陀罗尼;能于佛所说无有疑惑,故名能达菩提陀罗尼;能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得一切智降伏众魔罗尼也。

  四、大众奉行。

  尔时世尊说此经已,长老舍利弗及余刹土诸来菩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文可解。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略疏终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略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