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八思巴生平、事业简介▪P11

  ..续本文上一页

   在龙年(1280年)十月三日夜晚,法王八思巴梦见自己在吉祥山上的一株高大难测的菩提树下听龙树大师讲中观六论,天空中诸天女献无数奇异大供养,还有明王妃大孔雀显现,并对他说:“请从梦中醒来!”其后这种异象昼夜出现,因此八思巴从十月一日起即为法主萨迦班智达设立期供,奉献比以前更为丰盛的供品。随侍的人都说:“法主的期供以前不是在十一月举行吗

  ”八思巴说:“虽是那样,但我曾立誓每月向法主祝祷,十一月恐不能全月献供,不能献曼荼罗,故提前设立期供。”至十一月十八日之间,法王八思巴还去法会为僧众讲经,十九、二十、二十一日三天八思巴住在寝殿。就在此月二十二日上午,八思巴说:“请摆列供品!”然后手执金刚杵,为使持常见者断除常见之误,使怠惰者产生勤奋,为使应教化的众生得到教化,八思巴随着天空中之巨声、光明和花雨等异兆,于阳铁龙年[93]在拉康拉章[94]示现涅槃,享年四十有六。此时,山摇海啸,大地颤动,天空传来各种乐器声,闻到了以前未闻过的各种香味,天空不断降下花雨,诸善天神献的各种供品遍布大地。此后火葬遗体,由于八思巴之福禄极大,故建有许多经堂。汉藏之间来往行人皆按两种不同的风俗以差税等尽力护持,但因部分福薄世俗百姓的信仰之誓言稍有过失,故使他的大部分尸骨变为黑色。此时大师扎巴宣奴走到没有开门的灵塔前,以自己的头触灵塔之门,长时间祝祷。此后从灵塔门缝飞出一块木炭,拣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像大拇指一般大的佛骨,上由针尖大的五种图形组成佛身。此后又祝祷,佛面和佛手等亦十分清晰地显现出来。据说此佛骨放在香祖吉贡巴仁钦修建的经堂里的大师扎宣的内像中。也有一些书籍记载说,此后部分人把此佛骨分开现存于数百人之手。但存放此佛骨之佛像放在大殿之右方,并有一足之长的说法是正确无误的。此佛像曾在一段时间流散到拉萨宗巴之手,此后圣主贡嘎卓却把此佛像放在墨竹寺,最后又传到萨迦派咒师阿旺贡嘎索南之手中。

   后来,因为八思巴的尸骨变成了黑色,特别是将上师八思巴去世的消息报到汉地,会受到皇帝的惩罚,故谁也不愿意去朝廷报丧。因此,他们把打碎的象牙和尸骨掺杂起来。帝师扎巴沃色当时是法王八思巴的却本[95],故说:“现在即使要受惩罚,也是为了上师,我愿意前去报丧。”遂把尸骨洗净,带往汉地。到达汉地后,在离皇帝住处不远的一个地方,他按上师八思巴祈祷本尊之仪轨作了法事,并住在那里。皇帝听见后,问:“为什么有上师祈祷本尊之仪轨

  去看一看。”派去的人一看,才知道是帝师扎巴沃色。禀报后,皇帝说:“请他前来!”为了不让皇帝知道八思巴去世之消息,他讲了许多其他的佛法。皇帝生起信仰之心,于是又请教了许多教法,此后结为师徒之关系,才公开了八思巴去世的消息。当皇帝知道八思巴去世的消息后,遂把八思巴之尸骨放在头上多次祝祷,所有之尸骨变为舍利子,皇帝拣起象牙说:“这不是我上师之尸骨。”遂扔到一边。据说其后将八思巴的一部分尸骨赐给了吐蕃。有诗赞道:

   “先世幻化译师贝寨松,

   后世王子名称萨顿日,

   来往北方为众生谋幸福,

   赞颂你具吉祥八思巴。

   刚出世即有奇异事迹,

   , ; 八思巴之名众所周知,

   离诤贤哲修习诸教法,

   无数众生之主就是你!

   为利益无数众生之事,

   经常效法萨迦诸先祖,

   所谓如意转生之化身,

   八思巴之名即为此意。

   开导众生你无有匹敌,

   有时你宏扬各种佛法,

   有人教法圆满亦富足,

   有人世间利乐寿数长,

   能使帝王国势富且强,

   如你之尊稀少如晨星。

   转动世间*轮之大王,

   即是法财净饭王之子,

   使众生得到奇异教法,

   所有圆满俱归功于你。

   你是空前绝后之圣者,

   现证之故内心敬仰你,

   你之恩德胜于诸贤哲,

   萨迦派事业遍传各地,

   卫藏康等地之众生灵,

   有谁未曾归属萨迦管辖!

  [注 释]

   [1]法王萨班,又称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原名贝丹敦珠。关于法王萨班,《红史》载:萨班23岁时,以班钦释迦室利(印度那烂陀寺末任座主)等大学者为师,精通五明之学,他将夏尔拉章托付给协迥,自己修建了细脱拉章。皇子阔端由凉州派人前来迎请他,以前杰尊扎巴坚赞曾预言过:“以后由北方有一与我们语言族属不同、头戴飞鹰似的帽子、脚穿猪鼻靴的人前来迎请,如应邀前去,对佛教大有利益。”依照这一预言,贡噶坚赞于63岁的木阳龙年 (1244年),伯侄三人前往内地。路上走了三年,于马年到达北方。此时,皇子阔端前去参加贵由大汗的即位典礼去了,回来后在羊年与萨班会见。法王萨班获得了祭天大典的首席长老的地位,弘扬佛教。此上师享年70岁,于铁阴猪年(1251年)逝于北方(即西凉,今甘肃武威)。

   [2]阴木羊年,此年为乙未年,公元1235年。

   [3]叶如,指以今天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吐蕃王朝时,划分其本部 区域为四个如,如下面辖若干千户所,管理军事行政事务。

   [4]五明,又分为大五明和小五明,小五明包括修辞学、词藻学、韵律学、 戏剧学和星象学;大五明包括工巧学、医学、声律学、因明学和内明学。

   [5]卫,指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地区。

   [6]藏,指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前后藏合称卫藏,元代译为乌思 藏。

   [7]康,指川西、甘青藏区,还包括西藏的昌都地区,川西、昌都称朵康,元代译为朵甘思,甘青藏区称朵麦,元代译为脱思麻。

   [8]贡塘,此地在萨迦西南,为米拉日巴之家乡,与下面说的吉隆相距很 近。

   [9]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公元1244年8月,在凉州的蒙古皇子阔端派 人带诏书及礼品去迎请萨迦班智达(详见萨迦班智达一节)。萨迦班智达接到诏书后立即携带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动身,1246年8月到凉州,次年元月会见阔端,商议西藏归附蒙古的条件,并写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敦劝西藏各地首领归附。

   [10]达仓巴·索南班觉所著的《汉藏史集》,(公元1434年成书)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所印影印本下册16页说,八思巴 10岁 时,在苏浦寺受沙弥戒。

   [11]觉摩隆,在拉萨西郊的堆龙德庆县,近代该地以觉摩隆藏戏团而闻 名。

   [12]萨迦班智达传法给八思巴是在公元1251年11月14日。

   [13]薛禅汗,即忽必烈世祖薛禅汗。他系拖雷之子,蒙哥汗(宪宗)之弟, 薛禅汗1260年(阳铁猴年)继位,在位三十五年。元史所谓蒙军经四川入云南、灭大理、降吐蕃(指甘青川交界藏区)一事,即由忽必烈薛掸汗任统帅。他与西藏关系密切,1260年,他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给象征权力的玉印。1264年,他在中央设立了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机关——总制院,并授命八思巴以国师的身份,兼管总制院的院务。

   [14]关于八思巴与忽必烈会见的经过,诸书说法不同。《元史·释老传》 说:“岁癸丑,年十有五,谒世祖于潜邸,与语大悦。”《八思巴行状》说:“癸丑,师年十五,世祖皇帝龙得渊潜,师知真命有归,驰驿径诣王府。”癸丑与此处所说之牛年不同,为公元1253年。蔡巴贡噶多杰所著《红史》(公元1364年成书),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48页说八思巴会见忽必烈是在忽必烈驻军六盘山之时,由阔端之子蒙哥都陪同往见。《汉藏史集》中央民院影印本下册16—17页说,忽必烈派人到凉州召请萨迦班智达,萨迦班智达以年老未赴, 八思巴由凉州王子蒙哥都陪同在汉地六盘山见忽必烈。据八思巴在萨迦班智达去世时写的书信,则萨迦班智达去世时,八思巴在凉州。因此,如果萨迦班智达在世时八思巴已见忽必烈于六盘山,则这次会见应在公元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后忽必烈总漠南军事、驻兵六盘山之时,后来在该年11月萨迦班智达去世时,八思巴已回凉州。《萨迦世系史》下文又说,忽必烈进军云南时, 八思巴欲回萨迦从伍由巴受戒,行至朵甘思,听到伍由巴已去世的消息,遂改变计划,追随忽必烈北返。这是指八思巴与忽必烈在朵甘思的第二次会见,时间应为1253年。这也与汉文记载所说的:“癸丑,师年十五(汉文史籍记载八思巴年龄错4岁,此年应为19岁),世祖皇帝龙得渊潜,师知真命有归,驰驿径诣王府”相合。此外,1254年忽必烈赐给八思巴的《优礼僧人诏》中也有“复由法主萨迦巴(萨迦班智达)从上师八思巴处扶得信仰,皈依佛法”之语,亦从侧面说明萨迦班智达在世时,忽必烈已有迎请他的打算和行动。

   [15]仁波且,意为宝贝,是对高僧活佛的敬称。

   [16]松赞干布,唐书译为弃宗弄赞,亦译弃苏农。他曾遣人赴印度留学,创制了藏文,始译佛经。贞观八年,遣使至长安朝贡,十五年,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他亲迎于柏海,从此藏族子弟往内地求学,汉族工匠僧侣、医药卜算之士应邀入藏,藏汉两大民族之间,在生产技术和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提高,互相充实…

《八思巴生平、事业简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莲师刹土云游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