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摄大乘论 第59讲

  第59讲:第三品(第8页第6行)

  (1996年1月7日)  

  今天打算把这能遍计所遍计的问题重新发挥一下。因为这个现在都讲世界观、宇宙观的问题,它就是关涉到人对世界、人生怎么看法的问题,有个总的看法,这个观就是总的看法。这个总的看法,很关重要。我们每时每刻都有一各别的看法,可是这各别的看法常常跟总的看法有关系,所以总设计、总看法、总规划,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现在我们这九五计划也是一个总看法。一个人也有个总看法,这宇宙人生,这总的看法怎么能建立起来?是每一个人非常重要的问题,上次讲到受他人影响的问题,就是现在尤其是信息社会,这个信息很灵通,于是很容易

  受他人的影响。可是他人的影响呢,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正确的,所以佛教里很注意善知识问题,就是你接近什么人?接近那种看法?这很容易影响自己的总看法。

  今天想再深入一下,我们欲界众生,最主要的是贪欲问题,欲望,就是苦乐观的问题。苦受、乐受,这我们怎么看法?现在也是我们世界观的根本问题。在佛教里头讲,世界人生都是苦的,有所谓八苦,这个八苦里头生老病死,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生老病死来说,都是我们是被动的,没法彻底解决的,尤其是生死问题,你多大的英雄豪杰,到时候该死你还是没办法抗拒。这无常有大力,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没法抵抗无常,无论是天气,无论是地球,无论是人,到时候该毁灭,你没法逃避。

  所以这种八苦来说呢,这生老病死在我们人生里头是很难有办法的,固然有些病可以治,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但是这个生老病死来说还是没法操纵,只能被动,打被动仗。还有底下这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跟行苦,这也是在佛教里头来说,也是每个人不好解决的。尤其求不得苦,咱们人类呢,跟其它动物比较起来,所求的方面太多,需要的太多,其它的动物它还有个抵抗性,还有些不怕冷、不怕热、不怕传染,但是人呢?很脆弱,普通的动物有抵抗能力,但是人类越来抵抗力越小,尤其我们这保护的问题,越怕得病,实际上使自己的抵抗能力越来越降低。

  同时人类需要的方面太多,必须互相支持才能解决自己需要的问题,一个人不能,离不开社会,互相依靠的情况在人类更突出,那也表示人类需要的比其它动物需要的多。可是越文明,它这抵抗越弱,自己的能力越来越消失。所以求的方面来说,人类是高等动物,求的方面也是高等的,非常复杂,越是将来需求性越来越大,越来越脆弱。所以人的痛苦是比较大的,没办法,你为了吃、为了喝,为了生活,你非要去做点工作不可,为了吃饭的问题、为了住的问题也要花许多力量,还得必须互相依靠,用自己劳动所得来互相交换,必须这样,这是人类的特点,这是求的方面。

  求不得苦,在人类是最……,而且自己也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求不得苦,在人生里头,从婴儿时期越来越感觉压迫的厉害,所以在儿童时期一定依靠父母,这方面也是,当然其它动物也是依靠老动物,但是人类特别突出。到了相当的时候,更是维持生计的时候更得做些某些事情,必须要刻苦的学习什么的,要必须经过这个,所以这求不得苦在人生里头也是最显著的。

  爱别离苦,你想要的东西不但是到手以后、求得以后很难维持,人类互相投机,互相能够帮助,这个也是说是悲欢离合,也不是一个常,能长久维持下去的。说求不得苦,怨憎会苦还有一个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有好些东西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的方面有一定有魔,所以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从这个来说,你有点快乐,稍微有点快乐满足了,但是这个还满足不了,还要继续维持,还有跟你作对的方面。

  所以八苦,最后这苦更麻烦,就是行苦。这本来人生每一刹那都在变化,你站不住脚的,就要发生变化,所以现在这方面更没办法,固然你受了过去善业的影响,也许使你生活比较安定维持久一点,但是总还是要变化,该死了,你还是活不了,这个问题没法解决。提到小乘里头,他有解决方案,就是整个自杀。把人生完全破坏了,所以这在小乘里头对生死的痛苦,感觉至深,他只能够逃避,只能彻底毁灭。小乘的办法倒有点象科学的,是一种一下子完全毁灭,对人生看的很实际,想要躲避苦难的话,唯有证入涅磐,唯有把生死断了。它有这种办法,这办法非常特别,这种是真正的休克疗法。所以小乘大家也应该特别注意研究。

  这个苦是的确是很难逾越的。释迦牟尼所以出家就是人生这个太苦了,能想法解决这苦难问题。现在的苦更多了,天气的变化、地球的变化、风风雨雨的变化,前头咱们讲的气候啊,人生里头还有许多冤家的问题,要不就是受迫害,被绑架、被刺伤了,种种的问题。现在也是这样子,人的问题更多,象这个毒品的问题、艾滋病的问题、还有赌博种种的问题。这些个在资本主义国家,好象看的都是人的个人的自由,个人的事情,所以这方面也是造成人类的普遍的不安定、痛苦。

  所以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是不是完全解决这痛苦,还是要增加许多痛苦?这是问题,尤其是科学的办法解决问题,自然科学它主要是利用,它的方法是一门深入,就是用形式逻辑的办法,利用形而上学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种解决问题是部分的解决,不全面。象环境污染问题,象艾滋病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的问题,最终的,并不是一个病毒的问题,病毒它发挥作用的时候,还是在人类对于道德方面失去控制。所以这个是人类自己走的,象抽大烟,吸白面,这些都是人的自找痛苦,不吸不成了,有隐了,赌博也是这样,好胜,利用一种侥幸、好胜的心理来度过自己的生活。现在还是类似看体育运动,看足球,总是要寻求一种刺激,寻求侥幸跟竞争的刺激,这方面还是人找痛苦,不是避免痛苦。

  而这个西方解决痛苦问题是直接了当,偏重一方面,而中国呢,对痛苦的解决办法,是用辩证法,矛盾规律解决问题,象要求到快乐的话,不能不先找到痛苦,别等到快乐完了再增加痛苦,这个中国是有一个利用辩证逻辑来解决问题。就拿现在来说吧,我们想治国安邦,怎么使中国更强大?最主要是艰苦奋斗的问题,而现在这艰苦奋斗喊的很多,实际做的很少,是不是能保证我们21世纪真正能够在世界上真正强大起来,我们要真正强大,必须是先要艰苦奋斗,这个前提必须要抓住,因为前提抓不住,还一个劲儿的吃喝玩乐,一个劲的想欺骗人来自己发展,这种那是背道而驰。

  中国的办法是成于节俭,败于奢。要想成功的话,一定要勤俭节约,败呢,就是奢侈,它这个象常常谈到的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的对付困难取得安乐的办法,取得幸福的办法。你要想求得幸福先要有忧患,没有一直的想快乐就能等待到达到目的了。

  所以这苦乐观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并且你要真正把人生的苦想法避免,那办法还多的很,不仅是中国的办法,要真正的讲起来,佛教才是抓住了因果规律,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它的苦乐观,刚才说的那八种苦,这种苦,怎么看?这种苦怎么来的?佛教是真正发现了因果规律,这些因果规律实际上就是起惑造业的关系,造成了现在这样的苦,而且作了种种的恶行,贪嗔痴,杀盗淫妄酒等等这些东西。所以弄的你现在没法把这苦难完全脱离开。

  佛教主要是出离生死、解脱生死,把苦难完全解除,有没有可能?佛教把这规律性的东西能抓住,是有可能的。刚才说的小乘,它是彻底对烦恼问题进攻、消灭,就可以得到永久的安宁,至善,避免一切痛苦。那小乘真正作了这样的实验。大乘怎么办?这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一大问题,也就是我们应该建设起来什么人生观、宇宙观?

  现在我们受西方影响很深,而中国这个旧有的辩证的看苦乐问题的这种思想,一般人都忽略了。尤其现在,这领导阶层,净喊艰苦奋斗!也叫军队艰苦奋斗,也叫领导干部艰苦奋斗,但是,有几个真正实现了艰苦奋斗的?实现了还就是我们劳动人民,就是真正的工人、真正的农民、真正的知识分子。

  所以我们对21世纪怎么看法,我们应该有一个打算,尤其对人类思想混乱,因果弄不清楚的时候,乱说的时候,我们怎么办?把这佛教的真正意思完全破坏了,真如这个问题根本不理解,大肆破坏的时候,我们怎么办?这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慈氏学、佛陀学,是有这个解脱人的痛苦的办法,但是,一般没法儿了解到,就拿最近我在《庄严经藏论》里头所接触到的问题,一个大乘的菩萨,象我们这要求解决生死,共同解决生死,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这样的人的身上来说,对痛苦、快乐是有一个彻底的解决办法,现在理解可以归纳为,就拿我们自己的痛苦来解决他人的痛苦,用我们自己的所有身心最大的痛苦,能够抵消其他人的所有的痛苦,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那也就是解决众生的苦难,使他得到安乐,是我们最大的安乐,我们的身心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奉献给他人利益,那就是以自己的痛苦抵消他人的痛苦,这是就等于快乐、等于安乐。

  这个安乐是特别的的一种享受,是不是?我们把自己看成一点可怕的地方没有,而就是把其他人的痛苦看的特别重,你看这样一种看法,这个总设计,我们是得到什么?无所得而是真正得到一个很重要的、解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小乘佛教只是为了自己避免痛苦,来取得涅磐,大乘菩萨是什么呀?是把众生所有的苦都当成自己的苦,用自己身体性命来抵消他人的痛苦,这就等于是大快乐。这不是说的,这是我们思想可以认识到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过去革命的老同志,为了农民的痛苦、国家的苦难,可以奋不顾身,在刑场的时候,他是怎么一种感觉?所以中国世间就有这样光辉的例子。

  …

《摄大乘论 第59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摄大乘论 第60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