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摄大乘论 第57讲▪P2

  ..续本文上一页摄大乘论》,以至于两个释,这样本身就是我们得到正确的理解,也就是同时也就是修行,解决修行问题。

  因为我们非要下功夫不可,本来是明摆着是错误,非要走错误的道儿不可,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情?很纳闷儿,我自己也纳闷自己,所以我们碰到象这样的一种学问,我感觉是特别的荣幸的。你想,打破这些东西、错误东西,你说高兴不高兴?它就是法喜,太可乐了,所以咱们这整体的认识,在世间你找不出整体的认识,都是零零碎碎、支支节节的,现在找到一个整个的认识,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现在是有可能,不是没有可能,是不是?

  我们紧接着底下,上次讲到老的问题,就是能分别,所以说现在这时候,咱们要在里头,且得来回来去的多谈一下,越多谈越好,分析越清楚越好,不厌其烦的分析,这样对我们特别有好处。老的问题,我自己慢慢体会的更深刻,大家未来的事情,这老的问题,身根起变化很大,这里头原文是,咱们还是从老的方面讲吧,多重复重复。

  

  (“老等变异”,)这老也是诸根的大种,这种就是坚湿暖动,上次我们谈的,起了变化,本来佛教说四大不调形成这个病,都是坚湿暖动,这色呢,这坚湿暖动,我们也说了,这色法也是了别识,色的了别识,那么坚湿暖动也就是色、坚湿暖动的了别识。

  提到五根的话,整个都起变化,尤其身根,变化的结果还是我们有一个,最后也是能分别此者,能分别这个五根坚湿暖动的变化,能分别来说,它也是“为所相能遍计之能分别”,所相变异的能分别,也就是坚湿暖动是所相,它变化的能分别。

  说这能分别跟所分别,要在这个了别识里头来说,你没法儿把它完全分清,有的时候是能的方面,有的时候是所的方面,它互相能转化。这地方大家也特别注意,这在我们以前讲唯识都有不同的地方,任何提供的原由根据,都是为了能够了别,能了别再熏习成或者储存以后,又是注重它这个所了别,所分别这方面,能所这转化,大家要特别注意,重点的转化。

  就说我们制定政策吧,现在第六个五年计划,这是一个能遍计,它根据许多的所遍计,调查资料,将来怎么样?怎么实现?找许多的根据、资料,但是你无论找多少资料?都是为了搞一个能遍计,搞一个计划。所以世间的任何一个事情,你都可以作这个分析,美国两党为预算问题,各有各的主张,它也是一个能遍计跟另外的能遍计,根据材料,根据它的政策不同主张也不同,所以都有一个所的、能的,最后还是个能的问题,来解决。为了我们这个计划能实现的话,必须综合许多条件、资料来制定这么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就是一个计划、规划,就是一个总的能遍计,它为了什么呢?为了提高多少人民的生活质量、怎么样提高,主要是这个。

  

  (“贪等变异”,)所以我们这讲贪、嗔、痴,这贪、嗔、痴,咱们十大烦恼里头,这里头也是能遍计的问题,尤其贪,这个老的问题、病的问题就够瞧的了,这要分析,主要跟身根有关,那么这贪嗔痴,这个东西更需要我们仔细分析。而人,好象一辈子活着就是有所图报,这欲界众生就是贪欲,这为了贪一件事情,费了很大的力量,用了很多材料,找许多根据,找许多办法,这都是总的它是为了贪图达欲的事情。

  这里头包含着许多所遍计,所分别,最后也还是一个最重要的能遍计,发动起来。所以一提到这个,它这里头就包括东西很多,根身器界等等都关涉到,就是那些依据啊,原由啊,它都要想法子来为它所用。所以欲界的欲非常厉害,贪欲、贪婪,好象是个发动,这个东西在欲界众生里头是一个最主要的发动机。为了什么呢?为了满足我的欲望,于是不惜一切。

  所以贪的能辨别识,或了别识,这个牵涉的问题很多,牵涉到我见、跟其它的烦恼问题,贪根本离不开能取所取的问题,人我法我的问题,也离不开。

  

  (“受等变异”,)乐受,受跟这贪也有关系,什么叫触?什么叫受?这问题也应该很好地分析、理解它。为什么贪呢?主要是跟这乐受有关系。所以三界构成、发动的问题上,都是一个想、一个受。这个贪,为什么贪?主要是乐受。那么乐受它也是根的变化,主要出不了色声香味触,香是主要贪的对象,说是杀盗淫妄酒等十种不善跟这贪、乐受都有特别关系。

  所以你提到一点的话,必须要整个有个理解。我们欲界,一个食、一个色,一个男女、一个饮食,这是形成我们欲界的两大问题。所以这问题也是我们习惯里头最常有的习惯,一个是吃,吃能延长寿命,一个是男女可以解决生殖问题、后代问题。可是在这里头就形成了许多烦恼,这烦恼说到底,还是跟二种我见有关系,最主要的菩萨是以分别作为烦恼,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十种能分别,所知障,而这个小乘里头着重于贪、嗔、痴是这个烦恼,大乘里就是分别就是烦恼,分别本身就是烦恼。

  前头我们说,分别本身就是微观的轮回,所以我们这能分别、所分别这样一折腾,就是可以说显现出生死轮回、苦痛的问题,痛苦的根源可以说就在分别上,你这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本身它也是分别,种种的分别组成一个能遍计,能了别,了别识。这乐受也就是身根的改变,身根有些变化,吃了食品、饮料,舌头有些变化,就是身根的变化,就是虽然舌单是一根,但是也跟身密切关系,根,主要是接触触,坚湿暖动都是触。(录音结束,下面是笔记的补充:)

  宇宙是怎么回事?科学哲学都只能零碎地说,都觉得没法掌握,根本没有一个独立存在、常一不变的东西,但觉得必须找一个根本的靠山,再无来源的来源。人生是很可笑的,没法不说它无明。中国佛教把因果关系庸俗化了,前生怎样,这生怎样,似乎他比佛菩萨还聪明。

  唯识学把我们安置到最可靠的一条道上:正闻熏习是打了保票的,走下去,证真如并不是很远的事情。佛法是很特别的学问,只有佛法发现了无为法。唯识学到了中国很快变成真如缘起,证明不懂何为真如,未离开我见。所有哲学都讲本体我。

  气候、地震不正常都是阿赖耶识的问题。

  

《摄大乘论 第57讲》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摄大乘论 第58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