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面、物质表现方面,现在想用心的现象来治,大伙回去可以好好看看,它说有些办法可以延缓衰老,用它的那种心理治疗方法。
对无我的认识,在我们的生活里头,以至在物质世界,形成的一种体,这问题是很重要的。世间所有的学问跟知识,都是承认我,如果说无我,它认为不真实。所以有我无我的问题,从人类开始,讲思想讲任何的学问,都是承认我,没有不承认我的,说你不承认我,实际上这里头就不真实,现在还是用了很大的力量来找寻独立存在的东西,最后绝对的东西,认为假设找不到这东西很遗憾,人要搞学问必须要把这东西要找到,找不找这东西真是遗憾。
今天咱们随便讲点儿旁的,可能对大家有好处。前两天看电视,电视介绍什么呢?介绍DNI,就是脱氧核糖核酸。就举例,说现在好比一种菜,把根子从外边找出遗传的基因,梗可以找,叶子也可以找,把叶子切成一段培养基因,它照旧发展,不但根,茎、叶,取哪一段,都可以活,证明里头有遗传基因。这新东西,分析分析,让它最后分析出密码来,然后,叶子、根,都有共同的东西。
那么,这个当然是还认为,不管你是什么密码,它一定是物质的,最后是一种是什么什么物质,可到最后它说了,越到简单的时候,越复杂。你怎么解释?这密码是什么东西?载体是什么?你拿物质是不是能解释?最后,物质能够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这个东西很微小,很容易散失,越分析越不能散失,奇怪不奇怪?
所以这里头,物质跟心理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是刚才说的,拿心理规律能够治病,这心理跟生理是怎么个关系?植物的生理跟它的密码、物质载体到底是什么关系?要按阿赖耶识,没法儿找载体去,哪里有阿赖耶识载体。分析分析,一般人认为,脑子是个基础,它一定是跟脑子有关系,于是咱们也分析分析,分到最小,阿赖耶识基因……。到最后,要按科学,只有这办法。越分析越来越小,本来脑子千变万化,一分一秒钟的变化很大,这里头哪点儿代表阿赖耶识呢?哪点是代表第六意识?尤其一般都拿第六意识代表。
我们的科学家都认为物质都长久不灭,可靠吗?最可靠。这基因,你不拿它当载体,你拿什么当载体?最可靠的前刹那后刹那都一致,你不信你用某个种子来选种然后植种,来个新的大改组,那证明这个种子跟那个种子有共同的东西,是不是?共同的基因,这共同的基因就是独立存在的,就是常一不变的,你能驳倒吗?
但是你拿出基因来咱们看看,看看它哪一部分能支持它的叶子怎么怎么样,哪一部分支持它的种子怎么怎么样?这东西难极了,你这个用种种的手段,来证明,所以到了那个基因的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就没法儿了,它说越简单就越复杂,没法儿了。
这问题就是,是不是要拿物质来作代替?物质咱们说刹那刹那灭,这物质基本的东西坚湿暖动,你不能认为基因里头有一种常一不变的东西,绝对没有,绝对没有这独立存在的东西。可人跟相信上帝一样,比相信上帝还上帝。你说奇怪不奇怪?
刚才讲了,非得无常法才能作因呢,这是佛教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的一个原则,应该很好证明。你说佛教跟一般的知识、一般的学问,你叫它融合起来,成吗?根本是对头!
当然科学也起作用,这是解释果的方面,现有的东西方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方面。是自然,你没法儿追它为什么呀,就是解释一个自然,就是这样,解决一点、分析一下,实实在在的是在这儿的,我们把这个最后粒子想法找出来,用小的中子把它攻破,种种手段。就跟现在发现了基因了,这个种种手段,科学有许多试验室,有许多办法,但是它要证明什么?当然也有果跟果的增上缘,互相有这个关系,大的跟大的、小的跟小的,到底有什么关系?不是不能发现。所以它讲合起来,分开来,它都能起些作用,造成许多东西,它有作用,可它这个作用的范围,只限于在自然界,只在已成的范围,现存的范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原因?什么是因果律?那就很有问题。
尤其是无常法才能作因,常法不能作因。这是佛教立下的原则,这不是勉强立的,这是真实的东西。所以我以后还要说,对有我没我这问题,是一个最主要的东西。可你怎么认识?什么叫我?最初的顶多是,说有个主宰,我能发动,这就是主观能动,能动方面。那么同时这个我,一定也有一个常一不变的东西、有独立存在的东西。
可是一般都认识不到,所以认识不清楚这我,也认识不到它,它到底存在不存在,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因为我们一生就为它来服务的,要你影响我的利益,我要控告。比如这儿,我才能喝水,要没我谁喝呀?其实哪儿有一常一不变的我喝水?一个我?没这回事,只有当时我在喝,这我是假设的,相续不变的一段儿,相似相续的一段儿,只能到此。你说独立存在我这儿喝,待会儿又解小手,这东西,中间这人是不是有这么个统一体?所以佛教就是这样,叫你这个我有没有?五取蕴里头,根本没有一个主宰的东西。
迪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思就思在,怎么能是我在呢?他没法儿证明,就是我思故我在。假如说你反对,也反对不了,我思,我在这儿思、想、说话,我在这儿说话,证明是自明自了的,不可否认。
所以提这句话,就是希望大家对“我”,到底是怎么认识的?这个我,性质、存在、有无,跟发挥的作用,种种问题,假设想研究佛学,必须把它弄清楚。
刚才讲能造所造,能依所依也是这样。能依所依指的是什么?能依指的是心,佛教提出有八种识,八识,心所有法,有五十一心所有法,它这个分析灭尽定时候,就是能依跟所依有时候分不开。能依呢,五个遍行心所,所依就是八识这所依离不开能依、能依也离不开所依,这就构成了一个不可分析的东西。以前也谈过,今天也谈主观能动性,是不是能认识,它到底有什么作用?这都是很大的问题。就拿阿赖耶识来说吧,从《摄大乘论》里,第一品是序,第二品是所知依,就是讲阿赖耶识,现在讲,你离开了阿赖耶识不行,固然是没有这常一不变,没有这统一体,没有独立存在,但是你非得有个相似相续的东西不可。这点儿,变动是变动,但是它前后还有相似的东西,相似就不是一体能贯穿下来的,相续也不是前后完全没有关系,这是相似相续。刚才我说我这儿喝水,就是有相似相续的问题,于是乎,很容易把阿赖耶识当成我,其实第七识就是拿阿赖耶识当成我,找出这相似相续的东西也不容易,其它识都不成,只有阿赖耶识。
《摄大乘论 第25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