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第二品(第15页第18行-第16页第5行)
(1994年8月7日)
上次我们谈到两种种子,阿赖耶识,一种是所对治的,一种是能对治的。两种种子都在阿赖耶识里头,那么,不但善恶的种子也在阿赖耶识里头,它这种子各种各样的。我们知道有三性的种子,善恶无记,也有所对治的种子,能对治的种子,还有根身器界的,共相种子跟不共相种子,所以在阿赖耶识里边,在种子的范围里头都是各种各样的,不但水火不相容的种子。所以所种子的范围里头,在被熏习成的范围里头,那就比现行的世界,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拿现行的世界来看种子的世界。
我们要研究阿赖耶识、研究种子、研究熏习的问题,我觉得,可注意的地方很多。我们说根身器界,根身就是我们内六触的种子,器界就是外六触种子,所以拿内外来差别的话,也不足以分别这个种子世界。在这被熏习的种子以后,这个我们不应该拿一般的现行的世界来一样的来看,里头有很大的不同。从现行到种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时期,然后再从种子到现行,这个一隐一显,里头差别非常大。
现在提这个,把以前的问题再谈谈,是什么呢?就是正闻熏习的种子。正闻熏习的种子,上次咱们谈,就是有特别的作用。你象我们普通的异生的凡夫,正闻熏习在我们身上就叫作法身种子。不但这样,它虽然还不是出世间的种子,但是它有这出世间种子的作用,而是出世间的种子性。所以在阿赖耶识里头这部分种子、我们熏习的这部分种子,已经跟阿赖耶识的性质不同了。出世心的是法身,虽然是刚刚我们熏习的种子,但是已经跟阿赖耶识的种子不同了。
不同,就能对治,有两种能对治,有一种能够使恶业朽坏的,还有能对治烦恼缠的。象我们本身有一种,在世亲的解释里头,有一种增上的那种贪欲,已经能够被这种正闻熏习的种子给对治了。当然我们有些种子还不能对治,这是最强的,强烈的种子已经能够对治了。险恶趣,过去的这个种子,已经也能够对治了。
在这儿来看,我们这是保险的,我们有正闻熏习,这个正闻熏习就是无颠倒的熏习,这个无颠倒的熏习的作用很大,我们讲移山填海,那费的力量很大。好比我们这个三峡工程,搞一下,那要用多少人力?我们庄严净土,要从这儿把我们这个地球整治一下,那需要多少劳力?我们现在已经对这个险恶趣,最秽的土地已经能避免了,不用搞三峡工程,不用整治地球,我们在因的方面,已经能把最坏的环境避免出现了。
要是在异熟果的方面,我们要花费的力气要大的多。所以在因的方面,尤其在最重要的原因方面,什么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二障,所以造成我们这个杂乱的世界、秽土,原因是什么?原因在二障。再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在这二我上,一个补特伽罗我,一个法我,主要是在这儿,这就是造成我们一切恶果、一切苦果、一切秽果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现在从正闻熏习上是走的捷径,是超道儿。要真正彻底明了二无我的道理,那就最有保险,不但最有保险,还是最有前途的。
为什么我们要治果的时候费的力量非常大?治因的时候好象是费的力量小?治因的问题,也费的力量不小。我们说要把北京改造一下,把城墙拆了,把高速公路建起来,这个看起来虽然费的劳力很大,但是还是比较快。而要想治因,治我见常见,就不那么简单了,说起来、看起来好象是简单,其实不简单。
现在思想有点搞乱了,贪心特别大,就是贪婪的心,这治有时候不大好治。跟熏习有关系,跟环境也有关系,环境就是增上缘。所以要改造思想改造认识,常常是落后于实际的。环境改造快,但是思想认识上的改造就不那么快了。
所以在因上我们觉得下功夫最值得、最应该。在果上下功夫当然也不是不应该,象整治环境还是有必要的,所以科学呢,还是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尤其它不能解决主要原因问题。今天《光明日报》上登了有些基层已经注意到科技比经济还要紧,应该抓科技,科技比金融、比钱财还重要。就是注意到了把科技变成实态。我希望大家注意,就是科技比金钱要紧,但是比科技更要紧的是什么?正闻的功能说到,所有的恶业朽坏对治,可见它的力量很大,不但能防患于未然,还能够把以前已经造成的因使它不发挥作用,另外还可以结识新的朋友,诸佛菩萨、善知识,我们能够有这样的能对治、正闻熏习,不但防范了很多东西,还创造许多可能性,结识新的朋友。
咱们初修业的菩萨,初修业菩萨也属于法身。我们说过,这因好象刚开始,但是不要忽略这因,这因跟果密不可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刚一迈步,但是以后的步骤都由此开始。所以正闻熏习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听闻学习正确不正确、颠倒不颠倒,这是个关键问题。
最近大家深深感觉到,对佛教的认识很可能出现非常错误的认识,就拿这个我们本来证真如,才能有办法,佛证真如以后才有清净教法,我们才有正闻熏习。佛教到中国以后,就有赤裸裸地认为真如可以受熏,大家可以看,这是什么问题?真如受熏是什么问题?真如本来是无为法,它能够使世界生起,那就是是不是还有个无为法,那真如变成了有为法了,那还有证真如的问题吗?假如真如能受熏、真如能够使世界生起,这问题,是不是还有佛教?要按这种说法佛教是不是还存在?刚才说保险,也就没有什么保险,要这样理解佛教那就把佛教完全破坏了,象阿赖耶识里头,也没有所谓这个正闻熏习的种子可言。
大家稍微的分析一下,要真如能够受熏的话,真如变成了什么?变成了跟阿赖耶识一样了,那阿赖耶识里头就青一色,没有所谓正闻熏习。真如能够受熏的话,那还有成佛的可能没有?即便能成佛、真如都能受熏,佛呢,那恐怕也可以被两种障碍熏习、被烦恼再熏习。所以这种学说非常是特别了。
要按我们正闻熏习这路线,跟这错误颠倒的真如受熏的路线,完全是相反的。佛教最主要的是它能够发现无为法,发现了二无我所显的东西,发现了跟有我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二无我所显的真如,要是能受熏,要是能够使世界缘起,生起这个杂乱的世界,那还有解脱出离的可能?所以真如受熏、真如缘起的问题,对佛教、对真正佛教来说,意味着什么?
象本来阿赖耶识里头有两种种子,按现在说正闻熏习种子不存在,真如也不存在,那剩下的是什么呢?我们不要净看热闹,搞那个所谓真如能够受熏、真如能够缘起世界,这意味着把解脱、出离都断送了。象我们眼前是什么一种图景,我们原来阿赖耶识的两种种子,两种熏习,而且跟水跟乳一样,毒越来越少,就是正闻熏习越来越扩大,以至于最后能够转依,转染成净。所以阿赖耶识是染污,但是它是也有净土,也有清净土,最后还是清净种子把染污种子给转化了。这里头也可以说是小人道君子道,就是魔跟道,用增减来看。那是完全是把杂染的东西、染污的东西慢慢地趋于销毁。
本来二障,烦恼障、所知障都是没有根基,建立在沙滩上的虚妄的东西,所谓客尘。从历史上看它是非常庞大,但从理论上讲,从真实上讲,它并不庞大。所以还是小人道、君子道的趋势,那也就是能对治的势力越来越大,所对治的势力越来越小。这是所谓正闻熏习。
正闻熏习很容易被一种错误熏习给代替了,尤其是当前。变成了一种小人道大,君子道小。所以在现在来说,我们不能沉默,不能让错误的说法通行无阻。现在佛教的形势,念这段《摄大乘论》里头的一段,应当特别警惕。
底下我们还是继续谈阿赖耶识,没有阿赖耶识解决不了问题,以至到三界之顶,顶上顶灭尽定,这时候也离不开阿赖耶识,到声闻阿罗汉最后的时候,最后刹那,证无余涅磐以前,最后的时候,也离不开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是所知依,是因果规律上必须的,我还要继续地谈阿赖耶识非有不可,也就是熏习非有不可。底下就提到这个异熟识.
(此处应是讲:“又入灭定,识不离身,圣所说故。此中异熟识应成不离身非为治此灭定生故。”)
阿赖耶识不能离身,在灭尽定时候,也必须有阿赖耶识,因为什么?灭尽定的时候,就是把这个想受的两个心所灭了,所谓三界,就是一个想一个受的问题,三界能够离开有为法,离开对有为法的贪爱,离开对有为法的贪恋,一直到最高顶。但是到那时候,还需要阿赖耶识,尽管进入灭尽定,阿赖耶识还是识不离身,还得内变根身外变器世间,当然无色界已经器世间无所谓了,都成为心法,没有色法了。
用我们现在的看法,这个东西虚无飘渺的,可是这还有,他的想、受灭了,还有存在,这种存在就是识,第八识。第七识已经也断了,就剩第八识了。那么为什么要这么种境界才好呢?刚才说声闻证阿罗汉无余涅磐,那时最到家的至宜至善的,也可以说这种是最安乐,超出了乐受喜受舍受。在我们看这都是不可想象的。
为什么阿罗汉要证无余涅磐?现在说把乐爱之受完全都破坏了,有什么意义呀?所以这个也是不可理解的。可是它就是避免这个,有为法里要有增有减,有要有不要,有些就要断掉。你说这到了无余涅磐,用的力量相当大,断烦恼,声闻它是认真的,真是对贪欲、一点一点认认真真来解决问题,比一铲子一锹的愚公移山不在以下。
按说,对贪欲还是不容易解脱的。我们欲界主要是贪,对五欲的贪,现在拿我们整个世界不是都讲这个消费、讲市场,就是解决欲的问题、贪欲。欲界的众生赤裸裸的搞欲,到色界就拿这个欲看不起了,没意思!太无聊了。
底下灭尽定里头还有识,这个识不是第六意识,非是阿赖耶识不可。这跟以前辨别这个问题都一样,以前提的杂染、清净也离开阿赖耶识不成,依靠第六意识这问题,现在还是这个问题,还是依靠第六意识解决问题。
不过这里…
《摄大乘论 第24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