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人,这个人就会受到毒害。所以这个天王手里拿一个佛塔,中国人叫他托塔天王,托一个塔的。这个塔干什么用的呢?就是他的眼睛专门注视那个佛塔,不去看其它东西,其他人就不会受损害了。他过去是大鹏金翅鸟(这个后面要讲的),所以他的周围很多的龙的—大鹏金翅鸟是龙的主,要吃龙的,龙要听它的话的。他现在虽然是做了天王了,很多龙还围绕他。他的手臂上,右臂有一个大的莽蛇的,这是他的塑像里我们看到。
第四个北方多闻天王,他的毒呢,口里出的气,闻到之后,一些人就会受到毒害。我们看到塑像里边,这个毗沙门天王就是多闻天王,他的嘴闭得紧紧的,不给那些气出来,可以避免伤人。他是夜叉的统领者,毗沙门天王仪轨念过的都知道,他的部下是夜叉,他是满足人的财富,大家都知道嘛,他是财宝天王。他的第一个大太子就是蔵巴拉(人家求财神的,黄财神就是这个),可以满足人的财富,也可以满足人家开智慧。那么这个象征什么呢?象征这个北方多闻天王是护戒的(这个后面要讲),专门护持戒的。戒是一切功德的生源,这个《上师供》里有嘛,戒海是功德的生源,财富是从戒德里来的,一切功德都是从戒而来的,一切财富也从戒而来。那么护戒的,他也是可以布施我们财富。他手里拿的标志,一个是幢,即表示他胜利的宝幢,左手是一个鼬鼪,一个大的老鼠,就是专门吐宝的。这个仪轨里都有。
他们是佛的护法,每个天王我们在画像里看到,身边都是有火焰的,这个火焰就是表示智慧。一般在佛教里火焰都是表示智慧的,这个智慧可以战胜那些烦恼,内外的魔障都可以除掉。四天王天是在佛面前发了愿的,护持佛的教的,所以他们对十六个大阿罗汉也是特别护持的。他们是同一个义务的,十六罗汉是内护,四大天王是外护。
四天王天过去的历史我们也可以略略地说一下。过去有两个修行人在一个湖的旁边修行的,他们的名字(当然是印度话了)一个叫盖尼婆,一个叫热凹,这两个人已经修了五通的仙人了,每一个人都有五百个弟子。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在世,知道这两个人的因缘快成熟了,他要度他们了。但是他知道,如果直接度他们,效果不会太好,他就先给四天王天说法。四天王天受了佛的教法之后,那么这两个在湖旁边修行的人当然也会产生对佛教的信心,这个时候再来对他们调伏了。
这样,释迦牟尼佛就准备先给四天王天说法。四天王知道佛要给他们说法,每个人都派了大量的随从去听佛说法。同时他们也派了很多人保护这两个修行的人,免得他们受到邪的鬼神的伤害。而这两个人却不知道这个事情,他们看到很多的人在他们周围。他就问:“这些人干什么?”他们下面的人就告诉他说因为有上师要来说法,准备坛场。这两个误会了,以为上师是指他,就说:“给我准备吗?”“不是的。释迦牟尼佛要来讲经,他们要准备。”他说:“要准备坛场,派那么多人跟我们后头干啥呢?”下面人就告诉他,这是四天王派来保护你的,因为他们要去听经了,你们两个修行人,他们对你们负责了,怕其它的邪的那些来害你们,就派一些人来保护你们。“释迦牟尼佛讲经,为什么不去照顾释迦牟尼佛呢?”“释迦牟尼佛已成佛了,什么灾害也侵害不了他的,不必要派人去保护的。”这样子,他们听说释迦牟尼佛是这样一位人,心里产生了一个概念,就是“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等坛场准备好,释迦牟尼佛来讲经了,四大天王跟那些随从都来了,供了很多的花、香等等。这时东方、南方、西方、北方的都来了,释迦牟尼佛给他们说法,他们听了之后,他们都皈依了释迦牟尼佛,对佛产生极大的信心。
有人问:“为什么四天王,东方的和南方的,生在中间的地方,而北方的和西方的,生在边外呢?”
释迦牟尼佛就给他们讲过去的因缘:在过去迦叶佛的时候,有两条龙,这两条龙经常受到两个大鹏金翅鸟的威胁(大鹏金翅鸟是吃龙的),那么它们就害怕,只好躲在海底里边不敢冒出来。后来这两条龙,对迦叶佛起了极大的信心,皈依了迦叶佛,也从迦叶佛那里听了很多的佛法,这样之后这两条龙就不害怕大鹏金翅鸟了,它们有迦叶佛跟佛法的保护,不会受它们的侵害了。那么这两条龙胆子就大了,以前躲在海底里边不敢出来,现在就浮出来了。大鹏金翅鸟看到两条龙,再想去侵害它们,但是它们再也害不了它们。这两个大鹏金翅鸟很奇怪了,就问两条龙说:“以前你们很害怕我,躲到海底。现在呢,不怕了,自自在在的,我们也害你不了。什么原因呢?”这龙就给大鹏金翅鸟说它们信了迦叶佛,同时皈依他了,也持了迦叶佛的戒,护持佛法了,因为这样子,金翅鸟也害不了。大鹏金翅鸟就问它们:“这个佛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它们就告诉它了,同时非常赞叹佛的功德。金翅鸟生了信心了,同样皈依了迦叶佛了。以后这两条龙跟两个大鹏金翅鸟就不是敌人了,成了道友,成了很好的好朋友,一直护持迦叶佛的法;它们都遵守戒律,护持迦叶佛的佛法。它们在临终的时候发愿,希望将来释迦牟尼佛出来的时候,我们同样地像护持迦叶佛的佛教一样,也要护持释迦牟尼佛的佛教,作他的护法神,四方的护法神,那就是四大天王了。
这样子,它们的愿望实现了,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这两条龙就是护国天王跟增长天王,两个大鹏金翅鸟就是广目天王跟多闻天王。因为龙先皈依的,他们生在中间地区,他们两个生在边区。释迦牟尼佛给四大天王讲经的时候,也给在座的随从弟子、比丘、四众弟子讲了四天王过去的因缘,正好这个时候修行的仙人叫盖尼婆的,离他们不远,佛说的法他也听到了。他心里起了很大的信心,他向释迦牟尼佛顶礼,同时听信了佛的法,佛就随他的机,对他说法,听了法之后,这个仙人根负马上证到不还果—这是在家人最高的果—证到不还果了。
这个人很高兴了,他还有一个同伴,就是热凹,他就告诉他释迦牟尼佛怎么怎么殊胜,于是热凹也来皈依释迦佛了,他出家了,最后得到阿罗汉果了。盖尼婆也出家了,他们的弟子也都信了佛了。这是四天王天过去的公案,引起这两位仙人也信奉佛法了。四大天王发愿要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传播正法,使一切人都能听从佛法的教化。这样子呢,他们就专门做佛教的护法了。
下面说一些他们住的地方(这几个城,我们就不说了,都是印度地方的)。这个我们要说一下,多闻天王住的地方叫养目宫,这个我们过去知道的。那么他们住的地方,在须弥山一半高的第一重金山。须弥山有七重金山,第一重金山,最高的,有须弥山一半的高,他们就住在那个地方。
另外我们专门要介绍的就是多闻天王。多闻天王,我们念过毗沙门的都知道,他是北方的多宝佛化现的,是专门来接引我们这些众生。我们在毗沙门天王里边有了,“王于释迦狮子前”,这个毗沙门天王在释迦佛面前发了愿的,“誓愿凡受彼求请”,只要有人请求他保护的话,他就“摄引指示作护助”,他就摄受这些人,指示他们、也护助他们,“未来一切有情药,常于北方恒住守。”这个念过毗沙门都知道的。那么他也是发心救一切贫穷苦厄的。
毗沙门天王的故事我们稍微说一下。过去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叫甘布,人家叫他那若托巴。那若托巴就是“多闻”,这个他知识很广的,因为他学问很广博,这是印度话,那若托巴就是多闻广识的人。他娶的女人却不是人的女人,是夜叉女。夜叉女长的是很好,但她是夜叉种的。这两个人结婚生了个孩子,这个孩子人家叫他多闻子,就是那若托巴的孩子。多闻子就是毗沙门天王的名字。他也是属于夜叉种的了。这个多闻子娶的女人是一个龙王的女儿。后来多闻子就做了夜叉王,就成了北方的毗沙门天王,他是夜叉种,也有人的种,后来专门护持佛的法。
那个时候还不是释迦牟尼佛,是在无量福佛的时候,他去供养了一个宝石做的华盖(他现在拿的那个胜幢,就是以前供养华盖的),他还发愿要赶快成佛,要护持佛的教法。后来这个愿也满了,叫多宝佛。多宝佛他又示现菩萨身,叫多宝佛化现的八地菩萨嘛。他跟观音菩萨一样到处化度,毗沙门天王就是他的化身之一,这个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因为很多人念《毗沙门仪轨》的,那么这个知道一下也好。接下来:
一切凡应敬礼处 普摄尘剎数无余
我以殊胜信解心 运清净身咸敬礼
加持师身寿康法流永 圣教旌旗广布民物殷
我们前面顶礼了佛、菩萨、十六大阿罗汉,还有法炬近事、四大天王,还有一些该敬礼的很多,“普摄尘剎数”,他的数量跟微尘剎一样多,我们都以殊胜的信解心,以清净的身语意来顶礼,恭敬地礼拜,“加持师身寿康法流永”,发的愿也是一样的,希望师身寿康,正法久住;这样“民物殷”,人民安乐,物产丰富。主要是发这个愿。下面就是七支供了。
七支供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这是礼敬支了。礼敬支有好几个颂,这是总的三门总礼,身口意总的来礼拜、恭敬。下面分开来,身的礼拜、意的礼拜跟语的礼拜分开来。礼敬支很长的。所有十方的世界,三世,那就是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都在里边,对这样的十方三世的“人狮子”—就是佛(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一吼,百兽都害怕了;佛说法,跟狮子吼一样的,一切外道都惊惶失措,都打败了,这是人狮子),所有十方世界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佛都顶礼。怎么顶礼呢?清净的身语意,身清净的,语也清净的,意也清净的,这样子三业清净地来礼拜,一点也不含烦恼在里边,也没有不恭敬的地方…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