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们“得非得”,我们是参考了一些,《俱舍》的给你们知道一些就完了,不要你们懂下来,提问题不会问,我不会问你这个。如果你这个懂了更好,但是我提的问题,不会问这个,那么我们问的就是后头三个,根据《集论》的。
那么现在我们把这个笔记给大家说一下,这个“得非得”的问题是一个麻烦的问题。但是我们初学,就把它说得简单一些,这是《俱舍论》里边,也是最简单的,后头麻烦的都没有拿出来了。如果麻烦拿出来,你头要昏了。那么《俱舍论》里边,“得非得”是什么?我们先看《五蕴论》,什么叫得?
得
云何为得?谓若获,若成就。此复三种:谓若种子、若自在、若现前,如其所应。
【广】 云何得?谓若获,若成就。此复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起成就。如其所应。
“云何得?谓若获,若成就”,得的名称是两个意义,一个是获,一个是成就。那么得有三种,成就或者获又分三种,一个种子成就,一个自在成就,一个是现起成就。那现起成就呢,有的地方就叫现行成就。它是“现起成就”,在《五蕴论》么“现前成就”,其他书里么“现行成就”,一般是“现行成就”。“如其所应”,那么根据它的意思,就是它哪一种属于种子成就的,就是种子成就;哪一种含意属于自在成就,自在成就;哪一个方面是现行成就的,就现行成就——“如其所应”的意思就是这个。那么我们先把《俱舍》的,获、成就,为什么引《俱舍》?它没有讲。什么叫获,什么叫成就?在大乘里边,《唯识》里边,获、成就是一个意思,但是基本上说,“根本乘”里边,获、成就是不一样的,有区别。
什么叫获?获有两种,《俱舍》30里边说“未得今获,已失今获,创至生相,将成就故,名为今获”,《俱舍论》里边就这么说了。获又分两种:一种,没有得到的现在得到了;一种,已经失去,现在又得到了。那么来说,没有得到的是我没有的,现在得到了,第一次得到,已经失去了,也没有了,现在又得到了,那是还是新得到了。才得到的那一刹那,这个法,就是这个才得到的那个——一个法有它的生住异灭,生就是说才开始生起来,还没有住,还没有到现行,正在生起来,就是这个法正要生起来的时候叫获,真正得到了叫成就。所以说开始生的那一刹那“创至生相”,它才生起来,还没有真正住,还没有到住的时候——还在未来,“生相”在未来,“住”在现在了,所以说真在要现在跟未来交界之处,将要到现在了,这个要生出来了,那么这个叫获,以前没有的,现在第一刹那得到了,还没有显出来,已经就要出来了,叫获,出来之后就是成就了。
成就也两种“先未得法,今时已得”,以前没有得到的,现在得到了。假使说修初禅,从来没有得初禅过,现在修定修定,修得好,初禅得到。那个是,开始快要成就之前,起个获,就是说初禅的苗子出来了,到了初禅真正成就。成就了,这是叫成就。从来没有得到的成就了。或者第二个“先已得者,今复不失”,假使说你昨天初禅得到了,现在初禅还没有失掉。初禅怎么会失掉?起烦恼就失掉了。初禅,我们说要几个条件,“离欲恶不善法”。要离开欲界的男女之欲,离开瞋,还有疑、瞋恨、掉举,这些法除掉之后——把它压下去,不冒出来了,现行没有了,这个初禅就成就。那么如果你一起欲念,初禅就退掉。
我们经常打这个公案:有一个仙人,五通仙人就是说修外道的,他得五通。佛教里边六通,一个漏尽通,就是断烦恼的这个通,外道是永远得不到。他们最高是五通,那么这个五通仙人他有神通,能飞行自在,那个国王非常相信他,那么他每天,请他应供。就是每天中午这顿饭,请这个仙人,叫他王宫来吃饭,就是请它应供。这个仙人也对国王的非常的恭敬,他对国王也有好感了,他也就答应了,每天来应供。每天到午前,总是十一点左右,或者十点多快十一点时候,国王就跑到平台,他们也我们前面的一个台一样,它要大得多,国王的平台。他这样等,等一会儿,就看见,远远的一个黑点来了,跟飞机一样,飞过来了,声音不大,就是。飞过来之后,就是五通仙人飞过来了,国王赶紧接住,那么那个仙人的脚踩在国王手里边,国王嘛手慢慢放下来,放在地下,这个仙人站稳了,就引他吃饭去,吃了饭,他到了平台上,一送他他一飞飞掉了,每天如此。这个国王也很高兴,供养那么大、神通广大的仙人,福气应该很大。
那么有一天国王有要紧的公事,他这一天不能等,不能来接他了,那么很着急,焦头烂额的,“今天不行了,今天这个仙人来了我没有时间接他了”,非常着急,那么国王的女儿说“父亲,你着什么急,我来接好了”,他说:“你怎么会接?”她说:“我天天看你接的,我怎么还不会,手一摊这样就行了。这个,我怎么不会”,“好,”他说,“你会接,那很好。我今天有事情实在来不及,没有办法”,他就去了,“你好好接,接好了请他吃饭”,国王的女儿这么接了,那一天远远地看见一个黑点来了,她就去跑到平台上,等在那里,这个仙人也照样子,看有人接就来了。一接,对了。这个仙人赤脚的,碰到这个公主的手,很嫩,很细,感到柔软的感觉,很舒服。(11B)一舒服好了,神通没有了。起了欲念,神通没有了。
那么这个仙人不好说了,“我神通没有了”,不好说。他就慢慢地去吃饭,吃了饭以后呢,回去了。公主送他到平台上回去,他说,“我今天不飞了”,干什么?“你们那么庄严的国家,这个城,这个首都那么好,我从来没有看过,飞来飞去很快,看不清楚,今天我慢慢看,我要一步一步走回去,看个仔细才回去,不飞了,不飞了,平台不去了”,他就一步一步回去了。实在他很难为情,飞不起来了。那什么原因?就是说你起了欲念,这个神通就失掉了。
那么他这个就是说,没有失掉,那就是获,他就是成就了,已经得到的,到现在还没有失掉,这就是成就,这个方面已经成就。初禅,成就初禅。或者你成就他心通,你已经得了他心通,到现在还没有失掉,这个时间都叫成就。那么才得到的那一刹那叫获。这是《俱舍》的原义,就把获跟成就分两个档次来看。
我们这里,在唯识里面就没有讲得那么细。所以说我们要学唯识之前要学《俱舍》也是这个原因。很多基本法相,《俱舍》里根本乘讲好了,《唯识》就略过去了,不仔细再跟你讲了,不要重复了。欧阳竞无是我们的法相家,是我们民国以后的法相家。杨仁山去日本,拿了很多的法相书回来,出版了很多的研究的东西,后来创立了一个“支那内院”,这里边最出色的就是欧阳竞无,是一个法相的专家。欧阳竞无下边突出的弟子吕澄,吕澄是在解放后还在的,现在是没有了。那么欧阳竞无就说这个话,他说你说学法相没有《俱舍》的话,就像树没有根,就像水没有源。那就是说你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那是不会长的。水没有源头的话,你水流光了就没有了;树没有根的话,你这个叶子慢慢地枯掉了,再不会长了。我们摘下来的花是插在瓶子里边,没有根的,它会不会结果?明年会不会再开花?不会。它一阵子过了就完了,这个丢掉了,没有用了。那么你说学法相,先学《俱舍》也就是这个原因,许多细的东西,都在根本乘讲了,在高层次的唯识呢就不讲了。所以说得跟成就的详细分别,这个里边就不讲那么多了。
他这里讲成就分三种,“此复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起成就”,那么什么叫“种子成就”,一切有情身上有一些潜在的功能,他这个能力能用出来的,但是现在没有用出来,种子成就,他有这个种子。假使说我们的无漏,我们听闻正法的话,它有无漏种子在我们心里边,阿赖耶识里边。印光法师经常说那个话,你只要听,念了经之后,听了经之后,这个金刚种子就在你八识田中种下去,将来总有一天要破窗而出,把你业报感的东西破掉,成一个无漏的东西。那这个就是说你种子下了之后,就这个功能已经在身上就有了,就是种子成就,但是现行,还没有拿出来了,还不能够现行。
第二个“自在成就”,以这个禅定、神通等势力,就是说你已经成就禅定了,你有神通了,你要用就用,但是不是一天到晚在用了,我们都看这个神通会飞,一天到晚在飞,这不会吧。他总是平常跟人一样,他有需要的时候飞一下,没有需要就不飞了。那么他这个能力,功能,在身上,自在的,我要用就用,我不用就藏起来,那么叫自在成就。这是专门指高级的那些功能,不是一般普通的凡夫有的,就是说神通、禅定之类的东西,他有这个自在权,我什么时候用就能用得起来,这个力量他有了,这是成就的一种。
“现行成就”,就是当下成就的现行的东西,你现在正在现行,他成就,不成就么怎么现行?这个是现行成就。假使你现在在看书,那么你假使以前,学过法相的,法相的基础成就了的,那你看起来很自在,什么东西都迎刃而解,没有什么困难。那就是现行成就了,当下就有那个东西。假使你神通,你在显神通的时候,现行成就,这个时候你正在用它。“如其所应”,这三种,根据它哪一种类,属于哪一种的,照着去分,去分配去,一共有三种。
那么这里,得就是讲了那么多,这还是简单的。我们现在要记的,记三种成就,种子成就,他种子有了,还没有现行出来;自在成就,他这个功能已经会了,就是说,假使我们说书法家,他画画的功能他有了,那么他要画就画了,这个不一定一天到晚在画了,什么时候需要他画、写字的时候,他就写起来了,一般人就写不好了,一般人也画不来了,这是自在成就;现行成就,就是正在起作用的时候,现行成就。那么好了,我们得,就知道这一些就够了。什么叫得?就是叫获或者是成就。那么成就有三种: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行成就。好了,能够讲到这个,把这三种成就意思会到了,目前的要求够…
《大乘五蕴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