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五蘊論講記▪P47

  ..續本文上一頁我們“得非得”,我們是參考了一些,《俱舍》的給你們知道一些就完了,不要你們懂下來,提問題不會問,我不會問你這個。如果你這個懂了更好,但是我提的問題,不會問這個,那麼我們問的就是後頭叁個,根據《集論》的。

  那麼現在我們把這個筆記給大家說一下,這個“得非得”的問題是一個麻煩的問題。但是我們初學,就把它說得簡單一些,這是《俱舍論》裏邊,也是最簡單的,後頭麻煩的都沒有拿出來了。如果麻煩拿出來,你頭要昏了。那麼《俱舍論》裏邊,“得非得”是什麼?我們先看《五蘊論》,什麼叫得?

  得

  雲何爲得?謂若獲,若成就。此複叁種:謂若種子、若自在、若現前,如其所應。

  【廣】 雲何得?謂若獲,若成就。此複叁種:謂種子成就,自在成就,現起成就。如其所應。

  “雲何得?謂若獲,若成就”,得的名稱是兩個意義,一個是獲,一個是成就。那麼得有叁種,成就或者獲又分叁種,一個種子成就,一個自在成就,一個是現起成就。那現起成就呢,有的地方就叫現行成就。它是“現起成就”,在《五蘊論》麼“現前成就”,其他書裏麼“現行成就”,一般是“現行成就”。“如其所應”,那麼根據它的意思,就是它哪一種屬于種子成就的,就是種子成就;哪一種含意屬于自在成就,自在成就;哪一個方面是現行成就的,就現行成就——“如其所應”的意思就是這個。那麼我們先把《俱舍》的,獲、成就,爲什麼引《俱舍》?它沒有講。什麼叫獲,什麼叫成就?在大乘裏邊,《唯識》裏邊,獲、成就是一個意思,但是基本上說,“根本乘”裏邊,獲、成就是不一樣的,有區別。

  什麼叫獲?獲有兩種,《俱舍》30裏邊說“未得今獲,已失今獲,創至生相,將成就故,名爲今獲”,《俱舍論》裏邊就這麼說了。獲又分兩種:一種,沒有得到的現在得到了;一種,已經失去,現在又得到了。那麼來說,沒有得到的是我沒有的,現在得到了,第一次得到,已經失去了,也沒有了,現在又得到了,那是還是新得到了。才得到的那一刹那,這個法,就是這個才得到的那個——一個法有它的生住異滅,生就是說才開始生起來,還沒有住,還沒有到現行,正在生起來,就是這個法正要生起來的時候叫獲,真正得到了叫成就。所以說開始生的那一刹那“創至生相”,它才生起來,還沒有真正住,還沒有到住的時候——還在未來,“生相”在未來,“住”在現在了,所以說真在要現在跟未來交界之處,將要到現在了,這個要生出來了,那麼這個叫獲,以前沒有的,現在第一刹那得到了,還沒有顯出來,已經就要出來了,叫獲,出來之後就是成就了。

  成就也兩種“先未得法,今時已得”,以前沒有得到的,現在得到了。假使說修初禅,從來沒有得初禅過,現在修定修定,修得好,初禅得到。那個是,開始快要成就之前,起個獲,就是說初禅的苗子出來了,到了初禅真正成就。成就了,這是叫成就。從來沒有得到的成就了。或者第二個“先已得者,今複不失”,假使說你昨天初禅得到了,現在初禅還沒有失掉。初禅怎麼會失掉?起煩惱就失掉了。初禅,我們說要幾個條件,“離欲惡不善法”。要離開欲界的男女之欲,離開瞋,還有疑、瞋恨、掉舉,這些法除掉之後——把它壓下去,不冒出來了,現行沒有了,這個初禅就成就。那麼如果你一起欲念,初禅就退掉。

  我們經常打這個公案:有一個仙人,五通仙人就是說修外道的,他得五通。佛教裏邊六通,一個漏盡通,就是斷煩惱的這個通,外道是永遠得不到。他們最高是五通,那麼這個五通仙人他有神通,能飛行自在,那個國王非常相信他,那麼他每天,請他應供。就是每天中午這頓飯,請這個仙人,叫他王宮來吃飯,就是請它應供。這個仙人也對國王的非常的恭敬,他對國王也有好感了,他也就答應了,每天來應供。每天到午前,總是十一點左右,或者十點多快十一點時候,國王就跑到平臺,他們也我們前面的一個臺一樣,它要大得多,國王的平臺。他這樣等,等一會兒,就看見,遠遠的一個黑點來了,跟飛機一樣,飛過來了,聲音不大,就是。飛過來之後,就是五通仙人飛過來了,國王趕緊接住,那麼那個仙人的腳踩在國王手裏邊,國王嘛手慢慢放下來,放在地下,這個仙人站穩了,就引他吃飯去,吃了飯,他到了平臺上,一送他他一飛飛掉了,每天如此。這個國王也很高興,供養那麼大、神通廣大的仙人,福氣應該很大。

  那麼有一天國王有要緊的公事,他這一天不能等,不能來接他了,那麼很著急,焦頭爛額的,“今天不行了,今天這個仙人來了我沒有時間接他了”,非常著急,那麼國王的女兒說“父親,你著什麼急,我來接好了”,他說:“你怎麼會接?”她說:“我天天看你接的,我怎麼還不會,手一攤這樣就行了。這個,我怎麼不會”,“好,”他說,“你會接,那很好。我今天有事情實在來不及,沒有辦法”,他就去了,“你好好接,接好了請他吃飯”,國王的女兒這麼接了,那一天遠遠地看見一個黑點來了,她就去跑到平臺上,等在那裏,這個仙人也照樣子,看有人接就來了。一接,對了。這個仙人赤腳的,碰到這個公主的手,很嫩,很細,感到柔軟的感覺,很舒服。(11B)一舒服好了,神通沒有了。起了欲念,神通沒有了。

  那麼這個仙人不好說了,“我神通沒有了”,不好說。他就慢慢地去吃飯,吃了飯以後呢,回去了。公主送他到平臺上回去,他說,“我今天不飛了”,幹什麼?“你們那麼莊嚴的國家,這個城,這個首都那麼好,我從來沒有看過,飛來飛去很快,看不清楚,今天我慢慢看,我要一步一步走回去,看個仔細才回去,不飛了,不飛了,平臺不去了”,他就一步一步回去了。實在他很難爲情,飛不起來了。那什麼原因?就是說你起了欲念,這個神通就失掉了。

  那麼他這個就是說,沒有失掉,那就是獲,他就是成就了,已經得到的,到現在還沒有失掉,這就是成就,這個方面已經成就。初禅,成就初禅。或者你成就他心通,你已經得了他心通,到現在還沒有失掉,這個時間都叫成就。那麼才得到的那一刹那叫獲。這是《俱舍》的原義,就把獲跟成就分兩個檔次來看。

  我們這裏,在唯識裏面就沒有講得那麼細。所以說我們要學唯識之前要學《俱舍》也是這個原因。很多基本法相,《俱舍》裏根本乘講好了,《唯識》就略過去了,不仔細再跟你講了,不要重複了。歐陽競無是我們的法相家,是我們民國以後的法相家。楊仁山去日本,拿了很多的法相書回來,出版了很多的研究的東西,後來創立了一個“支那內院”,這裏邊最出色的就是歐陽競無,是一個法相的專家。歐陽競無下邊突出的弟子呂澄,呂澄是在解放後還在的,現在是沒有了。那麼歐陽競無就說這個話,他說你說學法相沒有《俱舍》的話,就像樹沒有根,就像水沒有源。那就是說你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那是不會長的。水沒有源頭的話,你水流光了就沒有了;樹沒有根的話,你這個葉子慢慢地枯掉了,再不會長了。我們摘下來的花是插在瓶子裏邊,沒有根的,它會不會結果?明年會不會再開花?不會。它一陣子過了就完了,這個丟掉了,沒有用了。那麼你說學法相,先學《俱舍》也就是這個原因,許多細的東西,都在根本乘講了,在高層次的唯識呢就不講了。所以說得跟成就的詳細分別,這個裏邊就不講那麼多了。

  他這裏講成就分叁種,“此複叁種,謂種子成就,自在成就,現起成就”,那麼什麼叫“種子成就”,一切有情身上有一些潛在的功能,他這個能力能用出來的,但是現在沒有用出來,種子成就,他有這個種子。假使說我們的無漏,我們聽聞正法的話,它有無漏種子在我們心裏邊,阿賴耶識裏邊。印光法師經常說那個話,你只要聽,念了經之後,聽了經之後,這個金剛種子就在你八識田中種下去,將來總有一天要破窗而出,把你業報感的東西破掉,成一個無漏的東西。那這個就是說你種子下了之後,就這個功能已經在身上就有了,就是種子成就,但是現行,還沒有拿出來了,還不能夠現行。

  第二個“自在成就”,以這個禅定、神通等勢力,就是說你已經成就禅定了,你有神通了,你要用就用,但是不是一天到晚在用了,我們都看這個神通會飛,一天到晚在飛,這不會吧。他總是平常跟人一樣,他有需要的時候飛一下,沒有需要就不飛了。那麼他這個能力,功能,在身上,自在的,我要用就用,我不用就藏起來,那麼叫自在成就。這是專門指高級的那些功能,不是一般普通的凡夫有的,就是說神通、禅定之類的東西,他有這個自在權,我什麼時候用就能用得起來,這個力量他有了,這是成就的一種。

  “現行成就”,就是當下成就的現行的東西,你現在正在現行,他成就,不成就麼怎麼現行?這個是現行成就。假使你現在在看書,那麼你假使以前,學過法相的,法相的基礎成就了的,那你看起來很自在,什麼東西都迎刃而解,沒有什麼困難。那就是現行成就了,當下就有那個東西。假使你神通,你在顯神通的時候,現行成就,這個時候你正在用它。“如其所應”,這叁種,根據它哪一種類,屬于哪一種的,照著去分,去分配去,一共有叁種。

  那麼這裏,得就是講了那麼多,這還是簡單的。我們現在要記的,記叁種成就,種子成就,他種子有了,還沒有現行出來;自在成就,他這個功能已經會了,就是說,假使我們說書法家,他畫畫的功能他有了,那麼他要畫就畫了,這個不一定一天到晚在畫了,什麼時候需要他畫、寫字的時候,他就寫起來了,一般人就寫不好了,一般人也畫不來了,這是自在成就;現行成就,就是正在起作用的時候,現行成就。那麼好了,我們得,就知道這一些就夠了。什麼叫得?就是叫獲或者是成就。那麼成就有叁種:種子成就,自在成就,現行成就。好了,能夠講到這個,把這叁種成就意思會到了,目前的要求夠…

《大乘五蘊論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