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定道资粮颂》讲义 及思考题▪P4

  ..续本文上一页,令心流漏。即于此处修行律仪。防守根故,名修律仪。如是防护。何者正防护。谓由正念防护于意,行平等位。是名正防护。

  又略义者。谓若防护方便。若所防护事。若正防护。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根律仪。此中云何防护方便。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眼见色已,不取其相,不取随好。广说乃至意知法已,不取其相,不取随好。若依是处,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是处修行律仪。防守根故,名修律仪。如是名为防护方便。云何名为所防护事。所谓眼色,乃至意法。如是名为所防护事。此中云何名正防护。谓如说言,由其正念防护于意。行平等位。名正防护。

  于食正观资粮第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云何名为于食知量。谓如有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乃至广说。

  云何名为由正思择食于所食。正思择者,如以妙慧等随观察段食过患。见过患已。深生厌恶,然后吞咽。

  云何名为观见过患。谓即于此所食段食。或观受用种类过患。或观变异种类过患。或观追求种类过患。

  云何受用种类过患。谓如有一将欲食时。所受段食,色香味触皆悉圆满,甚为精妙。从此无间进至口中,牙齿咀嚼,津液浸烂,涎液缠裹,转入咽喉。尔时此食,先曾所有悦意妙相,一切皆舍。次后转成可恶秽相。当转异时,状如变吐。能食士夫补特伽罗。若正思念此位秽相。于余未变一切精妙所受饮食。初尚不能住食欣乐。况于此位。由如是等非一相貌。渐次受用增上力故。令其饮食净妙相没。过患相生。不净所摄。是名于食受用种类所有过患。

  云何转变种类过患。谓此饮食既啖食已。一分销变。至中夜分,或后夜分。于其身中,便能生起养育增长,血肉筋脉,骨髓皮等,非一众多种种品类诸不净物。次后一分,变成便秽。变已趣下,辗转流出。由是日日数应洗净。或手或足,或余支节,误触著时。若自若他,皆生厌恶。又由此缘,发生身中多中疾病。所谓痈痤,干癣湿癣,疥癞疽疔,上气疨瘶,疱浆哕噎,干销癫痫,寒热黄病,热血阴。如是等类无量疾病。由饮食故身中生起。或由所食不平和故,于其身中不销而住。是名饮食变异种类所有过患。

  云何追求种类过患。谓于饮食追求种类有多过患。或有积集所作过患。或有防护所作过患。或坏亲爱所作过患。或无厌足所作过患。或不自在所作过患。或有恶行所作过患。

  云何名为于食积集所作过患。谓如有一为食因缘。寒时为寒之所逼恼。热时为热之所逼恼。种种策励劬劳勤苦。营农牧牛,商估计算,书数雕印,及余种种工巧业处。为得未得所有饮食。或为积聚。如为饮食,为饮食缘当知亦尔。如是策励劬劳勤苦,方求之时,所作事业,若不谐遂。由是因缘,愁忧焦恼,拊胸伤叹,悲泣迷闷,何乃我功唐捐无果,如是名为于食积集所作过患。

  云何名为于食防护所作过患。谓所作业若得谐遂。为护因缘,起大忧虑。勿我财宝,当为王贼之所侵夺。或火焚烧。或水飘荡。或宿恶作,当令灭坏。或现非理作业方便,当令散失。或诸非爱,或宿共财,当所理夺。或即家中当生家火,由是当令财宝亏损。如是名为于食防护所作过患。

  云何于食能坏亲爱所作过患。谓诸世间为食因缘,多起斗诤。父子母女,兄弟朋友,尚为饮食互相非毁。况非亲里,为食因缘而不辗转更相斗讼。所谓大族诸婆罗门,刹帝利种,长者居士,为食因缘迭兴违诤。以其手足块刀仗等互相加害。是名于食能坏亲爱所作过患。

  云何于食无有厌足所作过患。谓诸国王,刹帝利种,位登灌顶。亦于自国王都聚落不住喜足。俱师兵戈,互相征讨。吹以贝角,扣击钟鼓,挥刀槃矟,放箭矛。车马象步,交横驰乱。种种戈仗,伤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是名于食无有厌足所作过患。

  云何因食不得自在所作过患。谓如一类为王所使,讨固牢城。因遭种种极热脂油,热牛粪汁,及熔铜铁,而相注洒。或被戈仗伤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是名因食不得自在所作过患。

  云何因食起诸恶行所作过患。谓如有一为食因缘,造作积集身诸恶行。如身恶行,语意亦尔。临命终时,为诸重病苦所逼切。由先所作诸身语意种种恶行增上力故。于日后分,见有诸山,或诸山峰,垂影悬覆,近覆极覆。便作是念,我自昔来,依身语意所造诸业,唯罪非福。若有其趣,诸造恶者当生其中,我今定往。如是悔已,寻即舍命。既舍命已,随业差别生诸恶趣。谓那洛迦,傍生,饿鬼。如是名为因食恶行所作过患。如是段食,于追求时有诸过患。于受用时有诸过患。于转变时有诸过患。

  又此段食有少胜利。此复云何。谓即此身由食而住。依食而立。非无有食。云何名为有少胜利。谓即如是依食住身,最极久住,或经百年。若正将养。或过少分。或有未满而便夭没。若唯修此身暂住行。非为妙行。若于如是身暂时住而生喜足。非妙喜足。亦非领受饮食所作圆满无罪功德胜利。若不唯修身暂住行。亦不唯于身暂时住而生喜足。而即依此暂时住身,修集梵行令得圆满。乃为妙行,亦妙喜足。又能领受饮食所作圆满无罪功德胜利。应自思维。我若与彼愚夫同分。修诸愚夫同分之行,非我所宜。我若于此下劣段食,少分胜利安住喜足,亦非我宜。若于如是遍一切种段食过患圆满知已。以正思择深见过患,而求出离。为求如是食出离故,如子肉想食于段食。应作是念。彼诸施主,甚大艰难积集财宝,具受广大追求所作种种过患。由悲悯故,求胜果故,如割皮肉及以刺血,而相惠施。我得此食,宜应如是方便受用。谓应如法而自安处无倒受用。报施主恩,令获最胜大果大利大荣大盛。当随月喻往施主家。荡涤身心。安住惭愧。远离骄傲。不自高举。不轻蔑他。如自获得所有利养心生喜悦。如是于他所得利养心亦喜悦。又应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岂有出家往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要望他敬,非不恭敬。要多非少。要妙非粗。要当速疾而非迟缓。应作是心往施主家。设不惠施,终不于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勿我由此起怨害心及瞋恚心增上缘力,身坏已后,生诸恶趣,多受困厄。设不恭敬而非恭敬。设少非多。设粗非妙。设复迟缓而非速疾。亦不于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如前广说。又我应依所食段食。发起如是如是正行。及于其量如实了达。谓我命根由此不灭。又于此食不苦耽著。才能随顺摄受梵行。如是我今住沙门性,住出家性,受用饮食,如法清净,远离众罪。由是诸相,以正思择食于所食。

  云何所食。谓四种食。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等思食。四者识食。今此义中,意说段食。此复云何。谓饼麨饭,羹臛糜粥,酥油糖蜜,鱼肉菹酢,乳酪生酥,姜盐酢等,种种品类,和杂为抟,段段吞食,故名段食。所言食者。所谓餐啖,咀嚼吞咽,尝啜饮等,名之差别。

  云何名为不为倡荡。谓如有一乐受欲者,为受诸欲食于所食。彼作是思。我食所食,令身饱满,令身充悦。过日晚时,至于夜分,当与姝妙严饰女人,共为嬉戏,欢娱受乐,倡掉纵逸。言倡荡者。于此胜法毗奈耶中,说受欲者,欲贪所引,淫逸所引,所有诸恶不善寻思。由此食啖所食啖时。令其诸根皆悉掉举。令意躁扰。令意不安。令意不静。若为此事食所食者,名为倡荡食于所食。诸有多闻圣弟子众,以思择力深见过患善知出离而食所食。非如前说诸受欲者食于所食。是故名为不为倡荡。

  云何名为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谓如有一乐受欲者,为受诸欲食于所食。彼作是思。我今宜应多食所食,饱食所食。随力随能,食啖肥腻,增房补益,色香味具,精妙饮食。过今夜分,至于明日。于角武事,当有力能。所谓按摩,拍毱托石,跳踯蹴蹋,攘臂扼腕,挥戈击剑,伏弩控弦,投轮掷索。依如是等诸角武事。当得勇健。肤体充实。长夜无病。久时少壮。不速衰老。寿命长远。能多啖食。数数食已。能正销化。除诸疾患。如是为于无病骄逸,少壮骄逸,长寿骄逸,而食所食。既角武已。复作是思。我应沐浴。便以种种清净香水沐浴其身。沐浴身已。梳理其发。梳理发已,种种妙香用涂其身。既涂身已,复以种种上妙衣服,种种华鬘,种种严具,庄饰其身。此中沐浴理发涂香,名为饰好。既饰好已,复以种种上妙衣服,华鬘严具,庄饰其身,名为端严。如是总名为饰好故,为端严故,食于所食。彼既如是骄逸饰好身端严已。于日中分,或日后分,临欲食时,饥渴并至。于诸饮食,极生希欲,极欣极乐。不见过患,不知出离。随得随食。复为数数倡荡骄逸饰好端严,多食多饮令身充悦。诸有多闻圣弟子众,以思择力深见过患善知出离而食所食。非如前说诸受欲者食于所食。唯作是念。我今习近所不应习所应断食。为欲永断如是食故。

  云何名为为身安住食于所食。谓饮食已,寿命得存。非不饮食寿命存故。名身安住。我今受此所有饮食,寿命得存,当不夭没。由是因缘,身得安住,能修正行,永断诸食。

  云何名为为暂支持食于所食。谓略说有二种存养。一有艰难存养。二无艰难存养。云何名为有艰难存养。谓受如是所有饮食,数增饥羸,困苦重病。或以非法追求饮食,非以正法。得已染爱,耽嗜饕餮,迷闷坚执,湎著受用。或有食已,令身沉重,无所堪能,不任修断。或有食已,令心迟钝,不速得定。或有食已,令入出息来往艰难。或有食已,令心数为昏沉睡眠之所缠扰。如是名为有艰难存养。云何名为无艰难存养。谓受如是所有饮食,令无饥羸,无有困苦及以重病。或以正法追求饮食,不以非法。既获得已,不染不爱。亦不耽嗜,饕餮迷闷,坚执湎著,而受用之。如是受用,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令心速疾得三摩地。令入出息无有艰难。令心不为昏沉睡眠之所缠扰。如是名为无艰难存养。若由有艰难存养,寿命得存,身得安住,此名有罪,亦有染污。若由无艰难存养,寿命得…

《《定道资粮颂》讲义 及思考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律海十门思考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