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对于过去犯的东西,不“发起猛利心,后当不更犯”,就是做了错事,他没有惭愧心,不发猛利心,“以后决定不能做”,这个心不起,做了之后无所谓。那么他犯了之后也不发猛利心,没有说以后决定不犯,以后要依了戒行。没有这个心,犯么就犯,也不忏悔,糊里糊涂马马虎虎,你说“将来犯罪了”……“那这个我还没有看到,到底地狱有没有还不知道”,就是这些话。
那么他欢喜什么?“取睡眠为乐”,他一天到晚睡一睡,懒惰,好的事情不做,就是偷懒,睡睡觉。“偃卧胁倚等”,或者睡着,或者么是躺在那里,或者么靠在那里,反正坐也坐不正,不是直直地坐起,总要一个依靠,这样子就自己不用力,身体没有劲的。“不惜光阴去,懒惰不堪能。”这是有懒惰,他不肯好好修行,等光阴一去,百年一过,你下地狱,下饿鬼畜生,这个就可怕,但是他也不知道,愚痴。
丙五 邪愿邪行
邪愿修梵行 希生天安逸 着利养恭敬 无怙不堪能
第五种“邪愿邪行”,发的愿不正的,修的行也就不正了。
“邪愿修梵行,希生天安逸。”他发的愿不好,什么呢?要生天。修梵行 为了生到天上去享受,发了不好的愿,修的倒是修梵行,但是愿不好。
另外还“着利养恭敬”,修了梵行之后,就以这个来博取人家的恭敬利养。
“无怙不堪能”,这样子的人没有依靠的。我们说修梵行,以佛的法的力量,三宝加持的力量,是有依靠的。而他自己凭自己邪愿,邪愿没有后台的,后面佛菩萨都不支持你的,护法菩萨也不保佑你的,这样子的人不堪能持戒的。
以前的难陀就是这样子的。所以说发邪愿要有好的人、善知识教化,他转过来的当然还是好的,就怕那些转不过来的。这个公案就是佛成佛之后,就回到他的国家里探亲,主要是看他的父王。看了父王之后,他的父亲感到释迦牟尼佛带的弟子都是一些外道转过来的,都是很干瘦瘦的,不好看不庄严。他就下令释迦族里边的那些贵族都出家,跟了释迦牟尼去修行去。那么这个很多的,阿难陀这些很多,皇族里边很多都出家了。
难陀是佛的堂弟,他贪着他的女人。他的女人叫孙陀罗,长的非常好。那么他虽然对佛很恭敬,但是他不想出家。佛观察他的因缘到了,该出家了,就去度他。有一次佛就托钵托到难陀家里,难陀正在给他的女人画眉毛。听见佛来,难陀很恭敬,马上要去给佛送饭去,他的夫人就说了:“你赶快去赶快来,我眉毛画了一半,眉毛还没干之前你要回来的,你不能耽搁。”难陀说:“好好好,我马上去就来。”一去把佛的钵接过来,把最好的饭摆了,送上去,把钵就交给佛,想赶快回来。哪知道佛没有接他的钵,径直往前走,难陀因为恭敬佛的关系,也只好拿着个钵跟到走,一直走到哪里呢?走到他的精舍里边。
到了精舍之后,佛就很赞叹,“哈,你来了真好,我给你剃度了。”难陀心里正着急,他说:“我的夫人正在等我画眉毛,已经耽搁那么久了,心里不耐烦了,剃度了,怎么好剃呢?”但是他又恭敬佛的威力,佛的威力之前,他又不敢说他不要剃度,只好硬了头皮剃。剃了之后,他想哪一天空了就溜回去,那么他这样子等在那里。佛么要托钵,托钵的时候,留一个人看守精舍的房子。那么他就等,哪一天轮到他好溜了。
好容易等到那一天,轮到他值班——看屋子。他就想这个机会到了。佛出去之后,他就赶快把里边收拾好,把门关好走。哪知道他的出家因缘成熟,他回不去了。他要关门,东门关,西门开,西门关了东门开,关来关去关不好。他看看时间不行,佛要回来就走不掉,他说反正我是太子,钱多,少多少东西我陪多少就完,随它门关不关,赶快溜了。他估计佛是从正道来的,他从小道走,他说不要碰到佛了。因为时间差不多,路上碰到佛回来又逃不走了。结果他走小道,但是走了没有好久正碰上佛也小道回来了。佛说:“你干什么了?”他也很老实,他说想家里,佛说:“你想家,好的,你现在回精舍去,以后我再慢慢地跟你讲。”
这样子他回去之后,佛有一天带他到一个深山,那里有一棵枯树,一个老的瞎眼的母猴子站在上面,佛看看就对难陀说:“你看这个猴子,你看到没有?”难陀说:“看到,看到了。”他说:“这个猴子跟你的女人孙陀罗夫人比起来怎么样?”他说,“这个怎么好比,这个瞎眼的老猴子,我的夫人年纪又轻,长得又好,这不能比的,这不好比的,不好比的!”佛说,“噢,不好比的?”“对。”
第二次又带他到天上去,在天上游玩,看到很多天子,周围天女围绕;看到一个天座空的,天女在那里。他就问佛,“这个座怎么空的呢?”佛说:“你自己去问了。”他就很恭敬地去问,他说:“大姐,我看到所有的天子的座都满的,这个座怎么空的呢?”“噢,”那个天女说,“你不知道,人间有个难陀,他出家修梵行,将来死掉以后,就生这个地方来享受天福。”“哎”,难陀高兴得很:“难陀就是我,我就这里住,我不下去了。”“哎”,她说:“不行,你现在是人间的身体,很臭,你下一辈子才能来。”难陀更高兴了。
回来后,佛就给难陀说了:“天上你看到没有了?”他说“看到了。”“天上的天女,跟你的孙陀罗夫人比怎么样呢?”“哎呀”,他说:“这下不好比,天女和孙陀罗比,孙陀罗就像瞎眼的老猴子一样了。”那么是天上好了。
难陀就一心不回去,就是修。他想将来生天,就是这里的“邪愿修梵行”,希求生天安乐了。他也是开始有这个心,佛当然不是到此为止,佛还要教化他了。
有一次佛又带他去,带他到地狱去玩,很可怕:下油锅、上刀山、锯子锯、磨子磨等等,各式各样的都看到了。最后他看到个油锅空的,空在那里。他就问佛:“其他的刑具里边都有罪人在受苦,这个油锅怎么空在那里?”佛就说:“你去自己问吧。”他就给狱卒很恭敬的问个讯:“请问这个油锅怎么空起的?”那狱卒就说:“人间有个难陀,修梵行,将来么生到天上去,天上去么受享天福,天福享完了掉下来,就是在油锅里,我们在等他。”地狱时间很长,人间的时间很快,天上去享福,人看起来好象天上很长,实际上跟地狱的时间一比也很快。“我们已经把炉子生好,就等他,他就要来了。”就是说天上享福也是很快的,一下子就来的。难陀就害怕,他再也不敢说“我就是难陀了”,赶快跑了。他说“我是难陀”的话,狱卒就把他丢到油锅里去了。这样子他回来之后,他的心就转过来了。即使生天的安乐一刹那,而地狱的油锅的苦却是不可说,时间又长。
那么这样子的人也是有的,有善根的可以转过来,但是没有善根不能转的这些,那是不能修行,就不行了。“着利养恭敬”的,本来愿就是要舒服,那么人间的舒服他当然还是要求,利养了恭敬了等等,这些人就不堪能修行的。
丙六 违世出世轨
行住诸威仪 常事善品行 违越世间理 不顺毗尼行
轨则有亏损 出离不堪能
第六种,“行住诸威仪,常事善品行,违越世间理,不顺毗尼行”,那么这些人的行住坐卧,这些威仪也好,做一些常住里边或者是烧饭,做行堂,或者做执事,一般的事情,或者修善法,“善品行”。他是两边都不粘,就是前面说不要违越世间理,他违越世间理;要顺了毗尼行,他又不顺毗尼行。就是顺着自己的我执,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子既违世间的道理又不顺戒。
“轨则有亏损”。那么对戒律、对轨则,就是行住坐卧一些常住的轨则等等,有亏损。那要出离三界当然也不堪能。
丙七 邪命
大欲不知足 难养亦难满 衣食住病药 非常法追求
诈现奇特相 显己胜功能 矫示诸根寂 或作凶悖相
强口矫傲声 修饰名字美 执持种姓尊 求多闻持法
为名利宣传 佛说弟子论 谓为己心成 或方便现相
求衣服资具 多求不厌美 无匮着弊衣 希他好施与
所求不称遂 研磨粗鄙语 闻者难忍受 强迫苦求索
得财物劣少 施主前毁弃 作诸欺诈言 赞此或轻彼
种种苦研逼 求四缘利誉 诸非法追取 亏尸罗邪命
第七种,“邪命”。“大欲不知足”,修行的人要少欲知足,他却是反过来,“大欲不知足”,有了还要有。
“难养亦难满”,这些人不好养,也很难使他满足。一般的人,生活能够过得去就算了,修行么就要生活可以,吃饭么只要吃饱了肚子,能够修行就行了。他是难养,吃么要吃得好,不但是饱,还要吃得好,要高级的,低级的还不要,东西再多不会满足。这样的人,因为他难养难满不知足,他要追求的也厉害,正规的追求他是不会满足的,就邪命去求了。
“衣食住病药”,衣服,住处,吃的东西,或者病药,这四个缘,他因为要求好的,那么一般性的他就不要,要追求最好的。“非常法追求”,不是一般的方法去追求,用一种特殊的、不正规的方法了!
哪些不正规的方法呢?就是说“诈现奇特相”,五邪命,故意现一些不平常的样子,身上穿的衣服不寻常,或者么故意装得头陀行,或者么做苦行的样子,总是与人不同了。
“显已胜功能”,表现自己有殊胜功能。这个也有,不但是故意显头陀行,穿得破破烂烂了。也有的就是买了一套佛爷的衣服,这个佛爷衣服他们藏地有买的。他买一套佛爷衣服冒充佛爷,这样子显得自己的身份高。“显已胜功能”,表示自己有殊胜功能,能持戒,能一坐食、不倒单等等。
“矫示诸根寂”,“矫示”就是不是正当的,是假的,现假相,在人面前装得来好象是根很调寂,就是眼不乱看,手不乱动。这个跟做戏一样的装一套。
“或作凶悖相,强口矫傲声。”或者作一个凶悖相,就是说狠相,显一个狠的样子,自己说大话,骄傲的声音说了“我怎么的,我这个人怎么怎么…”,表示自己是有能力了。
“修饰名字美”,他改很多的名,化名,起很…
《定道资粮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