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對于過去犯的東西,不“發起猛利心,後當不更犯”,就是做了錯事,他沒有慚愧心,不發猛利心,“以後決定不能做”,這個心不起,做了之後無所謂。那麼他犯了之後也不發猛利心,沒有說以後決定不犯,以後要依了戒行。沒有這個心,犯麼就犯,也不忏悔,糊裏糊塗馬馬虎虎,你說“將來犯罪了”……“那這個我還沒有看到,到底地獄有沒有還不知道”,就是這些話。
那麼他歡喜什麼?“取睡眠爲樂”,他一天到晚睡一睡,懶惰,好的事情不做,就是偷懶,睡睡覺。“偃臥脅倚等”,或者睡著,或者麼是躺在那裏,或者麼靠在那裏,反正坐也坐不正,不是直直地坐起,總要一個依靠,這樣子就自己不用力,身體沒有勁的。“不惜光陰去,懶惰不堪能。”這是有懶惰,他不肯好好修行,等光陰一去,百年一過,你下地獄,下餓鬼畜生,這個就可怕,但是他也不知道,愚癡。
丙五 邪願邪行
邪願修梵行 希生天安逸 著利養恭敬 無怙不堪能
第五種“邪願邪行”,發的願不正的,修的行也就不正了。
“邪願修梵行,希生天安逸。”他發的願不好,什麼呢?要生天。修梵行 爲了生到天上去享受,發了不好的願,修的倒是修梵行,但是願不好。
另外還“著利養恭敬”,修了梵行之後,就以這個來博取人家的恭敬利養。
“無怙不堪能”,這樣子的人沒有依靠的。我們說修梵行,以佛的法的力量,叁寶加持的力量,是有依靠的。而他自己憑自己邪願,邪願沒有後臺的,後面佛菩薩都不支持你的,護法菩薩也不保佑你的,這樣子的人不堪能持戒的。
以前的難陀就是這樣子的。所以說發邪願要有好的人、善知識教化,他轉過來的當然還是好的,就怕那些轉不過來的。這個公案就是佛成佛之後,就回到他的國家裏探親,主要是看他的父王。看了父王之後,他的父親感到釋迦牟尼佛帶的弟子都是一些外道轉過來的,都是很幹瘦瘦的,不好看不莊嚴。他就下令釋迦族裏邊的那些貴族都出家,跟了釋迦牟尼去修行去。那麼這個很多的,阿難陀這些很多,皇族裏邊很多都出家了。
難陀是佛的堂弟,他貪著他的女人。他的女人叫孫陀羅,長的非常好。那麼他雖然對佛很恭敬,但是他不想出家。佛觀察他的因緣到了,該出家了,就去度他。有一次佛就托缽托到難陀家裏,難陀正在給他的女人畫眉毛。聽見佛來,難陀很恭敬,馬上要去給佛送飯去,他的夫人就說了:“你趕快去趕快來,我眉毛畫了一半,眉毛還沒幹之前你要回來的,你不能耽擱。”難陀說:“好好好,我馬上去就來。”一去把佛的缽接過來,把最好的飯擺了,送上去,把缽就交給佛,想趕快回來。哪知道佛沒有接他的缽,徑直往前走,難陀因爲恭敬佛的關系,也只好拿著個缽跟到走,一直走到哪裏呢?走到他的精舍裏邊。
到了精舍之後,佛就很贊歎,“哈,你來了真好,我給你剃度了。”難陀心裏正著急,他說:“我的夫人正在等我畫眉毛,已經耽擱那麼久了,心裏不耐煩了,剃度了,怎麼好剃呢?”但是他又恭敬佛的威力,佛的威力之前,他又不敢說他不要剃度,只好硬了頭皮剃。剃了之後,他想哪一天空了就溜回去,那麼他這樣子等在那裏。佛麼要托缽,托缽的時候,留一個人看守精舍的房子。那麼他就等,哪一天輪到他好溜了。
好容易等到那一天,輪到他值班——看屋子。他就想這個機會到了。佛出去之後,他就趕快把裏邊收拾好,把門關好走。哪知道他的出家因緣成熟,他回不去了。他要關門,東門關,西門開,西門關了東門開,關來關去關不好。他看看時間不行,佛要回來就走不掉,他說反正我是太子,錢多,少多少東西我陪多少就完,隨它門關不關,趕快溜了。他估計佛是從正道來的,他從小道走,他說不要碰到佛了。因爲時間差不多,路上碰到佛回來又逃不走了。結果他走小道,但是走了沒有好久正碰上佛也小道回來了。佛說:“你幹什麼了?”他也很老實,他說想家裏,佛說:“你想家,好的,你現在回精舍去,以後我再慢慢地跟你講。”
這樣子他回去之後,佛有一天帶他到一個深山,那裏有一棵枯樹,一個老的瞎眼的母猴子站在上面,佛看看就對難陀說:“你看這個猴子,你看到沒有?”難陀說:“看到,看到了。”他說:“這個猴子跟你的女人孫陀羅夫人比起來怎麼樣?”他說,“這個怎麼好比,這個瞎眼的老猴子,我的夫人年紀又輕,長得又好,這不能比的,這不好比的,不好比的!”佛說,“噢,不好比的?”“對。”
第二次又帶他到天上去,在天上遊玩,看到很多天子,周圍天女圍繞;看到一個天座空的,天女在那裏。他就問佛,“這個座怎麼空的呢?”佛說:“你自己去問了。”他就很恭敬地去問,他說:“大姐,我看到所有的天子的座都滿的,這個座怎麼空的呢?”“噢,”那個天女說,“你不知道,人間有個難陀,他出家修梵行,將來死掉以後,就生這個地方來享受天福。”“哎”,難陀高興得很:“難陀就是我,我就這裏住,我不下去了。”“哎”,她說:“不行,你現在是人間的身體,很臭,你下一輩子才能來。”難陀更高興了。
回來後,佛就給難陀說了:“天上你看到沒有了?”他說“看到了。”“天上的天女,跟你的孫陀羅夫人比怎麼樣呢?”“哎呀”,他說:“這下不好比,天女和孫陀羅比,孫陀羅就像瞎眼的老猴子一樣了。”那麼是天上好了。
難陀就一心不回去,就是修。他想將來生天,就是這裏的“邪願修梵行”,希求生天安樂了。他也是開始有這個心,佛當然不是到此爲止,佛還要教化他了。
有一次佛又帶他去,帶他到地獄去玩,很可怕:下油鍋、上刀山、鋸子鋸、磨子磨等等,各式各樣的都看到了。最後他看到個油鍋空的,空在那裏。他就問佛:“其他的刑具裏邊都有罪人在受苦,這個油鍋怎麼空在那裏?”佛就說:“你去自己問吧。”他就給獄卒很恭敬的問個訊:“請問這個油鍋怎麼空起的?”那獄卒就說:“人間有個難陀,修梵行,將來麼生到天上去,天上去麼受享天福,天福享完了掉下來,就是在油鍋裏,我們在等他。”地獄時間很長,人間的時間很快,天上去享福,人看起來好象天上很長,實際上跟地獄的時間一比也很快。“我們已經把爐子生好,就等他,他就要來了。”就是說天上享福也是很快的,一下子就來的。難陀就害怕,他再也不敢說“我就是難陀了”,趕快跑了。他說“我是難陀”的話,獄卒就把他丟到油鍋裏去了。這樣子他回來之後,他的心就轉過來了。即使生天的安樂一刹那,而地獄的油鍋的苦卻是不可說,時間又長。
那麼這樣子的人也是有的,有善根的可以轉過來,但是沒有善根不能轉的這些,那是不能修行,就不行了。“著利養恭敬”的,本來願就是要舒服,那麼人間的舒服他當然還是要求,利養了恭敬了等等,這些人就不堪能修行的。
丙六 違世出世軌
行住諸威儀 常事善品行 違越世間理 不順毗尼行
軌則有虧損 出離不堪能
第六種,“行住諸威儀,常事善品行,違越世間理,不順毗尼行”,那麼這些人的行住坐臥,這些威儀也好,做一些常住裏邊或者是燒飯,做行堂,或者做執事,一般的事情,或者修善法,“善品行”。他是兩邊都不粘,就是前面說不要違越世間理,他違越世間理;要順了毗尼行,他又不順毗尼行。就是順著自己的我執,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樣子既違世間的道理又不順戒。
“軌則有虧損”。那麼對戒律、對軌則,就是行住坐臥一些常住的軌則等等,有虧損。那要出離叁界當然也不堪能。
丙七 邪命
大欲不知足 難養亦難滿 衣食住病藥 非常法追求
詐現奇特相 顯己勝功能 矯示諸根寂 或作凶悖相
強口矯傲聲 修飾名字美 執持種姓尊 求多聞持法
爲名利宣傳 佛說弟子論 謂爲己心成 或方便現相
求衣服資具 多求不厭美 無匮著弊衣 希他好施與
所求不稱遂 研磨粗鄙語 聞者難忍受 強迫苦求索
得財物劣少 施主前毀棄 作諸欺詐言 贊此或輕彼
種種苦研逼 求四緣利譽 諸非法追取 虧屍羅邪命
第七種,“邪命”。“大欲不知足”,修行的人要少欲知足,他卻是反過來,“大欲不知足”,有了還要有。
“難養亦難滿”,這些人不好養,也很難使他滿足。一般的人,生活能夠過得去就算了,修行麼就要生活可以,吃飯麼只要吃飽了肚子,能夠修行就行了。他是難養,吃麼要吃得好,不但是飽,還要吃得好,要高級的,低級的還不要,東西再多不會滿足。這樣的人,因爲他難養難滿不知足,他要追求的也厲害,正規的追求他是不會滿足的,就邪命去求了。
“衣食住病藥”,衣服,住處,吃的東西,或者病藥,這四個緣,他因爲要求好的,那麼一般性的他就不要,要追求最好的。“非常法追求”,不是一般的方法去追求,用一種特殊的、不正規的方法了!
哪些不正規的方法呢?就是說“詐現奇特相”,五邪命,故意現一些不平常的樣子,身上穿的衣服不尋常,或者麼故意裝得頭陀行,或者麼做苦行的樣子,總是與人不同了。
“顯已勝功能”,表現自己有殊勝功能。這個也有,不但是故意顯頭陀行,穿得破破爛爛了。也有的就是買了一套佛爺的衣服,這個佛爺衣服他們藏地有買的。他買一套佛爺衣服冒充佛爺,這樣子顯得自己的身份高。“顯已勝功能”,表示自己有殊勝功能,能持戒,能一坐食、不倒單等等。
“矯示諸根寂”,“矯示”就是不是正當的,是假的,現假相,在人面前裝得來好象是根很調寂,就是眼不亂看,手不亂動。這個跟做戲一樣的裝一套。
“或作凶悖相,強口矯傲聲。”或者作一個凶悖相,就是說狠相,顯一個狠的樣子,自己說大話,驕傲的聲音說了“我怎麼的,我這個人怎麼怎麼…”,表示自己是有能力了。
“修飾名字美”,他改很多的名,化名,起很…
《定道資糧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