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书来,我们早就讲完了。所以说要赶到现在马上去用呢,我感到,只把这一卷书,去复印一下,下一次我们就可以有书。今天当然还没有书,只好就念得慢一点,就这样子。那么我们里边有很好的资料,念一下,给大家介绍一下也好。
于食正观——引《瑜伽师地论》
云何名为于食知量?谓如有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乃至广说。
“云何名为于食知量”,这是总题目。什么叫于食知量呢?“谓如有一”,有这个修行的人,“由正思择”,以妙的智慧来观察,“食于所食”,他吃的时候,“所食”就是吃的东西,“食”就是他能够取这个饮食。吃东西的时候,由智慧来观察,就是要避免一些不好的过失。“不为倡荡”,什么叫倡荡呢?我们书上也讲过,下边要广讲。“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身体壮实,就是身体这个棒棒的,这个肌肉丰富的那个样子。“不为端严”,不为自己身体长的端正庄严。“乃至广说”。就是吃东西的时候不是要存那一些世俗的有漏的一些想法。仅仅是为了支持身体修梵行,这个前面那个读颂的都说过了。
由正思择食于所食
云何名为由正思择食于所食?正思择者,如以妙慧等随观察段食过患。见过患已,深生厌恶,然后吞咽。
“云何名为由正思择食于所食”,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论文,凡是论,都是一样的,《俱舍论》也是这样的:先来一个总纲,然后,一句一句的解释。它说什么叫“由正思择食于所食”。那么正思择什么意思呢?“如以妙慧”,以这个殊妙的智慧,“等随观察段食过患”。“等”,普遍地观察,“随”,一个一个地观。段食有很多的坏处,他这里说主要三个坏处,一个是受用的时候,一个是吃下去变异的时候,一种是追求的时候的那些过患。“见过患已”,看到这个过失,它的过患以后,过失以后,“深生厌恶”,那么既然它是这么多的过患,不好的东西,那么也就生起厌离心了。生起厌离心,而且深深地生起厌离心,“然后吞咽”,然后吃。
所以说吃的时候要观察,观它的过患,然后,厌离心生起的时候再吃。不要看到东西,心里欢喜得不得了,来不及往嘴里塞进去,以这样子欢喜的心、贪着的心,或者吃了之后要做什么坏事的心,这样地吃,那就不好。
观诸过患
云何名为观见过患?谓即于此所食段食,或观受用种类过患,或观变异种类过患,或观追求种类过患。
下边是一个一个讲。什么叫“观见过患”呢?“谓即于此所食段食”,就在吃的段食里边,观察它受用的时候,就是吃的时候,有多少的坏处。“变异”,吃下去以后他要消化,有各式各样的坏处。再一个追求这个饮食,有多少的坏处。
云何受用种类过患?谓如有一将欲食时,所受段食,色香味触皆悉圆满,甚为精妙。从此无间进至口中,牙齿咀嚼,津唾浸烂,涎液缠裹,转入咽喉。尔时此食,先曾所有悦意妙相,一切皆舍;次后转成可恶秽相。当转异时,状如变吐。
能食士夫补特伽罗,若正思念此位秽相,于余未变一切精妙所受饮食,初尚不能住食欣乐,况于此位。由如是等非一相貌,渐次受用增上力故;令其饮食净妙相没,过患相生,不净所摄。是名于食受用种类所有过患。
那么下边又分开讲,“云何受用种类过患”。我们图书馆有两套《瑜伽师地论》,一套男众的,一套就借给女众,你们去借好,这个话早就说,好象对你们女众还没有说,可能没有去拿。下了课就可以去拿去,可以做参考。“云何受用种类过患”,吃的时候有什么坏处呢?
“谓如有一”,一个人,假使说修行的人,“将欲食时”,快吃的时候,就要吃的时候,假使观堂里还没有吃,就要吃了。“所受段食”,他盛过来的饭,“色香味触皆悉圆满”,这个饭菜,颜色也好,香味也好,它的味道也好,烧得很软,这个色香味触都好,“甚为精妙”,非常之精妙的,非常之好的。
“从此无间”,你盛到碗里之后要吃下去,“从此无间进至口中”,吃到口里边之后,“牙齿咀嚼”,牙齿把它嚼。“津唾浸烂”,口水把它拌起来。“涎液缠裹”,口水把它裹起来,“转入咽喉”,然后吞到喉咙里边去。“尔时此食,先曾所有悦意妙相,一切皆舍”,当你进了口之后,牙齿一嚼,口水一拌,然后给消化的那些口液裹起来之后送到喉咙里去的时候,这时候在外边的那个色香味触的那个好的样子全部失掉,就变了样了。“次后转成可恶秽相”,它的样子,转成一个很可讨厌的脏的样子。“当转异时”,在消化的时候,“状如变吐”。它就是讲,我们呕吐出来的东西一样的,呕吐就是里边没有消化完的东西,在胃里边,你呕吐,吐出来的就是那些脏东西,一股臭味道。
“能食士夫补特加罗,若正思念此位秽相,于余未变一切精妙所受饮食,初尚不能住食欣乐,况于此位”。这个能吃饭的补特加罗,(14A)假使能够正念地来思惟,这个吞到喉咙下边,那个脏的样子,那么对于还有一些还没有吃的东西,不管你表面上色香味触怎么好,也感到不感兴趣,不会感到很欢喜了,因为吃下去就是那么脏。你虽然现在是色香味触都很好,但是吃下去以后就变脏,那么从脏的东西联想到就是那个东西,那这个东西对它的兴趣也不高了。不会再看到一个饮食,就欢喜得拼命往嘴里塞的那个心情就不会生出来了。对那个还没吃的尚且没有这个忻乐心,何况已经吞下去变了样的,当然更不感兴趣了。“由如是等非一相貌”,这样子各式各样的相状。“渐次受用增上力故,令其饮食净妙相没”,因为你这个吃了嚼,口水拌等等这些增上的力量,使我们的吃的饮食所有净妙的相貌全部都没有,而过患的相却是不断的生出来,“不净所摄”,它属于不净的东西,本来是净妙的饮食,现在成了不净的东西。
“是名于食受用种类所有过患”。这就是正在吃的时候观它的过患,所以说不要贪着表面上的色香味触,一进了口之后,就不成色香味触,口味。
云何转变种类过患?谓此饮食既啖食已,一分销变,至中夜分,或后夜分,于其身中,便能生起养育增长,血肉筋脉,骨髓皮等,非一众多种种品类诸不净物。次后一分,变成便秽;变已趣下,辗转流出。由是日日数应洗净。或手或足,或余支节,误触着时,若自若他,皆生厌恶。又由此缘,发生身中多种疾病。所谓痈痤,干癣湿癣,疥癞疽疔,上气疨瘶,疱浆哕噎,干销癫痫,寒热黄病,热血阴[病-丙+追]。如是等类无量疾病,由饮食故身中生起。或由所食不平和故,于其身中不销而住。是名饮食变异种类所有过患。
第二个“云何转变种类过患”,吞到口里之后,喉咙吞下去之后,要消化,那个变的样子更可怕。
“谓此饮食既噉食已”,这个饮食既然吞下去之后,“一分销变”,一部分就消化,“至中夜分,或后夜分,于其身中”,我们佛教很讲医学,很讲究。它说白天还没有消化,到中夜分、后夜分的时候,饮食慢慢消化,就变成各式各样的增长血、肌肉、筋脉、骨髓、皮肤等等的养料,各式各样的种类的不干净的东西,我们所有的养料到了里边实际上都是不干净的东西。最后一分,那么把这些好的东西成了养料之后,(养料本身就是不干净的东西),还有一部分留下的,“变成便秽”,就是大小便了。“变已趣下”,吸取营养之后的渣子,它变熟以后就往下走,慢慢地从大小便流出来了。
“由是日日”,昼夜,这样子你每天,哪怕你天天洗,每天脏东西都出来,洗也洗不干净,总是脏的。“或手或足,或余支节,误触着时,若自若他,皆生厌恶”,这些脏的东西,你手脚,或者随便你哪个身体部分,误触就是不注意碰的时候,感到讨厌得很,很脏,不管自己的或者是他的,都感到讨厌,自己的大便也并不干净,不要说自己就是好的了。
“又由此缘,发生身中多种疾病”,这个还不算,变成脏东西还不算,因为饮食的缘故,因为饮食吃得不合适,假使燥火的就要生这个皮肤病,假使吃的凉性的,易生肠胃病等等,人的身要产生很多的疾病,所谓痈,疽,干癣,这是属于皮肤的,湿癣,疥癞,疽疔,疔疮是很重的病,各式各样的癞,癣等等,那么属于皮肤方面的。下面内脏的呢?“上气疨瘶,疱浆哕噎,干销癫痫”,疯狂的癫痫病,“寒热黄病”,这个是黄疸病,“热血阴[病-丙+追]”,等等各式各样的反正是五脏六腑的病,“如是等类无量疾病,由饮食故,身中生起”。这个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嘛。这些很多的病,都是从饮食里产生的。“或由所食不平和故”。那么吃得不平和,就是不合适,过量,生起不消化的病,肠胃病生起来。
那么就是饮食在消化的时候,变异的各式各样的过患,一个是不净,一个是要害病,这是第二种。
云何追求种类过患?谓于饮食追求种类有多过患。或有积集所作过患,或有防护所作过患,或坏亲爱所作过患,或无厌足所作过患,或不自在所作过患,或有恶行所作过患。
第三种,追求的时候的过患,我们说饮食,就是大家所追求的东西。饮食扩大以后就是财产,在注解里边说饮食的源,能够得到饮食的就是田、地、金、银、牛马、珍珠宝贝、女仆、家里用的人等等,是享受的各式各样的东西,人所欢喜的,都属于饮食这一类里边包含的,那么追求的时候有什么坏处呢?“谓于饮食追求种类有多过患”,里边又分了好几类,所以《瑜伽师地论》是把它第三类分成好几种,海公上师,又使大家容易看得懂,就把它平铺的分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分下去。它这个总的是三类。第三类嘛又分了很多,追求里边有积集的过患;有防护的过患;有坏亲爱——本来是亲戚,好的亲人,因为饮食的关系,大家变冤家,坏亲爱的过患;还有,是没有厌足的过患,再多也不会满足;还有不自在,因为要吃饭,这个饭碗给人家…
《定道资粮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