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恩报恩?
46、于怖畏者应如何作?
47、于有愁懮者应如何作?
48、于缺资具者应如何作?
49、应如何摄徒众?
50、何谓教授八法、教诫五法?
51、如何随有情心而作饶益?
第七讲
52、于有信等正行者应如何作?
53、于有过失违犯者应如何作?
54、云何作神通调伏?
55、云何修三聚戒之要义?
56、何谓依六心修摄善法戒?
57、何谓饶益(有情)行六法?
58、三聚戒之关键云何?
59、受戒通法是指哪些?
60、学修菩萨戒之根本如何?
61、受菩萨戒之补特伽罗应具备哪些条件?
62、合法之戒师应具何相?
63、不合法之戒师指哪些?
第八讲
64、如难找合法戒师,有何标准者亦可?
65、有师授受法如何作?
66、无师法如何作?
67、得戒已应如何想?
68、应如何防护戒?
69、学菩萨戒有何开缘?
70、菩萨戒分几聚?
71、何谓他胜?他胜罪有几?
72、何谓同他胜法?
73、试述第一他胜诸义。
74、试述第二他胜诸义。
75、试述第三他胜诸义。
第九讲
76、试述第四他胜诸义。
77、什么叫像似正法?有什么危害性?
78、为什么在瑜伽四他胜法后要加《虚空藏经》所出罪?
79、试述《虚空藏经》十四他胜罪诸要义,并比较此与瑜伽四他胜法中,相互有同而不同之处。(此题顶十五、六个题,宜细心详述)
第十讲
80、试述他胜法四种缠犯之相。
81、试述舍戒因缘四种。
82、论中又总略说舍菩萨戒由二缘,云何二缘?试与前四缘比较之。
83、舍菩萨戒之过失如何?
84、若已受菩萨戒应如何作?
第十一讲
85、布施度违障品七戒,一一细述之。
86、障戒度九戒,一一细述之。
87、遮罪大约分几种?菩萨戒对别解脱戒的遮罪的关系如何?
第十二讲
88、开性罪的菩萨戒要在怎样的条件下纔可开?
89、开性罪中,在家与出家菩萨有无不同?
90、邪命取利一条中『虚谈赞毁令他施』与他胜中『赞己毁他』为什么定罪不一?
91、(原题无)
第十三讲
92、障忍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93、违犯精进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94、违犯禅度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第十四讲
95、何为五盖?试述其危害及对治法。
96、定生起后,能障其相续久住及胜进者是何?
97、『轻声闻乘』恶作罪与『谤声闻乘』他胜罪,其不同处在哪里?
98、异道外论能否学?有什么条件纔能学?
99、『谤菩萨藏』恶作罪,与『谤大乘』第四他胜,及虚空藏第二他胜罪差别何在?
100、闻谤深、广二种大乘宗,应如何自护其心?
101、『自赞毁他』恶作与『赞己毁他』他胜,差别何在?
102、障般若中,『依文不解义』是何义?
第十五讲
103、饶益有情戒十一条与112页饶益有情十一相,一一对照研究其同异。
第十六讲
104、瑜伽菩萨戒是否无著菩萨造?
105、菩萨戒如何忏净?忏法、忏词、忏境、忏心各如何?
106、菩萨戒作法忏后,能否净苦异熟果?应如何作?
107、菩萨当以何等意乐,从他正受戒律仪?
108、菩萨依戒勤学,能成就几种圆满,安乐而住?
1《俱舍论颂疏》第二十九卷:“正法有二。一教。二证。教谓契经。调伏对法。证谓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说者。教法住世。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证正法。便住世间。道藉人弘。法依人住。人在法在。人亡法亡。故世亲云。故随三人住世时量。应知世法。住尔所时。”
2小乘见道以前之修行位也。总称见道以前为贤位,见道以后为圣位。贤位中有七位: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住,三、总相念住,谓之三贤位,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谓之四善根。
3慧解脱:谓以智慧断除无明惑业之缚,而得解脱,故名慧解脱。
4简别:简择差别之意。又曰简异,别异,分异,略曰简。谓简择诸法之同异,而明其差别也。
5《大学》: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6《摄大乘论世亲释》:“以他心智了知彼心,无余方便能转彼业。如实了知彼由此业定退善趣定往恶趣。如是知已生如是心。我作此业当堕恶趣,我宁自往必当脱彼。”
7《俱舍论颂疏》:“为开智者慧毒门,如身少破,着少毒药,须臾毒气,遍满身中。此论亦然,开少慧门,诸有智人,能深悟入,如似毒门,名慧毒门。聪明论名,因兹起也。”
8九住心:《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二六一页):“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比丘,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少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9《瑜伽师地论》三十七卷十九页云:诸佛菩萨,略有三种神变威力。一者、神境神变所摄。二者、记说神变所摄。三者、教诫神变所摄。当知此三,如其所应,摄入三种神通威力。谓神境智通威力,心差别智通威力,漏尽智通威力。
10《瑜伽师地论》四十卷:“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一切门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种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乐戒。九、清净戒。”如彼卷至四十二卷五页广释。
11能海上师译本:“无方距果遥,果近善方便”。法尊法师译本:“非方便则远,方便即非遥”。
《菩提宗道 菩萨戒集颂讲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