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再怎么精进地修行,你只可以说是一个附在佛教内部的外道。这个话说得很凶啊,你还是个外道,虽然你披起袈裟,在佛教里边早晚课也做,但是你心里没有那个断烦恼的心,那你还是外道啊。所以说这个很要紧!
我们不是讲了这个般若经——不但是讲这个般若的空,我们还补充两个东西,就是出离心跟菩提心,这三个东西是不能分开的,所以我们要加上去。在般若经里边,因为佛讲了很多了,这是浓缩的最高的东西,给你端出来,他讲了空性,就统摄这个菩提心跟出离心了,因为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就在性空里边就能统摄一切万法。那么我们这个智慧还不如的人呢,知道这个性空,只知道空空空,到底里边含摄什么功德?还不能自己领会的时侯,我们就得要补充两个东西,一个是出离心,一个是菩提心,我们这一次讲的时侯就把他加进去了。我们真正修行的人,这三个东西是不可少一个的。
文殊菩萨在教化、现身指导宗大师的时侯,就是宗大师要着一本书了,文殊菩萨亲身现身为他说法,同时指出三个要点:你写书,诠一切佛教的经论、论典,一定要把这三个核心记住,叫道之三要(道就修道的道),有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这三个东西,修行是不能少一个的。如果没有出离心,就是人天福报,修再大的功德,人天福报;如果没有菩提心,最高的就是声闻缘觉,自了汉;那么一有菩提心之后,进入大乘之门,但是你有了出离心、菩提心,你要出生死的工具没有的话,还是起不了作用,也了不了生死。这个了生死的工具,就是空性。所以这三个东西,我们都要,不能少一个;少一个,什么修行都不行,哪一宗、哪一派都不行,只能是凡夫,只能是二乘。而且,你假使这个空性没有的话,二乘也得不到。我们不是说了嘛,声闻乘的人不但有人空,还得要法空,一部分的法空,不是全部的法空。那么归到这里,我们就把这个重点再提一下,我们要修行,要了生死,或者要生西方,三个东西不能少,一个是出离心,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性见;你即使没有证到空性,你把空性的见解,这个理解要得到,不能有误解错解,误解错解就使你引入歧道。
正见如何生起?
我们再说一个话,这个正见如何生起?菩提心、出离心的生起法,我们讲过了,出离心是观苦,菩提心几个次第,先是修平等舍心,然后是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增上心就把这个担子担起来,自己担这个担子,然后是菩提心生出来了,修法都有了。那么空性见,怎么修?空性见,不是拿了个般若经,天天念念念,空就来了。空性的见,要从缘起中求。这是文殊菩萨的一个关键的教法。怎么缘起中求呢?持戒;依止善士;听闻正法;灭除障碍,消障,就是忏悔业障了;还有集积福德、智慧资粮,就是多闻,多闻是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就是培福了,供养、布施、赞叹、随喜功德,这些都是福德资粮。要从自己真的缘起法就是清净的缘起法才能进入般若的大门。所以说空性的见不是一天到晚拿一本书,“喔,空,这个空、那个空……”念一念,空就来了——没有那么容易!这个空来了之后恐怕不是真的空,是你想象的空。真正的空从缘起中求,就是要依法修行,持戒修定,多闻,从闻到思到修,要集积资粮、忏悔业障,这样子慢慢慢慢一步步进去,才能够通达空性,先生起空慧,然后生起般若,最后圆满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我们得到空性的一个办法,离此别无他门,“只此一家”!其他的方便是没有的,只能从这里下去。所以说修行,决定要戒、定、慧,还是老一套。我们说听都听厌了,都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那个原因啊,离开戒定慧不能了生死的嘛,一定要持戒,依戒生定,依定生慧;从戒开始生的定是正定,从正定生的慧是般若的正慧。如果不持戒,也能得定,这个定是邪定,邪定的智慧是邪慧或者说是狂慧,不能了生死的,所以说戒是第一个要紧。
戒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说,戒是怎么来的?戒就是从佛的般若心源里边流露出来的,教我们身口怎么做,直接从般若里边流露出来的,是佛的大悲心看到众生犯错,这个好坏的标准没有,好的不干,坏的尽干,那么给你一个标准,你要这样子做——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叫你把你身口的范围压在这个里边。那就是火车的轨道一样的,你要坐火车,轨道给你造好了,你沿着这个轨道走好了,走下去你就会达到这个涅槃城;如果你要越轨了,你翻车,人死,这个不是我的责任,是你不听话的事情。所以我们说戒就是轨道。现在很多人说,“佛的戒在我们二十世纪是不适合了,我们要改革佛教了”,那你是自取灭亡,你就翻车去好了,你把火车铁道都翻掉了,你火车怎么行?看看你好大的本事!我们是绝对要依戒修行。在末法时期,我们的戒怎么办?能持一戒持一戒,能持二戒持二戒,能持全的,全部都要持!不要因为困难就退了,什么都不持了,这个是大大的邪见。一切的魔,从这个样子开始的。我们要修行,不要着魔,要上正路,一定要从持戒下手。这个是千古不易的,三世诸佛都是依戒下手的,没有第二个方法。能够说第二个方法不要从戒的,那是魔说。
《心经》密说即咒文部分
甲二 密 说
下边就是最后一句了:“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既然这个经就是咒,咒就是经,经的道理可以用咒表示,咒的功德也可以从经里的文字上显示出来,那么我们前面是显的文字道理教义讲完了,把压缩的秘密的组织——咒还得说一下,显密一起说。
所以《心经》你说是密宗还是显宗?不可说!显他有显,密他有密,显密本来不可分的,合起来两全其美,分开来两败俱伤。这个大家记住,不要把显密分家,尤如水火,互相攻击、互相诽谤,这个是自己在害自己,造诽谤佛教的罪,将来堕落地狱是不可设想的。我们说显是佛说的,密也是佛说的,佛说的话,我们是佛弟子,只有相信,只有依教奉行,不要去诽谤、抵触。那么你不理解,可以,你不理解你就学显教嘛,你不要去诽谤密法就是了;或者有的人欢喜学密法的,你也不要去诽谤显教的人,他是这个根基,他随他去学显法好了;他念阿弥陀佛,念他的阿弥陀佛,能生西方极乐世界,将来他密法也会成就,阿弥陀佛是西方的莲花部的部主,就是密法里边,并不是离开密法的,那么你去了之后,你还是将来能成就。我们说显密不要分家,这个很要紧!希望大家从此以后,不要以显谤密,也不要学密法的人看不起显教。这两个都是自己在找麻烦,自己去造谤法的罪,决定要堕落。我们修行的,本来爬都爬不上去,你把自己开个负担(包袱)沉下去,那就可惜了。
下边就用密法的咒语来讲这个般若,那就是密咒了,“故说般, 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在贡嘎佛爷的那本心经注解,大家也看到嘛,后边他有藏文的咒:“达耶他,嗡,嘎帝嘎帝,巴曰+阿嘎帝,巴曰+阿桑嘎帝,菩提耶莎哈。”(77:01待与原书校对)这就是他藏文的咒,跟我们汉文一样的,汉文是“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一样的,声音差不多,没有什么大的变动。那么这是第二段(密说),前面是显说般若,讲完了,现在是说秘密的般若,依密法的形式来讲般若。
释 咒 义
那么这个咒怎么说呢?
“揭谛揭谛”——“揭谛”是什么意思?去,度,到彼岸去,就是深般若能够通向那边去的。再说“揭谛”,两个揭谛,第一个揭谛,自己去、自己度;第二个揭谛,度他,揭谛、揭谛,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这两个,大乘嘛,我们大乘就是菩提心,从这个里边就看出来了,自度度他菩提心才有啊,所以说你把菩提心就含在里边了。我们讲出来用显
教的方式讲了,他的密法的咒里边已经有菩提心的成分在里边:“揭谛”,自己度自己,去了,到彼岸去,再一个“揭谛”,度他;自己去的揭谛,是出离心,度他的揭谛是菩提心。
那么去去去,到哪里去呢?“波罗揭谛”,到“波罗”去,“波罗”是什么?彼岸,涅槃的彼岸。——去,自己去;再一个“揭谛”,度他去,哪里去?彼岸,“波罗揭谛”,“波罗”就是彼岸。去啊,去啊,自己去啊,大家一起去啊,到彼岸去。
再一个“波罗僧揭谛”(“僧”就是众,僧众僧众,“僧伽”就是众),自去、他去,一起去!一切众生都度完,都要去,一个也不留。我们刚才说的,这个是冤家,我恨透了的,我把一切都度完,就把他一个留在这里,行不行?不行的!波罗僧揭谛,一个都不能留,全部要度掉。这个就是菩提心了,留一个就不是菩提心,有一个留下是不行的。所以说“波罗僧揭谛”,这是彻底的跟你讲了,这个咒就是意思很深,这还是最简单的讲法,如果从陀罗尼门进去,一个咒可以演出无边的义,那么我们没有这个智慧,就讲得简单一点,波罗僧揭谛嘛,大家一起去,一个也不漏。
“菩提萨婆诃”,“菩提”就是彼岸了,涅槃、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萨婆诃”,疾速成就,决定成就,快快成就。
总的来说,这部《心经》,我们看《心经》的这个咒,跟前面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全部一样的。“揭谛”,自己度、要去。“揭谛”,度他,也要他一起去。到哪里去?“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多少人去?“波罗僧揭谛”,全部都要去,全部都要度,一个都不留。那么到那边成就什么东西啊?“菩提萨婆诃”,成就“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赶快地、很快地成就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就是心经的本怀,也就是用密法的咒语来表示《心经》的意思。这是简单的说这么个咒。
结 语
那么我们以后早晚课的时侯,你们念心经,恐怕要高一层了,里面的意思——什么叫般若,什么叫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什么叫五蕴皆空,恐怕比没有听之前,理解的要深一层了。在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的时侯,也不会马马虎虎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念完了,好了,没有事了——意思还多着呢!你还要想一想了。那么这个讲经的好处,也在帮助你们理解,一方面帮助你们发心,一方面也指示你们修行的方法,我们要修行就是要这样子下手。
这一次我们是圆满了。这一次法会,就是那个段圆圆duanyuanyuan(
81:55某个地名
)的几个领导,他们的悲心,组织这个法会,邀请我来这么跟大家结个缘。我是很惭愧,修法呢,虽然跟了海公上师,但是因为智慧没有,学得也不精进,得到的收获可以说是太少了,要讲经呢,是没有这个能力,一般的经尚且讲不好,何况讲这个甚深的般若,所以说不免会讲错。讲错的过失,我惭愧,我负责,如果有一些好的,海公上师的或都其他的经论里边的有一些真实的地方,我希望供养大家,一起同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胜缘。
那么这一次讲经,我们大家一起回向:
世界和平、国泰民安;在法会的四众,大家身体健康、寿命延长,消灾免难,净业成就,将来决定往生西方,早证无上菩提。
(第二十mp3.完 全文至此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