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容目录
壹 教学计划概述和《律海十门》讲经缘起 1
第一讲1
贰 别解脱戒的重要性及出家在家的比较 2
甲一 云何调伏所作界限制度唯佛独说 2
甲二 别解脱戒的重要性 3
乙一 是三乘天人等共所依止之根 3
乙二 明一切功德依止之地基 4
乙三 能遮止一切烦恼罪行之水堤 4
乙四 示律行勿得杂染 5
乙五 是制象之钩 是沟篱等外护等 6
乙六 是教乘之内藏 诸教之中心 7
乙七 教海之指南 王路之引导 8
乙八 戒是教之中心 解脱之门 8
甲三 出家在家之比较 11
乙一 劝家中弟子发心出离 11
乙二 清净出离五种功德 12
乙三 偏 赞 出 离 13
丙一 偏赞出离之故13
丙二 各 各 对 观13
叁 正说《律海十门》 16
甲一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16
乙一 皈敬缘起颂 16
丙一 皈依三宝求加持自他慧心16
丙二 学戒所为16
丙三 尊者请问 佛说因缘17
丙四 尊者请佛制戒18
乙二 制戒十义 20
丙一 摄取于僧20
第二讲20
丙二 令僧欢喜20
六和相亲21
丙三 令僧安乐24
丙四 未信者信25
丙五 信已增长28
丙六 难调者调29
丙七 惭愧者安31
丙八 断现有漏33
丙九 断当有漏34
丙十 正法久住35
甲二 高洁大行因相门第二 36
第三讲36
乙一 三聚戒联带关系 36
丙一 缺律仪戒摄善不生生亦不全不胜(一颂半)36
丙二 缺善法戒不能生起饶益行(一颂)38
丙三 总三聚正学之法(半颂)39
乙二 成就律仪戒之方法(一颂) 40
丙一 远欲出离心有三——不顾过去诸欲境(1) 41
丙二 不乐未来诸欲境(2)42
丙三 不乐现在诸欲境(3)44
丙四 身心堪寂「身得解脱」46
丙五 言思如理「因果能正」46
丙六 自顾尊高「菩提不远」48
丙七 柔顺不恼「成悲和顺」49
丙九 三时正知正念不放逸「不入于恶众善皆举」 51
丙十 行为合法「身心安乐」52
第四讲53
丙十一 净命护他「世无嫌厌」57
五 邪 命57
甲三 别解脱戒略相门第三 61
第五讲67
甲四 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 69
乙一 总 颂 69
乙二 近住律仪之总义 71
乙三 近住名诠之分别 71
乙四 近住戒八支之分别 72
丙一 一日夜不杀害74
丙二 一日夜不盗取76
丙三 一日夜不淫欲76
丙四 一日夜不妄语77
丙五 一日夜不饮酒78
丙六 一日夜离高胜床座 79
丙七 一日夜离歌舞装饰等 80
丙八 一日夜不晚黄昏食 81
乙五 近住授受之仪式 83
第六讲86
甲五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 87
乙一 总 颂 87
乙二 近事名称音义之分别 89
乙三 近事五戒戒相之分别 89
丙一 尽形寿不杀生90
丙二 尽形寿不盗取91
丙三 尽形寿不邪淫 92
丙四 尽形寿不妄说95
丙五 尽形寿不饮酒 95
乙四 近事兼修性戒所余之六种 96
乙五 近事发起慧行修心之法要 99
丙一 以出离心求取近事戒99
第七讲101
关于正学女戒的问题101
盗戒释相概略问答103
丙二 兼修大乘道慧行法理111
丙三 智忍生起112
丙四 观家庭如牢狱等112
丙五 敬诸佛子 护三宝物115
乙六 近事六种差别之方便 116
乙七 近事授受之法则 117
甲六 四根本修心要门第六 121
第八讲121
乙一 淫戒摄修 121
乙二 盗戒摄修 129
第九讲137
乙三 杀戒摄修 137
六和敬144
乙四 妄语戒摄修 152
丙一 五 语152
第十讲154
丙二 五邪命159
甲七 观择功德过失门第七 162
乙一 十种亏损戒 162
丙一 无出离心163
丙二 戒羸行缓164
丙三 恶性浮散164
丙四 愚不畏罪165
丙五 邪愿邪行166
丙六 违世出世轨166
丙七 邪 命168
丙八 过奢受用171
第十一讲171
丙九 过事苦行172
丙十 内秽外净173
乙二 佛赞戒德 175
丙一 尸罗名根本175
丙二 尸罗名庄严176
丙三 尸罗名熏香 177
丙四 尸罗名涂香177
丙五 尸罗名妙行177
丙六 尸罗名律仪178
乙三 善观三业 178
丙一 观身语业179
丙二 观意业181
丙三 引佛教啰怙啰偈 183
乙四 尸罗次第清净之法 由戒生定 183
乙五 戒清净之十种功德 185
丙一 五分法身以戒为首185
丁一 由戒生定185
丁二 由定生慧187
丁三 解 脱187
丁四 解脱知见188
丙二 临终无悔188
丙三 身心调和 远诸热恼189
丙四 诸天卫护 不为魔娆189
丙五 于凶暴类 不怖倒行189
丙六 诸恶怨友 不害反亲190
丙七 非人药叉 常作护佑190
丙八 法缘顺遂 王庶敬护190
丙九 随愿往生191
丙十 戒净离欲 现证涅槃191
乙六 别解名义 191
甲八 十二杜多胜行门第八 192
第十二讲193
乙一 总赞功德 193
乙二 立 名 195
乙三 释 义 195
丙一 粪扫衣195
丙二 但三衣198
丙三 乞 食 198
丙四 一坐食 201
丙五 善量食201
丙六 不余食202
丙七 阿兰若203
丙八 树下坐204
丙九 露地坐205
丙十 冢间坐206
丙十一 随处坐208
丙十二 但坐不卧208
第十三讲209
甲九 沙门十七庄严门第九 211
乙一 总标名数 212
乙二 正释名义 212
丙一 正信具足212
丙二 无有谄曲214
丙三 少诸疾病214
丙四 性勤精进216
丙五 成就妙慧218
丙六 少 欲220
丙七 喜 足221
丙八 易 养222
丙九 易 满223
丙十 成就杜多功德224
丙十一 端 严224
丙十二 知 量225
丙十三 具足成就贤善士夫十法225
丙十四 具足成就聪慧者相226
丙十五 着忍辱衣227
丙十六 柔 和228
丙十七 为性贤善229
第十四讲230
甲十 明智觉观存念门第十 234
肆 结束语 241
附:律海十门思考题243
壹 教学计划概述和《律海十门》讲经缘起
第一讲
我们这次讲经是第二个单元的开始。1992年开始到1994年的秋天是讲第一个单元。其间,经藏以《阿含》为主,律藏以《沙弥戒》为主,论藏以《俱舍》为主。 这个,我们已经学过了。 同时,在讲之前还听了一遍《广论》,让大家知道了整个成佛的菩提道次第。 《广论》之后就是《沙弥戒》 。因为讲《阿含》的老师没有,就请顾兴根老居士讲解了《遗教三经》;论藏讲的时间最多,主要是讲《俱舍论》。现在第二个单元是讲戒律。
我们经过两年的锻炼,现在产生了十几位新的比丘,当然沙弥还有,基本上以比丘为主了。那么现在开始就要讲戒律了,这是第二个单元的计划,基本上实现了。开头是讲《律海十门》,这是通的——四众弟子都能听。之后,就要讲《比丘日诵》里平时念的那些内容,如《毗尼违顺观》 、 《十一门教诫》等,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在清凉桥时出了戒堂就学的。接着,因为戒本前后还有一些《辨识阿含》里没有的内容,那看起来戒本还得要略略地销一下。戒本讲好之后就讲《新学比丘行护律仪》,这也是我们在清凉桥时出了戒堂之后必看的书,那时候没有讲。这次现成的本子我们已经在请了,到时候可能会到,那么我们就讲这个。另外还有一本也是我们以前必学的书——《净心诫观法》,这本书好象是没有,不晓得广化有没有,以后再看一看。这个呢,只好是自己看了。这两本都是道宣律师著述中关于我们修戒必定要看的书。律仪就是说,戒条是讲的那些止持,就是什么不该做,但是行住坐卧的那些威仪呢,《沙弥戒》里有很多门,比丘戒里也有很多——在《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中广讲。所以我们准备在比丘戒本之后,讲威仪。
过后,就要讲《辨识阿含》,《辨识阿含》是把戒本的二百五十条详细打开来讲的,就是制戒的因缘,戒相的开遮持犯。另外还有摄修心要,每一条戒如何修法,对此海公上师都有他传承的教授教诫和自己的亲身经历,都集中在那里。在《辨识阿含》之后,我们就要讲《根本阿含》,那就是二十犍度。
经藏四阿含是《长阿含》 、 《增一阿含》 、 《中阿含》 、 《杂阿含》 。 律藏里也有四个阿含:《辨识阿含》、 《根本阿含》 、 《杂细阿含》 (也叫 《细杂阿含》 )、 《正宗阿含》。其中《辨识阿含》和《根本阿含》海公上师已经编辑成册,…
《律海十门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